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垃圾分散式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490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垃圾分散式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对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处理时,通常都是分开来独立处理,二者处理不进行关联,这样就使得需要多个处理设备来进行处理,从而带来处理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垃圾分散式处理设备,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活垃圾和污水不能同时处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活污水、垃圾分散式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箱和垃圾处理箱,污水处理箱通过管道和垃圾处理箱连接;

污水处理箱内设置有依次连通在一起的水解酸化箱、生化箱和污泥收集箱;生化箱的下方均布有若干曝气装置,水解酸化箱和生化箱内均填充有立体弹性材料,污泥收集箱的内上部连通有清水出管,污泥收集箱的内底部设置有污泥泵,污泥泵连接有污泥输送管,污泥泵通过污泥输送管与垃圾处理箱相连通;

垃圾处理箱由位于垃圾处理箱内部的污泥处理仓以及处于污泥处理仓外围的垃圾堆肥仓构成,污泥处理仓和垃圾堆肥仓连接为一体,污泥收集箱的污泥泵通过所连接的污泥输送管接入至垃圾处理箱的污泥处理仓内,污泥处理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垃圾堆肥仓的下部外侧设置有渗滤液排放管,垃圾堆肥仓的顶部设置有废气排放管,垃圾堆肥仓的内部设置有曝气管,曝气管与位于垃圾堆肥仓外部的空气泵相连接,垃圾堆肥仓内底部上方设置有滤网,滤网与垃圾堆肥仓底部以及垃圾堆肥仓的内仓壁之间构成渗滤液收集区。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污泥处理仓包括污泥处理仓外室和污泥处理仓内室,污泥处理仓内室的内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而旋转的搅拌器,污泥处理仓外室与污泥输送管相连通,污泥处理仓外室与污泥处理仓内室之间通过二者间底端位置的通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污泥处理仓内室与污泥处理仓外室的顶端之间安装有可将污泥处理仓内室内污泥分离成气、液、泥三相的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的出液口与污泥处理仓外室相连通,三相分离器的出气口接入污泥处理仓内室的顶端空间,同时三相分离器还将分离的污泥滑落至污泥处理仓内室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污泥处理仓内室的顶端设置有沼气排放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垃圾分散式处理设备,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对生活污水处理后,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后的污泥浓缩消化与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的效果,该生活污水、垃圾分散式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箱和垃圾处理箱,垃圾处理箱由污泥处理仓以及处于污泥处理仓外围的垃圾堆肥仓构成,垃圾堆肥仓主要用于堆肥,其产生的热能够对处于内圈的污泥处理仓消化提供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活污水、垃圾分散式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污水处理箱,2、垃圾处理箱,3、水解酸化箱,4、生化箱,5、污泥收集箱,6、污泥泵,7、清水出管,8、污泥输送管,9、污泥处理仓,9-1、污泥处理仓外室,9-2、污泥处理仓内室,10、垃圾堆肥仓,11、排泥管,12、渗滤液排放管,13、通孔,14、曝气管,15、空气泵,16、滤网,17、渗滤液收集区,18、三相分离器,19、沼气排放管,20、废气排放管,21、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活污水、垃圾分散式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生活污水、垃圾分散式处理设备具体包括:污水处理箱1和垃圾处理箱2,污水处理箱1通过管道和垃圾处理箱2连接。

