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4414发布日期:2018-06-15 21:1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材的涂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布机。



背景技术:

涂布机主要用于薄膜、纸张等的表面涂布工艺生产,此机是将成卷的基材涂上一层特定功能的胶、涂料或油墨等,并烘干后收卷。涂布部分是涂布机的关键部件,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涂料的成分、性能以及要求达到的涂布精度(涂布胶量的薄厚精度),以采用相应的涂布刮胶方式。

现有涂布机采用的涂布结构主要为以下两种。

一种如图1所示,采用逗号刮刀涂布方式,其包括传送膜材1的涂膜辊,与涂膜辊的外表面相抵触的挡板2,以及逗号刮刀4,挡板2、涂膜辊以及逗号刮刀4围成储蓄胶水的槽,涂膜辊相对于挡板2和逗号刮刀4转动,槽内的胶水便被涂膜辊上的膜材1带走,并由刮刀刮平。

另一种如图2所示,采用网纹辊涂布,是一种方向、接触式涂布方式,包括两个涂膜辊7、网纹辊8、储液槽9和普通刮刀5;涂膜辊7携带膜材1转动,同时将膜材1挤压于涂膜辊7和网纹辊8至之间;网纹辊8携带胶水转动,在普通刮刀5的作用下胶水被涂于膜材1上,形成一层胶膜6,网纹辊8的转动方向与涂膜辊7的走料方向相反。

以上两种涂布机都存在如下问题:胶水均与外界直接接触,随时间增加,胶水可能会出现溶剂挥发或者出现变异(比如沉降、分层等)。溶剂挥发导致胶水固含量出现变化,对涂布厚度有影响;胶水长时间在液槽里储存,对于有填充物或多组分的胶水可能会出现沉降或分层,沉降会对涂布外观造成影响(比如颗粒刮伤),分层会使涂布胶膜的成分产生变化。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布机,所述的涂布机在泵动力的作用下通过喷嘴将胶水涂于膜材的外表面,解决了胶水外露及长期静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涂布机,包括传送膜材的辊轴和涂胶管;

所述涂胶管的一端连接有供胶泵,另一端为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辊轴的外表面相对并留有预设尺寸的缝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再使用刮刀刮胶的方式,也不采用外露的储液槽,而是利用压力刮平的方式涂布。

具体地,供胶泵将胶水泵送至涂胶管中,再在泵的动力下,涂胶管中的胶水从喷嘴中射出于待涂膜材的外表面。由于所述喷嘴与所述待涂膜材的外表面留有预设尺寸的缝隙,因此,利用喷嘴可以在膜材表面喷涂一定厚度的胶水。在此过程中,涂胶管作为中转的微型容器,首先为密封性容器,因此避免了胶水外露带来的一系列不利结果;其次,涂胶管仅储存少量的胶水,而且在供胶泵的作用下,涂胶管中胶水始终为流动状态,因此也避免了胶水长期静置会沉降、分层的问题。

关于涂胶量,本涂布机中,胶水在喷嘴里会有一定压力,挤压涂布至膜材,涂布时有一定的扬程,其喷嘴与膜材之间的缝隙比涂布出的湿膜大(约2倍),对于高固含量胶水或有填充物的胶水的低厚度精密涂布有优势。然而现有技术中图1和图2所示涂布机,刮刀与辊之间的缝隙即湿膜厚度,对于有填充物的胶水涂布存在缺陷。

为了进一步精确控制涂胶量和厚度,可以根据以下公式确定喷嘴与膜材之间的缝隙:

缝隙=k×(干膜厚度/固含量),k是胶水挤出压力和粘度作用的系数,该系数是经验值,例如针对某一类胶水,可以根据预知的缝隙厚度、胶水凝结后的干膜厚度以及胶水的固含量计算得出。由于k为经验值,同一类的胶水系数必然相同,因此可以据此来根据需要的干膜厚度调节缝隙。

另外,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刮刀的零件,利用供胶泵产生的可控的压力对胶水进行刮平,即供胶泵有涂布和刮平双重功能,因而也避免了传统刮刀刮胶易产生的胶水飞溅或者胶片掉落等现象。

为了改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上述涂布机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例如:

优选地,所述供胶泵还连接有监控器,所述监控器调节所述供胶泵的泵速。

通过监控器调节所述供胶泵的泵速,一方面可以调节单位时间的涂抹量,另一方面可以调节喷射嘴流出的液体对膜材的压力,以匹配胶水的粘度和厚度。

监控器还可连接显示器,以便将数据更直观地呈现给操作者。

优选地,所述涂胶管的所述喷嘴设有过滤网。

过滤网可以过滤胶水中的杂质或沉降物。

优选地,所述喷嘴与所述过滤网可拆卸连接。

过滤网长期使用后会影响过滤效果,拆卸后可再次使用,因而提高了仪器利用效率。

以上可拆卸的功能可通过各种构造实现,例如:

优选地,所述喷嘴与所述过滤网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凹槽,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块。

或者,将喷嘴与过滤网设置成抽拉式的拆卸。

优选地,所述涂胶管还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用于调节所述涂胶管的所述喷嘴与所述辊轴的外表面之间的缝隙大小。

气缸可以调节喷嘴与辊轴之间的距离,从而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涂胶厚度。

另外,也可以设置显示器,将数据更直观地展示给操作者。

优选地,所述喷嘴为锥形,并且所述喷嘴的窄筒端与所述辊轴的外表面相对。

锥形的喷嘴一方面可以减少死角,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小横截面积提高胶水的喷出速度,即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提高流速。

根据常规的胶水种类,优选地,所述喷嘴的锥角为45-60°。

优选地,所述喷嘴位于所述辊轴的左侧或右侧。

当喷嘴位于辊轴的上方时,重力对胶水的喷射以及沉积现象都有不利影响。当喷嘴位于辊轴的下方时,会由于重力的抵消损耗一部分泵送动能。因此,为了避免以上问题,所述喷嘴优选位于所述辊轴的左侧或右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有涂布机的基本原理相同,包括以下步骤:

在辊轴不断传动膜材的同时,供胶泵将胶水泵送至涂胶管中,并由所述涂胶管的喷嘴喷射于待涂膜材的外表面;并且所述喷嘴与所述待涂膜材的外表面留有预设尺寸的缝隙。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以下技术效果:

(1)提高胶水质量:利用泵压力和喷射式涂布的方式解决了胶水长期外露和长期静置的问题,从而避免如下缺陷:

一、外界落入杂质,造成涂布缺陷;

二、溶剂挥发,造成胶水变异,导致涂布缺陷;

三、胶水长时间储存导致组分分层,导致涂布缺陷;

四、有填充颗粒物的胶水长时间储存,可能产生的团聚或沉降,导致涂布缺陷。

(2)生产更环保:避免了使用刮刀刮平带来的污染问题。

(3)涂胶厚度可调节:设置气缸调节喷嘴与膜材之间的缝隙,从而根据需要调节涂胶厚度。

(4)涂胶量精密可控:设置控制器控制供胶泵的供胶量。

(5)过滤去除杂质:在喷嘴处设置过滤网提高涂胶质量。

(6)减少胶水浪费:将喷嘴设计为锥形,减少死角带来的胶水浪费现象。

(7)减少重力因素对涂胶的干扰:将喷嘴设置于辊轴的左侧或右侧解决了该问题。

(8)清洗更方便:将过滤网设置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逗号刮刀式涂布机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网纹辊式涂布机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膜材; 2-挡板; 3-胶水;

4-逗号刮刀; 5-普通刮刀; 6-胶膜;

7-涂膜辊; 8-网纹辊; 9-储液槽;

10-辊轴; 11-供胶泵; 12-涂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宗旨是改变了涂胶的动力方式,即改动了涂布机中的涂布部分,具体为:

涂布机,包括传送膜材的辊轴和涂胶管;

所述涂胶管的一端连接有供胶泵,另一端为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辊轴的外表面相对并留有预设尺寸的缝隙。

喷嘴与辊轴上膜材之间的缝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缝隙=k×(干膜厚度/固含量),k是胶水挤出压力和粘度作用的系数,该系数是经验值,例如针对某一类胶水,可以根据预知的缝隙厚度、胶水凝结后的干膜厚度以及胶水的固含量计算得出。由于k为经验值,同一类的胶水系数必然相同,因此可以据此来根据需要的干膜厚度调节缝隙。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优选地,所述供胶泵还连接有监控器,所述监控器调节所述供胶泵的泵速。

