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棕化废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9409发布日期:2018-09-29 04:0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棕化废液处理装置,属于棕化工业废液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废液处理装置是指采用物理或机械分离对废液进行处理,使其能够处理棕化废液的一种处理设备。

现有技术中,设备在进行棕化废液处理作业时,一般将会经过调节反应、中和调整与废水反应等多道工序,而在进行处理完成的水质一般情况能够达到处理标准,当需要水源进行重新进行工业使用时,设备无法进行过滤清洁的二次处理,使其水源无法得到较好的回收利用,需要进行二次处理才能够进行重复使用,对于水资源较为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棕化废液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在进行棕化废液处理作业时,一般将会经过调节反应、中和调整与废水反应等多道工序,而在进行处理完成的水质一般情况能够达到处理标准,当需要水源进行重新进行工业使用时,设备无法进行过滤清洁的二次处理,使其水源无法得到较好的回收利用,需要进行二次处理才能够进行重复使用,对于水资源较为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棕化废液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放置固定块、调节反应池、中和调整室、双室支撑底座、连接通管、排水管、调节过滤装置、控制操作箱、支架支撑底座、棕化废液蓄池、废水反应池,所述支架支撑底座的上端装设于棕化废液蓄池的下端,所述棕化废液蓄池设有三个且上端机械连接于放置固定块的下端,所述放置固定块的后端焊接于废水反应池的前端,所述废水反应池的下端装设于支架支撑底座的上端,所述支架支撑底座上端的前侧间隙配合于连接通管的下端,所述棕化废液蓄池的前端通过连接通管与调节反应池的前端相连接,所述调节反应池的下端装设于中和调整室的上端,所述中和调整室的下端焊接于双室支撑底座的上端,所述支架支撑底座的右端机械连接于控制操作箱的左端,所述支架支撑底座前端的中部装设于排水管的后端,所述排水管的外表面装设于调节过滤装置的内壁,所述棕化废液蓄池与废水反应池的左侧间隙配合于调节反应池与中和调整室的右侧,所述调节过滤装置包括导向传动机构、隔防水外壳、上导轮传导机构、下导轮传导机构、履带控制机构、限位固定滚轮、过滤反应槽、压力控制按钮、感应控制机构、限位传导机构,所述压力控制按钮的下端装设于感应控制机构右端的上侧,所述感应控制机构的左端相啮合于过滤反应槽的右端,所述过滤反应槽的左端与导向传动机构上端的右侧相连接,所述导向传动机构下端的右侧相啮合于上导轮传导机构的上端,所述上导轮传导机构的下端与下导轮传导机构的左端相连接,所述下导轮传导机构的右端装设于履带控制机构左端的下侧,所述上导轮传导机构的右端机械连接于履带控制机构左端的上侧,所述履带控制机构的右端焊接于过滤反应槽的上端,所述过滤反应槽的右表面间隙配合于限位固定滚轮的外表面,所述过滤反应槽的下端贯穿于隔防水外壳下端的右侧,所述隔防水外壳的下端焊接于排水管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压力控制按钮的外表面贯穿于隔防水外壳上端的右侧,所述下导轮传导机构与履带控制机构的下端焊接于隔防水外壳内壁的下侧,所述导向传动机构与限位传导机构的上端机械连接于隔防水外壳内壁的上侧。

最佳的,所述感应控制机构由连接固定滚轮、卡齿连接轮、卡齿竖向杆、弹簧限位板、压力弹簧、一号连接导带、一号导杆、二号导杆、连接卡齿导轮、第一导轮支撑杆组成,所述压力控制按钮下端的右侧装设于压力弹簧的上端,所述压力弹簧的下端机械连接于弹簧限位板的上端,所述弹簧限位板的右端焊接于隔防水外壳内壁的右侧,所述压力控制按钮下端的左侧焊接于卡齿竖向杆的上端,所述卡齿竖向杆的左侧相啮合于卡齿连接轮的外表面,所述卡齿连接轮的前端与连接固定滚轮的外表面通过一号连接导带相连接,所述连接固定滚轮前端的外侧机械连接于一号导杆的下端,所述一号导杆的上端活动连接于二号导杆的下端,所述二号导杆的上端装设于连接卡齿导轮的前端外侧,所述连接卡齿导轮的前后两端机械连接于第一导轮支撑杆的下端,所述第一导轮支撑杆的上端焊接于隔防水外壳内壁的上侧,所述连接卡齿导轮的外表面相啮合于限位传导机构的右端。

