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雾化片安装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794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微孔雾化片安装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器用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微孔雾化片安装头,在所述安装头内安装有微孔雾化片,借助所述微孔雾化片雾化出雾化汽体。



背景技术:

雾化片安装头是雾化器(又名加湿器)的核心部件,在其上安装有能够高频振动的雾化片。目前常用的雾化片分为压电陶瓷雾化片和微孔雾化片。所述压电陶瓷雾化片在驱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产生振荡能量,所述振荡能量在水中沿着与所述压电陶瓷雾化片表面垂直的方向传播,在合适液位下,振动使液体介质沿所述压电陶瓷雾化片轴向隆起形成液柱,液柱表面激起一种规则的表面张力驻波。当所述表面张力波的振幅超过临界值,小液滴具有的能量足以摆脱重力、液体表面张力等回复力时,就以一定速度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相互独立地悬浮于空气中形成雾。所述微孔雾化片工作原理与所述压电陶瓷雾化片工作原理不同,在所述微孔雾化片中心区域内存在许多锥形微孔,大孔面孔径为20~50微米,小孔面孔径为5~7微米,所述锥形微孔起着储存液体作用。在高频电路驱动下,所述微孔雾化片高速弯曲振动,所述微孔雾化片将储存于所述锥形微孔中的液体弹射出去。由于所述锥形微孔的大、小孔面的流体阻力存在巨大差异,当所述微孔雾化片大孔面与储液容器相连接时,每振动一个周期均经历弹射和储液补充阶段,弹射和储液补充两个阶段重复进行,使液体从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微孔中喷出形成雾。

在中国发明专利20101055807.3中就提出了一种应用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微孔雾化模块,所述微孔雾化模块包括相互卡接一起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中部具有雾化通道,所述下壳中部具有下通道。还包括有微孔雾化片,所述微孔雾化片通过位于其上、下侧的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夹持固定于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在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设有一对从所述微孔雾化片上引出的用于导电的引脚。



技术实现要素:

上述专利20101055807.3中的微孔雾化模块体现了目前固定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常用结构,即通过密封片夹持所述微孔雾化片并固定到上、下壳体上,这样,借助所述密封片能够密封所述微孔雾化片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使所述微孔雾化片密封设置在所述上、下壳体之间。但上述结构显然不能密封所述微孔雾化片上的微孔,当所述微孔雾化片大致竖立地设置在雾化器的侧壁上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雾化器中的待雾化液体会从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微孔中渗漏出来。另外,当所述雾化器中的待雾化液体比较少并不能完全浸没所述微孔雾化片中的微孔时,或者借助导液棉柱为所述微孔雾化片提供液体,而所述导液棉柱横截面过少而不能完全覆盖所述微孔雾化片中的微孔时,所述待雾化液体无法均匀地吸附在所述微孔雾化片上从而减少了雾化量。其次,所述微孔雾化片在高频振动的过程中还会产生非常扰人的“吱吱”声,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鉴于此,本发明旨在对雾化头的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微孔雾化片安装头,包括微孔雾化片以及定位所述微孔雾化片的骨架体,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中央区域设置有多个能够让液体流通过的微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孔雾化片的至少中央区域的内侧可分离地设置有贴合件,所述贴合件贴合在所述微孔雾化片上,所述贴合件是带有微孔的纤维毡层;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顶压在所述纤维毡层内侧面上,所述纤维毡层和所述弹簧分别定位到所述骨架体上。

其中,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中央区域设置有多个能够让液体流通过的微孔,工作时,所述微孔雾化片通过不停的拍打接触到的液体,使液体从所述微孔中喷出从而形成雾化汽体。

其中,所述骨架体是用于定位所述微孔雾化片、所述纤维毡层和所述弹簧的主体定位件,其可以是所述雾化头的外壳体,又或者是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用于密封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微孔雾化片之间间隙的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骨架体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微孔雾化片、所述纤维毡层及所述弹簧同时径向定位在所述环形槽中。这样,安装时可以预先借助所述环形槽同时径向定位所述微孔雾化片、所述纤维毡层及所述弹簧使它们组合为一个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功能单元,从而能够简化所述微孔雾化片安装头的后期安装。另外,由于所述环形槽呈环形,为此所述环形槽仅仅是固定了所述微孔雾化片、所述纤维毡层和所述弹簧的外周边,而不会阻挡储存在所述微孔雾化片内侧的待雾化液体与所述微孔雾化片、所述纤维毡层和所述弹簧的接触。

