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反应釜的湍流搅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163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用于反应釜的湍流搅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装置,特别涉及化工领域的用于反应釜的湍流搅动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其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加速反应进行的搅拌桨。反应溶液及固体反应物在搅拌浆的作用下,在反应釜内混合、反应。通常,会在反应釜的釜体内竖直设置一个转轴,在转轴上设置有搅拌的叶片来搅拌反应物使其反应。

但是,由于叶片的位置处于釜体的中心位置,难以对釜体侧壁的流体进行搅动;并且,釜体内流体涡流方向单一,对于混合的效率会有所降低。

在恩替卡韦的制备过程中,由于混合溶液处于饱和和半饱和状态,其内部的晶体会有析出过程,因此需要不断的搅拌防止晶体析出,而由于反应釜的边部缺乏液体流动,极易产生晶体析出并附着于内侧壁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反应釜边缘及底部的反应物质不能充分均匀反应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让反应釜边缘及底部的反应物质均匀反应的用于反应釜的湍流搅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用于反应釜的湍流搅动装置,包括固定于釜体内壁的环形导轨、环形转动件和驱动装置;环形转动件与环形导轨同心转动连接,环形转动件设有湍扰部,驱动装置驱动环形转动件转动,所述湍扰部呈片状,湍扰部固定于环形转动件内侧壁。

优选的,驱动装置包括防水的电机和用于驱动环形转动件转动的驱动单元。

优选的,驱动单元为齿轮,环形转动件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环。

优选的,湍扰部与环形转动件内壁连接处的夹角小于90°。

优选的,环形导轨设有导槽,环形转动件包括有导环,导槽形状呈“凹”形,导环呈环状,导环嵌入导槽内。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反应釜内部的湍流搅动装置可以把反应釜内边缘的未能充分反应的物质进行充分的搅拌,可以使反应釜内的未能反应物质反应的更加充分均匀。

二、通过控制湍流搅动装置的转动方向,控制湍扰部的转动方向,当湍扰部与中部转轴上的叶片转动方向相同时,可以快速的使釜体内的流体产生涡流;当湍扰部与中部转轴上的叶片转动方向相反时,可以配合叶片打乱流体涡流,形成大量的湍流,加快物质的混合。

附图说明

图1: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湍流搅动装置应用于反应釜的内部结构示图;

图3:本发明用于反应釜的湍流搅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用于反应釜的湍流搅动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用于反应釜的湍流搅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用于反应釜的湍流搅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A-A剖视图。

附图标记:1、釜体;2、转轴;3、电机;4、湍流搅动装置;5、环形导轨;6、环形转动件;7、驱动装置;8、湍扰部;9、驱动单元;10、齿环;11、导槽;12、导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6所示的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转轴2和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3,还包括湍流搅动装置4,湍流搅动装置4设置于釜体内侧壁,湍流搅动装置4包括环形导轨5、环形转动件6和驱动装置7;环形转动件6与环形导轨5同心转动连接,环形导轨5固定釜体1内侧壁,环形转动件4设有湍扰部8,驱动装置7驱动环形转动件6转动。

环形导轨5固定于釜体1内壁优选用螺丝,环形转动件6与转轴2同时转动,优选方向相反,这样可以使反应物充分反应均匀。

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7包括电机3和用于驱动环形转动件4转动的驱动单元9,驱动装置7固定于釜体1内侧壁,驱动装置7与螺丝钉连接优选用螺丝钉固定。

如图4所示,驱动单元9优选为齿轮,环形转动件6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环10,驱动单元9可以稳定连续的带动环形转动件6转动。

如图3所示,釜体1内壁有容置空腔,电机3固定于凸起的容置空腔内,这样可以避免占用反应空间或从反应空隙不方便反应物残留的清除,且电机3防水或电机3外增设有防水的装置,避免反应物中水分进入电机3造成电机3造成损坏。

如图3或5所示,所述湍扰部8为片状方体,优选为长方体合金金属片,与环形转动件6内壁呈夹角为0-90°连接固定,优选为85°,数量为多个,优选为8个,湍扰部8与环形转动件6内壁有夹角是为了增大转动漩涡,从而使反应更加充分。

如图4所示,环形导轨5有导槽11,环形转动件6包括有导环12,导槽11 形状呈“凹”形,导环12呈环形状,导环12嵌入导槽11内,安装方式优选用螺丝从环形转动件6内壁与导环12连接固定,这样安装方便,且便于清洗。

湍流搅动装置4在釜体1底部,由于固定沉淀物沉积在底部,并且在反应釜未注满时,可以对釜体1底部未反应的物质进行搅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