如图1所示,污水处理箱1内设置有依次连通在一起的水解酸化箱3、生化箱4和污泥收集箱5;生化箱4的下方均布有若干曝气装置,水解酸化箱3 和生化箱4内均填充有立体弹性材料,立体弹性材料具有一定的柔性和刚性,回弹性能好,材质比水轻,能在水中均匀舒展,对水气作密集性多层次的切割,在水解酸化箱3和生化箱4内填充立体弹性材料可提高溶解氧的传递系数,减少风量,保持立体空间均匀密度,使水气生物膜充分接触,可确保污水处理后各项指标达标。污泥收集箱5的内上部连通有清水出管7,经水解酸化箱3和生化箱4处理后的污水在污泥收集箱5内沉淀分离后,清水由其上部的清水出管7可排放出或进行收集,污泥收集箱5的内底部设置有污泥泵6,污泥泵6 的设置能够方便对污泥输送投加的控制,污泥泵6连接有污泥输送管8,污泥泵6通过污泥输送管8与垃圾处理箱2相连通,从而通过污泥输送管8对污水处理箱1处理后污水得到的污泥输送至垃圾处理箱2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同时,垃圾处理箱2由位于垃圾处理箱2内部的污泥处理仓9以及处于污泥处理仓9外围的垃圾堆肥仓10构成,污泥处理仓9和垃圾堆肥仓10连接为一体,同时,垃圾堆肥仓10的顶部具有垃圾进料口,垃圾堆肥仓10的底部具有垃圾出料口,污泥收集箱5的污泥泵6通过所连接的污泥输送管8接入至垃圾处理箱2的污泥处理仓9内,污泥处理仓9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11,垃圾堆肥仓10的下部外侧设置有渗滤液排放管12,垃圾堆肥仓10的顶部设置有废气排放管20,垃圾堆肥仓10的内部设置有曝气管14,曝气管14与位于垃圾堆肥仓10外部的空气泵15相连接,垃圾堆肥仓10内底部上方设置有滤网16,滤网16与垃圾堆肥仓10底部以及垃圾堆肥仓10的内仓壁之间构成渗滤液收集区 1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污泥处理仓9包括污泥处理仓外室9-1和污泥处理仓内室9-2,污泥处理仓内室9-2的内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而旋转的搅拌器 21,在本实施例中,搅拌器21为螺旋浆式设备,具有组成简单、操作容易,维修量少的特点,污泥处理仓外室9-1与污泥输送管8相连通,污泥处理仓外室 9-1与污泥处理仓内室9-2之间通过二者间底端位置的通孔13相连通。

由于厌氧消化产生的气体,会对污泥的沉降产生一定的干扰,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污泥处理仓内室9-2与污泥处理仓外室9-1 的顶端之间安装有可将污泥处理仓内室9-2内污泥分离成气、液、泥三相的三相分离器18,三相分离器18的出液口与污泥处理仓外室9-1相连通,三相分离器18的出气口接入污泥处理仓内室9-2的顶端空间,同时三相分离器18还将分离的污泥滑落至污泥处理仓内室9-2底端,这样就能够保证污泥处理仓内室9-2内部产生的气体尽快排出,从而利于污泥沉降在污泥处理仓内室9-2的底部。

其中,污泥处理仓内室9-2的顶端设置有沼气排放管1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活污水、垃圾分散式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收集的生活垃圾进行筛选,将玻璃、塑料等难降解的物质剔除,然后将垃圾加入到垃圾处理箱2的垃圾堆肥仓10中,并对垃圾堆肥仓10内的垃圾进行鼓风曝气,为好氧堆肥营造好氧环境,一段时间后对垃圾进行翻堆,使其发酵更充分。堆肥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投加垃圾,使垃圾仓供给的热量能够保证污泥处理仓9温度维持稳定。另一方面,将收集的生活污水排放至污水处理箱1中,依次经水解酸化箱3、生化箱4和污泥收集箱5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得经水解酸化箱3、生化箱4处理后的污水在污泥收集箱5内沉淀分离后,清水由其上部的清水出管7排放出或另行收集用作它出,残留的污泥等杂质则沉积到污泥收集箱5底部,污泥则被污泥泵6泵入污泥处理仓9中进行再次处理,再进行沉积。当利用污泥泵6将污泥收集箱5中的污泥抽入污泥处理仓9的污泥处理仓外室9-1中,然后启动搅拌电机利用搅拌器21进行污泥搅拌,并且每隔8-10小时搅拌一次,一天搅拌2-4次。污泥进入污泥处理仓外室9-1 后,在污泥处理仓外室9-1的底部进行沉淀浓缩,浓缩过后的污泥经污泥处理仓外室9-1与污泥处理仓内室9-2之间的通孔13后进入污泥处理仓内室9-2,在污泥处理仓内室9-2进行消化反应后,污泥的沉降性能提高,并逐步在污泥处理仓内室9-2沉淀下来,最后被排出污泥处理仓9,污泥消化产生的气体经过三相分离器后进入污泥处理仓内室9-2顶部,然后通过沼气排放管19被排出污泥处理仓9,进行沼气的收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活污水、垃圾分散式处理设备,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对生活污水处理后,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后的污泥浓缩消化与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的效果,该生活污水、垃圾分散式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箱和垃圾处理箱,垃圾处理箱由污泥处理仓以及处于污泥处理仓外围的垃圾堆肥仓构成,垃圾堆肥仓主要用于堆肥,其产生的热能够对处于内圈的污泥处理仓消化提供热量。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