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刮壁搅拌桨的贵金属提取料溶解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1291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具有刮壁搅拌桨的贵金属提取料溶解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贵金属提取的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了搅拌器结构达到能够刮铲反应釜内壁的用于贵金属提取物料的溶解反应釜。



背景技术:

钯、银、铂作为贵金属材料,存在于各种工业废料中,特别是对于目前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其钯、银、铂的矿产资源也将越来越少,特别是在我国其矿产资源所占世界总量极其低的背景下,特别是钯、铂很多还依赖于进口,因此此类金属的价格也越来越贵,而在不同领域的工业生产中其会产生含有上述金属的废料,而如果将此废料作为一种垃圾扔掉,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将导致水土环境的污染,同时给企业也将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如果将这些废料中的金属进行提取,在一定程度上将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是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而在贵金属回收方式中,需要使用反应釜对含贵金属成分的物料进行溶解,进而通过后续的化学反应提取出贵金属,在溶解过程中需要使用酸性溶液,溶解温度在50-80摄氏度,但是酸性溶液在溶解含贵金属的混合物时,需要利用搅拌装置扰动溶液,防止含贵金属的混合物周围溶液饱和。

在一些贵金属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反应器内进行搅拌,而目前的搅拌装置对反应釜内稍微粘稠的液体不能有效搅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刮壁搅拌桨的贵金属提取料溶解反应釜,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的溶料灌一般只有单个的搅拌桨,搅拌桨的扰动过于规律、单一,而且无法对黏附在反应釜内壁的物料进行搅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刮壁搅拌桨的贵金属提取料溶解反应釜,其包括釜体以及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桨轴以及桨叶组,所述桨轴轴向固定并可相对转动的插入于所述釜体中,且所述桨轴与所述釜体同轴,所述桨轴与所述电机联动,所述桨叶组包括至少两个围绕所述桨轴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的铲刀桨板,所述铲刀桨板包括一体成型的侧壁铲刀板与底壁铲刀板,所述侧壁铲刀板与所述桨轴之间连接有两个悬臂,所述侧壁铲刀板及底壁铲刀板上的外侧边缘轮廓分别与所述釜体内侧壁以及底壁的轮廓相互匹配吻合,所述侧壁铲刀板及底壁铲刀板上的外侧边缘可分别对应匹配的刮铲所述釜体的内侧壁以及底壁。

优选于:所述侧壁铲刀板及底壁铲刀板分别与对应的釜体的内侧壁以及底壁之间呈30-60度的夹角,所述侧壁铲刀板为径流向心的桨板,所述底壁铲刀板为轴流桨板,且所述底壁铲刀板的推进方向向上。

优选于:所述悬臂包括固定段以及折叠段,所述固定段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桨轴上,且每个所述侧壁铲刀板与所述桨轴之间连接的两个所述悬臂中的固定段相互平行,所述折叠段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段上与所述桨轴对应的另一端,所述折叠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侧壁铲刀板上,所述折叠段与固定段之间的铰接轴与所述桨轴平行。

优选于:所述固定段上与所述折叠段铰接的一端设置有两片连接夹板,所述折叠段的一端铰设于两片连接夹板之间,所述折叠段上夹设于两片连接夹板之间的一端与所述侧壁铲刀板上的内侧边缘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翻转限位臂,所述翻转限位臂与所述折叠段平行,且所述翻转限位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壁铲刀板对应的方向相反,所述折叠段相对所述固定段旋转展开至与所述固定段同轴,所述翻转限位臂抵靠在所述固定段上与所述侧壁铲刀板上的内侧边缘对应的一侧,所述侧壁铲刀板及底壁铲刀板上的外侧边缘分别匹配吻合的刮铲对应的所述釜体内侧壁以及底壁。

优选于:所述固定段上与所述侧壁铲刀板上的内侧边缘对应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弹簧片,所述弹簧片弹性抵持在所述固定段与翻转限位臂之间。

优选于:所述固定段上与所述侧壁铲刀板上的外侧边缘对应的一侧开设有轴向延伸的折叠容槽,所述折叠段可旋转折叠至嵌卡入所述折叠容槽中。

优选于:所述釜体为复合钛材质,所述桨轴以及桨叶组的外表面均镀有搪瓷涂层。

优选于:所述釜体外部设置有一外套夹,所述釜体与外套夹之间形成密封的隔层,所述外套夹上位于底部及上部均设置有用于向所述隔层中充入液态的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加热进口,所述外套夹上位于底部及上部位置均设置有用于回流排出液态的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回流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借助所述铲刀桨板围绕所述桨轴转动过程中扰动所述釜体中的混合物料的同时刮铲所述釜体内侧壁以及底壁;

