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水强化内循环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3224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7]在步骤2)中,所述调节酸化反应池中印染废水的pH值至2.0?4.5,可添加硫酸、盐酸或硫酸亚铁等调节PH值至2.0?4.5 ;所述酸化反应池、中和反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0.5?lh。
[0028]在步骤3)中,所述回流至酸化反应池和回流至中和反应池的污泥回流比可为25%?50% 沉池的表面负荷可为1.0?2.5mVm2.h,酸化反应池和中和反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2.0?3.0h ;调节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6?12h,调节池的水位可为调节池总高度的50%?90%,调节池的水温可为30?38°C。
[0029]在步骤4)中,所述中间池的部分废水回流至调节池,用于调节调节池中的水温或水位;
[0030]所述水解酸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6?12h ;
[0031]所述中间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0.5?1.0h ;
[0032]所述缺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5.0?10.0h ;
[0033]所述好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15.0?30.0h ;
[0034]所述二沉池的表面负荷可为1.0?2.5m3/m2.h,水力停留时间可为2.0?3.0h。
[0035]在步骤5)中,所述回流至缺氧池和好氧池的污泥回流比可为50%?150%。
[0036]在步骤6)中,所述终沉池的表面负荷可为0.6?1.0mVm2.h,水力停留时间可为2.0 ?3.0h0
[0037]本发明利用酸化反应使部分废水的浆料、染料和碱减量废水中的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析出,借助新鲜的剩余活性污泥和物化污泥的吸附作用降低废水的COD。部分污泥和废水回流至调节池降低废水的水温,使调节池具有水解酸化池的部分功能,增加水解酸化停留时间。污泥经厌氧消化可减少污泥产量,促进被污泥吸附的难降解有机物降解,减少废水水力停留时间。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0]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0041]I)将印染废水收集于废水收集池中;所述废水收集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5?Ih0
[0042]2)将废水收集池中的印染废水分为三部分:
[0043]第一部分的印染废水泵入酸化反应池中,调节酸化反应池中印染废水的pH值至2.0 ?4.5 ;
[0044]第二部分的印染废水泵入中和反应池中与酸化反应池出水混合,调整印染废水pH值至6.0?8.5 ;
[0045]第三部分的印染废水引入调节池用于调节调节池中的印染废水pH值;
[0046]所述调节酸化反应池中印染废水的pH值至2.0?4.5,可添加硫酸、盐酸或硫酸亚铁等调节PH值至2.0?4.5 ;所述酸化反应池、中和反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0.5?lh。
[0047]3)将中和反应池中的废水自流进入一沉池,经过一沉池沉淀后的废水自流进入调节池,调节池设有溢流口 ;
[0048]当调节池pH低于6.5时,将废水收集池中的部分印染废水泵入调节池,使调节池废水pH大于6.5 ;
[0049]将一沉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至酸化反应池,部分污泥回流至中和反应池;
[0050]所述回流至酸化反应池和回流至中和反应池的污泥回流比可为25%?50% ;一沉池的表面负荷可为1.0?2.5m3/m2.h,酸化反应池和中和反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2.0?3.0h ;调节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6?12h,调节池的水位可为调节池总高度的50 %?90 %,调节池的水温可为30?38 °C。
[0051]4)将调节池中的废水泵入水解酸化池,然后依次自流进入中间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
[0052]所述中间池的部分废水回流至调节池,用于调节调节池中的水温或水位;
[0053]所述水解酸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6?12h ;
[0054]所述中间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0.5?1.0h ;
[0055]所述缺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5.0?10.0h ;
[0056]所述好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15.0?30.0h ;
[0057]所述二沉池的表面负荷1.0?2.5mVm2.h,水力停留时间2.0?3.0h。
[0058]5)将步骤4)中二沉池的部分污泥回流至调节池,部分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和好氧池,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泵入中和反应池;所述回流至缺氧池和好氧池的污泥回流比可为50%?150%。
[0059]6)将二沉池的废水自流进入过渡池、混凝池,混凝反应后废水自流进入终沉池,终沉池的污泥回流至中和反应池,终沉池的废水排放;过渡池废水回流至调节池用于调节调节池的水温或水位;所述终沉池的表面负荷可为0.6?1.0mVm2.h,水力停留时间可为2.0 ?3.0h0
[0060]7)将步骤3)中的一沉池污泥收集于污泥浓缩池中,或直接压滤,或泵入污泥消化池中消化后压滤,消化池出水排入调节池中。
[0061]以混合收集的棉印染废水为例,调节池CODcr为1800?3300mg/L,色度1600?6400倍,pH1?12。50%酸化反应pH调整至2.5,PVA浆料和部分染料析出,经中和反应,生化污泥和物化污泥回流混合反应并沉淀分离,调节池废水CODcr降为1200?2000mg/L。
[0062]本发明将物化污泥和剩余生化污泥回流至中和反应池,强化污泥对印染废水中的浆料和染料的吸附并分离。废水多级回流至调节池,控制调节废水的水温为30?38°C,生化污泥部分回流至调节池,保持调节池水位50%?90%,使调节池具备水解酸化的部分功能。物化污泥、生化污泥和析出的浆料和染料泵入厌氧消化池,停留时间12?36h,消耗池的出水废水收集池。消化池污泥定期压滤,压滤出水进入废水收集池,泥饼贮存。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各种污泥均回流至一沉池,统一由一沉池流入污泥浓缩池。
