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形螺旋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886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锥形螺旋混合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混合机,尤其涉及一种螺旋混合机。



背景技术:

螺旋混合机广泛应用于化工、陶瓷粉末、农药、染料、食品、色料、饲料、建材、稀土等粉体与粉体的混合。目前,常用的有单螺旋和双螺旋混合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264628 U,提供了一种单螺旋混合机,能够实现固体物料混合,同时可以实现液体和固体物料的混合。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5462002 U,提供了一种螺旋混合机,能耗低,死角较少,对物料的混合效果较理想。

在针对粉体和粉体混合时,传统的螺旋混合机进料口多设置在料筒上方,进料量大的时候,物料通常会直接掉落到混合机的底部,导致物料成堆的堆积在底部,给混合带来难度,需要长时间的运行混合,降低了混合效率。

目前,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291777 U对现有的混合机的进料方式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双螺旋锥形混合机,物料通过进料管直接被输送到螺旋片上,避免了物料直接掉到壳体底部。但是,由于螺旋片占据空间体积较小,绝大多数粉料还是直接散落到底部,同时,如果粉料因受潮而结块,会对螺旋片冲击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料时粉料一次性沉入螺旋混合机底部和粉料因受潮结块不能高效充分混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锥形螺旋混合机。

一种锥形螺旋混合机,包括,筒体、驱动装置和螺旋轴,所述筒体呈锥形,所述螺旋轴在驱动装置作用下旋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叶片和进料口,所述叶片设置于筒体的上部,所述螺旋轴带动叶片旋转,所述进料口将物料输送到 叶片的上方。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还包括储料仓,所述储料仓由底板和侧立柱构成,所述侧立柱设置有多根,侧立柱两端分别与底板和筒体连接,所述侧立柱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底板设置于叶片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叶片和螺旋轴键连接。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还包括传动轴、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大齿轮设置于底板的下方并与螺旋轴键连接,所述小齿轮有多个,并有与小齿轮同等数量的叶片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底板可转动连接并轴向固定,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与小齿轮和叶片键连接,所述小齿轮和大齿轮啮合传动。

优选的,还包括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和密封圈,所述圆锥滚子轴承成对正装使用,所述传动轴中部直径大于两端形成两个台阶面,所述底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圆锥滚子轴承设置于安装孔中,所述轴承端盖与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并压紧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轴承端盖与传动轴形成的腔体中。

优选的,所述筒体由上筒体和下筒体构成,所述下筒体和上筒体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对于粉料混合,在上料时,多种粉料经过旋转叶片加速,以及侧立柱的反射和折射作用,随机均匀的散播在筒体中,进行了初步的混合,避免粉料成堆聚集在筒体的底部,提高了混合效率。

2.对于受潮的粉料结块,经过叶片和储料仓侧立柱的作用,结块重新粉碎成粉料后,从侧立柱之间的空隙中进入筒体,有利于提高混合效率,避免结块对螺旋轴造成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叶片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叶片和螺旋轴传动关系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双螺旋混合机上的应用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锥形螺旋混合机,包括,筒体1、驱动装置2和螺旋轴3,所述筒体1呈锥形,所述螺旋轴3在驱动装置2作用下旋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叶片4和进料口5,所述叶片4设置于筒体1的上部,螺旋轴3的转动带动叶片4旋转,所述进料口5将物料输送到叶片4的上方。进料口5设置有多个,有两种设置方式,一种是直接设置在叶片4的垂直上方,在进料时粉料直接落在叶片4上;另一种,设置在叶片4的侧上方,通过引流槽将粉料引导至叶片4上,如图2所示,为叶片2的一种常用形式,但不仅限于此。

本螺旋混合机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启动驱动装置2,驱动螺旋轴3转动,同时带动叶片4转动;其次,将需要混合的两种或多种粉料同时经过进料口5输送到叶片4上,粉料在旋转的叶片4的作用下,随机的均匀的飞散到筒体1内部,完成上料过程中第一阶段的混合;然后,粉料落入筒体1内部后,螺旋轴3继续旋转,进一步混合粉料,混合完毕后,排料并关机。

为了延长上料过程,防止粉料从叶片4的空隙中直接掉入筒体1内部,还设置有储料仓,如图1所示,所述储料仓由底板7和侧立柱6构成,所述侧立柱6设置有多根,侧立柱6两端分别与底板7和筒体1连接,所述侧立柱6之 间留有间隙,所述底板7设置于叶片4的下方。投入的粉料,会暂存在底7上,不会直接掉入筒体1底部。所有粉料,都是经过旋转的叶片4的加速甩出的,粉料在甩出过程中,碰到侧立柱6后,再次经过反射和折射,一方面,其散落的随机性更好,所以两种粉料的混合效果就更好;另一方面,对于受潮结块的粉料,会在此过程中粉粹,为后面的混合提供方便,提高了混合效率。

优选的,所述叶片4和螺旋轴3键连接,如图1所示。

为了获得更好的叶片4对粉料的加速效果,如图3所示,还包括传动轴9、大齿轮10和小齿轮16,可以设置有多个叶片4,所述大齿轮10设置于底板7的下方并与螺旋轴3键连接,所述小齿轮16有多个,并有与小齿轮16同等数量的叶片4和传动轴9,所述传动轴9与底板7可转动连接并轴向固定,所述传动轴9两端分别与小齿轮16和叶片4键连接,所述小齿轮16和大齿轮10啮合传动。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2个叶片4。

通过上述的传动方式,大齿轮10带动小齿轮16转动,在螺旋轴3同一转速下,叶片4的转速更高,同时其数量也增加,可以获得更好的对粉料的加速效果,在粉料进料过程中更好的进行混合。

优选的,传动轴9和底板7的转动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包括圆锥滚子轴承12、轴承端盖11和密封圈15。圆锥滚子轴承12成对正装使用,即,两个轴承外圈的窄边相对。传动轴9中部直径大于两端形成两个台阶面,圆锥滚子轴承12的内圈通过两个台阶面轴向定位。底板7开设有安装孔,圆锥滚子轴承12设置于安装孔中,轴承端盖11与底板7通过螺栓连接并压紧圆锥滚子轴承12的外圈,通过两对轴承,实现传动轴9的轴向定位和相对底板7的转动。密封圈15设置于轴承端盖11与传动轴9形成的腔体中,分别在底板7的上下两侧均设置一个,防止粉料进入,损坏轴承。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螺旋混合机的检修,筒体1由上筒体101和下筒体102构成,上筒体101和下筒体102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检修螺旋轴或者筒体1内部时,可以将下筒体102卸下,不需要将整个螺旋混合机从上边拆开,提高了检修维护的效率。

如图5所示,本发明也可以与双螺旋的混合机结合应用,叶片4与公转轴3键连接,同时,也可以采用多个叶片4的设置方式,其设置方式连接关系应用原理与上述相同。

可理解的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