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129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点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胶装置。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因其对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燃油消耗率、改善排放方面的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发动机中。涡轮增压器靠发动机机油对其进行润滑、冷却,而绝大多数涡轮增压器回油类型均属于重力回油,即靠机油自身的重力顺着管路流出。

如图1所示,在涡轮增压器的管道包括管道本体以及设置在管道本体1上的卡箍2,卡箍2与管道本体1通过胶水进行粘结。在现有的装配工艺中,卡箍2与管道本体1的粘结工艺为,一手持卡箍2,另一只手持管道本体1,将卡箍2套在管道本体1上以后,再将胶水滴在卡箍2与管道本体1的结合部位,最后用手压住滴胶部件一段时间,使两者粘结牢固。

上述的方式虽然可以使管道本体1和卡箍2粘结,但是手动滴胶的方式难以控制滴胶量,而且点胶过程中容易出现有的部位滴得少甚至没有滴到,而有的部位又滴得过多,即滴胶不均匀。另外,滴胶完后用于压的方式,由于皮肤与卡箍2以及管道本体1直接接触,容易造成胶水到达皮肤上,从而损坏操作者的皮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点胶质量的点胶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点胶装置,包括点胶机,还包括:工作台,所述点胶机设置于工作台的台面上;

对管道本体一端进行支撑的工装,该工装的一端设有型腔,工装的另一端设有孔,该孔与型腔连通;

设置于工作台台面上的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工装的一端连接;

插入到管道本体内孔中的伸缩插入机构,伸缩插入机构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连接块,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与工装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伸缩插入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芯轴,芯轴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的动输出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工作台的台面上,点胶机安装在支架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插入机构至少一部分被支架罩住。

进一步地,还包括对管道本体的另一端进行支撑的第一支座,该第一支座设置于工作台的台面上。

点胶装置,包括点胶机,还包括:工作台,所述点胶机设置于工作台的台面上;

对管道本体一端进行支撑的工装,该工装的一端设有型腔,工装的另一端设有孔,该孔与型腔连通,工装固定在工作台的台面上;

插入到管道本体内孔中的伸缩插入机构;

驱动伸缩插入机构沿工件径向运动的直线驱动机构,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于工作台的台面上,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伸缩插入机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对管道本体的另一端进行支撑的第一支座,该第一支座设置于工作台的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卡箍和管道本体在完位完毕后,通过点胶机可定量定时点胶,完成了卡箍和管道本体的粘结过程,不会出现漏点和少点的情况,因此,不但提高了点胶的质量,而且点胶效率在4支/分钟,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制作者精巧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涡轮增压器的管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工装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工装与卡箍以及管道本体的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插入机构的示意图;

1为点胶机,2为工作台,2a为台面,3为支架,4为第一支座,5为工装,5a为型腔, 5b为孔,6为第一驱动机构,7为第一连接块,8为第二驱动机构,8a为固定块,8b为导杆, 8c为连接块,9为芯轴,10为管道本体,11为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点胶装置,包括点胶机1,点胶机1为高精密管道型吐胶机。还包括:

工作台2,所述点胶机1设置于工作台2的台面上,优选地,在工作台2上设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一端固定在工作台2的台面2a上,支架3可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与工作台2固定连接,点胶机1安装在支架3的另一端。

如图2所示,对管道本体10的一端进行支撑的第一支座4,在本实施例中,管道本体为涡轮增加器的管道本体,第一支座4主要用于管道一端的支撑,该第一支座4设置于工作台 2的台面2a上,第一支座4的一端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与工作台2固定连接,第一支座4的另一端设有凹槽,凹槽的形状根据设置在胶管一端压板的外形设计,来达到对胶管点胶时位置的准确定位。

如图3和图4所示,对管道本体10另一端进行支撑的工装5,该工装5的一端设有型腔 5a,工装5的另一端设有孔5b,该孔5b与型腔5a连通;工装5a优先选择轮廓大致呈矩形的矩形块,工装5的一端设置的型腔5a用于安装卡箍11,而在另一端设置通孔5b用于供工件的端部穿过,以便于与伸缩插入机构连接。

