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成型海绵砂块的粘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3064发布日期:2021-01-12 09:2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成型海绵砂块的粘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耗材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成型海绵砂块的粘接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生产中,打磨抛光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常见的打磨工具为砂纸、砂布、砂轮等,但是在现在的工业加工中,对打磨和抛光的效果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磨具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需要更优良的磨具。海绵磨具,即海绵砂块是用海绵作为基层,表面采用砂料覆层作为打磨面的一种磨具,因为海绵本身具有的弹性、柔韧性和吸水性,使得海绵磨具在曲面研磨和湿研磨中具有极大优势,同时海绵的弹性可以保证打磨时的均匀受力,打磨效果也远超砂纸等传统磨具。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92574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砂的复合系统,包括依次布置的放料单元、涂胶单元、压合单元和收卷单元,放料单元包括海绵放料卷、薄膜砂放料卷,涂胶单元位于海绵行程路径的下方位置处并对薄膜砂实施涂胶作业,所述涂胶单元与压合单元之间设有预压合单元,预压合单元包括水平方向布置的两根平行的上、下压辊,上、下压辊辊面之间的间距为海绵与薄膜砂总厚度的90-95%,海绵、薄膜砂于预压合单元处实施预压合,之后进入压合单元实施热压合。

上述中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由于海绵在上方,薄膜砂在下方,而胶水在薄膜砂的上表面,所以在实施预压合的过程中,存在薄膜砂上的少量的胶水被挤出并掉落到下压辊表面的现象,工作一段时间后,下压辊上的胶水较多,这无疑影响了后续生产产品的质量,故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成型海绵砂块的粘接系统,其优点在于可以及时将多余的胶水清理掉,从而不影响海绵砂块的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成型海绵砂块的粘接系统,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两个互相平行的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压辊与下压辊的的辊面均凸出于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外侧,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同一侧面均设置有用于清理胶水的清洁结构,所述清洁结构包括呈l型的支杆,所述支杆包括转动杆和与所述下压辊互相平行的水平杆,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水平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柱的侧面,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支撑柱之间是设置有拉力弹簧,所述水平杆上设置有用于吸收胶水的滚筒,所述滚筒的圆周面与所述下压辊存在胶水位置处的辊面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理胶水时,先在同一侧的支撑柱上安装好两个清洁结构,先将两个转动杆分别铰接安装到支撑柱两侧,在将滚筒安装到水平杆上,然后通过拉力弹簧将转动杆与支撑柱相连,使得转动杆支撑柱靠近,从而使得滚筒的表面与下压辊的辊面相接触并存在一定的挤压力,同样的,在另一个支撑柱上安装好清洁结构,然后,随着下压辊的转动,滚筒也随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滚筒表面的棉布即可将胶水吸附下来,从而完成对下压辊表面胶水的清洁,如此可以及时将多余的胶水清理掉,从而不影响海绵砂块的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支撑柱上的清洁结构为两个,两个所述清洁结构关于所述下压辊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压辊转动过程中,其中一个滚筒先与下压辊表面的胶水接触并吸收,另一个滚筒将清洁过的下压辊的表面进一步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更好的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杆的侧面设置有朝向远离两个所述支撑柱方向延伸的凸块,所述拉力弹簧连接于同一所述支撑柱上的两个所述凸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的设置使得同一支撑柱两侧的清洁结构原来需要使用两个拉力弹簧,现在通过一个拉力弹簧即可,如此,使得同一支撑柱上的两个清洁结构的联动性更好,同时也简化了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外侧面均设置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拉力弹簧活动贯穿所述活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板的设置使得拉力弹簧在上下移动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拉力弹簧的两端设置有挂钩,同一所述支撑柱上的两个所述凸块相对的侧面各设置有一个圆环,两个所述挂钩分别挂接于两个所述圆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力弹簧的挂钩与圆环挂钩配合使得拉力弹簧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滚筒包括筒体和包裹于筒体上的棉布,所述筒体滑移套接于所述水平杆上,所述水平杆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螺母限制滚筒在水平杆转动,防止滚筒脱离水平杆,同时也方便后期更换滚筒。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棉布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棉绒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绒凸起的设置更加了棉布表面的粗糙度,使得滚筒更加容易清洁胶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柱的侧面设置有铰接座,所述转动杆铰接于铰接座上,并以螺栓作为转轴,所述螺栓通过固定螺母与铰接座相对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和固定螺母方便拆卸转动杆,从而对设备的运输或后期的维修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需要清理胶水时,先在同一侧的支撑柱上安装好两个清洁结构,先将两个转动杆分别铰接安装到支撑柱两侧,在将滚筒安装到水平杆上,然后通过拉力弹簧将转动杆与支撑柱相连,使得转动杆支撑柱靠近,从而使得滚筒的表面与下压辊的辊面相接触并存在一定的挤压力,同样的,在另一个支撑柱上安装好清洁结构,然后,随着下压辊的转动,滚筒也随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滚筒表面的棉布即可将胶水吸附下来,从而完成对下压辊表面胶水的清洁,如此可以及时将多余的胶水清理掉,从而不影响海绵砂块的生产质量;