最佳的,所述限位传导机构由右限位轴承、竖向凸块轴杆、左限位轴承、螺纹连接轮、一号传动皮带、固定卡齿滚轮、竖向螺纹轴杆、左凹槽轮、上双向连接带、右凹槽轮组成,所述连接卡齿导轮的外表面相啮合于竖向凸块轴杆的外表面,所述竖向凸块轴杆的上端装设于右限位轴承的下端,所述竖向凸块轴杆的下端焊接于右凹槽轮的上端,所述右凹槽轮的外表面相贴合于上双向连接带内壁的右侧,所述上双向连接带内壁的左侧与左凹槽轮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左凹槽轮的上端焊接于竖向螺纹轴杆的下端,所述竖向螺纹轴杆的上端装设于左限位轴承的下端,所述左限位轴承与右限位轴承的上端机械连接于隔防水外壳内壁的上侧,所述竖向螺纹轴杆的外表面相啮合于螺纹连接轮后端的外侧,所述螺纹连接轮的前端与固定卡齿滚轮的前端通过一号传动皮带相连接。

最佳的,所述导向传动机构由固定轴承、连接竖杆、横向凸块轴杆、上凸齿轮、双向卡齿轮、下凸齿轮、凸块竖轴组成,所述横向凸块轴杆的左端焊接于双向卡齿轮的右端,所述双向卡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于上凸齿轮与下凸齿轮的外表面,所述上凸齿轮的上端焊接于连接竖杆的下端,所述连接竖杆的上端装设于固定轴承的下端,所述固定轴承的上端机械连接于导向传动机构内壁的上侧,所述下凸齿轮的下端焊接于凸块竖轴的上端。

最佳的,所述上导轮传导机构由多向卡齿导轮、一号连接杆、二号连接杆、上固定滑轮、二号连接导带、二号传动皮带组成,所述多向卡齿导轮的前端的外侧机械连接于一号连接杆的上端,所述一号连接杆的下端活动连接于二号连接杆的上端,所述多向卡齿导轮的前端相贴合于二号传动皮带内壁的左侧,所述二号传动皮带的右端内壁与上固定滑轮的前端相连接,所述上固定滑轮的外表面通过二号连接导带与履带控制机构左端的上侧相连接。

最佳的,所述下导轮传导机构由凹槽连接轴、左传导轴、左支撑轴承、下双向连接带、右支撑轴承、右传导轴、卡齿斜齿轮、固定卡齿轮、三号传动皮带、下固定滑轮、三号连接导带组成,所述凹槽连接轴的下端焊接于左传导轴的上端,所述左传导轴的下端装设于左支撑轴承的上端,所述左传导轴的外表面通过下双向连接带与右传导轴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右传导轴的下端装设于右支撑轴承的上端,所述右支撑轴承与左支撑轴承的下端机械连接于隔防水外壳内壁的下侧,所述右传导轴的上端焊接于卡齿斜齿轮的下端,所述卡齿斜齿轮的上端相啮合于固定卡齿轮的外表面,所述固定卡齿轮的前端与下固定滑轮的前端通过三号传动皮带相连接,所述下固定滑轮的外表面相贴合于三号连接导带内壁的左侧,所述三号连接导带内壁的右侧装设于履带控制机构左端的下侧。

最佳的,所述履带控制机构由横向连接固定板、卡齿固定块、上履带导轮、卡齿连接履带、中部履带滚轮、下履带导轮、第二导轮支撑杆、减震复位弹簧组成,所述上固定滑轮的外表面通过二号连接导带与上履带导轮的前端,所述上履带导轮的外表面与下履带导轮的外表面通过卡齿连接履带相连接,所述三号连接导带内壁的右侧装设于下履带导轮的前端,所述下履带导轮的前后两端机械连接于第二导轮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第二导轮支撑杆的下端焊接于隔防水外壳内壁的下侧,所述卡齿连接履带的内壁间隙配合于中部履带滚轮的外表面,所述卡齿连接履带右端的上侧相啮合于卡齿固定块的左端,所述卡齿固定块的右端焊接于横向连接固定板的左端,所述横向连接固定板下端的左侧装设于减震复位弹簧的上端,所述横向连接固定板下端的右侧机械连接于过滤反应槽的上端。

