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286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液,废液中含有大量的腐蚀性液体或有害物质,如果随便排放到外界,会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如果不小心被人接触,还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有必要对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液进行回收处理,在证明废液无毒无害后,才可以排放到大气或排水沟中。化学废液包括有无机废液和有机废液两大类。无机废液主要含有重金属、重金属络合物、酸碱、氰化物、硫化物、卤素离子以及其他无机离子等有毒有害物质。而有机废液含有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酚类、石油类、油脂类等有毒有害物质。不同废液中,污染物组成不同,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度也不相同。可见,必须对废液进行有效分类回收,以避免不同种类的废液混合处理,导致处理难度和费用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能够同时回收多种不同类型废液的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包括有支架、分液单元、回收箱;所述支架包括有上支撑板、支撑杆、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通过多根支撑杆连接为一体,所述上支撑板上设有多个支撑口,所述下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分液单元包括有单一废液槽、第一废液管、混合废液槽、分液槽、第二废液管、第三废液管;所述单一废液槽及所述混合废液槽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支撑口内,所述单一废液槽底部连通第一废液管且所述第一废液管底部经一个固定孔固定位置;所述混合废液槽下方设有分液槽,所述分液槽顶部经第二废液管与混合废液槽相连通,所述分液槽底部连通多根第三废液管,各所述第三废液管分别经一个固定孔固定位置;所述回收箱的顶面设有多个与固定孔位置匹配的回收口,各回收口下均对应设置一集液瓶。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4根,所述支撑杆位于上支撑板四角与下支撑板四角之间对应位置。能够有效的支撑上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支撑口的口径小于所述单一废液槽的直径。从而使支撑口能够支撑单一废液槽,不使其从支撑口内滑落。

优选地,所述支撑口的口径小于所述混合废液槽的直径。从而使支撑口能够支撑混合废液槽,不使其从支撑口内滑落。

优选地,所述第一废液管、第三废液管的管径均小于所述固定孔的孔径。从而使第一废液管、第三废液管能够插入固定孔内固定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废液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能够有效控制单一废液从单一废液槽经第一废液管、固定孔流入回收箱内相应的集液瓶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废液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能够有效控制混合废液从混合废液槽经第二废液管分层流入分液槽。

优选地,所述第三废液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能够有效控制分层的混合废液从分液槽分别经第三废液管、固定孔流入回收箱内相应的集液瓶内。

上述第一废液管、第二废液管、第三废液管均为耐腐蚀的玻璃、塑料或橡胶导管。

上述单一废液槽、混合废液槽、分液槽均为耐腐蚀的玻璃器皿。

优选地,所述下支撑板的面积不小于回收箱顶面的面积。以便于封闭回收箱,防止废液溅出。

优选地,所述回收箱上还设有活动门。以便将收集完废液的集液瓶取出,进行相应废液处理。

优选地,所述集液瓶上设有瓶塞。所述瓶塞用于密闭集液瓶内收集的不同废液。

优选地,所述单一废液槽选自有机酸性废液槽、有机中性废液槽、有机碱性废液槽、无机酸性废液槽、无机中性废液槽、无机碱性废液槽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地,所述集液瓶选自有机酸性废液集液瓶、有机中性废液集液瓶、有机碱性废液集液瓶、无机酸性废液集液瓶、无机中性废液集液瓶、无机碱性废液集液瓶、混合上层有机废液集液瓶、混合下层无机废液集液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地,所述混合废液槽设置在位于上支撑板上中心位置的支撑口内,所述单一废液槽设置在位于上支撑板上中心位置的两侧支撑口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能够对不同性质的废液进行分类收集,避免不同性质的废液混合后可能发生的意外和事故;同时有利于废液在后续处理过程中,依据先分类再处理的原则进行科学化、无害化的处理。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而且整个装置在回收过程中基本在密闭状态下进行,人体不接触废液,有效防止了废液对于人体的毒害也有效减轻了废液对于环境的污染。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可固定放置,亦可放置于推车上进行便捷移动,方便废液的回收,减轻实验室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中的单一废液槽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中的混合废液槽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中的上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中的下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中的回收箱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支架

