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0593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加液工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工人在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工作过程中,必须进行洒水或喷水降尘, 其目的是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降低矽肺病患病概率,提供作业环境能见度和环境质量。随着化学抑尘剂的发展,在传统湿式煤尘治理方法的基础上,由表面活性剂和某些无机盐、卤化物组成的湿润剂开始应用于煤矿。煤矿井下用水一般是从地面通过泵和水管输送到各用水地点,途中管道全部处于封闭状态,管道内液体压力一般大于1. 5MPA。煤矿井下用水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机械冷却用水,二是洒水喷雾降尘。公告号为CN20139658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其实质是申请人早期创造的产品,其通过设置带有储液胶囊的储液罐及三通,实现向封闭管道内流体中添加另一种液体。该种产品虽然解决了液体混合的技术问题,但是其所采用的储液罐及三通机构无法保证所加入液体比例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用于向封闭管道中的流体中以稳定比例加入其它液体。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种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主要包括恒压罐和泵吸管道两部分,所述恒压罐包括两个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第一腔体为一胶囊,第二腔体靠近第一腔体的腔壁上设有通孔;所述泵吸管道中,包括由两块导流板组成的喇叭口,在喇叭口的上端的管道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上述恒压罐的第一腔体连接,该进液口再设有挡板,该挡板由一泵吸开关控制打开或关闭。进一步的,该种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还包括有机架、底盘、侧提手等部件, 所述底盘为雪橇状,并配有移动拉杆和牵引孔,可方便移动装置,且坚固耐用;所述侧提手设于机架两侧,方便装置的搬抬、移动。进一步的,该种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中可设有两个恒压罐,两罐可循环使用,可使得向罐内添加液体时不用停机。进一步的,所述恒压罐的第一腔体储放待加入的液体,设有加液口和出液口,在加入液体后将加液口封盖,所述出液口与上述泵吸管道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口与进液口之间再设有单向阀,用于防止泵吸管道中的流体流入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也设有入口,该入口与泵吸管道相连通,流体通过该口进入第二腔体,流体的压力可通过通孔及第一腔体的胶囊壁传递到第一腔体的液体,使得Pa= Piffi,如此可确保液体的加入比例不受流体的压力影响;另外,所述第二腔体还设有卸压口,用于恒压罐的卸压控制。[0011]加液时,通过泵吸开关将泵吸管道的进液口的挡板打开,泵吸管道中的流体在流经喇叭口时,根据文丘里原理,在喇叭口导流板背面上方附近产生低压,而恒压罐第一腔体中液体的压力与管道中流体的压力为平衡相等,因此该低压处的压力会小于恒压罐第一腔体中液体的压力,该负压即会将第一腔体中液体吸入泵吸管道,与流体混合。停止加液时, 通过泵吸开关关闭进液口的挡板即可。当流体的流量变化时,导流板背面附近的低压也随之成正比例变化,而恒压罐第一腔体中液体的压力与管道中流体的压力始终平衡相等,因此因负压而吸入的液体自然也随之成正比例变化,故该装置确保了加液比例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种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其用于向封闭管道中的流体中按一定比例加入另一种液体,具有以下优点1、不含电器原件,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加液效率高;2、通过恒压罐使得液体的加入比例不受流体流量/压力变化的影响,确保加液比例稳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恒压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泵吸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但不作对其的限定本实施例提供的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恒压罐10和泵吸管道20两部分,还包括有机架30、底盘40、侧提手50等部件,所述底盘为雪橇状,并配有移动拉杆和牵引孔,可方便移动装置,且坚固耐用;所述侧提手50设于机架30两侧,方便装置的搬抬、移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恒压罐10,两罐可循环使用,可使得向罐内添加液体时不用停机,所述泵吸管道20两端与输送流体的封闭管道连接。再图2所示,所述恒压罐10包括两个腔体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其中第一腔体101为一胶囊,第二腔体102靠近第一腔体101的腔壁1021上设有通孔1022。所述第一腔体101储放待加入的液体,设有加液口 1011和出液口 1012,所述加液口 1011在加入液体后采用密封盖盖上,拧紧时可承压6MPA以上;所述第二腔体102也设有入口 1023,该入口 1023与泵吸管道20相连通,流体通过该口可进入第二腔体102 ;流体的压力Piffi通过入口 1023进入第二腔体102,又经过通孔 1022和第一腔体101的胶囊壁传递到第一腔体101的液体,实现压力平衡,即Piffi= Pa。另外,所述第二腔体102还设有卸压口 1024,通常情况下为承压密封状态,用于恒压罐的卸压控制。再如图3所示,所述泵吸管道20包括由两块导流板201组成的喇叭口,在喇叭口的上端的管道上设有进液口 202,该进液口 202与第一腔体101的出液口 1012连接,所述进液口 202与出液口 1012之间设有单向阀203,该进液口 202再设有挡板204,该挡板204可由泵吸开关205控制打开或关闭,图3中显示为挡板204打开的状态。加液时,通过泵吸开关205将泵吸管道20的进液口 202的挡板204打开,流体在流经喇叭口时,根据文丘里原理,在喇叭口导流板201背面上方附近产生低压,而恒压罐10 第一腔体101中液体的压力与泵吸管道20中流体的压力为平衡相等,因此该低压处的压力会小于恒压罐10第一腔体101中液体的压力,该负压即会将第一腔体101中液体吸入泵吸管道20,与流体混合。停止加液时,通过泵吸开关205关闭进液口 202的挡板204即可。当流体的流量变化时,导流板201背面附近的低压也随之成正比例变化,而恒压罐10第一腔体101中液体的压力与泵吸管道20中流体的压力始终平衡相等,因此因负压而吸入的液体自然也随之成正比例变化,故该装置确保了加液比例的稳定性。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作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不会超出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压罐和泵吸管道,所述恒压罐包括两个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第一腔体为一胶囊,设有加液口和出液口,第二腔体靠近第一腔体的腔壁上设有通孔,另外还设有入口,该入口与泵吸管道相连通;所述泵吸管道中包括由两块导流板组成的喇叭口,在喇叭口的上端的管道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上述第一腔体的出液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吸管道的进液口设有挡板,该挡板由一泵吸开关控制打开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罐的出液口与泵吸管道的进液口之间设有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罐的第二腔体还设有卸压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中设有两个恒压罐。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还包括有机架、底盘、侧提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加液工业领域,提供一种煤矿管道自动加液混合装置,包括恒压罐和泵吸管道,所述恒压罐包括两个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第一腔体为一胶囊,设有加液口和出液口,第二腔体靠近第一腔体的腔壁上设有通孔,另外还设有入口,该入口与泵吸管道相连通;所述泵吸管道中包括由两块导流板组成的喇叭口,在喇叭口的上端的管道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上述第一腔体的出液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向封闭管道中的流体中按一定比例加入另一种液体,具有以下优点1、不含电器元件,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加液效率高;2、通过恒压罐使得液体的加入比例不受流体流量/压力变化的影响,确保加液比例稳定。
文档编号B01F15/04GK202044912SQ20112010533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8日
发明者凌标灿, 常庆雪, 戴世鑫, 梁香龙 申请人:中矿龙科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华北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