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914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流体中含有的微小粉末状切屑等微细物分离除去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机械加工装置中,从供给箱供给切削液的同时,进行切削加工,切削液中含有微粉末状的切削屑。将含有该微粉末状的切削屑的切削液送到过滤装置,通过该过滤装置除去切削屑,将切削液回送到供给箱中。(如特许文献1)特许文献1特开2001-137743号公报(第1-5页,

图1-图3)作为这样的过滤装置,虽然有可以通过例如过滤膜除去切削屑、通过沉淀除去切削屑的装置,但是存在以下等问题对于切削液中含有大量的微小粉末状的切削屑不可用小型装置在短时间内切实除去。
并且,会出现过滤膜筛眼堵塞,堵塞时首先要拆开过滤装置,必须洗净其过滤膜。造成清洗操作和如变得不可使用而进行的更换操作。
并且,由于通常反复使用过滤膜,就会使过滤精度降低、变得容易堵塞,所以过滤膜大都是一次性的过滤膜,存在增加了成本的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制成的,其目的是第一,提供一种通过小型装置在短时间内切实可以大量分离除去微细物的过滤装置;第二,提供一种无需清洗操作或更换操作、低成本的过滤装置。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过滤部,其在轴心具有流体出口,在与前述轴心偏离的位置上具有流体入口,从前述流体入口以预定速度送入含有微细物的流体,使其产生涡流从而在离心状态下使微细物向外侧移动、从前述流体出口排出分离了微细物的流体,将前述涡流减速从而使被分离出来的微细物沉降;沉淀由前述过滤部沉降的微细物的沉淀部。
在该过滤装置,通过以预定流速送入含有微细物的流体,使其产生涡流,利用该涡流产生的离心力分离微细物使其沉降从而沉淀,排出分离了微细物的流体,可以实现利用小型且简单的装置在短时间内使大量微细物沉淀切实分离。并且,没有过滤装置的筛眼堵塞现象,无需清洗操作、更换操作,低成本。
前述过滤部,将具有锥形下部的密闭筒体设置成多段状,在最上游段的前述密闭筒体上,在偏离前述轴心的侧部设有前述流体入口,并且在与前述轴心对应的部位设有前述流体出口,以预定速度送入含有微细物的流体产生涡流,将该涡流通过多个密闭筒体减速使微细物沉淀从而沉淀,排出分离了微细物的流体。
前述过滤部,由将分别形成的前述密闭筒体连接成多段状而成,可以简单地制造过滤部。并且,也可以连结一对方块体(ブロツク体)、将前述密闭筒体设置成多个段状,可以简单地实现过滤部制造。
并且,前述过滤部,将前述密闭筒体相叠设计成多个段状,以便使微细物从位于最内侧的最上游侧的密闭筒体沉降到位于最外侧的最下游侧密闭筒体,可以缩短过滤部,得到小型、简单的装置。
并且,前述过滤部,也可将前述密闭筒体在筒体上设计构成为一体,可以提高过滤部的气密性。
前述过滤部,可以在前述轴心上设置阻碍物,通过阻碍物可以使被分离的微细物没有遗漏地沉降,提高了微细物的分离精度、分离效率。
并且,前述过滤部的流体出口,可以制成可调整口径的样式,可以防止被分离的微细物从流体出口漏出,提高了微细物的分离精度、分离效率。
前述过滤部,具有加热前述密闭筒体的加热装置,通过加热密闭筒体降低流体的粘性,或者具有加热前述流体入口的加热装置,通过加热流体入口,降低流体的粘性、提高离心速度、增大比重差,提高微细物的分离精度、分离效率。
进而,前述过滤部,具有发出磁力使微细物沉降的磁力发生装置,或者具有使微细物沉降用的发出振动的超声波发生装置,可以使微细物快速沉降。
本发明的前述沉淀部,可以与前述过滤部安装、分离,拆下过滤部,可以一次排出沉淀的微细物。
并且,前述沉淀部,可以做成具有排出沉淀了的微细物的排出口,可以从排出口容易地排出沉淀了的微细物。
这种情况在前述排出口设有排出阀,通过操作排出阀可以从排出口容易地排出沉淀了的微细物。
并且,前述沉淀部,在与前述过滤部相连通的一侧具有在排出沉淀在前述沉淀部的微细物的时候阻断连通的转换阀,在排出沉淀部沉淀的微细物时通过转换阀切断与过滤部的连通,可以从过滤部没有流体漏出地排出沉淀了的微细物。
前述沉淀部,具有可以目视观察微细物的沉淀量的透明部,可以由目视确认微细物的沉淀量。
本发明的前述沉淀部,具有开关前述排出阀的驱动装置、测量前述排出阀的开放时间的计时器、根据该计时器控制前述驱动装置定时地打开前述排出阀的控制装置,可以实现根据计时器定时打开排出阀、排出沉淀了的微细物。
