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9284发布日期:2020-09-11 22:4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酸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酸器,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中,常利用吸酸器吸取并向污水中输送酸性物质以与污水发生反应,从而去除污水中的碱性污染物。目前吸酸器一般采用导管虹吸将浓硫酸引流至吸酸器本体中。然而多数吸酸器的进酸管为橡胶材质,当进水管的进水压力减小引起进水流速降低时,吸酸器的胶管会发热,导致胶管老化和破损,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酸器,该吸酸器能够有效改善进酸管老化和破损问题,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酸器,包括吸酸器本体;所述吸酸器本体的一侧依次连通有汇合管和进水管,在汇合管的一侧连通有进酸管;所述进酸管上设有阀门,阀门的一端通过波纹管连接件与进酸管连通,另一端通过螺纹管与汇合管连通。

所述汇合管通过连接件与进水管连通。

所述进水管的内径大于进酸管的内径。

所述阀门包括球阀,球阀的出口端通过螺纹管与汇合管连通,球阀的进口端通过波纹管连接件与进酸管连通。

所述螺纹管上设有螺纹管外螺纹;所述波纹管连接件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波纹部。

所述出口端上设有出口端内螺纹,进口端上设有内螺纹。

所述出口端与汇合管的连接处、进口端与波纹管连接件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垫圈或密封胶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进酸管与汇合管的连接处设置阀门,当进水管的进水压力降低引起进水流速降低时,及时关闭阀门或者在停止进水之前先关闭阀门,能够防止水流入进酸管发生放热反应,从而有效改善进酸管老化和破损问题,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球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波纹管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螺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吸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吸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吸酸器,110-吸酸器本体,120-汇合管,122-侧壁,123-螺纹管,124-螺纹管外螺纹,130-进水管,132-第一连接点,134-连接件,140-进酸管,142-第二连接点,150-阀门,152-球阀,153-进口端,154-出口端,155-内螺纹,156-出口端内螺纹,157-止回阀,160-波纹管连接件,162-外螺纹,164-波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4所示,一种吸酸器,包括吸酸器本体110;所述吸酸器本体110的一侧依次连通有汇合管120和进水管130,在汇合管120的一侧连通有进酸管140;所述进酸管140上设有阀门150,阀门150的一端通过波纹管连接件160与进酸管140连通,另一端通过螺纹管123与汇合管120连通。

所述汇合管120通过连接件134与进水管130连通。

所述进水管130的内径大于进酸管140的内径。

所述阀门150包括球阀152,球阀152的出口端154通过螺纹管123与汇合管120连通,球阀152的进口端153通过波纹管连接件160与进酸管140连通。

所述螺纹管123上设有螺纹管外螺纹124;所述波纹管连接件160的一端设有外螺纹162,另一端设有波纹部164。

所述出口端154上设有出口端内螺纹156,进口端153上设有内螺纹155。

所述出口端内螺纹156与螺纹管外螺纹124相匹配,内螺纹155与外螺纹162相匹配,波纹部164与进酸管140连接。

所述出口端154与汇合管120的连接处、进口端153与波纹管连接件160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垫圈或密封胶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汇合管120一端连接于吸酸器本体110,用于向吸酸器本体110内输送混合后的水和浓硫酸。进水管130和进酸管140分别连通于汇合管120。进水管130用于向汇合管120内输送水,进酸管140用于向汇合管120内输送浓硫酸。进酸管140靠近汇合管120的一端设置有阀门150。进水管130与汇合管120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点132,进酸管140与汇合管120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点142。第二连接点142位于第一连接点132和吸酸器本体110之间,水流会经过第二连接点142。当水流流速到达一定范围内时,第二连接点142处压力足够低,从而在第二连接点142与进酸管140的入口之间形成负压差,由此浓硫酸从进酸管140的入口流入进酸管140并进一步流入汇合管120。当需要关闭水源时,首先关闭阀门150,此时汇合管120内水流流速降低,导致第二连接点142的压力升高,正压差消失。但由于阀门150关闭,水流不会回流进入进酸管140,避免水和进酸管140内残留的浓硫酸发生放热反应,从而有效避免水流回流引起的进酸管140的受热损坏设置破损,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地,吸酸器100通过在进酸管140与汇合管120的连接处设置阀门150,当进水管130的进水压力降低引起进水流速降低时及时关闭阀门150或者在停止进水之前先关闭阀门150,能够防止水流入进酸管140发生放热反应,从而有效改善进酸管140老化和破损问题,提高安全性。