【主权项】
1.一种泥水强化内循环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印染废水收集于废水收集池中; 2)将废水收集池中的印染废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的印染废水泵入酸化反应池中,调节酸化反应池中印染废水的PH值至2.0?4.5 ; 第二部分的印染废水泵入中和反应池中与酸化反应池出水混合,调整印染废水pH值至 6.0 ?8.5 ; 第三部分的印染废水引入调节池用于调节调节池中的印染废水PH值; 3)将中和反应池中的废水自流进入一沉池,经过一沉池沉淀后的废水自流进入调节池,调节池设有溢流口 ; 当调节池pH低于6.5时,将废水收集池中的部分印染废水泵入调节池,使调节池废水pH大于6.5 ; 将一沉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至酸化反应池,部分污泥回流至中和反应池; 4)将调节池中的废水泵入水解酸化池,然后依次自流进入中间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 5)将步骤4)中二沉池的部分污泥回流至调节池,部分污泥回流至缺氧池和好氧池,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泵入中和反应池; 6)将二沉池的废水自流进入过渡池、混凝池,混凝反应后废水自流进入终沉池,终沉池的污泥回流至中和反应池,终沉池的废水排放;过渡池废水回流至调节池用于调节调节池的水温或水位; 7)将步骤3)中的一沉池污泥收集于污泥浓缩池中,或直接压滤,或泵入污泥消化池中消化后压滤,消化池出水排入调节池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泥水强化内循环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中,所述废水收集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5?l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泥水强化内循环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调节酸化反应池中印染废水的PH值至2.0?4.5,是添加硫酸、盐酸或硫酸亚铁调节pH值至2.0?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泥水强化内循环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酸化反应池、中和反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5?l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泥水强化内循环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回流至酸化反应池和回流至中和反应池的污泥回流比为25%?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泥水强化内循环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一沉池的表面负荷为1.0?2.5mVrn2.h,酸化反应池和中和反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2.0?3.0h ;调节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为6?12h,调节池的水位可为调节池总高度的50 %?90 %,调节池的水温可为30?38 °C。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泥水强化内循环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中间池的部分废水回流至调节池,用于调节调节池中的水温或水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泥水强化内循环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水解酸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12h ; 所述中间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5?1.0h ; 所述缺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0?10.0h ; 所述好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0?30.0h ; 所述二沉池的表面负荷为1.0?2.5m3/m2.h,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h。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泥水强化内循环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回流至缺氧池和好氧池的污泥回流比为50%?15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泥水强化内循环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所述终沉池的表面负荷为0.6?1.0mVm2.h,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h。
【专利摘要】一种泥水强化内循环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涉及印染废水处理及污泥循环利用。将印染废水收集于废水收集池中,废水分为三部分,分别泵入酸化反应池、中和反应池和调节池,中和反应池中的废水自流入一沉池,沉淀后的废水自流入调节池,当调节池pH低于6.5时,部分废水泵入调节池,使调节池废水pH大于6.5;将一沉池中的部分污泥回流至酸化反应池和中和反应池;将调节池中的废水泵入水解酸化池,然后依次自流进入中间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将二沉池的部分污泥回流至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中和反应池;将二沉池的废水自流入过渡池、混凝池,混凝反应后废水自流进入终沉池,终沉池的污泥回流至中和反应池,终沉池的废水排放;将一沉池污泥浓缩、或直接压滤,或泵入污泥消化池中消化后压滤,消化池出水排入调节池中。
【IPC分类】C02F9-14, C02F103-30
【公开号】CN104649521
【申请号】CN201510094247
【发明人】石泰山
【申请人】石泰山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