最佳的,所述固定卡齿滚轮的外表面相啮合于横向凸块轴杆的外表面,所述所述凸块竖轴的外表面相啮合于多向卡齿导轮的外表面,所述二号连接杆的下端装设于凹槽连接轴的外表面。

最佳的,所述隔防水外壳采用不锈钢材质,具有不易生锈、耐磨、防水的特性。

最佳的,排水管通过支架支撑底座与中和调整室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一种棕化废液处理装置,在处理棕化废液时,工作人员可将废液倒入至棕化废液蓄池内,并通过开启控制操作箱,使其设备能够将其废液从棕化废液蓄池流向至废水反应池,并在连接通管的作用下流向至调节反应池与中和调整室,最终从排水管排出,当需要二次过滤处理水源时,工作人员可手动的按下压力控制按钮,使其压力控制按钮向下带动卡齿竖向杆向下运动,从而在卡齿竖向杆的作用下带动卡齿连接轮转动,而在其一号连接导带的作用下,卡齿连接轮将能够使其连接固定滚轮转动,从而在一号导杆与二号导杆的作用下使其连接卡齿导轮带动竖向凸块轴杆转动,使其右凹槽轮能够由上双向连接带与左凹槽轮带动竖向螺纹轴杆转动,并由竖向螺纹轴杆带动螺纹连接轮转动,而后由一号传动皮带带动固定卡齿滚轮转动,使其固定卡齿滚轮能够带动横向凸块轴杆与双向卡齿轮正常转动,从而由双向卡齿轮带动上凸齿轮与下凸齿轮转动,而后下凸齿轮将能够由凸块竖轴带动多向卡齿导轮转动,从而由一号连接杆与二号连接杆带动凹槽连接轴转动,并在其卡齿斜齿轮的作用下使其固定卡齿轮转动,而由三号传动皮带与三号连接导带带动下履带导轮转动,而在二号传动皮带的作用下上固定滑轮将能由二号连接导带带动上履带导轮转动,从而在上履带导轮与下履带导轮的作用下使其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卡齿固定块与横向连接固定板向下运动,从而让其过滤反应槽在限位固定滚轮的作用下向下进入排水管的内壁,使其过滤反应槽能够有效的过滤和处理排水管内所流通的水源,使其水源得到有效的二次处理:通过在设备上增加了调节过滤装置,使其设备在进行工业棕化废液处理完成时,能够及时进行废液的二次处理作业,使其设备进行处理完废液后,能够使其水源得到二次使用,大大的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性,并提高了水源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棕化废液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棕化废液处理装置的调节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一种棕化废液处理装置的调节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调节过滤装置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放置固定块-1、调节反应池-2、中和调整室-3、双室支撑底座-4、连接通管-5、排水管-6、调节过滤装置-7、控制操作箱-8、支架支撑底座-9、棕化废液蓄池-10、废水反应池-11、导向传动机构-701、隔防水外壳-702、上导轮传导机构-703、下导轮传导机构-704、履带控制机构-705、限位固定滚轮-706、过滤反应槽-707、压力控制按钮-708、感应控制机构-709、限位传导机构-710、连接固定滚轮-7091、卡齿连接轮-7092、卡齿竖向杆-7093、弹簧限位板-7094、压力弹簧-7095、一号连接导带-7096、一号导杆-7097、二号导杆-7098、连接卡齿导轮-7099、第一导轮支撑杆-70910、右限位轴承-7101、竖向凸块轴杆-7102、左限位轴承-7103、螺纹连接轮-7104、一号传动皮带-7105、固定卡齿滚轮-7106、竖向螺纹轴杆-7107、左凹槽轮-7108、上双向连接带-7109、右凹槽轮-71010、固定轴承-7011、连接竖杆-7012、横向凸块轴杆-7013、上凸齿轮-7014、双向卡齿轮-7015、下凸齿轮-7016、凸块竖轴-7017、多向卡齿导轮-7031、一号连接杆-7032、二号连接杆-7033、上固定滑轮-7034、二号连接导带-7035、二号传动皮带-7036、凹槽连接轴-7041、左传导轴-7042、左支撑轴承-7043、下双向连接带-7044、右支撑轴承-7045、右传导轴-7046、卡齿斜齿轮-7047、固定卡齿轮-7048、三号传动皮带-7049、下固定滑轮-70410