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聚氨酯喷涂发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907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聚氨酯喷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口径聚氨酯喷涂发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节能市场的迅速发展,聚氨酯喷涂在保温防水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主导市场的保温节能产品之一。聚氨酯具有保温隔热、防水等功能,经常用于生产保温管。

但是,现有的喷涂工艺口径只能达到DN500-1000,而且喷涂过程中很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口径聚氨酯喷涂发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口径聚氨酯喷涂发泡装置,包括保温箱和滑轨,所述保温箱内部底端设有加热器,所述保温箱内部设有第一料桶和第二料桶,所述第一料桶和第二料桶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供料泵和第二供料泵连通,所述第一供料泵和第二供料泵的出料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的出料口通过管道均与混合装置连通,所述混合装置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第三供料泵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三供料泵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增压泵连通,所述增压泵通过管道与喷枪连通,所述喷枪伸入喷涂仓内部,所述滑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滑块的顶端设有喷涂支架,所述喷涂支架的另一端与喷涂仓的底部相连接,所述保温箱外部设有控制器,所述加热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料桶和第二料桶外均设有伸入第一料桶和第二料桶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述喷涂仓可以根据情况更换不同的规格。

优选的,所述喷枪在喷涂仓内部的距离可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大口径聚氨酯喷涂发泡装置,通过喷涂仓的设计,可以防止喷涂物料散落在周围,保护了周围的环境;而且喷涂仓的规格可以更换,喷枪在喷涂仓内的距离可控,从而可以控制喷枪与管件的喷涂距离,因此,可以喷涂的保温管的口径为DN500-DN1400,聚氨酯保温层的厚度为40mm-80mm,保温层厚度可任意调整;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可以随时监测物料的温度,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温度保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该大口径聚氨酯喷涂发泡装置设计合理,可以满足大口径保温管的生产,而且避免了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温箱、2加热器、3第一料桶、4第二料桶、5第一供料泵、6第二供料泵、7第一流量计、8第二流量计、9混合装置、10第三供料泵、11增压泵、12喷涂仓、13喷枪、14滑轨、15滑块、16驱动电机、17喷涂支架、1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大口径聚氨酯喷涂发泡装置,包括保温箱1和滑轨14,所述保温箱1内部底端设有加热器2,所述保温箱1内部设有第一料桶3和第二料桶4,所述第一料桶3和第二料桶4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供料泵5和第二供料泵6连通,所述第一供料泵5和第二供料泵6的出料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流量计7和第二流量计8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计7和第二流量计8的出料口通过管道均与混合装置9连通,所述混合装置9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第三供料泵10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三供料泵10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增压泵11连通,所述增压泵11通过管道与喷枪13连通,所述喷枪13伸入喷涂仓12内部,所述保温箱1外部设有控制器18,所述加热器2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8电性连接。

所述滑轨14上设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上安装有驱动电机16,所述滑块15的顶端设有喷涂支架17,所述喷涂支架17的另一端与喷涂仓1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6可以驱动滑块15在滑轨14上左右匀速滑动,从而保证均匀喷涂。

其中,所述第一料桶3和第二料桶4外均设有伸入第一料桶3和第二料桶4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8电性连接,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与预设温度不符时,温度传感器将信号输送给控制器18,控制器18控制加热器2进行相应的调整。

所述喷涂仓12可以根据情况更换不同的规格,从而可以使不同规格的管件穿过喷涂仓12进行喷涂,而且可以控制喷枪13与管件的喷涂距离,适合大口径管件的喷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