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265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属于半干法烟气脱硫领域,以细颗粒状固体脱硫剂为循环流化床的床料,烟气与脱硫剂在脱硫吸收塔内剧烈混合,脱硫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烟气脱硫。目前现有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脱硫效率可高达99%,但是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其中脱硫吸收塔内的脱硫剂粘壁与堵塞成为了最大的问题,在文丘里喷嘴出口处,脱硫剂粘壁与堵塞现象最为明显,使得设备无法长时间的正常运行,需要频繁的进行停工清理,极大的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避免脱硫剂粘壁和堵塞的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吸收塔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脱硫剂粘壁和堵塞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在脱硫塔的底部开设有含硫烟气入口,顶部开设有净化烟气出口,所述脱硫塔下方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均流烟气的流场调节系统、加速烟气的喷射系统和脱硫反应区;所述喷射系统包括文丘里喷嘴和防渣锥,所述文丘里喷嘴沿脱硫塔横截面均匀分布,文丘里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一致;文丘里喷嘴之间和文丘里喷嘴与脱硫塔内壁之间的空隙处填充设置有防渣锥,所述防渣锥包括防渣顶,防渣顶为棱锥、圆锥或球缺。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进一步的,所述喷射系统上方的脱硫塔侧壁上开设有返料口与进料口,返料口与进料口相对设置,均设置在喷射系统出口上方700-800mm处。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进一步的,所述流场调节系统为导流板和/或整流管束。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进一步的,所述文丘里喷嘴通过固定盘与脱硫塔内壁固定,所述固定盘与文丘里喷嘴的出口平齐设置;固定盘与脱硫塔内壁焊接或栓接固定,所述固定盘采用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进一步的,所述防渣锥采用不锈钢制成,焊接在固定盘上。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进一步的,所述防渣顶为球缺时,底面直径与防渣顶高度的比值为0.25-0.5。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进一步的,所述防渣顶为棱锥时,底面当量直径与棱锥高度的比值为0.25-4。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进一步的,所述防渣顶为圆锥时,底面直径与防渣顶高度的比值为0.25-4。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进一步的,所述防渣锥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圆柱体、棱台或圆台,底座设置在防渣顶下方,与防渣顶一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防渣顶的下表面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在文丘里喷嘴之间和文丘里喷嘴与脱硫塔塔壁之间的所有缝隙内填充设置有防渣锥,防渣锥上部的防渣顶为圆锥、棱锥或圆缺,不会产生沉积死角,脱硫过程中下落的脱硫剂颗粒,会沿着防渣顶的表面滑落至周围的文丘里喷嘴中,有效的避免了脱硫剂在缝隙中堆积,造成粘壁和喷嘴的堵塞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清理方便,不会对脱硫塔的脱硫效率有任何影响,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脱硫塔的维护频率和维护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喷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喷射系统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防渣锥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2中的防渣锥或实施例4中的底座为圆柱体的防渣锥的主视图;

图6为实施例4中的底座为圆台的防渣锥的主视图;

图7为实施例5中的防渣锥的主视图;

图8为实施例6中的底座为圆柱体的防渣锥的主视图;

图9为实施例6中的底座为圆台的防渣锥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11-含硫烟气入口;12-净化烟气出口;13-返料口;14-进料口;2-流场调节系统;3-喷射系统; 31-文丘里喷嘴;32-防渣锥;321-防渣顶;322-底座;33-固定盘;4-脱硫反应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在脱硫塔的底部开设有含硫烟气入口11,顶部开设有净化烟气出口12,脱硫塔下方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均流烟气的流场调节系统2、加速烟气的喷射系统3和脱硫反应区4,喷射系统3上方的脱硫塔侧壁上开设有返料口13与进料口14,返料口13与进料口14相对设置,均设置在喷射系统3出口上方700-800mm处;流场调节系统2为导流板和/或整流管束;喷射系统3包括文丘里喷嘴31和防渣锥32,文丘里喷嘴31沿脱硫塔横截面均匀分布,通过固定盘33与脱硫塔内壁固定,固定盘33采用不锈钢制成,与脱硫塔内壁焊接或栓接固定,固定盘33与文丘里喷嘴31的出口平齐设置;文丘里喷嘴31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一致,文丘里喷嘴31之间和文丘里喷嘴31与脱硫塔内壁之间的空隙处填充设置有防渣锥32,防渣锥32采用不锈钢制成,焊接在固定盘33上;防渣锥32包括防渣顶321,防渣顶321为棱锥时,底面当量直径与棱锥高度的比值为0.25-4。

由于防渣锥32结构的多样性,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及组合,包括下述实施例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描述的范围。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点在于防渣锥32的结构不同,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防渣锥32包括防渣顶321和底座322,防渣顶321为棱锥时,底面当量直径与棱锥高度的比值为0.25-4;底座322为棱台,底座322设置在防渣顶321下方,与防渣顶321一体制成,底座322的上表面与防渣顶321的下表面相适应。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点在于防渣锥32的结构不同,本实用新型防渣锥32包括防渣顶321,防渣顶321为圆锥时,底面直径与防渣顶321高度的比值为0.25-4。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点在于防渣锥32的结构不同,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防渣锥32包括防渣顶321和底座322,防渣顶321为圆锥时,底面直径与防渣顶321高度的比值为0.25-4;底座322为圆台或圆柱体,底座322设置在防渣顶321下方,与防渣顶321一体制成,底座322的上表面与防渣顶321的下表面相适应。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点在于防渣锥32的结构不同,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防渣锥32包括防渣顶321,防渣顶321为球缺时,底面直径与防渣顶321高度的比值为0.25-0.5。

实施例6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点在于防渣锥32的结构不同,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防渣锥32包括防渣顶321和底座322,防渣顶321为球缺时,底面直径与防渣顶321高度的比值为0.25-0.5;底座322为圆台或圆柱体,底座322设置在防渣顶321下方,与防渣顶321一体制成,底座322的上表面与防渣顶321的下表面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防堵塞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待处理的含硫烟气从脱硫塔的底部的含硫烟气入口11进入,先通过流场调节系统2,分散烟气使烟气均流,然后经过文丘里喷嘴31,烟气加速,将脱硫塔内的脱硫剂托起,在脱硫反应区4内与脱硫剂剧烈混合,发生脱硫反应,净化后的烟气从顶部的净化烟气出口12流出。反应区4内的脱硫剂颗粒会下落,部分落在防渣顶321的表面,滑落至文丘里喷嘴31中,部分直接落入文丘里喷嘴31中,被加速的烟气带回到脱硫反应区4进行脱硫反应,避免了脱硫剂堆积在喷嘴之间、喷嘴与塔壁之间的缝隙内造成堵塞和粘壁。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