11 上支撑板

111 支撑口

12 支撑杆

13 下支撑板

131 固定孔

2 分液单元

21 单一废液槽

22 第一废液管

221 第一控制阀

23 混合废液槽

24 分液槽

25 第二废液管

251 第二控制阀

26 第三废液管

261 第三控制阀

3 回收箱

31 回收口

4 集液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包括有支架1、分液单元2、回收箱3;所述支架1包括有上支撑板11、支撑杆12、下支撑板13,所述上支撑板11与下支撑板13之间通过多根支撑杆12连接为一体,所述上支撑板11上设有多个支撑口111,所述下支撑板13上设有多个固定孔131;所述分液单元2包括有单一废液槽21、第一废液管22、混合废液槽23、分液槽24、第二废液管25、第三废液管26;所述单一废液槽21及所述混合废液槽23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支撑口111内,所述单一废液槽21底部连通第一废液管22且所述第一废液管22底部经一个固定孔131固定位置;所述混合废液槽23下方设有分液槽24,所述分液槽24顶部经第二废液管25与混合废液槽23相连通,所述分液槽24底部连通多根第三废液管26,各所述第三废液管26分别经一个固定孔131固定位置;所述回收箱3的顶面设有多个与固定孔131位置匹配的回收口31,各回收口31下均对应设置一集液瓶4。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2为4根,所述支撑杆12位于上支撑板11四角与下支撑板13四角之间对应位置。能够有效的支撑上支撑板1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口111的口径小于所述单一废液槽21的直径,从而使支撑口111能够支撑单一废液槽21,不使其从支撑口111内滑落。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口111的口径小于所述混合废液槽23的直径,从而使支撑口111能够支撑混合废液槽23,不使其从支撑口111内滑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废液管22、第三废液管26的管径均小于所述固定孔131的孔径。从而使第一废液管22、第三废液管26能够插入固定孔131内固定位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废液管22上设有第一控制阀221。所述第一控制阀221能够有效控制单一废液从单一废液槽21经第一废液管22、固定孔131流入回收箱3内相应的集液瓶4内。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废液管25上设有第二控制阀251。所述第二控制阀251能够有效控制混合废液从混合废液槽23经第二废液管25分层流入分液槽24。所述第三废液管26设有第三控制阀261。所述第三控制阀261能够有效控制分层的混合废液从分液槽24分别经第三废液管26、固定孔131流入回收箱3内相应的集液瓶4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所述下支撑板13的面积不小于回收箱3顶面的面积。以便于封闭回收箱3,防止废液溅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回收箱3上还设有活动门。以便将收集完废液的集液瓶4取出,进行相应废液处理。所述集液瓶4上设有瓶塞。所述瓶塞用于封闭集液瓶4内收集的不同废液。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单一废液槽21选自有机酸性废液槽、有机中性废液槽、有机碱性废液槽、无机酸性废液槽、无机中性废液槽、无机碱性废液槽中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集液瓶4选自有机酸性废液集液瓶、有机中性废液集液瓶、有机碱性废液集液瓶、无机酸性废液集液瓶、无机中性废液集液瓶、无机碱性废液集液瓶、混合上层有机废液集液瓶、混合下层无机废液集液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混合废液槽23设置在位于上支撑板11上中心位置的支撑口111内,所述单一废液槽21设置在位于上支撑板11上中心位置的两侧支撑口111内。

下面结合图1-5,说明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使用过程。

使用者获得如图1-5所示的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将不同性质的单一废液,分别倒入各种单一废液槽21内,打开第一废液管22上的第一控制阀221,单一废液由单一废液槽21经第一废液管22并经过下支撑板13上的一个固定孔131,由回收箱3顶面的回收口31,流入相应性质的集液瓶4内。同时,将混合废液倒入混合废液槽23中,由于混合废液中废液的不同化学性质,混合废液产生静置分层,打开第二废液管25上的第二控制阀251,先将下层废液经第二废液管25流入分液槽24内,关闭第二控制阀251,打开一个第三废液管26上的第三控制阀261,将分液槽24内的下层废液经一个第三废液管26并经过下支撑板13上的一个固定孔131,由回收箱3顶面的回收口31,流入相应性质的集液瓶4内。然后,再打开第二废液管25上的第二控制阀251,将上层废液经第二废液管25流入分液槽24内,打开另一个第三废液管26上的第三控制阀261,将分液槽24内的上层废液经另一个第三废液管26并经过下支撑板13上的另一个固定孔131,由回收箱3顶面的回收口31,流入相应性质的集液瓶4内。打开回收箱3上的活动门,将收集好的不同性质的集液瓶4从回收箱3内取出,盖上瓶塞密闭,运到相应场所进行相应废液处理。再次使用时,重复上述步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验室废液回收装置,能够对不同性质的废液进行分类收集,避免不同性质的废液混合后可能发生的意外和事故,同时有利于废液依据先分类再处理的原则进行科学化、无害化的处理,有效防止了废液对于人体的毒害也有效减轻了废液对于环境的污染。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