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混合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6947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保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物料混合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能源的紧缺,精馏过程中的节能技术相应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活动非常活跃。

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的发展,大型化工软件商业化越来越多,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精馏操作规律性的认识和本质的认识,有利于精馏过程的节能研究。另一方面,各类特殊精馏工艺的技术日渐成熟,开始在工业过程中后的实际应用,如热泵精馏,热偶精馏等技术的运用,并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但是这些设备的增加,管线的改造会出现相应且可观的费用,也算是一个应用较大的阻力。我国在精馏过程节能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与国外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外现在以开展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节能研究,国内尚未将有报告,尤其在工业使用方面差距较为明显,这也与我国工业生产的工艺技术整体较为落后有关。因此我国应该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在精馏过程中节能,对于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精馏过程中可以采用最佳进料状态来提高过程的分离效率,物料回收率,进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节能高效的物料混合保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物料混合保温装置,包括连接进料泵和塔体的进料管,进料管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流量控制调节阀、三通、温度表、压力表,塔体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置有采出泵,回料管通过三通与进料管连通,回料管与出料管、换热器、塔体连通,塔体左侧的液位检测模块与采出泵的电机通过变频器电性连接,换热器的热循环管路上设置有与塔体右侧的塔温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的电磁调节阀。

具体的,温度表和压力表之间的进料管上设置有膨胀节。

具体的,换热器中的导热介质采用导热油。

具体的,出料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保温效果好,节能,利用第一电磁调节阀与液位检测模块连接防止塔体的液位过高或过低造成的压强变化过大,而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塔温检测模块与第二电磁调节阀连接,可以自动控制换热器导热介质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塔体;2、进料泵;3、三通;4、膨胀节;5、液位检测模块;6、换

热器;7、采出泵;8、塔温检测模块;9、流量控制调节阀;10、压力表;

11、温度表;12、回料管;13、进料管;14、出料管;15、单向阀;16、

电磁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物料混合保温装置,包括连接进料泵2和塔体1的进料管13,进料管13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流量控制调节阀9、三通3、温度表11、压力表10,塔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4,出料管14上设置有采出泵7,回料管12通过三通3与进料管13连通,回料管12与出料管14、换热器6、塔体1连通,塔体1左侧的液位检测模块5与采出泵7的电机通过变频器电性连接,换热器6的热循环管路上设置有与塔体1右侧的塔温检测模块8电性连接的电磁调节阀16。塔体1上有一侧设有塔温检测模块,用以监测控制塔体1温度并与换热器6的热循环管路上的电磁调节阀16电性连接,进行调节导热油的循环流量从而控制物料由液态变成气态的速率。采出泵7输出量和塔体1的液位高低受塔体1上的液位检测模块5的控制,防止塔体1的液位过高或过低造成的压强变化过大,而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

温度表11和压力表10之间的进料管13上设置有膨胀节4,添加膨胀节4能够很好的补偿因温度差与机械振动引起的附加应力,

换热器6中的导热介质采用导热油,提高了换热效率。

出料管14上设置有单向阀15,防止交换过热量的物料再次由出料管进入到塔体1中。

进料泵2为塔体1的进料提供动能,物料进入到塔体1后采出泵7将物料一部分输送至换热器6,进行升温汽化给塔体提供热量交换,另一部分通过回料管12经过三通3与塔体1的进料管13中的物料进行混合,当塔体1内物料的温度升高后回料管12中温度高的物料就会与进料管13中的低温物料混合。混合的物料由进料管13进入到塔体1内,如此设计提高了塔体1的进料温度,减少了热量的交换,热源使用量明显减少,保证了该装置的有效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