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889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紧凑型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凑型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机和净液箱,所述过滤机通过支架固定于净液箱正上方;所述净液箱内设有入液缓冲腔、消泡腔和除油腔。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结构紧凑,采用层叠式结构,将过滤机通过支架固定于净液箱正上方,过滤机与净液箱中间预留足够的空间布置配套设备,整体结构紧凑,功能齐全,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使整体装置的占地面积控制在1平方米左右,易于生产工艺调整和设备维护保养升级改造;净液箱内设置入液缓冲腔、消泡腔和除油腔,依次对液体进行入液缓冲、油泡隔离和浮油抽吸。
【专利说明】紧凑型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凑型过滤装置,用于机加工行业切削液和冷却油的过滤。

【背景技术】
[0002]过滤装置的处理方式分为过滤式和动力式两种类型。过滤式靠过滤介质清除杂质,如滤网式、线隙式、片式和纸带式过滤机。动力式靠某种力(如离心力、磁力或重力)分离出杂质,如离心式、涡旋式和磁性式分离器等。
[0003]一般常用的过滤式装置有平床纸带过滤机,真空负压过滤机,但这些过滤设备一般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极其有限,尤其是除油效果不佳,切削液寿命大打折扣,另外,其结构复杂,维护保养不便。在磨削加工中,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高速磨削和强力磨削技术飞速发展,除了选择合理的磨削参数以外,还必须提高磨削液的循环质量。现有的过滤器一般采用纸带过滤,过滤效果有限,纸带同磨屑会带走大量磨削油,造成油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结构紧凑,采用层叠式结构,将过滤机通过支架固定于净液箱正上方,过滤机与净液箱中间预留足够的空间布置配套设备,整体结构紧凑,功能齐全,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使整体装置的占地面积控制在I平方米左右,易于生产工艺调整和设备维护保养升级改造;过滤机能对切削污液进行过滤,分离出液体和切屑;净液箱内设置入液缓冲腔、消泡腔和除油腔,依次对液体进行入液缓冲、油泡隔离和浮油抽吸;净液箱中设置挡板和消泡网板,降低液体进入箱体的流速,有效减少箱体中液体的扰动和油泡,保证液体表面的平稳,有利于浮油的聚集及清除;净液箱内的液体能输出给机床回用,回用时还能补液,保证净液箱液位不低于预定液位;还能通过反冲洗和内循环,实现净液箱底部清理,达到箱体的免维护,进一步保证切削液的品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凑型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机和净液箱,所述过滤机通过支架固定于净液箱正上方;
[0006]所述过滤机顶部设有污液入口,所述过滤机底部设有滤屑出口和滤液出口 ;所述过滤机的滤屑出口处设有用于接收滤屑的竖置卸屑斗,所述卸屑斗的底部出口处设有集屑箱;所述集屑箱位于卸屑斗的底部出口正下方,且固定于净液箱侧壁;所述过滤机的滤液出口处设有用于接收滤液的平置集液槽,所述集液槽底部固定有竖置的排液管,所述集液槽与排液管顶端贯通;