并且,具有开关前述排出阀的驱动装置、检测前述微细物沉淀量的检测装置、根据该检测装置的检测信息控制前述驱动装置打开前述排出阀的控制装置,可以实现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信息打开排出阀、排出沉淀了的微细物。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为示出过滤装置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示出过滤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图5为示出过滤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示出过滤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示出构成过滤部的方块体的示意图。
图8为示出剖开过滤装置的过滤部的侧视图。
图9为示出剖开过滤装置的过滤部的侧视图。
图10为示出过滤装置的俯视图。
图11为示出排出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2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图13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分解图。
图14为示出沉淀部的剖面图。
图15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图16为示出过滤装置的沉淀部的分解图。
图17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图18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图19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图20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图21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图22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图23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发明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过滤装置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过滤装置可以被广泛使用于制药、化学、食品、饮料的原料等的微细物的过滤,或汽车、机床、加工业的切削粉末等的微细物的回收,或各工厂、水处理等的循环水、排水的过滤,或半导体、生物(バイオ)等的不纯物等的微细物的除去,或作为洗净水、溶剂等的异物的微细物的除去,被广泛应用于气体流体中含有的微细物的分离去除。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过滤装置的一个实例。图1(a)所示的例子,被配置在将原料等通过泵送给各机器(機器)的通路上、在过滤装置中除去原料等中含有的微细物。图1(b)的例子,被配置在将原料通过泵送给各机器的通路上,在过滤装置中除去原料等中含有的微细物,将分离出的微细物排出到排放槽(ドレンタンク)里。
以下以该实施方式,对应用于机床、加工业的切削粉末等微细物的回收的情形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用于除去作为流体的液体中所含有的微细粉末状碎屑的情况,也同样可以用于去除气体中所含有的微细物的情况。并且,是微细物就可以,并不限制在微粉末状碎屑。
首先,对图2和图3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图3为示出过滤装置的俯视图。
该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1,具有将带有锥形下部的密闭筒体2设计成多个段、使流体中含有的微细物沉降的过滤部A,和将由该过滤部A沉降的微细物沉淀的沉淀部B。该过滤装置1,例如被配置在供给作为流体的切削液的同时,进行切削加工的系统中,将含有作为微细物的微小粉末状切削屑的切削液送入过滤装置1,用该过滤装置1除去切削屑并将切削液送回供给箱。
该过滤装置1,是将在锥形下部2a上具有连通孔的密闭筒体2在上下方向上2个相连接,并不限于2个,也可以由多个连接构成。该密闭筒体2为截面圆形的筒体,由铝等金属制成,重量轻且具有强度。
最下部的密闭筒体2的锥形下部2a上,连接着构成沉淀部B的沉淀杯3。该沉淀杯3,由盖体3a和杯主体3b构成,盖体3a固定于最下部的密闭筒体2的锥形下部2a上,杯主体3b通过螺纹部3c可以装拆地安装在该盖体3a上。通过从盖体3a上取下杯主体3b,可以一次排出沉淀在杯主体3b中的微细物11。