其中,在所述微孔雾化片的至少中央区域的内侧可分离地设置有贴合件,所述贴合件贴合在所述微孔雾化片上,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贴合件与所述微孔雾化片之间的相对贴合范围,所述贴合件可以仅仅贴合在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中央区域的内侧;或者不仅仅只贴合在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中央区域的内侧还延伸到所述微孔雾化片的边缘区域的内侧,此时所述贴合件的面幅与所述微孔雾化片的面幅基本相当。而不管采用何种贴合方式,所述贴合件也就设置在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微孔的内侧。另外,上述特征还定义了所述贴合件是独立于所述微孔雾化片但可分离地贴合设置在微孔雾化片内侧的构件,为此所述贴合件与所述微孔雾化片之间采用分体设置的结构,这样,所述贴合件可以脱离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制造材料的限制而采用与所述微孔雾化片完全不同的材质制造。在本发明中,所述贴合件是带有微孔的纤维毡层。

其中,所述弹簧顶压在所述纤维毡层内侧面上,这样,借助所述弹簧使所述纤维毡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的能力而适配所述微孔雾化片的高频振动,并在所述微孔雾化片高频振动的过程中使所述纤维毡层始终保持贴合设置在所述微孔雾化片上。另外,所述弹簧还能够使所述纤维毡层保持平铺设置在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内侧而不会出现明显的收缩变形,使所述纤维毡层与所述微孔雾化片保持基本恒定的贴合面积。其次,所述弹簧还能够使所述纤维毡层不容易从所述微孔雾化片上松脱出来,所述弹簧对所述纤维毡层具有一定的定位作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在所述微孔雾化片的至少中央区域的内侧可分离地贴合设置带有微孔的纤维毡层,但是储存在所述微孔雾化片内侧的待雾化液体仍能够通过吸附到所述纤维毡层上而传递到所述微孔雾化片上,因此所述纤维毡层的设置并不会使所述待雾化液体与所述微孔雾化片隔离,在所述微孔雾化片工作时,所述待雾化液体仍然能够缓慢适量地流向所述微孔雾化片进而被雾化为雾化汽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纤维毡层贴合设置在所述微孔雾化片内侧的设置方式,首先能够使所述微孔雾化片安装头在所述纤维毡层的作用下吸收由所述微孔雾化片在高频振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所述纤维毡层具有降音功能。其次,所述待雾化液体吸附到所述纤维毡层上后能够在所述纤维毡层上爬行扩散从而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内侧,因此即使在所述待雾化液体水位比较低的情况下,所述待雾化液体与所述微孔雾化片之间也能够保持大面积的接触进而能够保持雾化量的长期稳定,优化雾化效果。另外,也由于所述纤维毡层具有吸附液体的功能,在所述微孔雾化片处于非工作状态而静止的情况下,由于液体具有一定的吸附力,所述待雾化液体能够被吸附在所述纤维毡层上,或者所述纤维毡层与所述微孔雾化片之间,从而大大地减少了液体从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微孔中渗漏出来。综上所述,所述纤维毡层具有降音、吸附液体以及堵漏的功能。

所述纤维毡层具有上述优点,非常适合使用于所述微孔雾化片安装头上作为所述贴合件,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这是由所述纤维毡层自身的物理结构特性导致的,所述纤维毡层非常柔软而且结构相对松散,所述微孔雾化片在振动过程中形成的高速水流长期冲擦所述纤维毡层会对所述纤维毡层形成明显的磨损,而减弱其为所述微孔雾化片安装头所带来的上述有益技术效果。针对上问题,所述贴合件除了可以是纤维毡层外,还可以是橡胶片或塑料片。

