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4769发布日期:2019-02-11 00:2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CNC生产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



背景技术:

在CNC生产线上,当完成产品的切削、铣削、钻孔等加工作业后,由于产品的表面沾满了加工金属屑、切削液、油污等污渍,在对产品进行打包入库前需要及时进行清洗作业,以防止零部件在存储及运输过程中出现锈蚀、磨损等现象,而在清洗作业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用清洗产品的清洗装置,而在清洗装置外往往需要内置于用于防护的容纳箱内,以防止清洗过程中由于高温液体、气体外泄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及对车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现有的容纳箱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体积庞大,内部空间小,导致占地面积大且不易工作人员调试;其次,自动化程度低,各个清洗工序间衔接不紧凑,导致清洗效率低;再次,清洗工位间的防护结构薄弱,导致不同工位间产生相互干扰,清洗效果差。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其具有较小的外部体积和较大的内部空间,在满足清洗装置安装空间需求的同时,使得占地面积较小,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且各个清洗工位间分隔明确,各个清洗工序衔接紧凑,工位间相互干扰小,清洗效果及清洗效率均得到显著提升。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包括:

具有一定内部空间的机架;

设于机架内部的容纳箱与循环水箱;以及

设于机架顶部的热风供给机构,

其中,循环水箱与容纳箱的底部相连通,容纳箱包括内部中空的箱体及设于所述箱体内部的旋转式支撑台,所述箱体内设有清洗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装置包括:

由旋转式支撑台所支撑的转台机构;

设于转台机构正上方的固定安装板,其呈圆环状结构;以及

设于固定安装板上的喷淋机构、风淋机构、及热风烘干机构,

其中,固定安装板的周向上依次设有上料工位、喷淋工位、风淋工位、及热风烘干工位,喷淋机构、风淋机构、及热风烘干机构分别位于上料工位、喷淋工位、风淋工位、及热风烘干工位处。

进一步地,上料工位、喷淋工位、风淋工位、及热风烘干工位处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四个侧面相对,所述箱体的四个侧面分别设有依次与上料工位、喷淋工位、风淋工位、及热风烘干工位相对的上料窗口、喷淋调试窗口、风淋调试窗口、及热风烘干窗口。

进一步地,转台机构包括:

穿设于固定安装板中心处的转轴;

固接于转轴底端的圆盘状转盘,转轴位于转盘的圆心处;以及

设于转盘上的至少两片分隔板,

其中,分隔板与转盘相垂直,分隔板在转盘的周向上呈放射状分布,喷淋机构、风淋机构、及热风烘干机构均位于转盘的上方。

进一步地,喷淋机构包括:

固定设置的喷淋基板;

设于喷淋基板上的喷淋提升气缸;以及

与喷淋提升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喷淋组件,

其中,所述喷淋组件位于喷淋提升气缸的正下方,所述喷淋组件在喷淋提升气缸的驱动下在竖直平面内往复升降。

进一步地,风淋机构包括:

固定设置的风淋基板;

设于风淋基板上的风淋提升气缸;以及

与风淋提升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吹风组件,

其中,所述吹风组件位于风淋提升气缸的正下方,所述吹风组件在风淋提升气缸的驱动下在竖直平面内往复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顶部中心处设有中空的转轴套筒,旋转式支撑台位于转轴套筒的正下方,转轴穿设于转轴套筒之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其具有较小的外部体积和较大的内部空间,在满足清洗装置安装空间需求的同时,使得占地面积较小,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且各个清洗工位间分隔明确,各个清洗工序衔接紧凑,工位间相互干扰小,清洗效果及清洗效率均得到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的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中隐藏机架及热风供给机构后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中容纳箱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中容纳箱在另一视角下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中容纳箱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中清洗装置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中的清洗装置隐藏了转台机构后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中转台机构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中转台机构的俯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中喷淋机构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中风淋机构的三维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参照图1~图3,四工位转台式喷淋清洗机1包括:

具有一定内部空间的机架11;