该沉淀杯3的盖体3a,由不锈钢等金属制成,通过焊接被固定在最下部的密闭筒体2的锥形下部2a上。沉淀杯3的杯主体3b,由透明树脂制成,成为可以从外部确认内部的微细物11的沉淀状态的状态。
在最上部的密闭筒体2上,偏离轴心L1的侧部上设有流体入口2c,并且在对应轴心L1的上部设有流体出口2d,从流体入口2c以预定速度送入含有微细物11的流体10,将分离了微细物11的流体10由流体出口2d排出。
从该最上部的密闭筒体2的流体入口2c以预定速度送入含有微细物11的流体10,使流体10产生涡流,在密闭筒体2中成为离心状态,通过该作用,使微细物11向外侧、使分离了微细物11的干净的流体从中心方向向流体出口2d流动,通过多个密闭筒体2将该涡流减速,微细物11利用沉降由锥形下部2a导向、通过连通孔2b导入从而顺序进入下方的密闭筒体2中,从最下部的密闭筒体2的连通孔2b进入沉淀杯3,微细物11沉淀到沉淀杯3中。
这样,将含有微细物11的流体10以预定速度送入最上部的密闭筒体2生成涡流,使该涡流通过多个密闭筒体而减速,从而使微细物11沉降,切实沉淀在沉淀杯3中。
随之,从最上部的密闭筒体2排出分离了微细物11的流体10,可以防止从流体出口2d带出微细物11,可以以小型、简单的装置在短时间内使大量微细物11沉淀,进而切实去除。
并且,该实施方式的过滤部A,可以由分别形成的密闭筒体2连接多个段状而成,可以简便地制造过滤部A。
以下,说明图4的实施方式。图4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该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1,具有将带有锥形下部的密闭筒体2设计成多个段状、使流体中含有的微细物沉降的过滤部A,和将由该过滤部A沉降的微细物沉淀的沉淀部B;虽然与图2、图3构造相同,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沉淀部B的沉淀杯3上设计了排出微细物11的排出口3d。该排出口3d上,具有排出阀3e,通过手动操作排出阀3e,可以容易地从排出口3d排出沉淀了的微细物。
以下,说明图5到图7的实施方式。图5为示出过滤装置的立体图,图6为示出过滤装置的俯视图,图7为示出构成过滤部的方块体的示意图。
该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1,在一对方块体20、21结合面侧,形成将密闭筒体2设计成多个段状的凹部20a、21a,进而形成作为流体出口2d的凹部20b、21b,进而在方块体20上形成贯通到凹部20a的设有流体入口2c的贯穿孔20c,过滤部A,成为将前述的一对方块体20、21接合将密闭筒体2设计为多个段状的构造的。
这样,通过接合一对方块体20、21且将密闭筒体2设计成为多个段状,可以通过一对方块体20、21的模制加工(型抜き加工简单地制造出过滤部A。
在该过滤部A的下部,固定设有沉淀部B。该沉淀部B由沉淀箱30构成,设有排出口30b用于排出沉淀在沉淀箱30的底部30a的微细物。在该排出口30b上具有排出阀31,通过手动操作排出阀31,可以容易地从排出口30b排出沉淀了的微细物。
以下,说明图8的实施方式。图8为示出剖开过滤装置的过滤部的侧视图。
该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1,过滤部A为将密闭筒体2重叠、设计成多个段状的构造。在该实施方式中,重叠了两个密闭筒体2而构成,在位于最内侧的最上游侧的密闭筒体2上设有流体入口2c和流体入口2d,在位于最外侧的最下游侧的密闭筒体2上使微细物沉降。
构成沉淀部B的沉淀杯32,通过连接管33连接到过滤部A外侧的密闭筒体2上,该连接管33具有转换阀39。该转换阀39在取出沉淀在沉淀杯32中的微细物时手动进行闭合,阻断与过滤部A的连通,从连接管33上取下沉淀杯32。
这样,具备了在与过滤部A连通一侧、在排出沉淀在沉淀部B中的微细物时阻断连通的转换阀39,通过利用转换阀39,在排出沉淀了的微细物时阻断与过滤部A的连通,可以不从过滤部A漏掉流体地排出沉淀了的微细物。
以下,说明图9到图11的实施方式。图9为示出剖开过滤装置的过滤部的侧视图,图10为示出过滤装置的俯视图,图11为示出排出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该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1的过滤部A,将密闭筒体2一体设计成筒体23,该筒体23上设有流体入口2c和流体出口2d。这样,通过将密闭筒体2一体设计成筒体23,可以提高过滤部A的气密性。