2.在下压辊转动过程中,其中一个滚筒先与下压辊表面的胶水接触并吸收,另一个滚筒将清洁过的下压辊的表面进一步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更好的清理效果,凸块的设置使得同一支撑柱两侧的清洁结构原来需要使用两个拉力弹簧,现在通过一个拉力弹簧即可,如此,使得同一支撑柱上的两个清洁结构的联动性更好,同时也简化了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2、支撑柱;21、铰接座;211、固定板;212、螺栓;213、固定螺母;3、上压辊;4、下压辊;5、清洁结构;51、支杆;511、转动杆;512、水平杆;513、限位螺母;52、凸块;53、圆环;54、拉力弹簧;541、挂钩;55、稳定板;551、活动槽;56、滚筒;561、筒体;562、棉布;563、棉绒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成型海绵砂块的粘接系统,包括支架1和设置于支架1上的两个互相平行的支撑柱2,两个支撑柱2均竖直设置,两个支撑柱2之间水平设置有上压辊3和下压辊4,上压辊3位于下压辊4的上方,且上压辊3和下压辊4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同时,上压辊3与下压辊4的的辊面均凸出于两个支撑柱2的外侧,两个支撑柱2与下压辊4辊面位于同一侧的侧面均设置有用于清理胶水的清洁结构5,每个支撑柱2上的清洁结构5为两个,两个清洁结构5关于下压辊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参照图2和图3,清洁结构5包括支杆51,支杆51呈l型,支杆51包括转动杆511和与下压辊4互相平行的水平杆512,转动杆511的一端和水平杆512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511远离水平杆512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柱2的侧面,且转动杆511沿铰接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上设置,转动杆511的转动平面与下压辊4的中轴线互相垂直。具体的,支撑柱2的侧面设置有铰接座21,铰接座21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固定板211,转动杆511上设置有铰接孔(图中未示出),转动杆511远离水平杆512的一端位于两个固定板211之间,并以螺栓212作为转轴,螺栓212贯穿两个固定板211和铰接孔,螺栓212仅露出固定板211的部分设置有螺纹,并在螺栓212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213。

参照图1和图2,同时,同一支撑柱2上的两个转动杆511的侧面均设置有凸块52,两个凸块52均朝向远离两个支撑柱2方向延伸,两个凸块5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个凸块52均靠近转动杆511的中部位置,或者将两个凸块52设置于转动杆511靠近水平杆512的一端同样可以,两个凸块52相对的侧面各设置有一个圆环53,两个圆环53之间水平设置有拉力弹簧54,拉力弹簧54的两端设置有挂钩541,两个挂钩541分别挂接于两个圆环53上。此外,在两个支撑柱2的外侧面均竖直设置有稳定板55,稳定板55的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活动槽551,活动槽551贯穿稳定板55的相对的两侧,拉力弹簧54活动贯穿活动槽551,并可以在活动槽551内上下移动。

参照图2和图3,支杆51的水平杆512的中轴线靠近下压辊4中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且位于下压辊4中轴线的下方,水平杆512上设置有用于吸收胶水的滚筒56,滚筒56的圆周面通过拉力弹簧54与下压辊4存在胶水位置处的辊面相抵触。滚筒56包括筒体561和包裹于筒体561上的棉布562,棉布56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间隔排列的棉绒凸起563,筒体561滑移套接于水平杆512上,并可以在水平杆512上转动,水平杆512远离转动杆5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513,以防止滚筒56脱离水平杆51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清理胶水时,先在同一侧的支撑柱2上安装两个清洁结构5,先将两个转动杆511分别通过螺栓212安装到支撑柱2两侧的铰接座21上,在将滚筒56套接到水平杆512上,并固定好限位螺母513,然后将拉力弹簧54穿过稳定板55的活动槽551中,在将拉力弹簧54两端的挂钩541分别连接到两个圆环53上,此时拉力弹簧54将两个转动杆511拉动,使得转动杆511互相靠近,从而使得滚筒56的表面与下压辊4的辊面相接触并存在一定的挤压力,同样的,在另一个支撑柱2上安装好清洁结构5,然后,随着下压辊4的转动,滚筒56也随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滚筒56表面的棉布562即可将胶水吸附下来,从而完成对下压辊4表面胶水的清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