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兜板的贵金属提取料溶解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129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具有兜板的贵金属提取料溶解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贵金属提取的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兜板的贵金属提取料溶解反应釜。



背景技术:

钯、银、铂作为贵金属材料,存在于各种工业废料中,特别是对于目前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其钯、银、铂的矿产资源也将越来越少,特别是在我国其矿产资源所占世界总量极其低的背景下,特别是钯、铂很多还依赖于进口,因此此类金属的价格也越来越贵,而在不同领域的工业生产中其会产生含有上述金属的废料,而如果将此废料作为一种垃圾扔掉,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将导致水土环境的污染,同时给企业也将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如果将这些废料中的金属进行提取,在一定程度上将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是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而在贵金属回收方式中,需要使用反应釜对含贵金属成分的物料进行溶解,进而通过后续的化学反应提取出贵金属,在溶解过程中需要使用酸性溶液,用玻璃反应釜有时容易破裂,搪瓷反应釜容易因为磕碰或温度不均等原因掉瓷造成污染溶液,并且腐蚀反应釜,影响反应釜的使用寿命。酸性溶液以及贵金属的混合物黏度不同,如果只有一个搅拌桨搅拌效果不好;另外固料在投入反应釜中时容易磕蹭到反应釜的内壁,造成刮蹭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兜板的贵金属提取料溶解反应釜,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的溶料灌一般无搅拌装置,或者搅拌装置性能差,扰动范围小,无法做到使溶料罐中的含贵金属的提取料与酸性溶液充分接触,造成溶解速度慢、溶解不充分,并且固体的提取物料在投入反应釜中时容易磕蹭反应釜的内壁,造成刮蹭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兜板的贵金属提取料溶解反应釜,其包括釜体及可拆卸的密封盖设于釜体上的釜盖,所述釜盖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桨轴、上桨叶组以及下桨叶组,所述桨轴轴向固定并可相对转动的插入于所述釜体中,且所述桨轴与所述釜体同轴,所述桨轴与所述电机联动;所述釜体内壁上凸设有一环状的内挡圈,所述内挡圈上架设有两块呈半圆状的网兜板,两块所述网兜板相互拼合成一圆形板,且由两块所述网兜板相互拼合成的圆形板的外直径与所述釜体的内直径相匹配,两块所述网兜板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半圆形的过孔,两个半圆形的过孔相互拼合成一圆形孔,所述桨轴穿过所述圆形孔,所述上桨叶组与下桨叶组分别位于两块所述网兜板的上下两侧。

优选于:所述桨轴包括外轴管以及同轴插设于所述外轴管中的芯轴,所述外轴管与芯轴均分别与所述电机联动,且所述外轴管与芯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上桨叶组固定设置于所述外轴管上,所述下桨叶组固定设置于所述芯轴上。

优选于:所述外轴管的上端同轴的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芯轴的上端同轴的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锥尖相互对应,所述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均与一传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传动锥齿轮与所述电机联动。

优选于:上桨叶组由若干围绕外轴管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的轴流桨叶组成,所述上桨叶组的推进方向轴向向下。

优选于:所述下桨叶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芯轴上的共轴且推进方向相同的两组下轴流桨叶以及固定设置在两组下轴流桨叶之间并与所述芯轴平行的径流桨叶,两组所述下轴流桨叶在轴向上的投影重叠,所述径流桨叶的叶片数量与每组下轴流桨叶的叶片数量相同,所述径流桨叶以所述芯轴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每片所述径流桨叶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所述下轴流桨叶中相互对应的叶片上,两组所述下轴流桨叶以及所述径流桨叶组成一笼状结构,其中,两组下所述轴流桨叶的推进方向均轴向向上,则所述径流桨叶为离心桨叶或向心桨叶。

优选于:所述釜盖上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上还可相对开关的盖设有一密封盖。

优选于:所述釜体上设置有一液体进料管,所述液体进料管的轴向与所述釜体的侧壁相切,所述液体进料管在所述釜体上形成涡旋进料结构。

优选于:所述釜体外部设置有一外套夹,所述釜体与外套夹之间形成密封的隔层,所述外套夹上靠近轴向上端的部位设置有用于向所述隔层中充入液态的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加热进口,所述外套夹上位于底部位置设置有用于回流排出液态的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回流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两块呈半圆状的网兜板承托投入所述釜体中的固体物料,能够避免向釜体中直接投放贵金属提取固料会蹭伤釜体内壁;