构成沉淀部B的沉淀杯34的上部34a,介由O型环35安装在筒体23的下部23a上,在沉淀杯34的下部34b上设有排出阀36。排出阀36通常处于闭合状态,在从沉淀杯34排出沉淀了的微细物的时候打开。
该沉淀阀36,如图11(a)所示,可以由电磁阀构成,这时具备开关排出阀36的驱动装置40,测量排出阀36打开时间的计时器41,根据该计时器41控制驱动装置40、定时打开排出阀36的控制装置42。驱动装置40,由螺线管、或马达等构成,开关排出阀36。
这样,通过控制装置42由计时器41控制驱动装置40,定期打开排出阀36,可以排出沉淀杯34中沉淀的微细物。
排出阀36,如图11(b)所示,由电磁阀构成,具备开关排出阀36的驱动装置40,检测微细物沉淀量的检测装置43,根据该检测装置43的检测信息控制驱动装置40打开排出阀36的控制装置42。检测装置43,由检测沉淀杯34中微细物沉淀量的高度传感器(レベルセンサ)、或检测微细物重量的重量检测传感器等构成。
这样,通过控制装置42由检测装置43的检测信息控制驱动装置40,当微细物达到预定的沉淀量就打开排出阀36,可以排出沉淀杯34中沉淀的微细物。
以下,说明图12到图14的实施方式。图12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图13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分解图,图14为示出沉淀部的剖面图。
该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1,在外套筒体50内插入构成过滤部A的由2个密闭筒体2一体制成的筒体23。构成沉淀部B的沉淀杯37为由透明管37a、具有通孔37b1的上盖37b、具有通孔37c1的下盖37c构成的滤筒式(力一トリツジ式)。该沉淀杯37,上盖37b的凹槽里嵌入O型环37d,下盖37c的凹槽里嵌入O型圈37e,插入外套筒体50内。
并且,排出阀36的帽部36a,通过螺纹连接在外套筒体50的下部,与沉淀杯37之间通过O型圈37e密封。
在外套筒体50上,在沉淀部B的沉淀杯37的位置设有长窗50a。该长窗50a,长长地设在外套筒体50的轴向方向上,从长窗50a可以目视确认透明沉淀杯37中沉淀的微细物的沉淀量。
以下,说明图15、图16的实施方式。图15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图16为示出过滤装置的沉淀部的分解图。
该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1的过滤部A,与图9及图10的实施方式相同构造,沉淀部B由排出阀36和沉淀杯38构成,排出阀36的上部36c与筒体23的下部23a螺纹连接。
沉淀杯38由透明管38a、上部帽38b、下部帽38c组成。透明管38a和上部柱帽38b介由O型圈38d螺纹连接,透明管38a和下部柱帽38c介由O型圈38e螺纹连接,上部帽38b螺纹安装于排出阀36的下部36d。
排出阀36通常处于打开的状态,可以目视确认透明沉淀杯38中沉淀的微细物的沉淀量。从该沉淀杯38排出微细物中,例如可以从透明管38a上只取下下部帽38c排出微细物。并且,在下部帽38c螺纹连接于透明管38a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透明管38a从上部帽38b取下排出微细物。并且,当上部帽38b和下部帽38c螺纹连接于透明管38a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上部帽38b从排出阀36的下部36d取下排出微细物。
以下,说明图17的实施方式。图17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该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1的过滤部A及沉淀部B与图9及图10的实施方式同样结构,该实施方式中,过滤部A的密闭筒体轴心L1上配置了障碍物90。图17(a)的实施方式中,放置在上游侧密闭筒体2的流体出口2d附近,图17(b)的实施方式中,放置在下游侧密闭筒体2的与上游侧密闭筒体2的连通孔2b附近,图17(c)的实施方式中,放置在沉淀部B的与下游侧密闭筒体2的连通孔2b附近。
这样,由于在密闭筒体轴心L1上的任一位置上放置了障碍物90,由于障碍物90的原因微细物高效地沉降,可以提高分离效率。