、三号连接导带-70411、横向连接固定板-7051、卡齿固定块-7052、上履带导轮-7053、卡齿连接履带-7054、中部履带滚轮-7055、下履带导轮-7056、第二导轮支撑杆-7057、减震复位弹簧-705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棕化废液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放置固定块1、调节反应池2、中和调整室3、双室支撑底座4、连接通管5、排水管6、调节过滤装置7、控制操作箱8、支架支撑底座9、棕化废液蓄池10、废水反应池11,所述支架支撑底座9的上端装设于棕化废液蓄池10的下端,所述棕化废液蓄池10设有三个且上端机械连接于放置固定块1的下端,所述放置固定块1的后端焊接于废水反应池11的前端,所述废水反应池11的下端装设于支架支撑底座9的上端,所述支架支撑底座9上端的前侧间隙配合于连接通管5的下端,所述棕化废液蓄池10的前端通过连接通管5与调节反应池2的前端相连接,所述调节反应池2的下端装设于中和调整室3的上端,所述中和调整室3的下端焊接于双室支撑底座4的上端,所述支架支撑底座9的右端机械连接于控制操作箱8的左端,所述支架支撑底座9前端的中部装设于排水管6的后端,所述排水管6的外表面装设于调节过滤装置7的内壁,所述棕化废液蓄池10与废水反应池11的左侧间隙配合于调节反应池2与中和调整室3的右侧,所述调节过滤装置7包括导向传动机构701、隔防水外壳702、上导轮传导机构703、下导轮传导机构704、履带控制机构705、限位固定滚轮706、过滤反应槽707、压力控制按钮708、感应控制机构709、限位传导机构710,所述压力控制按钮708的下端装设于感应控制机构709右端的上侧,所述感应控制机构709的左端相啮合于过滤反应槽707的右端,所述过滤反应槽707的左端与导向传动机构701上端的右侧相连接,所述导向传动机构701下端的右侧相啮合于上导轮传导机构703的上端,所述上导轮传导机构703的下端与下导轮传导机构704的左端相连接,所述下导轮传导机构704的右端装设于履带控制机构705左端的下侧,所述上导轮传导机构703的右端机械连接于履带控制机构705左端的上侧,所述履带控制机构705的右端焊接于过滤反应槽707的上端,所述过滤反应槽707的右表面间隙配合于限位固定滚轮706的外表面,所述过滤反应槽707的下端贯穿于隔防水外壳702下端的右侧,所述隔防水外壳702的下端焊接于排水管6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压力控制按钮708的外表面贯穿于隔防水外壳702上端的右侧,所述下导轮传导机构704与履带控制机构705的下端焊接于隔防水外壳702内壁的下侧,所述导向传动机构701与限位传导机构710的上端机械连接于隔防水外壳702内壁的上侧,所述感应控制机构709由连接固定滚轮7091、卡齿连接轮7092、卡齿竖向杆7093、弹簧限位板7094、压力弹簧7095、一号连接导带7096、一号导杆7097、二号导杆7098、连接卡齿导轮7099、第一导轮支撑杆70910组成,所述压力控制按钮708下端的右侧装设于压力弹簧7095的上端,所述压力弹簧7095的下端机械连接于弹簧限位板7094的上端,所述弹簧限位板7094的右端焊接于隔防水外壳702内壁的右侧,所述压力控制按钮708下端的左侧焊接于卡齿竖向杆7093的上端,所述卡齿竖向杆7093的左侧相啮合于卡齿连接轮7092的外表面,所述卡齿连接轮7092的前端与连接固定滚轮7091的外表面通过一号连接导带7096相连接,所述连接固定滚轮7091前端的外侧机械连接于一号导杆7097的下端,所述一号导杆7097的上端活动连接于二号导杆7098的下端,所述二号导杆7098的上端装设于连接卡齿导轮7099的前端外侧,所述连接卡齿导轮7099的前后两端机械连接于第一导轮支撑杆70910的下端,所述第一导轮支撑杆70910的上端焊接于隔防水外壳702内壁的上侧,所述连接卡齿导轮7099的外表面相啮合于限位传导机构710的右端,所述限位传导机构710由右限位轴承7101、竖向凸块轴杆7102、左限位轴承7103、螺纹连接轮7104、一号传动皮带7105、固定卡齿滚轮7106、竖向螺纹轴杆7107、左凹槽轮7108、上双向连接带7109、右凹槽轮71010组成,所述连接卡齿导轮7099的外表面相啮合于竖向凸块轴杆7102的外表面,所述竖向凸块轴杆7102的上端装设于右限位轴承7101的下端,所述竖向凸块轴杆7102的下端焊接于右