[0007]所述净液箱内设有入液缓冲腔、消泡腔和除油腔;所述排液管底端与净液箱的入液缓冲腔贯通;所述入液缓冲腔与除油腔通过竖置的第一挡板分隔,所述第一挡板用于将入液缓冲腔液面与除油腔液面完全隔离;所述入液缓冲腔与消泡腔通过竖置的第二挡板分隔,所述第二挡板用于将入液缓冲腔液面与消泡腔液面基本分隔,所述第二挡板与净液箱侧壁间设有间隔,所述入液缓冲腔液面与消泡腔液面在所述间隔处贯通;所述消泡腔与除油腔通过竖置消泡网板分隔,所述消泡腔液面与除油腔液面通过消泡网板贯通,所述消泡网板用于阻止消泡腔液面的油泡进入除油腔;
[0008]所述除油腔内设有带浮球的吸液端口,所述吸液端口通过抽吸管道连接至抽吸泵的输入端,所述抽吸泵通过带浮球的吸液端口对除油腔液面进行抽吸;所述抽吸泵的输出端通过回流管道连接至过滤机的输入端;所述抽吸泵的输出端还连接除油盒,所述除油盒对抽吸泵输出的液体进行除油处理,处理后的液体回流至净液箱;
[0009]所述净液箱配有抽液管道和供液泵,所述抽液管道连接供液泵的输入端,所述供液泵通过抽液管道将净液箱内液体抽出;所述供液泵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供液管道、反冲洗管道和内循环管道;
[0010]所述供液管道用于将供液泵抽出的液体向外输出;所述供液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供液电磁阀,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供液管道的液压;所述供液电磁阀用于控制供液管道的通断;
[0011]所述反冲洗管道用于将供液泵抽出的液体对净液箱进行反冲洗;所述反冲洗管道包括位于净液箱底部四周的管道部分,该管道部分均布有若干指向净液箱内底面的喷嘴;所述反冲洗管道上设有反冲洗电磁阀,所述反冲洗电磁阀用于控制反冲洗管道的通断;
[0012]所述内循环管道用于将供液泵抽出的液体送入过滤机进行再次过滤;所述供液泵的输出端通过内循环管道连接至过滤机的输入端;所述内循环管道上设有内循环电磁阀,所述内循环电磁阀用于控制内循环管道的通断;
[0013]所述净液箱还配有液位传感器和加水管道;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净液箱内液体的液位;所述加水管道用于向净液箱输入外部液体;所述加水管道上设有水力比例加药泵和加水电磁阀;所述加水电磁阀位于水力比例加药泵的输入端,所述加水电磁阀用于控制加水管道的通断;所述水力比例加药泵,在加水管道中水流的驱动下,按比例定量将外部药剂吸入加水管道;
[0014]所述抽吸泵、除油盒、供液泵、压力传感器、加水电磁阀、水力比例加药泵、反冲洗电磁阀都位于过滤机与净液箱间的支架内。
[0015]优选的,所述供液泵、压力传感器、供液电磁阀、反冲洗电磁阀、内循环电磁阀、液位传感器、加水电磁阀分别连接至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设于控制箱内,所述控制箱固定于支架上。
[0016]优选的,所述主控制器内设有供液PID控制模块,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供液管道的液压数据来控制供液泵工作,使供液管道保持预定压力向外恒压输送液体。
[0017]优选的,所述主控制器内设有反冲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反冲洗电磁阀和内循环电磁阀交替开闭;当反冲洗电磁阀开启,供液泵抽出的液体通过反冲洗管道对净液箱进行反冲洗;当内循环电磁阀开启,供液泵抽出的液体通过内循环管道送入过滤机进行再次过滤。
[0018]优选的,所述主控制器内设有补液控制模块,根据液位传感器检测的净液箱液位数据来控制加水电磁阀开闭,使净液箱液位不低于预定液位。
[00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紧凑型过滤装置的过滤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0]从机床回收的切削污液由污液入口进入过滤机中进行过滤;切削污液中分离出的滤屑从卸屑斗排出到集屑箱中;过滤后的滤液流入集液槽中,再通过排液管流入净液箱;