鉴于此,我们提出第二种微孔雾化片安装头,包括微孔雾化片以及定位所述微孔雾化片的骨架体,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中央区域设置有多个能够让液体流通过的微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孔雾化片的至少中央区域的内侧可分离地设置有贴合件,所述贴合件贴合在所述微孔雾化片上,所述贴合件是橡胶片或塑料片,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的中央区域设置有能够让液体流通过的微孔,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定位到所述骨架体上。其中,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依靠自身材质的物理特性而具有一定的弹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的内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顶压在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的内侧面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骨架体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微孔雾化片、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同时径向定位在所述环形槽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骨架体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微孔雾化片、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所述弹簧同时径向定位在所述环形槽中。

所述第二种微孔雾化片安装头的结构与第一种微孔雾化片安装头的结构是类似的,主要区别点是所述贴合件的结构。所述第二种微孔雾化片安装头采用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作为贴合件,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的中央区域设置有能够让液体流通过的微孔,因此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兼具所述纤维毡层所具有的堵漏、吸附液体和降噪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利用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所具有的弹性适配所述微孔雾化片的振动,并保持平铺设置在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内侧而与所述微孔雾化片保持贴合设置,因此可以省略弹簧的设置,当然进一步在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的内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顶压在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的内侧面上也是可以的。在所述弹簧的顶压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的弹性,以及进一步地优化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和所述微孔雾化片之间的贴合性。而且由于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自身具有紧密的结构,解决了所述纤维毡层结构松散而导致的问题,所述微孔雾化片在振动过程中形成的高速水流长期对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的冲擦并不会对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形成明显的磨损。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侧、所述内侧面是按相对方位给予的定义,把所述微孔雾化片安装头的雾化汽体排出方向定义为外侧,相反的一侧定义为内侧,相应地把朝向所述内侧的面部定义为内侧面。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微孔雾化片安装头中。

附图说明

图1 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微孔雾化片安装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所述微孔雾化片安装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所述微孔雾化片安装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 是骨架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微孔雾化片安装头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微孔雾化片安装头100包括第一外壳体5以及与所述第一外壳体5对合设置的第二外壳体51,在所述第一外壳体5上设置有喷出雾化汽体的出雾孔50,在所述第二外壳体51上设置有安装通孔(图中被第二密封圈12遮挡而未予以标记)。在所述第一外壳体5和所述第二外壳体51之间安装有微孔雾化片2以及定位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骨架体1,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中央区域设置有多个能够让液体流通过的微孔。这样工作时,所述微孔雾化片2通过不停的拍打接触到的液体,使液体从所述微孔中喷出从而形成雾化汽体。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至少中央区域的内侧可分离地设置有贴合件3,所述贴合件3贴合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上,所述贴合件3是带有微孔的纤维毡层3。还包括弹簧4,所述弹簧4顶压在所述纤维毡层3内侧面上,所述纤维毡层3和所述弹簧4分别定位到所述骨架体1上。在所述第一外壳体5和第二外壳体51之间还设置有导电柱(6、6a)和控制器7,所述导电柱(6、6a)和微孔雾化片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导电柱(6、6a)穿过所述第二外壳体51伸出到所述微孔雾化片安装头100外,在所述导电柱(6、6a)与所述第一外壳体5之间还设置有分别弹性顶压所述导电柱(6、6a)的顶压弹簧(6、61)。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骨架体1是用于定位所述微孔雾化片2、所述纤维毡层3和所述弹簧4的主体定位件。所述骨架体1由分体设置的第一密封圈11和第二密封圈12组成,在所述第一密封圈11上设置有引雾通道110,所述引雾通道110与所述出雾孔50衔接,在所述第二密封圈12上设置有进水孔120。所述微孔雾化片2、所述贴合件3和所述弹簧4被夹持定位在所述第一密封圈11和第二密封圈12之间。

所述骨架体1除了采用上述分体设置的结构形式外,还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一体设置的结构形式,为了区分,把图4中所示的骨架体标记为1a。在所述骨架体1a上设置有环形槽10a,所述微孔雾化片2、所述贴合件3及所述弹簧4同时径向定位在所述环形槽10a中。这样,安装时可以预先借助所述环形槽10a同时径向定位所述微孔雾化片2、所述贴合件3及所述弹簧4使它们组合为一个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功能单元,从而能够简化所述微孔雾化片安装头100的后期安装。另外,由于所述环形槽10a呈环形,为此所述环形槽10a仅仅是固定了所述微孔雾化片2、所述贴合件3和所述弹簧4的外周边,而不会阻挡储存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内侧的待雾化液体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所述贴合件3和所述弹簧4的接触。

