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化灰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750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气化灰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煤气化灰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罐,所述容器罐底部设有滤饼出口,所述容器罐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和压滤进气口,所述容器罐的下部设有浆液入口,所述容器罐的上部设有连接下游设备的浆液收集管道,容器罐内设有多根过滤管;所述过滤管为闭合结构,过滤管的管壁为能仅供液体进入的镂空结构,过滤管的顶部设有液体出口,该液体出口连通所述的浆液收集管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流程短、过滤后滤饼的含水量低,由于取代了原来煤气化传统应用中的澄清槽+真空皮带过滤机,降低了投资;同时,由静设备取代原来过滤的动设备,故障率降低,保证了煤气化的长周期运行。
【专利说明】一种煤气化灰水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化设备领域,具体指一种煤气化灰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化工技术的发展及能源结构的调整,针对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资源特色,煤已逐步成为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料。目前大部分的制氢、合成氨、ΜΤ0, MTP及SNG等,其源头均采用较为高效、环保的加压气流床煤气化技术。但不论是水煤浆气化还是粉煤气化,其产生的灰水中固含量较低,约1.0?3.0wt%,且粒径较小,其典型粒径分布如下:〈0.25mm90w%;<0.09mm 70w%;<0.05mm 50w%;<0.0lmm 20w% ;〈0.005mml0w%。目前传统的处理技术均采用通过澄清槽重力式自然沉降的方式,在澄清槽内达到一定浓度(约15?25wt% )后,通过真空皮带过滤机过滤。由于灰水中的固体粒径小,澄清槽溢流水中的固含量会偏高,因此需增加絮凝剂加药装置,以保证澄清槽溢流水中的固含量小于150wt ppm。
[0003]在该技术中,由于澄清槽采用重力式自然沉降,需一定的沉降时间,因此澄清槽体积大,占地面积大;浆液需经浆液泵送至真空皮带过滤机进行过滤,在此系统中,需配置皮带驱动电机、真空泵等动设备,故障率较高,而且真空皮带过滤机的核心部件滤布的使用寿命低,约2-3个月就需更换滤布,不仅故障率偏高,不利于气化装置的长周期运行,而且后期的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长周期运转且占地面积小、基本不需要后期维护的煤气化灰水过滤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煤气化灰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罐,所述容器罐底部设有滤饼出口,所述容器罐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和压滤进气口,所述容器罐的下部设有浆液入口,所述容器罐的上部设有连接下游设备的浆液收集管道,容器罐内设有多根过滤管;
[0006]所述过滤管为闭合结构,过滤管的管壁为能仅供液体进入的镂空结构,过滤管的顶部设有液体出口,该液体出口连通所述的浆液收集管道。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过滤管可以有多种结构,较好的,所述过滤管可以包括格栅结构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包裹有柔性滤袋,所述支架内设有滤液收集管,所述滤液收集管的侧壁上设有供液体进入的液孔;所述滤液收集管的出口即为液体出口。
[0008]为了使滤袋上附着的滤饼能够顺畅地脱离,可以在所述滤袋上涂覆有硅藻泥涂层。通过在滤袋或编织滤袋的纤维上涂覆涂层,提高滤袋的表面光滑性,以有利于滤饼的分离和脱落。
[0009]考虑到滤饼脱离的便宜性,可以在所述浆液收集管道上还设有连通外界气源的气体入口。
[0010]所述容器罐包括罐体和连接在罐体上端口位置的上封头,所述罐体和上封头通过法兰相连接。
[0011]为了方便容器罐内残液的排出,还可以在所述容器罐的底部还设有残液排出口。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流程短、过滤后滤饼的含水量低,由于取代了原来煤气化传统应用中的澄清槽+真空皮带过滤机,降低了投资;同时,由静设备取代原来过滤的动设备,故障率降低,保证了煤气化的长周期运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0014]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0015]图3为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0016]图4为沿图1中C-C线的剖视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根过滤管和滤液收集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如图1至图5所示,该煤气化灰水过滤装置包括:
[0020]容器罐I,为压力容器罐,容器罐I的下部呈锥状结构,其底部设有滤饼出口 11,容器罐的顶部设有排气口 12和压滤进气口 13,容器罐的下部设有浆液入口 14,容器罐的上部设有连接下游设备的浆液收集管道15,浆液收集管道15通过支撑件19连接在容器罐的内侧壁上。浆液收集管道15上还设有连通外界气源的气体入口 18 ;容器罐的底部还设有残液排出口 10。
[0021]本实施例中的容器罐为分体结构,由罐体16和连接在罐体16上端口位置的上封头17组成,罐体16和上封头17通过法兰315相连接。
[0022]过滤管2,有多根,相互平行地纵向设置在容器罐I内,用于分离灰水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后的液体进入过滤管2内,固体则被止挡在过滤管2外。其包括支架22,支架的侧周壁为格栅结构,支架的侧周壁上包裹有柔性滤袋23,支架内设有滤液收集管24,所述滤液收集管24的侧壁上设有供液体进入收集管内的液孔;所述滤液收集管24的出口即为该过滤管的液体出口 21。
[0023]各滤液收集管2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浆液收集管道15上,本实施例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并且两者的内腔相连通。
[0024]滤袋23上涂覆有硅藻泥涂层。
[0025]该煤气化灰水过滤装置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
[0026]待过滤灰水从浆液入口进入到容器罐内,从压滤进气口向容器罐内充气,使容器罐内保持一定的压力。在该压力下,容器罐内的灰水中的液体部分穿过滤袋进入到滤液收集管内,经由液体出口 21进入浆液收集管道排出。
[0027]过滤出来的固体附着在各过滤管的滤袋的外侧壁上,形成滤饼。当滤饼积压到一定厚度后,停止向容器罐内进料,通过气体入口经由浆液收集管道向过滤管内吹送气体,使滤袋向外鼓胀变形,附着在滤袋上的滤饼破碎,掉落到容器罐底部,经由滤饼出口排出。
【权利要求】
1.一种煤气化灰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罐(I),所述容器罐底部设有滤饼出口(11),所述容器罐的顶部设有排气口(12)和压滤进气口(13),所述容器罐的下部设有浆液入口(14),所述容器罐的上部设有连接下游设备的浆液收集管道(15),容器罐内设有多根过滤管⑵; 所述过滤管(2)为闭合结构,过滤管(2)的管壁为能仅供液体进入的镂空结构,过滤管的顶部设有液体出口(21),该液体出口(21)连通所述的浆液收集管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化灰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2)包括格栅结构的支架(22),所述支架上包裹有柔性滤袋(23),所述支架内设有滤液收集管(24),所述滤液收集管(24)的侧壁上设有供液体进入的液孔;所述滤液收集管(24)的出口即为液体出口(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气化灰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上涂覆有硅藻泥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煤气化灰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收集管道(15)上还设有连通外界气源的气体入口(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气化灰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罐(I)包括罐体(16)和连接在罐体(16)上端口位置的上封头(17),所述罐体(16)和上封头(17)通过法兰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气化灰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罐(I)的底部还设有残液排出口(10)。
【文档编号】B01D29/15GK203916214SQ201420329187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9日
【发明者】亢万忠, 张炜, 黄习兵, 张薇, 李峰, 郭文元, 郭强, 陈文哲 申请人: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东霖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