[0021]净液箱内设置入液缓冲腔、消泡腔和除油腔,依次对液体进行入液缓冲、油泡隔离和浮油抽吸;从排液管流入净液箱的液体直接落入入液缓冲腔,再流入消泡腔,然后再流入除油腔;净液箱内部设置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消泡网板,减小排液管输出液体流入净液箱时的冲力,降低排液管输出液体对净液箱液面的扰动影响;通过第一挡板将入液缓冲腔的液面与除油腔的液面完全隔离,减小液体流入时的冲力对除油腔液面的扰动影响;通过第二挡板将入液缓冲腔的液面与消泡腔的液面基本分隔,减小液体流入时的冲力对消泡腔液面的扰动影响,并进一步减小液体流入时的冲力对除油腔液面的扰动影响,使液体流过第二挡板时,流速基本平稳;通过在消泡腔和除油腔间设置消泡网板,阻止消泡腔液面的油泡进入除油腔,将消泡腔液面的油泡隔离,为下一步抽吸浮油做好准备;经过消泡网板的液体进入除油腔后,带浮球的吸液端口在抽吸泵的驱动下,从液体表面抽吸浮油;抽吸泵输出的液体分两路,一路通过回流管道进入过滤机进行再次过滤,另一路进入除油盒,经过除油盒的除油处理,浮油回收,处理后的干净液体回流到净液箱,除油盒内的浮油排出收集;
[0022]当需要将净液箱内的液体输出给机床回用时,关闭反冲洗电磁阀和内循环电磁阀,打开供液管道上的供液电磁阀,启动供液泵,供液泵通过抽液管道将净液箱内液体抽出,供液泵抽出的液体通过供液管道向外输出;净液箱配置液位传感器,监测净液箱内液体的液位,当液位低于预定液位时,打开加水管道上的加水电磁阀,水力比例加药泵在加水管道中水流的驱动下,按比例定量将外部药剂吸入加水管道,加水管道最终将混合液输入净液箱,实现向净液箱加液;当净液箱液位到达预定液位时,关闭加水电磁阀,加液停止;
[0023]当需要对净液箱进行反冲洗时,关闭供液电磁阀,交替开闭反冲洗电磁阀和内循环电磁阀,启动供液泵,供液泵通过抽液管道将净液箱内液体抽出;当反冲洗电磁阀开启,供液泵抽出的液体通过反冲洗管道对净液箱进行反冲洗,反冲洗管道上的喷嘴对净液箱底面进行高压冲洗,将净液箱底面沉积的细小颗粒冲刷回液体中;当内循环电磁阀开启,供液泵抽出的液体通过内循环管道送入过滤机进行再次过滤;实现净液箱底部清理,达到箱体的免维护,进一步保证切削液的品质。
[0024]优选的,当需要将净液箱内的液体输出给机床回用时,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供液管道的液压数据来控制供液泵工作,使供液管道保持预定压力向外恒压输送液体。
[002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结构紧凑,采用层叠式结构,将过滤机通过支架固定于净液箱正上方,过滤机与净液箱中间预留足够的空间布置配套设备(如抽吸泵、除油盒、供液泵、压力传感器、加水电磁阀、水力比例加药泵、反冲洗电磁阀等),整体结构紧凑,功能齐全,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使整体装置的占地面积控制在I平方米左右,易于生产工艺调整和设备维护保养升级改造;过滤机能对切削污液进行过滤,分离出液体和切屑;净液箱内设置入液缓冲腔、消泡腔和除油腔,依次对液体进行入液缓冲、油泡隔离和浮油抽吸;净液箱中设置挡板和消泡网板,降低液体进入箱体的流速,有效减少箱体中液体的扰动和油泡,保证液体表面的平稳,有利于浮油的聚集及清除;净液箱内的液体能输出给机床回用,回用时还能补液,保证净液箱液位不低于预定液位;还能通过反冲洗和内循环,实现净液箱底部清理,达到箱体的免维护,进一步保证切削液的品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紧凑型过滤装置的正视图;
[0027]图2是本实用新型紧凑型过滤装置的后视图;
[00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紧凑型过滤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0]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003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凑型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机I和净液箱9,所述过滤机I通过支架固定于净液箱9正上方;
