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厌氧反应装置的单向自动排气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767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污水处理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厌氧反应装置的单向自动排气口。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各类公司废水末端处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废水的厌氧处理技术以其运行成本低、节约能源、污泥易于处理等优点在废水处理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少有公司对厌氧反应装置的排气问题做突出研究,而现实中厌氧反应的排气问题若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问题。现有技术中有些采取全密封设计,需要人工定期排气,如此不仅耗费人工,安全隐患也较大;有些技术采用竖管向上直通,如此雨水、杂物会落入反应装置,破坏反应的正常进行;有些技术做了改进,采用竖管向旁或向下弯曲避免雨水或杂物的落入,但空气还是会自由进入。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忽略的重要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自主设计带来了新式的单向自动排气方式,无需人工,也避免了外界物质的自由进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工艺的不足进行自主设计,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厌氧反应装置的单向自动排气口,采用超软弹簧将超轻质排气盖连接于排气管,可实现自动排气,高效、便捷、安全。

一种用于厌氧反应装置的单向自动排气口,包括同轴设置的排气管、排气盖及弹簧,所述排气盖包括盖板以及与盖板边沿相连的盖壁,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管口以及排气盖的盖板连接,所述排气管周圈设置有L形托架,所述托架与排气盖的盖壁连接。

本单向自动排气口安装于密封的厌氧反应器顶部,由排气管、排气盖及连接弹簧组成,所述排气管的材质依据厌氧反应器的材质确定,排气盖由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制作,排气盖与排气管采用超软弹簧连接,整个构件用料少、成本低、强度高,单向排气口的设计可自动排气,无需人工定期排气,高效、便捷。

优选的,所述弹簧有四根,弹簧在排气管出气口周圈均匀分布。所述的弹簧为超软弹簧,避免存在因为自身拉力过大导致所述排气盖无法上升自动排气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L形托架有四个,托架沿排气管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托架由相互垂直的底边、垂直边构成,底边、垂直边垂直连接呈L形,所述底边与排气盖的盖壁下端垂直连接,所述垂直边与排气盖的盖壁平行。所述排气盖的盖板四周为垂直线向下的盖壁,形成包裹式结构,所述包裹式结构防止所述排气盖容易飘起、落入雨水、杂物等。所述托架与所述排气盖盖板四周的包裹式结构呈U型,可防止所述排气盖上升排气时四周晃动、影响排气,也同时避免了排气空间较小的问题。

更加优选的,所述弹簧在最大形变下的长度小于所述L形托架的垂直边的长度。以保证所述排气盖上升过程中不会由于所述超软弹簧过长导致所述排气盖脱离所述排气管向外翻出的问题。

更加优选的,所述托架的底边长度小于垂直边长度。

优选的,所述排气盖材质为玻璃纤维或碳纤维,所述托架材质与排气盖材质相同,所述排气管的材质依据厌氧反应器的材质确定,通常采用PP、PVC等耐腐蚀的轻质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针对实际工程中厌氧反应器的排气缺陷,突破性地设计了单向自动排气口,可在无需人工的前提下自动向外排气,且新颖的U型结构设计可防止排气盖上升排气时四周晃动、影响排气,也同时避免了排气空间较小的问题,成本低廉、制作及安装简易,排气过程高效、便捷、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厌氧反应装置的单向自动排气口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厌氧反应装置的单向自动排气口的主视剖面图,即图1所示A-A剖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厌氧反应装置的单向自动排气口应用于厌氧反应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其中,1为排气管,2为排气盖,21为盖板,22为盖壁,3为弹簧,4为托架,41为底边,42为垂直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厌氧反应装置的单向自动排气口予以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厌氧反应装置的单向自动排气口,如附图1和2所示,包括同轴设置的排气管1、排气盖2及弹簧3,所述排气盖2包括盖板21以及与盖板21边沿相连的盖壁22,所述排气盖2的盖板21四周为垂直线向下的盖壁22,形成包裹式结构。

所述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气管1的出气端管口以及排气盖2的盖板21连接,弹簧3为超软弹簧,弹簧3有四根,在排气管1出气口周圈均匀分布。

所述排气管1的周圈设置有L形托架4,所述托架4与排气盖2的盖壁22连接。所述L形托架4与所述排气盖2盖板21四周的包裹式结构连接,从附图2可看出,L形托架4与包裹式结构的剖面呈U型。具体的,所述L形托4架有四个,托架4沿排气管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托架4均由相互垂直的底边41、垂直边42构成,具体的,所述底边41的长度小于垂直边42的长度,所述弹簧3在最大形变下的长度小于所述L形托架4的垂直边42的长度。所述底边41与排气盖2的盖壁22下端垂直连接,所述垂直边42与排气盖2的盖壁22平行。

所述排气盖2材质为玻璃纤维或碳纤维,所述托架4的材质与排气盖2的材质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如附图3所示,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自动排气口实际应用于厌氧反应装置时,将单向自动排气口安装于厌氧反应装置顶部,所述排气管的材质根据厌氧反应装置的材质决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安装于竖向圆柱形ABR反应器顶部,安装数量为3个,根据所述排气管1的大小设计所述排气盖2、及所述L型托架4的尺寸并完成制作,依照所述排气管1的尺寸在所述排气盖2内部相应部位连接好所述弹簧3,再将制作好的所述排气盖2整体放在所述排气管1上方,将所述弹簧3分别连接于所述排气管1顶部四周,由此所述排气口安装完成,所述排气口的具体数量由厌氧反应装置的设计产气量决定。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