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酯抗燃油的反沉降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960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磷酸酯抗燃油的反沉降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磷酸酯抗燃油的反沉降脱水装置,属于油水分离领域。
技术背景磷酸酯抗燃油液在工程中惯称磷酸酯抗燃油,它是抗燃油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常用作高参数机组调节保安系统和旁路系统的工作介质,特别是汽轮机调速系统的控制液,普遍采用磷酸酯抗燃油,以避免压力油管破裂弓I发火灾。磷酸酯抗燃油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脂类液体,闪点、燃点均比普通矿物汽轮机油高。一方面,抗燃油具有低挥发性、抗燃性、润滑性以及耐磨性等等;另一方面,抗燃油氧化安定性和水解安定性都很差,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含水量增加、酸值升高、电阻率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油液品质。磷酸酯抗燃油的采购主要靠国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因此,降低磷酸酯抗燃油水分含量,防止酸值升高,延长油液的使用寿命,不仅是机组安全运行的需要;同时对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减少报废油品对环境的污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磷酸酯抗燃油的脱水处理装置,解决磷酸酯抗燃油作为旁路系统工作介质,因长时间工作运行导致油液中水分含量增加的问题,达到减缓磷酸酯抗燃油的劣化速度,改善油液品质,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减少报废油液对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进油管、进油开关阀、分离塔体、除水室、反锥体塔板、出油口、 液位显示窗等组成。在分离塔体的下部装有进油管,中部装有多层反锥形滤网的塔板,下部是净化后的油液以及排出口,上部设置排水管,以及除水室和排水开关阀。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a.将劣化的磷酸酯抗燃油经粗滤器将固体颗粒杂质滤掉,加热器安装在粗滤器之后,以免待净化油液中的大颗粒杂质堵塞管道和加热器。b.待油液进入塔体内部后,油液中的水分在合力的作用下,经塔板上的均布小孔逐层通过分离塔板,在此过程中水分不断聚集。由于磷酸酯抗燃油密度比水大,净化后水层位于油层之上。c.处理后的洁净油液直接从分离塔底部的排油口排出,分离出的水分经塔顶的除水室收集除去。上述a中磷酸酯抗燃油加热的加热器温度应控制在25-35°C。磷酸酯抗燃油的抗燃性是指油液具有较高的燃点、不易燃烧,也不会产生易燃和维持燃烧的分解产物,并且不会沿着油流传递火焰,甚至由分解产物引发气体燃烧后也不会引起整个液体着火。但是过高的温度同样会对油液的劣化造成影响。b中所述的合力包括惯性力、重力和浮力。惯性力实际上是油液经泵注入分离塔时的离心作用产生的离心力。分离塔中的塔板上均勻布满小孔。反沉降法的目的都是为了去除油液中的水分,从而达到净化油液的目的。普通矿物油的密度比水小,处理后的油层位于水层之上,直接开启处理装置的阀门将水分排出,即可得到洁净的油液。磷酸酯抗燃油和普通矿物油最大的区别在于,磷酸酯抗燃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净化后的油液位于水层之下。将脱水净化分离得到的水层经分离塔顶部的除水室除去,以得到清洁的磷酸酯抗燃油。反沉降法就是针对磷酸酯抗燃油这一重要物理特性提出来的净化方法。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应原理示意图。1-出油口,2-出油开关阀,3-进油开关阀,4-加热器,5-进油管,6-粗滤器,7-液位显示窗,8-除水室,9-排水开关阀,10-排水口,11-分离塔体,12-反锥体塔板。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启动驱动泵,待净化的磷酸酯抗燃油从进油管5经粗滤器6去除大颗粒的机械杂质,继而经加热器4加热,以降低其粘滞性,最后油液以一定流速进入分离塔体 11下方的反锥体塔板12内;由于磷酸酯抗燃油与水的比重不同,油液由上而下逐级穿过反锥体塔板12时,细小分散的水滴沿反方向由下而上向塔顶方向运动,经分离孔板组合汇集成越来越大的水珠,最后由除水室8收集汇合;由于曲折、漫长的路径,使油液与水分接触和保持的时间延长,使油液得以净化达到脱水的目的,最终洁净的油液经出油口 1输出,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权利要求1.一种磷酸酯抗燃油的反沉降脱水装置,包括进油管、粗滤器、加热器、反锥体塔板、出油管、除水室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反沉降分离塔体内装有多层均布小孔的反锥形塔板,底部是反沉降脱水净化后洁净油液的排油口,顶部是用于收集净化后水分的出水室和排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酯抗燃油的反沉降脱水装置,其特征是,加热器安装在粗滤器之后,以免待净化油液中的大颗粒杂质堵塞管道和加热器。
专利摘要一种磷酸酯抗燃油的反沉降脱水装置,属于劣化磷酸酯抗燃油净化脱水装置,它包括进油管、粗滤器、加热器、反椎体塔板、出油口、除水室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反沉降分离塔体内装有多层均布小孔的反锥形塔板,底部是反沉降脱水净化后洁净油液的排出口,顶部是用于收集净化后水分的除水室和排水口,在除水室上装有水位显示窗,可以查看除水室中收集的水量。具有结构简单、减少用户操作程序、成本低、能有效地降低磷酸酯抗燃油劣化后的水分含量、分离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B01D17/025GK202096790SQ201020686128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7日
发明者刘阁, 张贤明, 袁健, 陈彬 申请人:重庆工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