[0032]所述过滤机I顶部设有污液入口 555,所述过滤机I底部设有滤屑出口和滤液出口 ;所述过滤机I的滤屑出口处设有用于接收滤屑的竖置卸屑斗11,所述卸屑斗11的底部出口处设有集屑箱10 ;所述集屑箱10位于卸屑斗11的底部出口正下方,且固定于净液箱9侧壁;所述过滤机I的滤液出口处设有用于接收滤液的平置集液槽2,所述集液槽2底部固定有竖置的排液管3,所述集液槽2与排液管3顶端贯通;
[0033]所述净液箱9内设有入液缓冲腔、消泡腔和除油腔;所述排液管3底端与净液箱9的入液缓冲腔贯通;所述入液缓冲腔与除油腔通过竖置的第一挡板6分隔,所述第一挡板6用于将入液缓冲腔液面与除油腔液面完全隔离;所述入液缓冲腔与消泡腔通过竖置的第二挡板7分隔,所述第二挡板7用于将入液缓冲腔液面与消泡腔液面基本分隔,所述第二挡板7与净液箱9侧壁间设有间隔,所述入液缓冲腔液面与消泡腔液面在所述间隔处贯通;所述消泡腔与除油腔通过竖置消泡网板8分隔,所述消泡腔液面与除油腔液面通过消泡网板8贯通,所述消泡网板8用于阻止消泡腔液面的油泡进入除油腔;
[0034]所述除油腔内设有带浮球的吸液端口 111,所述吸液端口 111通过抽吸管道连接至抽吸泵18的输入端,所述抽吸泵18通过带浮球的吸液端口 111对除油腔液面进行抽吸;所述抽吸泵18的输出端通过回流管道17连接至过滤机I的输入端;所述抽吸泵18的输出端还连接除油盒20,所述除油盒20对抽吸泵18输出的液体进行除油处理,处理后的液体回流至净液箱9 ;
[0035]所述净液箱9配有抽液管道和供液泵21,所述抽液管道连接供液泵21的输入端,所述供液泵21通过抽液管道将净液箱9内液体抽出;所述供液泵2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供液管道、反冲洗管道4和内循环管道15 ;
[0036]所述供液管道用于将供液泵21抽出的液体向外输出;所述供液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4和供液电磁阀,所述压力传感器14用于检测供液管道的液压;所述供液电磁阀用于控制供液管道的通断;
[0037]所述反冲洗管道4用于将供液泵21抽出的液体对净液箱9进行反冲洗;所述反冲洗管道4包括位于净液箱9底部四周的管道部分,该管道部分均布有若干指向净液箱9内底面的喷嘴5 ;所述反冲洗管道4上设有反冲洗电磁阀19,所述反冲洗电磁阀19用于控制反冲洗管道4的通断;
[0038]所述内循环管道15用于将供液泵21抽出的液体送入过滤机I进行再次过滤;所述供液泵21的输出端通过内循环管道15连接至过滤机I的输入端;所述内循环管道15上设有内循环电磁阀16,所述内循环电磁阀16用于控制内循环管道15的通断;
[0039]所述净液箱9还配有液位传感器13和加水管道;所述液位传感器13用于监测净液箱9内液体的液位;所述加水管道用于向净液箱9输入外部液体;所述加水管道上设有水力比例加药泵223和加水电磁阀222 ;所述加水电磁阀222位于水力比例加药泵223的输入端,所述加水电磁阀222用于控制加水管道的通断;所述水力比例加药泵223,在加水管道中水流的驱动下,按比例定量将外部药剂吸入加水管道;
[0040]所述抽吸泵18、除油盒20、供液泵21、压力传感器14、加水电磁阀222、水力比例加药泵223、反冲洗电磁阀19都位于过滤机I与净液箱9间的支架内。
[0041]所述供液泵21、压力传感器14、供液电磁阀、反冲洗电磁阀19、内循环电磁阀16、液位传感器13、加水电磁阀222分别连接至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设于控制箱12内,所述控制箱12固定于支架上。
[0042]所述主控制器内设有供液PID控制模块,根据压力传感器14检测的供液管道的液压数据来控制供液泵21工作,使供液管道保持预定压力向外恒压输送液体。
[0043]所述主控制器内设有反冲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反冲洗电磁阀19和内循环电磁阀16交替开闭;当反冲洗电磁阀19开启,供液泵21抽出的液体通过反冲洗管道4对净液箱9进行反冲洗;当内循环电磁阀16开启,供液泵21抽出的液体通过内循环管道15送入过滤机I进行再次过滤。
