一种无动力厨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5608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动力厨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厨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为响应国家、地方政府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综合治理的工作号召,以及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家用厨余垃圾处理器的使用日渐普及。经垃圾处理器粉碎后的食物残渣目前多直接随水流排放到厨房废水管路中,大部分颗粒垃圾沉淀至化粪池,而这必将导致小区化粪池中浮渣和底泥层更快速的累积,增加了化粪池进、出水管道堵塞的风险。目前国内关于垃圾处理器的研究较多,但是涉及厨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研发的内容较少。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5854385a(申请号201610225319.3)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主要由驱动轴、加强板、漏筒、螺旋叶片等构成。该装置主要是将厨余垃圾进行过滤,然后再送至后续垃圾处理机进行处理。目前市面上的家用垃圾处理器可以实现厨余垃圾高效粉碎,粉碎颗粒垃圾含水率一般可达70%以上,90%以上颗粒垃圾粒径小于1mm,而粉碎后的颗粒垃圾随水流一起排放到住宅废水排放系统中,难以进行沉淀。因此,如何实现颗粒厨余垃圾固液分离的装置是亟待业界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厨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它能够在不通过外加动力源的条件下实现厨余垃圾的固液分离,对垃圾粉碎颗粒分离收集以便进行后续处理,同时可以通过重力投加一定量的消毒液,对废水与垃圾进行消毒处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无动力厨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固液分离筒体、浮渣收集输送装置、颗粒垃圾输送装置以及消毒装置;

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溢流管均设置在固液分离筒体上,三管均沿筒体截面圆心的半径方向布置;

所述固液分离筒体包括导流斜板、出水挡板、筒体盖板;其中,导流斜板在进水管管口下端并设置于固液分离筒体内壁上,导流斜板向下倾斜;出水挡板靠近出水管一侧,上部与筒体盖板连接固定;

浮渣收集输送装置包括浮渣收集斗与浮渣输送管;浮渣收集斗设置在固液分离筒体内导流斜板上部;浮渣输送管进水端与浮渣收集斗相连,出水端与颗粒垃圾输送管相连;

所述颗粒垃圾输送装置包括收渣斜槽和颗粒垃圾输送管;颗粒垃圾输送管与固液分离筒体底部相连,收渣斜槽以一定的坡度坡向颗粒垃圾输送管一侧;

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液存储罐与消毒液布水管;其中,消毒液存储罐置于筒体盖板之上,用于暂时存储消毒液;消毒液布水管与消毒液存储罐底部相连,布置于筒体盖板之下。

按上述方案,进水管与出水管夹角为180°,进水管与溢流管夹角为90°,进水管较溢流管高10cm,溢流管较出水管高10cm。

按上述方案,所述导流斜板设置若干个并通过固定在固液分离筒体内壁上的水平杆串联,导流斜板与水平面夹角60°向下倾斜,导流斜板间距为10cm。

按上述方案,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在颗粒垃圾输送管路上,处于浮渣输送管与颗粒垃圾输送管连接口的上游。

按上述方案,所述消毒液布水管呈x型交叉布置,布水管上等距开设布水小孔,开孔方向垂直向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固液分离装置在不需要外加动力源的前提下,依靠水流自身的重力,通过导流斜板,对粉碎颗粒垃圾的沉淀作用实现厨余颗粒垃圾与废水的分离,粉碎垃圾沉淀于分离装置底部,浮渣浮油则漂浮于废水液面上,分别通过底部颗粒垃圾输送管和上部的浮渣收集斗、浮渣输送管进行收集与运输,并排放输送到后续深度处理阶段,有效避免过多的粉碎垃圾进入化粪池;同时喷洒一定量的消毒液,以防止有害细菌的大量繁殖,从而避免产生过多的有害气体,降低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1:无动力厨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简图;

附图2:附图1中1-1剖切图;

附图3: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4:导流斜板立体图;