凹槽轮71010的上端,所述右凹槽轮71010的外表面相贴合于上双向连接带7109内壁的右侧,所述上双向连接带7109内壁的左侧与左凹槽轮7108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左凹槽轮7108的上端焊接于竖向螺纹轴杆7107的下端,所述竖向螺纹轴杆7107的上端装设于左限位轴承7103的下端,所述左限位轴承7103与右限位轴承7101的上端机械连接于隔防水外壳702内壁的上侧,所述竖向螺纹轴杆7107的外表面相啮合于螺纹连接轮7104后端的外侧,所述螺纹连接轮7104的前端与固定卡齿滚轮7106的前端通过一号传动皮带7105相连接,所述导向传动机构701由固定轴承7011、连接竖杆7012、横向凸块轴杆7013、上凸齿轮7014、双向卡齿轮7015、下凸齿轮7016、凸块竖轴7017组成,所述横向凸块轴杆7013的左端焊接于双向卡齿轮7015的右端,所述双向卡齿轮7015的外表面相啮合于上凸齿轮7014与下凸齿轮7016的外表面,所述上凸齿轮7014的上端焊接于连接竖杆7012的下端,所述连接竖杆7012的上端装设于固定轴承7011的下端,所述固定轴承7011的上端机械连接于导向传动机构701内壁的上侧,所述下凸齿轮7016的下端焊接于凸块竖轴7017的上端,所述上导轮传导机构703由多向卡齿导轮7031、一号连接杆7032、二号连接杆7033、上固定滑轮7034、二号连接导带7035、二号传动皮带7036组成,所述多向卡齿导轮7031的前端的外侧机械连接于一号连接杆7032的上端,所述一号连接杆7032的下端活动连接于二号连接杆7033的上端,所述多向卡齿导轮7031的前端相贴合于二号传动皮带7036内壁的左侧,所述二号传动皮带7036的右端内壁与上固定滑轮7034的前端相连接,所述上固定滑轮7034的外表面通过二号连接导带7035与履带控制机构705左端的上侧相连接,所述下导轮传导机构704由凹槽连接轴7041、左传导轴7042、左支撑轴承7043、下双向连接带7044、右支撑轴承7045、右传导轴7046、卡齿斜齿轮7047、固定卡齿轮7048、三号传动皮带7049、下固定滑轮70410、三号连接导带70411组成,所述凹槽连接轴7041的下端焊接于左传导轴7042的上端,所述左传导轴7042的下端装设于左支撑轴承7043的上端,所述左传导轴7042的外表面通过下双向连接带7044与右传导轴7046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右传导轴7046的下端装设于右支撑轴承7045的上端,所述右支撑轴承7045与左支撑轴承7043的下端机械连接于隔防水外壳702内壁的下侧,所述右传导轴7046的上端焊接于卡齿斜齿轮7047的下端,所述卡齿斜齿轮7047的上端相啮合于固定卡齿轮7048的外表面,所述固定卡齿轮7048的前端与下固定滑轮70410的前端通过三号传动皮带7049相连接,所述下固定滑轮70410的外表面相贴合于三号连接导带70411内壁的左侧,所述三号连接导带70411内壁的右侧装设于履带控制机构705左端的下侧,所述履带控制机构705由横向连接固定板7051、卡齿固定块7052、上履带导轮7053、卡齿连接履带7054、中部履带滚轮7055、下履带导轮7056、第二导轮支撑杆7057、减震复位弹簧7058组成,所述上固定滑轮7034的外表面通过二号连接导带7035与上履带导轮7053的前端,所述上履带导轮7053的外表面与下履带导轮7056的外表面通过卡齿连接履带7054相连接,所述三号连接导带70411内壁的右侧装设于下履带导轮7056的前端,所述下履带导轮7056的前后两端机械连接于第二导轮支撑杆7057的上端,所述第二导轮支撑杆7057的下端焊接于隔防水外壳702内壁的下侧,所述卡齿连接履带7054的内壁间隙配合于中部履带滚轮7055的外表面,所述卡齿连接履带7054右端的上侧相啮合于卡齿固定块7052的左端,所述卡齿固定块7052的右端焊接于横向连接固定板7051的左端,所述横向连接固定板7051下端的左侧装设于减震复位弹簧7058的上端,所述横向连接固定板7051下端的右侧机械连接于过滤反应槽707的上端,所述固定卡齿滚轮7106的外表面相啮合于横向凸块轴杆7013的外表面,所述所述凸块竖轴7017的外表面相啮合于多向卡齿导轮7031的外表面,所述二号连接杆7033的下端装设于凹槽连接轴7041的外表面,所述隔防水外壳702采用不锈钢材质,具有不易生锈、耐磨、防水的特性,排水管6通过支架支撑底座9与中和调整室3相连接。

