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压释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4701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压释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压释气装置,属于自来水处理领域,包括释气槽、进水减压管、出水管,进水减压管、释气槽、出水管串联贯通连接;所述释气槽内设有透气不透水的半透膜,半透膜将释气槽分隔为两部分,上部为气室,下部为气液分离室;所述释气槽的气室外接真空泵的排气管,所述进水减压管、出水管贯通连接于释气槽的气液分离室的两侧。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本发明主要用于自来水处理领域中混凝沉淀池前,可有效减少由于水中气体释放所造成的絮体吸附气泡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发明简单实用,无需对已有系统进行大的改造,除利用小型真空泵抽气外没有其他动力消耗。
【专利说明】
一种减压释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压释气装置,属于自来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自来水处理的基本流程是取水栗站抽水,经输水压力管输送到配水池,再通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后送入城市自来水管网。
[0003]原水经过取水栗站加压后,由于压力增加,水中的溶气量也大大增加,与水体一起输送到净水厂的配水池,进入混凝沉淀池后,由于压力降低,水中气体释放,造成絮体吸附气泡产生上浮,影响了沉淀效果。
[0004]另一方面,当原水采用流速低的内河水,夏季藻类大量爆发时,自来水厂的絮凝池和沉淀池表面会漂浮一层含气泡的絮体,这些絮体难以下沉,严重影响沉淀效果,甚至影响出水水质,造成滤池堵塞,缩短了反冲洗周期。实验发现,藻类爆发时,原水中溶解氧达到饱和溶解氧浓度,并且有很强的规律性,即白天原水中溶解氧浓度高,晚上低,说明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影响,生成了大量氧气,造成了水中大量气体释放,造成絮体吸附气泡产生上浮,影响了沉淀效果。
[0005]高压溶气和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溶解在水中,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小气泡,这些微小气泡在水源就已存在,不易在水处理过程中释放,现有的管道排气、配水池跌水、混凝搅拌等措施对这些微小气泡去除效果有限。
[0006]水中饱和溶解氧浓度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在相同压力下,温度越高,饱和溶解氧浓度越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压力越低,饱和溶解氧浓度越低,显然,通过改变原水温度来降低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方法代价高,不现实。因此我们发明了一种通过减压释放水中过饱和溶解氧的方法,可以加速水中气泡逸出。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高效、简便、可行的装置来加速水中过饱和溶解氧及气体的释放,具体是一种减压释气装置。
[0008]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压释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释气槽、进水减压管、出水管,进水减压管、释气槽、出水管串联贯通连接;所述释气槽内设有透气不透水的半透膜,半透膜将释气槽分隔为两部分,上部为气室,下部为气液分离室;所述释气槽的气室外接真空栗的排气管,所述进水减压管、出水管贯通连接于释气槽的气液分离室的两侧。
[0009]所述进水减压管在与释气槽贯通连接之前有一段上升的进水减压管管体,进水减压管进水口位置高程低于释气槽上进水口的位置高程。
[0010]所述进水减压管在与释气槽贯通连接之前有一段垂直上升的进水减压管管体。[0011 ]所述释气槽为扁平状封闭水槽。
[0012]所述半透膜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侧微孔固定板、下侧微孔固定板,半透膜置于上侧微孔固定板、下侧微孔固定板之间。
[0013]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本发明主要用于自来水处理领域中混凝沉淀池前,可有效减少由于水中气体释放所造成的絮体吸附气泡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体内容是在输水管末端串联一个减压释气装置,装置由进水减压管、释气槽、出水管3部分串联构成,进水减压管通过在垂直方向上升一定的高度,降低管道中水的压力;释气槽为扁平状封闭水槽,由于过水断面面积增加,水流速度降低,有利于水中气体释放。释气槽由半透膜分隔成两部分,上部为气室,下部为气液分离室,原水经进水减压管减压后进入气液分离室,由于压力降低,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逸出,通过透气不透水的半透膜进入气室,利用真空栗排出,为了固定半透膜,设置上下两层开有多个微孔的夹板(固定板),即上侧微孔固定板、下侧微孔固定板,把半透膜固定在上侧微孔固定板、下侧微孔固定板中间。为增加气液分离的接触面积,释气槽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多层结构。完成释气后的水体经过出水管送出。
[0014]本发明简单实用,无需对已有系统进行大的改造,除利用小型真空栗抽气外没有其他动力消耗。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的减压释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I释气槽、2下侧微孔固定板、3上侧微孔固定板、4半透膜、5真空栗、6进水减压管、7出水管、8气室、9气液分离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一种减压释气装置,包括释气槽1、进水减压管6、出水管7,进水减压管6、释气槽1、出水管7串联贯通连接,释气槽I为扁平状封闭水槽;在释气槽I内设置透气不透水的半透膜4,半透膜4将释气槽I分隔为气室8、气液分离室9,其中,气室8在半透膜4上部,气液分离室9在半透膜4下部。为了固定半透膜4,我们可以在半透膜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侧微孔固定板3、下侧微孔固定板2,半透膜4置于上侧微孔固定板3、下侧微孔固定板2之间。上侧微孔固定板3、下侧微孔固定板2即为在固定板上开有若干个便于气体通过的微孔。
[0019]释气槽I的气室8外接带真空栗5的排气管,进水减压管6、出水管7贯通连接于释气槽I的气液分离室9的两侧,进水减压管6在与释气槽I贯通连接之前有一段上升的进水减压管管体,优选的,所述进水减压管6在与释气槽I贯通连接之前有一段垂直上升的进水减压管管体。进水减压管6进水口位置高程低于释气槽I上进水口的位置高程。
[0020]综上,本发明中,减压释气装置包括:释气槽1、下侧微孔固定板2、上侧微孔固定板
3、半透膜4、真空栗5、进水减压管6、出水管7、气室8、气液分离室9。有压含气水流经过进水减压管6后,高度上升,压力降低,减压后的含气水流进入释气槽I的气液分离室9,气体逸出,气泡通过下侧微孔固定板2、半透膜4、上侧微孔固定板3后进入气室8,由真空栗5排出,完成释气后的水体经过出水管7送出。
【主权项】
1.一种减压释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释气槽(I)、进水减压管(6)、出水管(7),进水减压管(6)、释气槽(1)、出水管(7)串联贯通连接;所述释气槽(I)内设有透气不透水的半透膜(4),半透膜(4)将释气槽(I)分隔为两部分,上部为气室(8),下部为气液分离室(9);所述释气槽(I)的气室(8)外接真空栗(5)的排气管,所述进水减压管(6)、出水管(7)贯通连接于释气槽(I)的气液分离室(9)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压释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减压管(6)在与释气槽(I)贯通连接之前有一段上升的进水减压管管体,进水减压管(6)进水口位置高程低于释气槽(I)上进水口的位置高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压释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减压管(6)在与释气槽(I)贯通连接之前有一段垂直上升的进水减压管管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压释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释气槽(I)为扁平状封闭水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压释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半透膜(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侧微孔固定板(3)、下侧微孔固定板(2),半透膜(4)置于上侧微孔固定板(3)、下侧微孔固定板(2)之间。
【文档编号】C02F1/20GK105905969SQ201610320395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6日
【发明人】鄢碧鹏, 鄢琪, 叶飞, 鄢新, 鄢一新
【申请人】扬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