其中,1.进水管,2.导流斜板,3.出水挡板,4.出水管,5.溢流管,6.消毒液存储罐,7.消毒液布水管,8.浮渣收集斗,9.浮渣输送管,10.止回阀、11.颗粒垃圾输送管、12.固液分离筒体、13.收渣斜槽、14.筒体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发明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无动力厨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如附图1和2所示,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4、溢流管5、固液分离筒体12、浮渣收集输送装置、颗粒垃圾输送装置以及消毒装置;

所述进水管1、出水管4以及溢流管5均设置在固液分离筒体12上,三管均沿筒体截面圆心的半径方向布置,如附图3所示;

所述固液分离筒体12包括导流斜板2、出水挡板3、筒体盖板14;其中,导流斜板2在进水管1管口下端并设置于固液分离筒体12内壁上,导流斜板向下倾斜;出水挡板3靠近出水管4一侧,上部与筒体盖板14连接固定;

浮渣收集输送装置包括浮渣收集斗8、浮渣输送管9与颗粒垃圾输送管11;浮渣收集斗8设置在固液分离筒体12内导流斜板2上部;浮渣输送管9进水端与浮渣收集斗8相连,出水端与颗粒垃圾输送管11相连;

所述颗粒垃圾输送装置包括收渣斜槽13和颗粒垃圾输送管11;颗粒垃圾输送管11与固液分离筒体12底部相连,收渣斜槽13以一定的坡度坡向颗粒垃圾输送管11一侧;

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液存储罐6与消毒液布水管7;其中,消毒液存储罐6置于筒体盖板14之上,用于暂时存储消毒液;消毒液布水管7与消毒液存储罐6底部相连,布置于筒体盖板14之下。

按上述方案,进水管1与出水管4夹角为180°,进水管1与溢流管5夹角为90°;其中进水管较溢流管高10cm,溢流管较出水管高10cm。

按上述方案,如图4所示,导流斜板2设置若干个,其与水平面夹角60°向下倾斜,导流斜板间距为10cm。

按上述方案,还包括止回阀10,所述止回阀10设置在颗粒垃圾输送管11路上,处于浮渣输送管9与颗粒垃圾输送管11连接口的上游。

按上述方案,所述消毒液布水管7呈x型交叉布置,布水管上等距开设布水小孔,开孔方向垂直向下。

本发明无动力厨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在正常运行时,含粉碎厨余颗粒垃圾的废水经进水管1竖直向下进入固液分离筒体12内部,首先经过导流斜板2完成颗粒垃圾与废水的固液分离,所分离垃圾沿导流斜板2滑落,并最终沉淀于收渣斜槽13中,不含颗粒垃圾的废水则经过出水挡板3后再经出水管4排入到后续污水主管道中。固液分离筒体12内浮渣由浮渣收集斗8收集并经过浮渣输送管9与颗粒垃圾输送管11相连,同时设置止回阀10防止浮渣等粉碎颗粒垃圾倒流回装置内。随着装置的正常运行,消毒液存储罐6依靠重力将定量的消毒液输送到消毒液布水管7内,经过布水孔均布于废水中,可有效避免产生过多的有害气体,防止有害细菌的繁殖。

在本发明一种无动力厨余垃圾固液分离装置非正常运行时(堵塞、雍水等情况),废水可以通过所设溢流管5排出,溢流管5与后续污水管道连接,保证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进水管1高程较出水管4以及溢流管5所设高程高,可以避免进水管1发生反水,不对居住建筑的废水排放系统产生影响;导流斜板2采用浅层沉淀池理论可以有效实现颗粒垃圾与废水分离;出水挡板3可以实现将浮渣与沉淀颗粒垃圾阻挡在装置内,不随废水排出;收渣斜槽13以一定的坡度坡向垃颗粒垃圾输送管11一侧,实现粉碎颗粒垃圾高效排出固液分离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