棕化过程的进行,棕化液中铜离子不断上升,当铜离子超过一定范围后,将会导致棕化铜面发白及色泽不均等品质问题。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及时更换新的棕化液,这样就产生了棕化废液,而当需要进行处理废液时,将需要使用本设备,而在进行使用本设备时,工作人员应先确认和检查其棕化废液处理装置是否能够正常的使用,并进一步的确认和检查其调节过滤装置7是否损坏,在确认均无问题后,将可以正常的使用本设备,在处理棕化废液时,工作人员可将废液倒入至棕化废液蓄池10内,并通过开启控制操作箱8,使其设备能够将其废液从棕化废液蓄池10流向至废水反应池11,并在连接通管5的作用下流向至调节反应池2与中和调整室3,最终从排水管6排出,当需要二次过滤处理水源时,工作人员可手动的按下压力控制按钮708,使其压力控制按钮708向下带动卡齿竖向杆7093向下运动,从而在卡齿竖向杆7093的作用下带动卡齿连接轮7092转动,而在其一号连接导带7096的作用下,卡齿连接轮7092将能够使其连接固定滚轮7091转动,从而在一号导杆7097与二号导杆7098的作用下使其连接卡齿导轮7099带动竖向凸块轴杆7102转动,使其右凹槽轮71010能够由上双向连接带7109与左凹槽轮7108带动竖向螺纹轴杆7107转动,并由竖向螺纹轴杆7107带动螺纹连接轮7104转动,而后由一号传动皮带7105带动固定卡齿滚轮7106转动,使其固定卡齿滚轮7106能够带动横向凸块轴杆7013与双向卡齿轮7015正常转动,从而由双向卡齿轮7015带动上凸齿轮7014与下凸齿轮7016转动,而后下凸齿轮7016将能够由凸块竖轴7017带动多向卡齿导轮7031转动,从而由一号连接杆7032与二号连接杆7033带动凹槽连接轴7041转动,并在其卡齿斜齿轮7047的作用下使其固定卡齿轮7048转动,而由三号传动皮带7049与三号连接导带70411带动下履带导轮7056转动,而在二号传动皮带7036的作用下上固定滑轮7034将能由二号连接导带7035带动上履带导轮7053转动,从而在上履带导轮7053与下履带导轮7056的作用下使其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卡齿固定块7052与横向连接固定板7051向下运动,从而让其过滤反应槽707在限位固定滚轮706的作用下向下进入排水管6的内壁,使其过滤反应槽707能够有效的过滤和处理排水管6内所流通的水源,使其水源得到有效的二次处理。

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在设备上增加了调节过滤装置,使其设备在进行工业棕化废液处理完成时,能够及时进行废液的二次处理作业,使其设备进行处理完废液后,能够使其水源得到二次使用,大大的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性,并提高了水源的使用率,本发明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设备在进行棕化废液处理作业时,一般将会经过调节反应、中和调整与废水反应等多道工序,而在进行处理完成的水质一般情况能够达到处理标准,当需要水源进行重新进行工业使用时,设备无法进行过滤清洁的二次处理,使其水源无法得到较好的回收利用,需要进行二次处理才能够进行重复使用,对于水资源较为浪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