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763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废液体处理技术领域,涉及通过应用环保型物理材料制作废液处理催化剂负载装置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废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液处理通常采用催化剂分解方法,因为此方法不存在与化学物质、副产品等相关的问题,且反应进行得相对较快。但是,当催化剂以颗粒状态存在时,催化剂较小的比表面积将会抑制处理效率的提高,且在废液组分的分解反应中产生气体时,为了使气体排出系统,反应器必须具有通道结构来引导废液向上流动,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催化剂磨损和流失。

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催化剂载体有:sio2,al2o3、玻璃纤维网(布)、空心陶瓷球、海砂、层状石墨、空心玻璃珠、石英玻璃管(片)、普通(导电)玻璃片、有机玻璃、光导纤维、天然粘土、泡沫塑料、树脂、木屑、膨胀珍珠岩、活性炭等。面对当前严峻的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问题,探索新的能循环使用的多相催化材料应用于有机物的转化及污染物的降解一直是材料化学与催化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此外,在载体选择时,必须对效率、催化活性、催化剂负载的牢固性、使用寿命、价格等作综合考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催化效率、催化活性、催化剂负载的牢固性、以及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制作成本、环保等因素,提供一种废液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液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室,反应室顶壁上设置有废气出口,同时反应室两端分别设置废液入口和废液出口,其中废液入口设置在靠近或者位于反应室底部,废液出口设置在反应室另一端的顶部,废液入口、废液出口和废气出口均设置有开关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反应室内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催化处理单元,所述的催化处理单元设置有至少一个催化剂负载管束,所述的催化剂负载管束的内部由纤维活性炭作为分隔层形成蜂窝网状通孔,其中作为内部蜂窝网状通孔分隔层的纤维活性炭用催化剂浸渍或含有催化剂,催化剂负载管束的管壁由抑制液体通过的材料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催化剂负载管束内部纤维活性炭作为蜂窝网状通孔分隔层,纤维活性炭作为蜂窝网状分隔层的通孔结构,可以是贯通催化剂负载管束的各种几何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的催化剂负载管束的管壁由抑制液体通过但允许气体通过的材料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催化负载管束平行间隔地固定分布在反应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催化负载管束平行间隔地固定分布在反应室内,其固定方式通过催化剂负载管束中心设置固定连接反应室顶部和底部的中心固定轴,以增加催化剂负载管束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室内设置液位计,控制反应室内废液的液位基本等同于催化剂负载管束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包括催化剂处理单元之间设置阻流板,阻流板固定在反应室的底部,所述的阻流板的高度等于或者高于催化剂负载管束的高度,增加废液与催化剂负载管束的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室侧壁和底部选择性的安装加热装置,根据废液处理需要,对反应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原理为:当废液从反应室底部的废液入口流入反应室内,即从底部流入第一个催化处理单元,因为催化处理单元的催化剂负载管束的管壁有抑制液体通过的包裹层,且催化处理单元后面设置有等于或者高于催化处理单元的阻流板,反应室内废液的液位与催化处理单元高度基本等同,所以废液能够充分地从催化剂负载管束底部进入,并通过催化剂负载管束从其顶部流出进入下一个催化处理单元,这样废液与催化剂充分接触;而且反应产生的气体也可以通过废气出口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应用纤维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负载管束的内部通孔的分隔层,催化剂负载效果好,不仅可以抑制细粉的产生,且不会增大废液流通阻力,因此可以高效处理废液。由于催化剂负载管束的管壁为抑制液体通过的材料形成,以及阻流板的设置,使废液与催化剂管束均匀且充分的接触而进行反应,因此确保有效的处理废液。同时装置内设置阻流板,以及有效控制反应室内的液位,进一步保证了废液与催化剂负载管束的充分接触,从而保证废液处理。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可以根据废液处理的规模灵活调整,通用于大型或者小型废液处理需求,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使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

本技术: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催化剂负载管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室,2、催化剂负载管束,3、管壁,4、通孔分隔层,5、中心固定轴,6、阻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废液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室1,反应室1顶壁上设置有废气出口,同时反应室1两端分别设置废液入口和废液出口,其中废液入口设置在靠近反应室1底部,废液出口设置在反应室1另一端的顶部,废液入口、废液出口和废气出口均设置有开关控制阀。反应室1内固定设置有2个催化处理单元,每个催化处理单元设置有两个纤维活性炭作为内部蜂窝网状通孔分隔层4的催化剂负载管束2,催化剂负载管束2平行间隔地固定分布在反应室1内;催化剂负载单元之间设置阻流板6,阻流板6固定在反应室1的底部,所述的阻流板6的高度等于或者高于催化剂负载管束2的高度,增加废液与催化剂负载管束2的接触。

如图2所示,催化剂负载管束2的管壁3由抑制液体通过但允许气体通过的材料形成,作为内部蜂窝网状通孔分隔层4的纤维活性炭用催化剂浸渍或含有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负载管束2中心设置固定连接反应室1顶部和底部的中心固定轴5,以增加催化剂负载管束2的稳定性。

所述的反应室1内设置液位计,控制反应室内废液的液位基本等同于催化剂负载管束2的高度。反应室1的侧壁及底部上安装加热装置,根据废液处理需要,对反应室1内的温度进行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废液体处理技术领域,涉及通过应用环保型物理材料的一种废液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反应室,反应室顶壁上设置有废气出口,同时反应室两端分别设置废液入口和废液出口,反应室内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催化处理单元,所述的催化处理单元设置有至少一个催化剂负载管束,所述的催化剂负载管束的内部由纤维活性炭作为分隔层形成蜂窝网状通孔,其中作为内部蜂窝网状通孔分隔层的纤维活性炭用催化剂浸渍或含有催化剂,催化剂负载管束的管壁由抑制液体通过的材料形成。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容易,通用于大型或者小型废液处理需求,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使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百达开成不动产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5
技术公布日:2018.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