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egsb厌氧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7592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新型egsb厌氧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抗生素废水处理领域的新型EGSB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污水厌氧处理系统中的EGSB三相分离器,一般采用一层、两层或多层折流板或者缓冲装置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进行固-气-液分离,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因为泡沫、结垢、腐蚀或浮渣问题常常出现堵塞维修困难甚至无法检修,且一旦堵塞,就会造成混合液短路,失去效果,维修时只能停产检修,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便于维修管理的新型EGSB三相分离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新型EGSB厌氧反应器,包括分布于底部的布水器、中间设置的颗粒污泥反应区、设于上方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为可拆卸式,其由若干根穿孔布水管均匀分布于底部组成,并且两端伸出于反应器外部,每根布水管的两端均设有阀门,待处理的污水经由布水器一端进入反应器内部;所述三相分离器由一个主分离器及围绕该主分离器均匀布置的若干个次分离器构成,每个分离器呈圆柱状,分离器的内部设有一呈倒扣的漏斗状的隔离部件,该隔离部件下方设有反射板,通过该隔离部件,将反应器的上部空间分隔成气体通道、气室、沉淀区,所述反应器上方两侧均设有溢流堰槽,气、液、固混合液上升到三相分离器内,气泡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气室而被与固、液分离,与气泡分离后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一部分落回反应区,另一部分随流体沿反应器器壁与分离器边缘形成的狭道上升,进入沉淀区,污泥在沉淀区絮凝、沉降和浓缩,然后沿分离器斜壁下滑,通过污泥回流口返回反应区,由于沉淀区内液体无气泡,故污泥回流口以上的水柱密度大于反应器内液体密度,使浓缩后的污泥能够返回反应区,达到固液分离,部分上清液通过溢流堰排出至下一处理环节,一部分上清液通过溢流堰槽返回底部布水器的进水端。
[0005]其中,所述次分离器为8个,每个之间并联后与主分离器串联,每个分离器独立工作。
[0006]其中,所述布水器由8根独立的穿孔布水管组成。
[0007]其中,所述反射板呈伞状,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呈15°夹角,板中间具有直径300mm孔洞,该反射板该反射板边缘通过若干支不锈钢管焊接在分离器的侧壁上。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三相分离器由于分离器各自是独立的,当其中一个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时,不会影响其他分离器的运行,操作简单、容易检修,不影响系统运行;可拆卸式穿孔布水器每根布水管之间相互独立,不但操作简单,便于维修,不影响系统运行而且通过阀门调整布水流速,根据污泥颗粒形成情况进行调节,提高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EGSB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厌氧反应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三相分离器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分离器的剖视图。
[0010]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布水管
11阀门 20反应区 3三相分离器 31主分离器 32次分离器 321隔离部件 322反射板 323气体通道 324气室 326狭道 327斜壁 328污泥回流口 4溢流堰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2]请参阅图1~图5,分别为本发明EGSB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和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EGSB厌氧反应器,包括分布于底部的布水器、中间设置的颗粒污泥反应区20、设于上方的三相分离器3,布水器为可拆卸式,其由若干根穿孔布水管10均匀分布于底部组成,并且两端伸出于反应器外部,每根布水管10的两端均设有阀门11,待处理的污水经由布水器一端进入反应器内部;三相分离器3由一个主分离器31及围绕该主分离器31均匀布置的若干个次分离器32构成,每个分离器呈圆柱状,分离器的内部设有一呈倒扣的漏斗状的隔离部件321,该隔离部件321下方设有反射板322,通过该隔离部件321,将反应器的上部空间分隔成气体通道323、气室324、沉淀区,反应器上方两侧均设有溢流堰槽4,并且在主分离器31与每个次分离器32相对的面上分别开设有污泥回流口 328。