其中,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至少中央区域的内侧可分离地设置有贴合件3,所述贴合件3贴合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上,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贴合件3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之间的相对贴合范围,所述贴合件3可以是仅仅贴合设置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中央区域的内侧;或者如图2所示,所述贴合件3不仅仅只贴合设置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中央区域的内侧还延伸到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边缘区域的内侧,此时所述贴合件3的面幅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面幅基本相当。而不管采用何种贴合方式,所述贴合件3也就设置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微孔的内侧。另外,上述特征还定义了所述贴合件3是独立于所述微孔雾化片2但可分离地贴合设置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内侧的构件,为此所述贴合件3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之间采用分体设置的结构,这样,所述贴合件3可以脱离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制造材料的限制而采用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完全不同的材质制造。

虽然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至少中央区域的内侧可分离地贴合设置带有微孔的纤维毡层3,但是储存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内侧的待雾化液体仍能够通过吸附到所述纤维毡层3上而传递到所述微孔雾化片2上,因此所述纤维毡层3的设置并不会使所述待雾化液体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隔离,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工作时,所述待雾化液体仍然能够缓慢适量地流向所述微孔雾化片2进而被雾化为雾化汽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纤维毡层3贴合设置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内侧的设置方式,首先能够使所述微孔雾化片安装头100在所述纤维毡层3的作用下吸收由所述微孔雾化片2在高频振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所述纤维毡层3具有降音功能。其次,所述待雾化液体吸附到所述纤维毡层3上后能够在所述纤维毡层3上爬行扩散从而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内侧,因此即使在所述待雾化液体水位比较低的情况下,所述待雾化液体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之间也能够保持大面积的接触进而能够保持雾化量的长期稳定,优化雾化效果。另外,也由于所述纤维毡层3具有吸附液体的功能,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处于非工作状态而静止的情况下,由于液体具有一定的吸附力,所述待雾化液体能够被吸附在所述纤维毡层3上,或者所述纤维毡层3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之间,从而大大地减少了液体从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微孔中渗漏出来。综上所述,所述纤维毡层3具有降音、吸附液体以及堵漏的功能。

另外,所述弹簧4顶压在所述纤维毡层3内侧面上,这样,借助所述弹簧4使所述纤维毡层3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的能力而适配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高频振动,并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高频振动的过程中使所述纤维毡层3始终保持贴合设置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上。另外,所述弹簧4还能够使所述纤维毡层3保持平铺设置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内侧而不会出现明显的收缩变形,使所述纤维毡层3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保持基本恒定的贴合面积。其次,所述弹簧4还能够使所述纤维毡层3不容易从所述微孔雾化片2上松脱出来,所述弹簧4对所述纤维毡层3具有一定的定位作用。

所述纤维毡层3具有上述优点,非常适用于所述微孔雾化片安装头100上作为所述贴合件,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这是所述纤维毡层3自身的物理结构特性导致的,所述纤维毡层3非常柔软而且结构相对松散,所述微孔雾化片2在振动过程中形成的高速水流长期冲擦所述纤维毡层3会对所述纤维毡层3形成明显的磨损,从而减弱其为所述微孔雾化片安装头100所带来的上述有益技术效果。

针对上问题,所述贴合件3除了可以是纤维毡层3外,还可以是橡胶片或塑料片。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可分离地贴合设置在所述微孔雾化片的至少中央区域。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的中央区域设置有能够让液体流通过的微孔。这样,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兼具所述纤维毡层3所具有的堵漏、吸附液体和降噪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利用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所具有的弹性适配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振动,并保持平铺并贴合设置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的内侧,因此可以省略弹簧4的设置,当然进一步在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的内侧设置有弹簧4,所述弹簧4顶压在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的内侧面上也是可以的。在所述弹簧4的顶压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的弹性,以及进一步地优化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之间的贴合性。而且由于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的自身结构紧密,解决了所述纤维毡层3结构松散而导致的问题,所述微孔雾化片2在振动过程中形成的高速水流长期对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的冲擦并不会对所述橡胶片或塑料片形成明显的磨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