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混合搅拌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8752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电机混合搅拌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电机混合搅拌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

目前,在生产达泊西汀、阿托伐他汀、罗苏伐他汀、匹伐他汀钙及其中间体系列产品时,由于生产原料化学性质的原因,在反应釜内搅拌时,有可能会和氧气接触时,发生氧化、爆炸等危险情况,并且由于生产原料的粘度不同,造成搅拌不充分的情况。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双电机混合搅拌反应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机混合搅拌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电机混合搅拌反应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出料口,所述罐体的上部通过连接架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上搅拌轴,所述上搅拌轴的中部外侧固定安装有混合浆,所述罐体的下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上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保温层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内盘管,所述内盘管的下端连接有进水口,所述内盘管的上端连接有出水口,所述罐体的底部通过变速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机,所述变速器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下搅拌轴,所述下搅拌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刮边浆。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内腔上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上搅拌轴的下端通过连接装置与下搅拌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上轴套和下轴套,所述上轴套与下轴套之间活动安装有滚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具有搅拌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通过设置保温层,不会因为本体表面温度过高造成工作人员的烫伤,且可有效维持本体内部温度,防止热量散失过快,造成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电动机、2连接架、3罐体、4保温层、5支座、6内盘管、7连接装置、71上轴套、72滚轴、73下轴套、8进水口、9出料口、10变速器、11第二电动机、12下搅拌轴、13刮边浆、14出水口、15混合浆、16温度传感器、17进料口、18上搅拌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电机混合搅拌反应釜,包括罐体3,所述罐体3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进料口17,所述罐体3的内腔上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罐体3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出料口9,所述罐体3的上部通过连接架2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机1,所述第一电动机1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上搅拌轴18,所述上搅拌轴18的中部外侧固定安装有混合浆15,所述罐体3的下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层4,所述保温层4的上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支座5,所述保温层4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内盘管6,所述内盘管6的下端连接有进水口8,所述内盘管6的上端连接有出水口14,所述罐体3的底部通过变速器10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机11,所述变速器10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下搅拌轴12,所述下搅拌轴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刮边浆13,所述上搅拌轴18的下端通过连接装置7与下搅拌轴1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装置7包括上轴套71和下轴套73,所述上轴套71与下轴套73之间活动安装有滚轴7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机混合搅拌反应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出料口,所述罐体的上部通过连接架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上搅拌轴,所述上搅拌轴的中部外侧固定安装有混合浆,所述罐体的下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上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保温层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内盘管,所述内盘管的下端连接有进水口,所述内盘管的上端连接有出水口,所述罐体的底部通过变速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机,所述变速器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下搅拌轴,所述下搅拌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刮边浆。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搅拌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高占友;刘长锁;马秀玲;傅丽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中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8.31
技术公布日:2018.03.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