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o一体化自循环生物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0131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Tao一体化自循环生物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AO—体化自循环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污泥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能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利用这一现象,人们发明了污泥反应器来进行污水处理,目前,现有的污泥反应器一般存在以下问题:I)一般的反应室内部只有分层没有分区,在曝气设备的充氧、搅拌下,有利于污水与污泥的混合,不利于污泥的沉淀,处理后的污水在排出的过程中会携带大量的污泥,不仅需要向反应器内补充大量的污泥,而且还不利于后序的处理;2)污水没有经过预先混合直接输入反应室内进行反应,混合不充分,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有降解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AO—体化自循环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通过合理分区,不仅能实现污泥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泥的排放量,而且能将污水和污泥预先混合,提高降解效率。
[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TAO—体化自循环生物反应器,包括封闭的壳体,壳体内部被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缺氧区与位于壳体外部的进水管连接,缺氧区的顶部与好氧区的顶部通过过水孔连通,缺氧区的底部与好氧区的底部通过内回流孔连通,好氧区底部设有曝气设备,沉淀区中设有竖直的且底部开口的中心筒,好氧区的顶部通过连通管与中心筒连通,好氧区的底部通过污泥回流孔与沉淀区的底部连通,沉淀区顶部设有出水堰,出水堰与位于壳体外部的出水管连接。
[0005]进一步地,缺氧区和沉淀区的底面均为斜坡,内回流孔和污泥回流孔分别设在各自斜坡的最低端。
[0006]进一步地,在好氧区内,连通管的进水端、内回流孔和污泥回流孔的附近分别设有挡板,其中,连通管档板设在好氧区的侧壁上并位于连通管的进水端的下方。
[0007]进一步地,内回流孔挡板设在好氧区的侧壁上并位于内回流孔的下方,污泥回流孔挡板设在好氧区的侧壁上并位于污泥回流孔的下方,内回流孔挡板和污泥回流孔挡板分别沿各自的斜坡方向延伸。
[0008]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内回流孔挡板设在好氧区的底面上并挡在内回流孔与曝气设备之间,污泥回流孔挡板设在好氧区的底面上并挡在污泥回流孔与曝气设备之间。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污水从进水管进入缺氧区,好氧区的部分混合液从过水孔进入缺氧区,混合液与污水在缺氧区内充分混合形成新的混合液,新的混合液在上、下层液体的密度差以及曝气设备的提升作用(混合液在缺氧区与好氧区之间环流)下,通过内回流孔回流至好氧区,在曝气设备的充氧、搅拌过程中,污水在好氧区中进行充分的混合,利用水中的好氧颗粒活性污泥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好氧区内的混合液在气相、液相混合搅拌提升下通过连通管进入沉淀区内的中心筒中,在中心筒的约束下大幅度减小了沉淀区内的提升现象,污泥在自重下沉到沉淀区底部并通过污泥回流孔回流至好氧区补充好氧区的污泥浓度,沉淀区内的上层清水经出水堰收集后从出水管排出;该发明通过合理分区,不仅能实现污泥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泥的排放量,而且能将污水和污泥预先混合,提高了降解效率。
[0010]2.缺氧区的底面采用斜坡并将内回流孔设在斜坡的最低端,保证了缺氧区内的混合液能够充分回流,防止缺氧区最底部的混合液不能进入好氧区;沉淀区的底面采用斜坡并将污泥回流孔设在斜坡的最低端,保证了污泥的的正常回流,防止沉淀区最底部的污泥富集。
[0011]3.连通管档板起到导流作用,用于减小进入沉淀区混合液的提升作用;内回流孔档板和污泥回流孔档板用于防止混合液从好氧区的底部倒灌。
[0012]4.设在好氧区侧壁上的内回流孔档板和污泥回流孔档板不仅起到了防止倒灌的作用还分别对进入好氧区的混合液和污泥起到了导向作用。
[0013]5.设在好氧区底面上的内回流孔档板和污泥回流孔档板起到了防止倒灌的作用,同时减小了好氧区的底部深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壳体的顶部原本密封,但此处为了方便观察将壳体顶部不显示)。
[0015]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正剖视图。
[0016]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壳体的顶部原本密封,但此处为了方便观察将壳体顶部不显示)。
[0017]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正剖视图。
[0018]图中:1-缺氧区;I1-好氧区;II1-沉淀区;1-进水管;2-缺氧区斜坡;3-过水孔;4-内回流孔;5-内回流孔档板;6-污泥回流孔档板;7-污泥回流孔;8-连通管;9-中心筒;10-出水堰;11-出水管;12-沉淀区斜坡;13-排空管;14-曝气设备;15-连通管档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2°]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不,一种TAO—体化自循环生物反应器,包括封闭的壳体,壳体内部被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缺氧区1、好氧区II和沉淀区III,缺氧区I与位于壳体外部的进水管I连接,缺氧区I的顶部与好氧区II的顶部通过过水孔3连通,缺氧区I的底部与好氧区II的底部通过内回流孔4连通,好氧区II中设有曝气设备14,沉淀区III中设有竖直的且底部开口的中心筒9,好氧区II的顶部通过连通管8与中心筒9连通,好氧区II的底部通过污泥回流孔7与沉淀区III的底部连通,沉淀区III顶部设有出水堰10,出水堰10与位于壳体外部的出水管11连接。