设于机架11内部的容纳箱13与循环水箱12;以及

设于机架11顶部的热风供给机构14,

其中,循环水箱12与容纳箱13的底部相连通,容纳箱13包括内部中空的箱体及设于所述箱体内部的旋转式支撑台138,所述箱体内设有清洗装置。

参照图7~图9,所述清洗装置包括:

由旋转式支撑台138所支撑的转台机构18;

设于转台机构18正上方的固定安装板19,其呈圆环状结构;以及

设于固定安装板19上的喷淋机构15、风淋机构(6、及热风烘干机构17,

其中,固定安装板19的周向上依次设有上料工位A、喷淋工位B、风淋工位C、及热风烘干工位D,喷淋机构15、风淋机构16、及热风烘干机构17分别位于上料工位A、喷淋工位B、风淋工位C、及热风烘干工位D处。

参照图4~图6,上料工位A、喷淋工位B、风淋工位C、及热风烘干工位D处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四个侧面相对,所述箱体的四个侧面分别设有依次与上料工位A、喷淋工位B、风淋工位C、及热风烘干工位D相对的上料窗口131、喷淋调试窗口132、风淋调试窗口133、及热风烘干窗口134。

参照图9及图10,转台机构18包括:

穿设于固定安装板19中心处的转轴183;

固接于转轴183底端的圆盘状转盘181,转轴183位于转盘181的圆心处;以及

设于转盘181上的至少两片分隔板184,

其中,分隔板184与转盘181相垂直,分隔板184在转盘181的周向上呈放射状分布,喷淋机构15、风淋机构16、及热风烘干机构17均位于转盘181的上方。

参照图10,分隔板184设有八片,相邻两片分隔板184间隔设置以将转盘181的上方空间沿周向分隔成八个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空间包括大空间与小空间,所述大空间与小空间均设有四个,所述大空间与小空间沿周向交错布置,每个所述大空间内均设有工件载具182。

进一步地,在转盘181随转轴183转动的过程中,每个所述大空间从上料工位A开始依次转过喷淋工位B、风淋工位C、及热风烘干工位D并最终回到上料工位A处。

进一步地,相邻两片分隔板184在所述大空间处形成有夹角γ,且30°≤γ≤75°。在一实施方式中,γ=30°;在另一实施方式中,γ=76°;在优选的额实施方式中,γ=63°。

进一步地,分隔板184的径向内侧一体式地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固定端1842,分隔板184的径向外侧固接有朝向所述大空间内侧弯折的护翼部1841。

参照图9,转轴183上固接有至少一片与固定端1842相固接的加强筋板185。

优选的是,喷淋机构15、风淋机构16、及热风烘干机构17均可在竖直平面内往复升降。

参照图11,喷淋机构15包括:

固定设置的喷淋基板151;

设于喷淋基板151上的喷淋提升气缸152;以及

与喷淋提升气缸15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喷淋组件,

其中,所述喷淋组件位于喷淋提升气缸152的正下方,所述喷淋组件在喷淋提升气缸152的驱动下在竖直平面内往复升降。

进一步地,喷淋基板151上可滑动地穿设有至少一个喷淋导柱157,喷淋导柱157的底端与所述喷淋组件相固接,喷淋导柱157的顶端固接有喷淋导柱限位板1521。

进一步地,喷淋导柱限位板1521呈C字形结构,且环绕地设于喷淋提升气缸152的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组件包括:

与喷淋提升气缸15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喷淋顶升板153;以及

固接于喷淋顶升板153前后两端的两片喷淋安装板154,

其中,喷淋安装板154竖直向下延伸,两片喷淋安装板154间设有两个喷水腔155,两个喷水腔155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喷淋通道。

进一步地,喷淋安装板154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让位空间使得该喷淋安装板154呈U字形结构。从而使得待清洗的产品被喷水腔155所包围,提高了喷淋面积,从而提高了清洗效率。