实施例1

如上所述,一种吸酸器100,其包括吸酸器本体110、汇合管120、进水管130以及进酸管140。汇合管120连通于吸酸器本体110,进水管130和进酸管140分别连通于汇合管120。进水管130用于向汇合管120内输入水,进酸管140用于向汇合管120内输入浓硫酸,汇合管120用于混合水和浓硫酸并输入吸酸器本体110,进酸管140靠近汇合管120的一端设置有阀门150。

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水和浓硫酸混合后放热损坏管路,汇合管120为不锈钢材质,耐热性好,汇合管120一端连接于吸酸器本体110,用于向吸酸器本体110内输送混合后的水和浓硫酸。

优选的,进水管130和进酸管140均连通于汇合管120,具体地,进水管130与汇合管120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点132,第一连接点132处设置有连接件134,以连接进水管130与汇合管120;进酸管140与汇合管120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点142,为实现虹吸,第二连接点142位于第一连接点132和吸酸器本体110之间,以使水流能够流经第二连接点142;当水流流速到达一定范围内时,第二连接点142处压力足够低,从而在第二连接点142与进酸管140的入口之间形成负压差,由此浓硫酸从进酸管140的入口流入进酸管140并进一步流入汇合管120,与水发生混合,同时进水管130的内径大于进酸管140的内径以增大水量和水速。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130连接于汇合管120远离吸酸器本体110的一端,即第一连接点132位于汇合管120远离吸酸器本体110的一端,第二连接点142位于汇合管120的侧壁122。

优选的,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当进水压力降低或者需要关闭水源时均会引起汇合管120内水流流速降低,从而导致第二连接点142的压力升高,正压差消失,水流会进入到进酸管140内,即便可以提前停止向进酸管140内输送浓硫酸,进酸管140的内壁仍然会附着有残留的浓硫酸;进酸管140为橡胶材质,回流的水与浓硫酸在进酸管140内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热,很容易损伤进酸管140,为防止该问题的出现,在进酸管140靠近汇合管120的一端加设阀门150,避免水回流进进酸管140。

如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阀门150包括球阀152,为保证耐热,阀门150为不锈钢材质。阀门150的进口端153接于进酸管140,阀门150的出口端154接于汇合管120的侧壁122,具体地,进口端153与进酸管140之间通过波纹管连接件160连接,波纹管连接件160远离进酸管140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162,进口端153设置有与外螺纹162配合的内螺纹155;波纹管连接件160另一端设置有波纹部164,波纹部164与进酸管140连接,出口端154螺纹连接于汇合管120的侧壁122。为方便与出口端154螺纹连接,汇合管120的侧壁122设置有螺纹管123,螺纹管123大致垂直于侧壁122,螺纹管123设置有螺纹管外螺纹124,螺纹管外螺纹124能够与出口端154内壁设置的出口端内螺纹156配合。在本实施例中,螺纹管123为不锈钢材质。

具体的,为加强管路密封性,球阀152与进酸管140的连接处、球阀152与汇合管12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可以是密封垫圈,也可以是密封胶带等。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酸器100,其整体构造、工作原理及取得的技术效果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阀门150包括止回阀157,止回阀157的入口连接于进酸管140,止回阀157的出口连接于汇合管120的螺纹管123,由于止回阀157单向流通的特性,可随时有效阻止水流回流进进酸管140。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酸器100,其整体构造、工作原理及取得的技术效果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阀门150包括相互连接的球阀152和止回阀157,止回阀157设置于球阀152和汇合管120之间。

具体地,止回阀157的入口连通于球阀152的出口端154,止回阀157的出口连接于汇合管120的螺纹管123;球阀152用于控制浓硫酸输送的启停以及进酸量,止回阀157能够随时阻止水流回流进进酸管140。另外,即使止回阀157发生故障无法有效止回,手动关闭球阀152也能够进一步保障防止水流回流进进酸管140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