[0021]污水从进水管I进入缺氧区I,好氧区II的部分混合液从过水孔3进入缺氧区I,混合液与污水在缺氧区I内充分混合形成新的混合液,新的混合液在上、下层液体的密度差以及曝气设备14的提升作用(混合液在缺氧区与好氧区之间环流)下,通过内回流孔4回流至好氧区II,在曝气设备14的充氧、搅拌过程中,污水在好氧区II中进行充分的混合,利用水中的好氧颗粒活性污泥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好氧区II内的混合液在气相、液相混合搅拌提升下通过连通管8进入沉淀区III内的中心筒9中,在中心筒9的约束下大幅度减小了沉淀区III内的提升现象,污泥在自重下沉到沉淀区III底部并通过污泥回流孔7回流至好氧区II补充好氧区II的污泥浓度,沉淀区III内的上层清水经出水堰10收集后从出水管11排出;该发明通过合理分区,不仅能实现污泥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泥的排放量,而且能将污水和污泥预先混合,提高了降解效率。
[0022]在本发明的两种实施例中,缺氧区I和沉淀区III的底面均为斜坡(如图2和图4所示,分别为缺氧区斜坡2和沉淀区斜坡12),内回流孔4和污泥回流孔7分别设在各自斜坡(如图2和图4所示,分别为缺氧区斜坡2和沉淀区斜坡12)的最低端。缺氧区I的底面采用斜坡2并将内回流孔4设在斜坡2的最低端,保证了缺氧区I内的混合液能够充分回流,防止缺氧区I最底部的混合液不能进入好氧区II;沉淀区III的底面采用斜坡12并将污泥回流孔7设在斜坡12的最低端,保证了污泥的的正常回流,防止沉淀区III最底部的污泥富集。
[0023]在本发明的两种实施例中,在好氧区II内,连通管8的进水端、内回流孔4和污泥回流孔7的附近分别设有挡板(如图2和图4所示,分别为连通管档板15、内回流孔档板5和污泥回流孔档板6),其中,连通管档板15设在好氧区II的侧壁上并位于连通管8的进水端的下方。连通管档板15起到导流作用,用于减小进入沉淀区III混合液的提升作用;内回流孔档板5和污泥回流孔档板6用于防止混合液从好氧区II的底部倒灌。
[0024]如图2所示,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内回流孔挡板5设在好氧区II的侧壁上并位于内回流孔4的下方,污泥回流孔挡板6设在好氧区II的侧壁上并位于污泥回流孔7的下方,内回流孔挡板5和污泥回流孔挡板6分别沿各自的斜坡(如图2所示,分别为缺氧区斜坡2和沉淀区斜坡12)方向延伸。设在好氧区II侧壁上的内回流孔档板5和污泥回流孔档板6不仅起到了防止倒灌的作用还分别对进入好氧区II的混合液和污泥起到了导向作用。
[0025]如图4所示,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内回流孔挡板5设在好氧区II的底面上并挡在内回流孔4与曝气设备14之间,污泥回流孔挡板6设在好氧区II的底面上并挡在污泥回流孔7与曝气设备14之间。设在好氧区II底面上的内回流孔档板5和污泥回流孔档板6起到了防止倒灌的作用,同时减小了好氧区II的底部深度。
[0026]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TAO—体化自循环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壳体,壳体内部被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缺氧区与位于壳体外部的进水管连接,缺氧区的顶部与好氧区的顶部通过过水孔连通,缺氧区的底部与好氧区的底部通过内回流孔连通,好氧区底部设有曝气设备,沉淀区中设有竖直的且底部开口的中心筒,好氧区的顶部通过连通管与中心筒连通,好氧区的底部通过污泥回流孔与沉淀区的底部连通,沉淀区顶部设有出水堰,出水堰与位于壳体外部的出水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AO—体化自循环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缺氧区和沉淀区的底面均为斜坡,内回流孔和污泥回流孔分别设在各自斜坡的最低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AO—体化自循环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好氧区内,连通管的进水端、内回流孔和污泥回流孔的附近分别设有挡板,其中,连通管档板设在好氧区的侧壁上并位于连通管的进水端的下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TAO—体化自循环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内回流孔挡板设在好氧区的侧壁上并位于内回流孔的下方,污泥回流孔挡板设在好氧区的侧壁上并位于污泥回流孔的下方,内回流孔挡板和污泥回流孔挡板分别沿各自的斜坡方向延伸。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TAO—体化自循环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内回流孔挡板设在好氧区的底面上并挡在内回流孔与曝气设备之间,污泥回流孔挡板设在好氧区的底面上并挡在污泥回流孔与曝气设备之间。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TAO一体化自循环生物反应器,包括封闭的壳体,壳体内部被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缺氧区与位于壳体外部的进水管连接,缺氧区的顶部与好氧区的顶部通过过水孔连通,缺氧区的底部与好氧区的底部通过内回流孔连通,好氧区底部设有曝气设备,沉淀区中设有竖直的且底部开口的中心筒,好氧区的顶部通过连通管与中心筒连通,好氧区的底部通过污泥回流孔与沉淀区的底部连通,沉淀区顶部设有出水堰,出水堰与位于壳体外部的出水管连接。该反应器通过合理分区,不仅能实现污泥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泥的排放量,而且能将污水和污泥预先混合,提高降解效率。
【IPC分类】C02F3/30
【公开号】CN105461060
【申请号】CN201511014955
【发明人】胡博超
【申请人】武汉泰昌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