进一步地,喷淋顶升板153上设有连通供水器及两个喷水腔155的分水器156。

进一步地,喷淋导柱限位板1521与喷淋顶升板153间螺纹连接有喷淋限位丝杠158。可以通过调节喷淋限位丝杠158来调节喷淋导柱限位板1521与喷淋顶升板153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了喷水腔155的最高上升高度及最低下降高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待清洗产品,提高了适配性,具有较广的市场应用前景。

参照图12,风淋机构16包括:

固定设置的风淋基板161;

设于风淋基板161上的风淋提升气缸162;以及

与风淋提升气缸16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吹风组件,

其中,所述吹风组件位于风淋提升气缸162的正下方,所述吹风组件在风淋提升气缸162的驱动下在竖直平面内往复升降。

进一步地,风淋基板161上可滑动地穿设有至少一个风淋导柱167,风淋导柱167的底端与所述吹风组件相固接,风淋导柱167的顶端固接有风淋导柱限位板1621。

进一步地,风淋导柱限位板1621呈C字形结构,且环绕地设于风淋提升气缸162的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吹风组件包括:

与风淋提升气缸16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风淋顶升板163;以及

分别固接于风淋顶升板163前后两端的前风淋安装板164及后风淋安装板165,

其中,前风淋安装板164及后风淋安装板165均竖直向下延伸,且前风淋安装板164与后风淋安装板165成对地位于风淋顶升板163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前风淋安装板164与后风淋安装板165成对地设有两组。

进一步地,每对前风淋安装板164与后风淋安装板165间均设有吹风管166,吹风管166外侧连通地设有若干个沿其延伸方向布置的风嘴169,两根吹风管166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风淋通道。

进一步地,风嘴169与吹风管166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风淋导柱限位板1621与风淋顶升板163间螺纹连接有风淋限位丝杠168。可以通过调节风淋限位丝杠168来调节风淋导柱限位板1621与风淋顶升板163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了喷嘴169的最高上升高度及最低下降高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待清洗产品,而针对不同形状的产品,特别是异形产品,可以调节风嘴169与带吹落表面间的夹角来调整喷射角度,使得死角处的水渍更容易被吹落,提高了适配性,具有较广的市场应用前景。

参照图4~图6,所述箱体的顶部中心处设有中空的转轴套筒136,旋转式支撑台138位于转轴套筒136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分别位于喷淋工位B、风淋工位C、及热风烘干工位D处的喷淋机构安装孔1321、风淋机构安装孔1331、及热风烘干机构安装孔1341

进一步地,转轴套筒136与所述箱体的侧壁间设有多片防护板135以形成分别位于喷淋工位B、风淋工位C、及热风烘干工位D处的喷淋机构安装孔1321、风淋机构安装孔1331、及热风烘干机构安装孔1341。

进一步地,导流面137呈热风烘干工位D处高于上料工位A处之势,所述倾角α的角度范围为15°~45°。在一实施方式中,α=15°;在另一实施方式中,α=4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α=28°。

工作时,待清洗的产品先从上料工位A处通过上料窗口131送入到转盘181上的工件载具182上,转盘181在转轴183的驱动下转动90°,将上料工位A处的产品转移到喷淋工位B处,喷淋机构15上的喷淋组件下降到产品所在位置后开始对产品喷射高温清洗液,冲洗一定时间后,转盘181在转轴183的驱动下再次转动90°,喷淋工位B处的产品清洗完毕后被转移到风淋工位C处,风淋机构16上的吹风组件下降到产品所在位置后开始对产品喷射出高速压缩气体,使得产品表面的清洗液被冲刷而下,风淋一段时间后,转盘181在转轴183的驱动下再次转动90°,使得风淋工位C处的产品被转移到热风烘干工位D处,热风烘干机构17上的热风组件开始下降到产品所在位置并对产品喷射出高温压缩气体,使得产品表面未干透的清洗液被烘干,烘干一端时间后,转盘181在转轴183的驱动下再次转动90°,使得烘干工位D处的产品被转移到上料工位A处,至此取出清洗完毕的产品,放入下一个待清洗的产品,如此往复循环,直至清洗完所有产品。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