[0014]工作原理:气、液、固混合液上升到三相分离器3内,气泡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322时,折向气室324而被与固、液分离,与气泡分离后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一部分落回反应区20,另一部分随流体沿反应器器壁与分离器边缘形成的狭道326上升,进入沉淀区,污泥在沉淀区絮凝、沉降和浓缩,然后沿分离器斜壁327下滑,通过污泥回流口 328返回反应区20,由于沉淀区内液体无气泡,故污泥回流口 328以上的水柱密度大于反应器内液体密度,使浓缩后的污泥能够返回反应区20,达到固液分离,部分上清液通过溢流堰排出至下一处理环节,一部分上清液通过溢流堰槽4返回底部布水器的进水端。
[0015]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板322呈伞状,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呈15°夹角,板中间具有直径300mm孔洞,该反射板322边缘通过若干支不锈钢管焊接在分离器的侧壁上。
[0016]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次分离器32为8个,每个之间并联后与主分离器31串联,每个分离器独立工作,三相分离器3由于分离器各自是独立的,当其中一个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时,不会影响其他分离器的运行,操作简单、容易检修,不影响系统运行。
[0017]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布水器由8根独立的穿孔布水管10组成,8根独立的穿孔管均匀分布在EGS反应器内,每根两端由两个阀门11在反应器外控制,一端控制进水,一端可以放空。当其中一根堵塞,关闭其他的阀门11,可以将这根穿孔管通过压力冲开,如果堵塞严重,可以关掉进水控制阀,打开放空阀进行疏通,不影响其他7组即整个EGSB系统正常运行,因为在反应器外部操作,非常方便、简单、实用;可而且通过阀门11调整布水流速,根据污泥颗粒形成情况进行调节,提高处理效果。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新型EGSB厌氧反应器,包括分布于底部的布水器、中间设置的颗粒污泥反应区、设于上方的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为可拆卸式,其由若干根穿孔布水管均匀分布于底部组成,并且两端伸出于反应器外部,每根布水管的两端均设有阀门,待处理的污水经由布水器一端进入反应器内部;所述三相分离器由一个主分离器及围绕该主分离器均匀布置的若干个次分离器构成,每个分离器呈圆柱状,分离器的内部设有一呈倒扣的漏斗状的隔离部件,该隔离部件下方设有反射板,通过该隔离部件,将反应器的上部空间分隔成气体通道、气室、沉淀区,所述反应器上方两侧均设有溢流堰槽,并且在主分离器与每个次分离器相对的面上分别开设有污泥回流口,气、液、固混合液上升到三相分离器内,气泡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气室而被与固、液分离,与气泡分离后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一部分落回反应区,另一部分随流体沿反应器器壁与分离器边缘形成的狭道上升,进入沉淀区,污泥在沉淀区絮凝、沉降和浓缩,然后沿分离器斜壁下滑,通过污泥回流口返回反应区,由于沉淀区内液体无气泡,故污泥回流口以上的水柱密度大于反应器内液体密度,使浓缩后的污泥能够返回反应区,达到固液分离,部分上清液通过溢流堰排出至下一处理环节,一部分上清液通过溢流堰槽返回底部布水器的进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EGSB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分离器为8个,每个之间并联后与主分离器串联,每个分离器独立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EGSB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由8根独立的穿孔布水管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EGSB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呈伞状,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呈15°夹角,板中间具有直径300mm孔洞,该反射板该反射板边缘通过若干支不锈钢管焊接在分离器的侧壁上。
【专利摘要】新型EGSB厌氧反应器,包括布水器、颗粒污泥反应区、设于上方的三相分离器,布水器为可拆卸式,由若干根穿孔布水管均匀分布于底部组成,并且两端伸出于反应器外部,每根布水管的两端均设有阀门,待处理的污水经由布水器一端进入反应器内部;三相分离器由一个主分离器及围绕该主分离器均匀布置的若干个次分离器构成,每个分离器呈圆柱状,分离器的内部设有一呈倒扣的漏斗状的隔离部件,该隔离部件下方设有反射板,通过该隔离部件,将反应器的上部空间分隔成气体通道、气室、沉淀区,反应器上方两侧均设有溢流堰槽。本发明由于分离器及每根布水管之间由于相互独立,维修方便、操作简单。
【IPC分类】C02F3-28
【公开号】CN104591383
【申请号】CN201510045704
【发明人】姚武松
【申请人】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