[0044]所述主控制器内设有补液控制模块,根据液位传感器13检测的净液箱9液位数据来控制加水电磁阀222开闭,使净液箱9液位不低于预定液位。
[0045]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0046]从机床回收的切削污液由污液入口 555进入过滤机I中进行过滤;切削污液中分离出的滤屑从卸屑斗11排出到集屑箱10中;过滤后的滤液流入集液槽2中,再通过排液管3流入净液箱9 ;
[0047]净液箱9内设置入液缓冲腔、消泡腔和除油腔,依次对液体进行入液缓冲、油泡隔离和浮油抽吸;从排液管3流入净液箱9的液体直接落入入液缓冲腔,再流入消泡腔,然后再流入除油腔;净液箱9内部设置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和消泡网板8,减小排液管3输出液体流入净液箱9时的冲力,降低排液管3输出液体对净液箱9液面的扰动影响;通过第一挡板6将入液缓冲腔的液面与除油腔的液面完全隔离,减小液体流入时的冲力对除油腔液面的扰动影响;通过第二挡板7将入液缓冲腔的液面与消泡腔的液面基本分隔,减小液体流入时的冲力对消泡腔液面的扰动影响,并进一步减小液体流入时的冲力对除油腔液面的扰动影响,使液体流过第二挡板7时,流速基本平稳;通过在消泡腔和除油腔间设置消泡网板8,阻止消泡腔液面的油泡进入除油腔,将消泡腔液面的油泡隔离,为下一步抽吸浮油做好准备;经过消泡网板8的液体进入除油腔后,带浮球的吸液端口 111在抽吸泵18的驱动下,从液体表面抽吸浮油;抽吸泵18输出的液体分两路,一路通过回流管道17进入过滤机I进行再次过滤,另一路进入除油盒20,经过除油盒20的除油处理,浮油回收,处理后的干净液体回流到净液箱9,除油盒20内的浮油排出收集;
[0048]当需要将净液箱9内的液体输出给机床回用时,关闭反冲洗电磁阀19和内循环电磁阀16,打开供液管道上的供液电磁阀,启动供液泵21,供液泵21通过抽液管道将净液箱9内液体抽出,供液泵21抽出的液体通过供液管道向外输出(根据压力传感器14检测的供液管道的液压数据来控制供液泵21工作,使供液管道保持预定压力向外恒压输送液体);净液箱9配置液位传感器13,监测净液箱9内液体的液位,当液位低于预定液位时,打开加水管道上的加水电磁阀222,水力比例加药泵223在加水管道中水流的驱动下,按比例定量将外部药剂吸入加水管道,加水管道最终将混合液输入净液箱9,实现向净液箱9加液;当净液箱9液位到达预定液位时,关闭加水电磁阀222,加液停止;
[0049]当需要对净液箱9进行反冲洗时,关闭供液电磁阀,交替开闭反冲洗电磁阀19和内循环电磁阀16,启动供液泵21,供液泵21通过抽液管道将净液箱9内液体抽出;当反冲洗电磁阀19开启,供液泵21抽出的液体通过反冲洗管道4对净液箱9进行反冲洗,反冲洗管道4上的喷嘴5对净液箱9底面进行高压冲洗,将净液箱9底面沉积的细小颗粒冲刷回液体中;当内循环电磁阀16开启,供液泵21抽出的液体通过内循环管道15送入过滤机I进行再次过滤;实现净液箱9底部清理,达到箱体的免维护,进一步保证切削液的品质。
[005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紧凑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机和净液箱,所述过滤机通过支架固定于净液箱正上方; 所述过滤机顶部设有污液入口,所述过滤机底部设有滤屑出口和滤液出口 ;所述过滤机的滤屑出口处设有用于接收滤屑的竖置卸屑斗,所述卸屑斗的底部出口处设有集屑箱;所述集屑箱位于卸屑斗的底部出口正下方,且固定于净液箱侧壁;所述过滤机的滤液出口处设有用于接收滤液的平置集液槽,所述集液槽底部固定有竖置的排液管,所述集液槽与排液管顶端贯通; 所述净液箱内设有入液缓冲腔、消泡腔和除油腔;所述排液管底端与净液箱的入液缓冲腔贯通;所述入液缓冲腔与除油腔通过竖置的第一挡板分隔,所述第一挡板用于将入液缓冲腔液面与除油腔液面完全隔离;所述入液缓冲腔与消泡腔通过竖置的第二挡板分隔,所述第二挡板用于将入液缓冲腔液面与消泡腔液面基本分隔,所述第二挡板与净液箱侧壁间设有间隔,所述入液缓冲腔液面与消泡腔液面在所述间隔处贯通;所述消泡腔与除油腔通过竖置消泡网板分隔,所述消泡腔液面与除油腔液面通过消泡网板贯通,所述消泡网板用于阻止消泡腔液面的油泡进入除油腔; 