如图2所示,设置于工作台2台面2a上的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工装5 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6、第一连接块7,第一驱动机构6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连接块7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7与工装5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机构6优先采用气缸,且该气缸为双活塞的气缸,气缸的缸体通过支撑座固定在工作台2的台面2a上,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接块7连接,第一连接块7优先采用矩形块。第一驱动机构6也可以采用丝杆机构、油缸等直线驱动装置。

如图2和图5所示,插入到管道本体内孔中的伸缩插入机构,伸缩插入机构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2a上。伸缩插入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8、芯轴9,芯轴9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8的动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驱动机构8优先采用气缸,气缸的缸体通过支撑座固定在工作台2的台面2a上。优选地,在第二驱动机构8的动力输出端与芯轴9之间设有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块8a、导杆8b以及连接块8c,固定块8a呈凹字形,固定块8a的中部设有供第二驱动机构8的动力输出端穿过的第一通孔,固定块8a套在第二驱动机构8的一端后与第二驱动机构8固定连接,第二驱动机构8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固定块8a上的通孔后与连接块8c固定连接,在固定块8a的两端还分别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导杆8b间隙配合在第二通孔中,导杆8b的一端与连接块8c固定连接,当第二驱动机构8输出动力时,驱动连接块8c 直线运动,在导杆8b的导向作用下,使得连接块的直线运动精度得以提高,由于芯轴9安装在连接块8c上,因此,芯轴9的直线运动的精度同样获得了提高。所述伸缩插入机构至少一部分被支架3罩住,这样,有利于使点胶装置的结构紧凑化。

本实施例的方式是控制芯轴9在插入管道本体10内孔中后不动,再控制工装5沿管道本体10的径向位移,达到顶紧管道本体10和卡箍11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为:启动第二驱动机构8,第二驱动机构8的活塞杆伸出,驱动连接块8c以及芯轴9直线运动,即芯轴9伸出(芯轴9的初始状态为伸出状态)。将卡箍11放入工装5的型腔,管道本体10的一端支撑于第一支座4上,另一端依次从卡箍11以及孔5b 穿过,管道本体10套在芯轴9上。启动第一驱动机构6,第一驱动机构6的活塞杆伸出,驱动工装5沿管道本体10的径向位移,由于管道本体10内孔中插入了芯轴9,因此,工装5 在沿管道本体10的径向位移后,管道本体10与卡箍11被压紧在芯轴9与压紧机构之间。启动点胶机1进行点胶,点胶后第一驱动机构6在至少保持10秒后松开,第一驱动机构6复位,第二驱动机构8活塞杆收回,芯轴9随之收回。取下点胶完毕的工件,放上新的工件,如此反复。

实施例二: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如下:

工装5是固定在工作台的台面上的,以及还设置了驱动伸缩插入机构沿工件径向运动的直线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于工作台的台面2上,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伸缩插入机构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是让工装5固定不动,在使伸缩插入机构的芯轴9在插入管道本体10内孔中后,通过直线驱动机构控制伸缩插入机构整体沿管道本体10的径向位移,从而达到顶紧管道本体 10和卡箍11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为:启动伸缩插入机构中的第二驱动机构8,第二驱动机构8的活塞杆伸出,驱动连接块8c以及芯轴9直线运动,管道本体10套在芯轴9上(芯轴9的初始状态为伸出状态)。将卡箍11放入工装5的型腔,管道本体10的一端支撑于第一支座4上,另一端依次从卡箍11以及孔5b穿过,启动直线驱动机构,推动伸缩插入机构整体沿沿管道本体10的径向位移,由于管道本体10内孔中插入了芯轴9,因此,工装5在沿管道本体10 的径向位移后,管道本体10与卡箍11被压紧在芯轴9与工装5之间。启动点胶机1进行点胶,点胶后第一驱动机构6在至少保持6秒后松开,第一驱动机构6复位,启动伸缩插入机构中的第二驱动机构8,第二驱动机构8的活塞杆收回。取下点胶完毕的工件,放上新的工件,如此反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