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的工业粉尘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556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业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的工业粉尘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弥漫在空气中,为了净化车间内的空气,现有的除尘方式主要使用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净化器在对空气进行净化除尘时,粉尘容易沉积在过滤网上,导致过滤网的滤孔被堵塞,并且需要人工定期清洗,人工劳动强度大,操作繁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环保的工业粉尘处理设备。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的工业粉尘处理设备,所述环保的工业粉尘处理设备包括壳体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装置上的电缸装置、收容于所述壳体装置内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左侧的清扫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右侧的第二过滤装置,所述壳体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光滑块、位于所述壳体右侧的抽气管、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上的风机、阀门,所述电缸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电缸、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电缸左侧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下方的推动架、设置于所述推动架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左方上下两侧的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右方上下两侧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右侧的固定块,所述清扫装置包括挡板、位于所述挡板右侧的第三弹簧、第一连接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的旋转杆、设置于所述旋转杆上端的第二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块右侧的移动板、位于所述移动板右侧的海绵块、位于所述移动板上下两侧的第四弹簧,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右侧的管道、位于所述管道上下两侧的第五弹簧。

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的左端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缸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风机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贯穿所述光滑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推动架的一端与所述推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推动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推动架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设有两个,所述定位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设有两个,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挡板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左端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右端与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上设有位于其上端的第一凹槽及位于其下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旋转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旋转杆枢轴连接,所述海绵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移动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的右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左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四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五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环保的工业粉尘处理设备能够对空气进行彻底有效的净化过滤,净化效果显著,并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可以自动的对第一过滤网进行清扫,防止第一过滤网的滤孔被堵塞住,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环保的工业粉尘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环保的工业粉尘处理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环保的工业粉尘处理设备包括壳体装置1、设置于所述壳体装置1上的电缸装置2、收容于所述壳体装置1内的第一过滤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左侧的清扫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右侧的第二过滤装置5。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装置1包括壳体11、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的光滑块12、位于所述壳体11右侧的抽气管15、设置于所述抽气管15上的风机13、阀门14。所述壳体1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壳体11的左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11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112,所述第一通孔111及第二通孔112呈圆形且与所述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光滑块12呈圆柱体,所述光滑块12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11且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抽气管15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112且与所述壳体1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抽气管15的内部与所述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风机13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风机13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所述风机13打开或者关闭。所述阀门14用于控制所述抽气管15内气体的流量。

如图1所示,所述电缸装置2包括支撑板21、位于所述支撑板21上方的电缸22、位于所述支撑板21下方的第一固定杆23、位于苏搜狐电缸22左侧的推动杆24、位于所述推动杆24下方的推动架25、设置于所述推动架25上的第一弹簧26。所述支撑板21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21的左端与所述壳体1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缸22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电缸22提供电能,所述电缸22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所述电缸22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缸22与支撑板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23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23的下端与所述风机13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24呈水平状,所述推动杆24的右端与所述电缸22连接,使得所述电缸22可以带动所述推动杆24左右移动,所述推动杆24贯穿所述光滑块12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推动杆24可以左右移动。所述推动架25呈l型,所述推动架25的一端与所述推动杆2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架25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26的右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6的左端与所述推动架25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包括第一过滤网31、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31左方上下两侧的定位杆32、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31右方上下两侧的第二弹簧34、位于所述第二弹簧34右侧的固定块33。所述第一过滤网3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31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过滤网31可以在所述壳体11内左右移动,所述推动架25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过滤网3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32设有两个,所述定位杆32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杆3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3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32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进而使得所述第一过滤网31顺利的左右移动且不会倾斜。所述第二弹簧34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34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4的右端与所述固定块3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3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1内的上下两侧,所述固定块33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33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清扫装置4包括挡板41、位于所述挡板41右侧的第三弹簧42、第一连接块43、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块43上的旋转杆44、设置于所述旋转杆44上端的第二连接块45、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块45右侧的移动板46、位于所述移动板46右侧的海绵块48、位于所述移动板46上下两侧的第四弹簧47。所述挡板41呈长方体,所述挡板41的下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4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块43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2的左端与所述挡板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2的右端与所述旋转杆44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44呈长方体,所述旋转杆44上设有位于其上端的第一凹槽及位于其下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43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旋转杆44枢轴连接,使得所述旋转杆44可以围绕所述第一连接块43旋转。所述第二连接块45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块45与所述移动板4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45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旋转杆44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块45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旋转。所述移动板46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海绵块48呈长方体,所述海绵块48的左表面与所述移动板46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48的右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过滤网31的左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四弹簧4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移动板46的上下两侧,所述第四弹簧47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杆3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47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46的端部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移动板46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过滤装置5包括第二过滤网51、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51右侧的管道52、位于所述管道52上下两侧的第五弹簧53。所述第二过滤网5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51的下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道52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112且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管道52的内部与所述第二通孔112的内部相通,所述管道52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53设有两个,所述第五弹簧53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53的右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环保的工业粉尘处理设备使用时,首先将其放置在车间内,然后打开阀门14,并且打开风机13的开关,使得车间内带有粉尘的空气从壳体11的左端进入到壳体11内,且从挡板41的上端进入到壳体11内。然后经过第一过滤网31的过滤后进入到所述第一过滤网31的右侧,然后再经过第二过滤网51的过滤后进入到所述管道52内,然后进入到所述抽气管12内,最后排出,排出的空气经过第一过滤网31及第二过滤网32的过滤后不再含有灰尘,环保无污染。由于第一过滤网31过滤掉空气中大部分的粉尘杂质,此时打开电缸22的开关,使得所述推动杆24左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推动架25左右移动,所述第一过滤网31左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定位杆32随之不断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一过滤网31向右移动时,所述第三弹簧42向右推动所述旋转杆44,所述第四弹簧47向右拉动所述移动板46,使得所述移动板46向右移动,所述海绵块48随之向右移动,使得海绵块48始终顶靠在第一过滤网31的左表面上,且所述海绵块48向下移动,从而可以对第一过滤网31的左表面进行清扫,所述第一过滤网31向左移动时,所述第四弹簧47向左移动,所述海绵块48向左移动,所述旋转杆44围绕所述第一连接块43逆时针旋转,所述海绵块48亦向上移动,从而可以再次对第一过滤网31的左表面进行清扫,此时所述第三弹簧42被压缩,由于第一过滤网31不断的左右移动,使得所述海绵块48在所述第一过滤网31的左表面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对第一过滤网31的左表面进行清扫,以便清除第一过滤网31左表面上的灰尘杂质,防止第一过滤网31的滤孔被堵塞住,保证过滤的顺利进行,直至将车间内的空气净化完毕为止。至此,本发明环保的工业粉尘处理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