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试验的高效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4950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试验的高效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试验的高效反应釜,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釜容积大,从而造成反应样品用量大而造成浪费,且反应效率较低,以及无法完成不同温度条件下物质的腐蚀性试验的问题。高效反应釜包括:釜体;釜盖,设置于釜体上;柱件,设置于釜体内,包括与釜盖连接的柱体和与柱体连接的结合部;搅拌装置,设置于釜体内,包括搅拌柱和与搅拌柱连接的搅拌桨;夹套,设置于釜体外侧,夹套与釜体之间形成夹层空间;加热装置,包括导热油入口和导热油出口;冷却管,位于柱体与搅拌柱之间,冷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釜盖外;测温器,设置于釜体内。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反应釜可以在容积较小的情况下,高效完成不同温度条件下物质的腐蚀性试验。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试验的高效反应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石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试验的高效反应釜。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各个领域均出现各种各样的腐蚀性物质,例如随着原油劣质化程度的加剧,腐蚀性原油的产量也逐年增加,其中不乏一些高硫高酸的腐蚀性原油。加工这些原油不仅会对设备造成腐蚀,导致炼厂经济效益的下降,还成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严重时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这些腐蚀性物质对于生产和研究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研究例如油品等物质的腐蚀性非常重要。但是由于这些物质的来源、加工条件、加工过程及设备材质等的不同,腐蚀程度大不相同,如油品的物质腐蚀性问题就一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
[0003]研究物质腐蚀性有许多实验方法,在实验室通常采用高压釜铁粉法或挂片法。目前在实验室中的挂片法中,普遍存在由于为试验挂片提供工作位置而需要将相应的反应釜的容积变大,从而造成由于反应样品用量大而造成的浪费现象,并且反应效率较低,同时无法完成不同温度条件下物质的腐蚀性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试验的高效反应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反应釜容积大,从而造成反应样品用量大而造成浪费,并且反应效率较低,以及无法完成不同温度条件下物质的腐蚀性试验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用于试验的高效反应釜,包括:
[0007]釜体;
[0008]釜盖,设置于所述釜体上;
[0009]柱件,设置于所述釜体内,包括与所述釜盖连接的柱体和与所述柱体连接的结合部;
[0010]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釜体内,包括搅拌柱和与所述搅拌柱连接的搅拌桨;
[0011]夹套,设置于所述釜体外侧,所述夹套与所述釜体之间形成夹层空间;
[0012]加热装置,包括与所述夹层空间连通的导热油入口和与所述夹层空间连通的导热油出口 ;
[0013]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自下而上盘在所述釜体内且位于所述柱体与所述搅拌柱之间,所述冷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釜盖外;
[0014]测温器,设置于所述釜体内。
[001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反应爸,还包括:
[0016]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釜体上,与所述搅拌柱连接。
[001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反应爸,还包括:
[0018]取样管,设置于所述釜体内。[0019]优选地,所述柱体与所述釜盖螺纹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釜盖的下表面中心处,所述柱件围绕所述搅拌装置周向等间距设置。
[0021 ] 优选地,所述结合部为钩件。
[0022]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或磁力搅拌器。
[00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具有结合部的柱件,为试验挂片提供了位置,因此可以在容积较小的情况下,高效完成物质的腐蚀性等研究,避免了反应样品的浪费,节能环保,同时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冷却管和测温器对釜体内温度进行精确调整,可以完成不同温度条件下物质的腐蚀性试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试验的高效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试验的高效反应釜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釜体;2、釜盖;3、柱体;4、结合部;5、搅拌柱;6、搅拌桨;7、夹套;8、夹层空间;
9、导热油入口 ;10、导热油出口 ;11、冷却管;12、进水口 ;13、出水口 ;14、测温器;15、驱动
装置;16、取样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试验的高效反应釜,包括:
[0031]釜体I;
[0032]爸盖2,设置于爸体I上;
[0033]柱件,设置于釜体I内,包括与釜盖2连接的柱体3和与柱体3连接的结合部4 ;
[0034]搅拌装置,设置于釜体I内,包括搅拌柱5和与搅拌柱5连接的搅拌桨6 ;
[0035]夹套7,设置于釜体I外侧,夹套7与釜体I之间形成夹层空间8 ;
[0036]加热装置,包括与夹层空间8连通的导热油入口 9和与夹层空间8连通的导热油出口 10 ;
[0037]冷却管11,冷却管11自下而上盘在釜体I内且位于柱体3与搅拌柱5之间,冷却管11的进水口 12和出水口 13设置在釜盖2外;
[0038]测温器14,设置于釜体I内。
[0039]其中,考虑到安装或更换柱件、试验挂片方便,柱体3优选与釜盖2连接,当然,柱体3也可以与釜体I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进行限定。
[0040]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试验的高效反应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具有结合部4的柱件,为试验挂片提供了位置,因此可以在容积较小的情况下,高效完成物质的腐蚀性等研究,避免了反应样品的浪费,节能环保,同时可以通过加热装置、冷却管11和测温器14对釜体I内温度进行精确调整,可以完成不同温度条件下物质的腐蚀性试验。
[004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试验的高效反应釜,还可以包括:
[0042]驱动装置15,设置于釜体I上,与搅拌柱5连接。
[004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试验的高效反应釜,还可以包括:
[0044]取样管16,设置于釜体I内。
[0045]其中,优选地,所述柱体3与釜盖2螺纹连接。
[0046]其中,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釜盖2的下表面中心处,柱件围绕搅拌装置周向等间距设置。柱件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多个,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进行限定。
[0047]其中,优选地,所述结合部4为钩件。
[0048]其中,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15为电机或磁力搅拌器。
[0049]本实用新型所述提供的上述反应釜,能够在容积较小,不浪费反应物质的情况下,快速高效地进行例如油品等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物质的腐蚀性试验等的研究。在研究物质腐蚀性的实际操作中,可以设置多个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反应釜,每个反应釜可单独设定和控制不同的温度和搅拌转速,即组成平行反应系统,从而能够得到不同条件下的物质对试验挂片的腐蚀情况。在反应完后,只需将相应气相或液相挂片取下并通过计算试验挂片的失重情况即可得到腐蚀速率,相应试验挂片还可进行扫描电镜等相关表征的研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节约反应物质,并且反应效率高,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0050]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提供的上述反应釜,还可以用于钻井液用油层保护剂的生产。
[00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试验的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釜体⑴; 釜盖(2),设置于所述釜体(I)上; 柱件,设置于所述釜体(I)内,包括与所述釜盖(2)连接的柱体(3)和与所述柱体(3)连接的结合部⑷; 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釜体(I)内,包括搅拌柱(5)和与所述搅拌柱(5)连接的搅拌桨(6); 夹套(7),设置于所述釜体(I)外侧,所述夹套(7)与所述釜体(I)之间形成夹层空间(8); 加热装置,包括与所述夹层空间(8)连通的导热油入口(9)和与所述夹层空间(8)连通的导热油出口(10); 冷却管(11),所述冷却管(11)自下而上盘在所述釜体(I)内且位于所述柱体(3)与所述搅拌柱(5)之间,所述冷却管(11)的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设置在所述釜盖(2)外; 测温器(14),设置于所述釜体(I)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15),设置于所述釜体(I)上,与所述搅拌柱(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取样管(16),设置于所述釜体(I)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3)与所述釜盖(2)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釜盖(2)的下表面中心处,所述柱件围绕所述搅拌装置周向等间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4)为钩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5)为电机或磁力搅拌器。
【文档编号】B01J19/18GK203663836SQ20142000069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日
【发明者】范洪胜, 付宇飞 申请人:北京宝沃石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