二、由于将所述铲刀桨板连接至所述桨轴上的所述悬臂包括相互铰接的固定段以及折叠段,所述固定段与折叠段构成折叠剃头刀状的折叠结构,因此当所述铲刀桨板旋转过程中,所述铲刀桨板在离心力以及液料的径向推进升力作用下带动折叠结构的所述悬臂展开至最开状态,进而使所述铲刀桨板的外侧边缘刮铲所述釜体的内侧壁与底壁,增强搅拌效果;

三、利用设置所述外套夹在所述釜体外壁上形成一密封的加热隔层,通过向加热隔层中充入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实现控制所述釜体中的温度,即可用于控制釜体内的反应温度,也可用于保护釜体,不会因为溶解反应产生的温度损坏釜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2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刮壁搅拌桨的贵金属提取料溶解反应釜作更为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刮壁搅拌桨的贵金属提取料溶解反应釜,其包括釜体1以及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2、桨轴3以及桨叶组4,所述桨轴3轴向固定并可相对转动的插入于所述釜体1中,且所述桨轴3与所述釜体1同轴,所述桨轴3与所述电机2联动,所述桨叶组4包括至少两个围绕所述桨轴3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的铲刀桨板41,所述铲刀桨板41包括一体成型的侧壁铲刀板411与底壁铲刀板412,所述侧壁铲刀板411与所述桨轴3之间连接有两个悬臂42,所述侧壁铲刀板411及底壁铲刀板412上的外侧边缘轮廓分别与所述釜体1内侧壁以及底壁的轮廓相互匹配吻合,所述侧壁铲刀板411及底壁铲刀板412上的外侧边缘可分别对应匹配的刮铲所述釜体1的内侧壁以及底壁;所述侧壁铲刀板411及底壁铲刀板412分别与对应的釜体1的内侧壁以及底壁之间呈30-60度的夹角,利于刮铲,所述侧壁铲刀板411为径流向心的桨板,所述底壁铲刀板412为轴流桨板,且所述底壁铲刀板412的推进方向向上;所述悬臂42包括固定段421以及折叠段422,所述固定段421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桨轴3上,且每个所述侧壁铲刀板411与所述桨轴3之间连接的两个所述悬臂42中的固定段421相互平行,所述折叠段422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段421上与所述桨轴3对应的另一端,所述折叠段4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侧壁铲刀板411上,所述折叠段422与固定段421之间的铰接轴与所述桨轴3平行。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利用所述桨轴3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固定段421联动所述折叠段422,进而带动所述铲刀桨板41在离心力以及液体溶解物料的径流升力的作用下一起抛甩至所述刮铲所述釜体1的内侧壁以及底壁,实现了搅拌物料、刮铲釜体1的内壁,并且利用所述由固定段421与折叠段422铰接组成的分段式的悬臂42,在连接支撑所述铲刀桨板41的同时不至于为所述铲刀桨板41刮铲釜体1的内侧壁提供太过刚硬的支撑,有效的避免应力冲击、刮伤与磨损的情况。

所述固定段421上与所述折叠段422铰接的一端设置有两片连接夹板423,所述折叠段422的一端铰设于两片连接夹板423之间,所述折叠段422上夹设于两片连接夹板423之间的一端与所述侧壁铲刀板411上的内侧边缘对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翻转限位臂424,所述翻转限位臂424与所述折叠段422平行,且所述翻转限位臂42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壁铲刀板411对应的方向相反,所述折叠段422相对所述固定段421旋转展开至与所述固定段421同轴时,所述翻转限位臂424抵靠在所述固定段421上与所述侧壁铲刀板411上的内侧边缘对应的一侧,所述侧壁铲刀板411及底壁铲刀板412上的外侧边缘分别匹配吻合的刮铲对应的所述釜体1的内侧壁以及底壁;所述固定段421上与所述侧壁铲刀板411上的内侧边缘对应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弹簧片425,所述弹簧片425弹性抵持在所述固定段421与翻转限位臂424之间,进而在所述铲刀桨板41在受到的离心力与径流升力不足时,所述折叠段422被所述弹簧片425弹开至相对所述固定段421旋转折叠。

所述固定段421上与所述侧壁铲刀板411上的外侧边缘对应的一侧开设有轴向延伸的折叠容槽426,所述折叠段422可旋转折叠至嵌卡入所述折叠容槽426中,便于所述桨叶组4的收合。

所述釜体1为复合钛材质,所述桨轴3以及桨叶组4的外表面均镀有搪瓷涂层。

所述釜体1外部设置有一外套夹5,所述釜体1与外套夹5之间形成密封的隔层51,所述外套夹5上位于底部及上部均设置有用于向所述隔层51中充入液态的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加热进口52,所述外套夹5上位于底部及上部位置均设置有用于回流排出液态的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以及在充入液态介质时排出所述隔层51中的气体的回流出口53。

综合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完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而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也可以根据这些原理进行变换,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