所述除油腔内设有带浮球的吸液端口,所述吸液端口通过抽吸管道连接至抽吸泵的输入端,所述抽吸泵通过带浮球的吸液端口对除油腔液面进行抽吸;所述抽吸泵的输出端通过回流管道连接至过滤机的输入端;所述抽吸泵的输出端还连接除油盒,所述除油盒对抽吸泵输出的液体进行除油处理,处理后的液体回流至净液箱; 所述净液箱配有抽液管道和供液泵,所述抽液管道连接供液泵的输入端,所述供液泵通过抽液管道将净液箱内液体抽出;所述供液泵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供液管道、反冲洗管道和内循环管道; 所述供液管道用于将供液泵抽出的液体向外输出;所述供液管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供液电磁阀,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供液管道的液压;所述供液电磁阀用于控制供液管道的通断; 所述反冲洗管道用于将供液泵抽出的液体对净液箱进行反冲洗;所述反冲洗管道包括位于净液箱底部四周的管道部分,该管道部分均布有若干指向净液箱内底面的喷嘴;所述反冲洗管道上设有反冲洗电磁阀,所述反冲洗电磁阀用于控制反冲洗管道的通断; 所述内循环管道用于将供液泵抽出的液体送入过滤机进行再次过滤;所述供液泵的输出端通过内循环管道连接至过滤机的输入端;所述内循环管道上设有内循环电磁阀,所述内循环电磁阀用于控制内循环管道的通断; 所述净液箱还配有液位传感器和加水管道;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净液箱内液体的液位;所述加水管道用于向净液箱输入外部液体;所述加水管道上设有水力比例加药泵和加水电磁阀;所述加水电磁阀位于水力比例加药泵的输入端,所述加水电磁阀用于控制加水管道的通断;所述水力比例加药泵,在加水管道中水流的驱动下,按比例定量将外部药剂吸入加水管道; 所述抽吸泵、除油盒、供液泵、压力传感器、加水电磁阀、水力比例加药泵、反冲洗电磁阀都位于过滤机与净液箱间的支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泵、压力传感器、供液电磁阀、反冲洗电磁阀、内循环电磁阀、液位传感器、加水电磁阀分别连接至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设于控制箱内,所述控制箱固定于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内设有供液PID控制模块,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供液管道的液压数据来控制供液泵工作,使供液管道保持预定压力向外恒压输送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内设有反冲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反冲洗电磁阀和内循环电磁阀交替开闭;当反冲洗电磁阀开启,供液泵抽出的液体通过反冲洗管道对净液箱进行反冲洗;当内循环电磁阀开启,供液泵抽出的液体通过内循环管道送入过滤机进行再次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内设有补液控制模块,根据液位传感器检测的净液箱液位数据来控制加水电磁阀开闭,使净液箱液位不低于预定液位。
【文档编号】B01D36/00GK203954850SQ201420382552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1日
【发明者】顾明华, 高鹏, 焦贯伟, 王德军, 马致远, 王洁 申请人:苏州帝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