以下,说明图18的实施方式。图18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该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1的过滤部A及沉淀部B与图9及图10的实施方式同样结构,该实施方式中,过滤部A的流体出口2d可以调整口径大小。在图18(a)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流体出口2d中插入调整管51,可以调整流体出口2d的口径D1和口径D2。在图18(b)的实施方式中,设有自动挤压流体出口2d口径D1的拧紧机构(絞り機耩)53,通过转动拧紧机构53的转盘(ダイヤル)53a,驱动设置在流体出口2d上的收缩片(絞り羽根)53b,可以调整流体出口2d的口径D1。
该过滤装置1,利用离心力使微细物从过滤部A的密闭筒体轴心L1向外移动,由于微细物不在密闭筒体轴心L1附近,防止了被分离的微细物从流体出口2d外漏,提高了微细物的分离精度和分离效率。
以下,说明图19的实施方式。图19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该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1的过滤部A及沉淀部B与图9及图10的实施方式同样结构,该实施方式中,具有加热过滤部A的密闭筒体2的加热装置60。加热装置60例如由绕在密闭筒体2周围的挠性加热器60a构成,由于加热密闭筒体2而使流体粘性下降,可以提高离心速度、增加比重差,提高微细物的分离精度和分离效率。
同时,可以杀灭流体中的混杂的细菌。加热装置60加热流体的温度,是可以加温流体就可以,0-200℃为好。
以下,说明图20的实施方式。图20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该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1的过滤部A及沉淀部B与图9及图10的实施方式同样结构,该实施方式中,具有加热过滤部A的流体入口2c的加热装置61。加热装置61,例如由在绕流体入口2c周围的柔性加热器61a构成,由于加热流体入口2c而使流体粘性下降,可以提高离心速度、增加比重差,提高微细物的分离精度和分离效率。
同时,可以杀灭流体中的混杂的细菌。加热装置61将流体加热的温度,虽然是可以加温流体就可以,0-200℃为好。
以下,说明图21的实施方式。图21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该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1的过滤部A及沉淀部B与图2及图3的实施方式同样结构,该实施方式中,在过滤部A中具有发出磁力使微细物沉降的磁力发生装置70。该磁力发生装置70由设置在上游的密闭筒体2外部的铁心70a和绕在铁心70a上的线圈70b构成。由于磁力发生装置70的线圈70b中流有电流,产生向下的磁力,磁力与离心力共同作用,可以使微细物快速沉降,沉淀到沉淀部B中。
以下,说明图22的实施方式。图22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该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1的过滤部A及沉淀部B与图2及图3的实施方式同样结构,该实施方式中,在过滤部A中具有发出磁力使微细物沉降的磁力发生装置71。该磁力发生装置71由设在上游的密闭筒体2上部的永久磁铁71a和设在下部的永久磁铁71b构成。利用磁力发生装置71的永久磁铁71a的N极和永久磁铁71b的S极的极性,产生向下的磁力,磁力与离心力共同作用,可以使微细物快速沉降从而沉淀到沉淀部B中。
以下,说明图23的实施方式。图23为示出过滤装置的剖面图。
该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1的过滤部A及沉淀部B与图2及图3的实施方式同样结构,该实施方式中,在过滤部A中具有发出使微细物沉降的振动超声波发生装置80。该超声波发生装置80,在上游的密闭筒体2的上部设置超声波振子80a,通过该超声波振子80a的作用,发出使微细物沉降的振动,与离心力共同作用,可以使微细物快速沉降从而沉淀到沉淀部B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以上所述,该过滤装置,通过以预定速度送入含有微细物的流体,使其产生涡流,利用该涡流产生的离心力分离微细物使其沉降从而沉淀,排出分离了微细物的流体,可以实现利用小型且简单的装置在短时间内使大量微细物沉淀从而切实分离,且没有过滤装置的筛眼堵塞现象,无需清洗操作、更换操作,低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过滤部,该过滤部在轴心具有流体出口,在与前述轴心偏离的位置上具有流体入口,从前述流体入口以预定速度送入含有微细物的流体,使其产生涡流,在离心状态下使微细物向外侧移动从而从前述流体出口排出分离了微细物的流体,并且使前述