二、进而利用所述上桨组与下桨组相对反向扰动所述釜体内的液料从上下两侧进行冲刷两块所述网兜板上的固体物料,进一步的增加扰动效果,实现快速溶解贵金属固料,增加了物料的溶解速度以及均匀程度;

三、利用设置所述外套夹在所述釜体外壁上形成一密封的加热隔层,通过向加热隔层中充入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实现控制所述釜体中的温度,即可用于控制釜体内的反应温度,也可用于保护釜体,不会因为溶解反应产生的温度损坏釜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网兜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桨叶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2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兜板的贵金属提取料溶解反应釜作更为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兜板的贵金属提取料溶解反应釜,其包括釜体1及可拆卸的密封盖设于釜体1上的釜盖11,所述釜盖1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2、桨轴3、上桨叶组4以及下桨叶组5,所述桨轴3轴向固定并可相对转动的插入于所述釜体1中,且所述桨轴3与所述釜体1同轴,所述桨轴3与所述电机2联动;所述釜体1内壁上凸设有一环状的内挡圈12,所述内挡圈12上架设有两块呈半圆状的网兜板6,两块所述网兜板6相互拼合成一圆形板,且由两块所述网兜板6相互拼合成的圆形板的外直径与所述釜体1的内直径相匹配,进而达到在所述釜体1中形成一兜挡结构,投入所述釜体1中的固体物料承托在所述网兜板6上,达到增大在所述釜体1中被冲刷的面积,加快溶解速度及均匀度,两块所述网兜板6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半圆形的过孔61,两个半圆形的过孔61相互拼合成一圆形孔,所述桨轴3穿过所述圆形孔,所述上桨叶组4与下桨叶组5分别位于两块所述网兜板6的上下两侧。

所述桨轴3包括外轴管31以及同轴插设于所述外轴管31中的芯轴32,所述外轴管31与芯轴32均分别与所述电机2联动,且所述外轴管31与芯轴32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上桨叶组4固定设置于所述外轴管31上,所述下桨叶组5固定设置于所述芯轴32上;所述外轴管31的上端同轴的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3,所述芯轴32的上端同轴的固定设置有第二锥齿轮34,所述第一锥齿轮33与第二锥齿轮34的锥尖相互对应,所述第一锥齿轮33及第二锥齿轮34均与一传动锥齿轮35相互啮合,所述传动锥齿轮35与所述电机2联动,进而能够达到使所述外轴管31与芯轴32之间共轴反桨的转动。

上桨叶组4由若干围绕外轴管31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的轴流桨叶41组成,所述上桨叶组4的推进方向轴向向下;所述下桨叶组5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芯轴32上的共轴且推进方向相同的两组下轴流桨叶51以及固定设置在两组下轴流桨叶51之间并与所述芯轴32平行的径流桨叶52,两组所述下轴流桨叶51在轴向上的投影重叠,所述径流桨叶52的叶片数量与每组下轴流桨叶51的叶片数量相同,所述径流桨叶52以所述芯轴32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每片所述径流桨叶52的轴向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所述下轴流桨叶51中相互对应的叶片上,两组所述下轴流桨叶51以及所述径流桨叶52组成一笼状结构,其中,两组下所述轴流桨叶51的推进方向均轴向向上,进而能够与所述上轴流桨叶组4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相对冲刷所述网兜板6上的固体物料,则所述径流桨叶52为离心桨叶或向心桨叶,进一步扰动所述釜体1中的物料。

所述釜盖11上设有投料口13,所述投料口13上还可相对开关的盖设有一密封盖14;所述釜体1上设置有一液体进料管15,所述液体进料管15的轴向与所述釜体1的侧壁相切,所述液体进料管15在所述釜体1上形成涡旋进料结构,液体通过所述液体进料管15放入所述釜体1中时,会沿着所述釜体1的内侧壁流动,进而在所述釜体1中形成涡旋,有利于增加釜体1中的物料扰动效果,也增强液体本身冲刷所述网兜板6上的贵金属提取固料的效果。

所述釜体1外部设置有一外套夹7,所述釜体1与外套夹7之间形成密封的隔层71,所述外套夹7上靠近轴向上端的部位设置有用于向所述隔层71中充入液态的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加热进口72,所述外套夹7上位于底部位置设置有用于回流排出液态的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回流出口73。

综合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完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而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也可以根据这些原理进行变换,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