涡流减速从而使被分离出来的微细物沉降;以及,沉淀部,该沉淀部沉淀由前述过滤部沉淀的微细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部,将具有锥形下部的密闭筒体设置成多个段状;在最上游段的前述密闭筒体上,在偏离前述轴心的侧部设有前述流体入口,并且在与前述轴心对应的部位上设有前述流体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部,是将分别形成的前述密闭筒体连接成多个段状而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部,结合一对方块体、将前述密闭筒体设置成多个段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部,将前述密闭筒体重叠设计成多个段状,以从位于最内侧的最上游侧的密闭筒体使微细物沉降到位于最外侧的最下游侧的密闭筒体的方式而构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部,将前述密闭筒体一体地设置成筒体而构成。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部,在前述轴心上设置了阻碍物。
8.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部的流体出口,口径是可以调整的。
9.如权利要求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部,具有加热前述密闭筒体的加热装置。
10.如权利要求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部,具有加热前述流体入口的加热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部,具有发出使微细物沉降的磁力的磁力发生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过滤部,具有发出使微细物沉降的振动的超声波发生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沉淀部是在前述过滤部上可装拆的。
14.如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沉淀部,具有排出沉淀了的微细物的排出口。
15.如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沉淀部,在前述排出口上具有排出阀。
16.如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沉淀部,在与前述过滤部相连通的一侧具有在排出已沉淀在前述沉淀部上的微细物时,阻断连通的转换阀。
17.如权利要求1~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沉淀部,具有可以目视微细物的沉淀量的透明部。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开关前述排出阀的驱动装置、测量打开前述排出阀的时间的计时器、根据该计时器控制前述驱动装置从而定时地打开前述排出阀的控制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开关前述排出阀的驱动装置、检测前述微细物沉淀量的检测装置、根据该检测装置的检测信息控制前述驱动装置来打开前述排出阀的控制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其具有在轴心具有流体出口,在与前述轴心偏离的位置上具有流体入口,从前述流体入口以一定速度送入含有微细物的流体,使其产生涡流,在离心状态下使微细物向外侧移动从而从前述流体出口排出分离了微细物的流体,将前述涡流减速,使分离出来的微细物沉降的过滤部;沉淀由前述过滤部沉淀的微细物的沉淀部。通过以一定速度送入含有微细物的流体,使其产生涡流,利用该涡流产生的离心力分离微细物使其沉淀,排出分离了微细物的流体,可以实现利用小型且简单的装置在短时间内使大量微细物沉淀分离,并且没有过滤装置的筛眼堵塞现象,无需清洗操作、更换操作,低成本。
文档编号B01D21/28GK1492782SQ02805160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7日
发明者高桥一彰, 一, 中村顺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塔卡哈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