优选地,所述涂胶管的所述喷嘴设有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喷嘴与所述过滤网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喷嘴与所述过滤网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凹槽,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块。

优选地,所述涂胶管还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用于调节所述涂胶管的所述喷嘴与所述辊轴的外表面之间的缝隙大小。

优选地,所述喷嘴为锥形,并且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涂胶管的窄筒端。

优选地,所述喷嘴的锥角为45-60°。

优选地,所述喷嘴位于所述辊轴的左侧或右侧。

基于以上宗旨和优化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涂布机包括传送膜材1的辊轴10和涂胶管12;

所述涂胶管12的一端连接有供胶泵11,另一端为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辊轴10的外表面相对并留有预设尺寸的缝隙。所述涂胶管12内可储存少量胶水3。

所述喷嘴为锥形,并且所述喷嘴的窄筒端与所述辊轴10的外表面相对,所述喷嘴的锥角接近60°。

所述喷嘴位于所述辊轴10的左侧。

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供胶泵11将胶水泵送至涂胶管12中,再在泵的动力下,涂胶管12中的胶水3从喷嘴中射出于待涂膜材1的外表面。由于所述喷嘴与所述待涂膜材1的外表面留有预设尺寸的缝隙,因此,利用喷嘴可以在膜材1表面喷涂一定厚度的胶水,固化后形成一层胶膜6。

该实施例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提高胶水质量:

涂胶管12作为中转的微型容器,首先为密封性容器,因此避免了胶水外露带来的一系列不利结果;其次,涂胶管12仅储存少量的胶水,而且在供胶泵11的作用下,涂胶管12中胶水始终为流动状态,因此也避免了胶水长期静置会沉降、分层的问题,通过以上两方面提高了最终的胶水质量。

(2)生产更环保:

避免了使用刮刀刮平带来的污染问题。

(3)减少胶水浪费:

将喷嘴设计为锥形,减少死角带来的胶水浪费现象。

(4)减少重力因素对涂胶的干扰:

将喷嘴设置于辊轴10的左侧解决了该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将喷嘴设置于辊轴10的左侧并不能完全避免干扰,而是相对减少了干扰程度。

当然,喷嘴也可设置于辊轴10的右侧。

另外,本实施例中喷嘴的锥角角度可根据需要调节,优选的调节范围为45-60°。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结构:

首先是供胶泵,供胶泵还连接有监控器,所述监控器调节所述供胶泵的泵速。

其次是涂胶管,所述涂胶管的所述喷嘴设有过滤网;所述喷嘴与所述过滤网可拆卸连接:所述喷嘴与所述过滤网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凹槽,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块。

所述涂胶管还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用于调节所述涂胶管的所述喷嘴与所述辊轴的外表面之间的缝隙大小。

本实施例的涂布机所带来的效果有:

(1)提高胶水质量:

利用泵压力和喷射式涂布的方式解决了胶水长期外露和长期静置的问题,原理同上个实施例,在此不赘述。

(2)生产更环保:避免了使用刮刀刮平带来的污染问题。

(3)涂胶厚度可调节:

设置气缸调节喷嘴与膜材之间的缝隙,从而根据需要调节涂胶厚度。

缝隙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而得:

缝隙=k×(干膜厚度/固含量),k是胶水挤出压力和粘度作用的系数,该系数是经验值,例如针对某一类胶水,可以根据预知的缝隙厚度、胶水凝结后的干膜厚度以及胶水的固含量计算得出。由于k为经验值,同一类的胶水系数必然相同,因此可以据此来根据需要的干膜厚度调节缝隙。

(4)涂胶量精密可控:设置控制器控制供胶泵的供胶量。

(5)过滤去除杂质:在喷嘴处设置过滤网提高涂胶质量。

(6)减少胶水浪费:将喷嘴设计为锥形,减少死角带来的胶水浪费现象。

(7)减少重力因素对涂胶的干扰:将喷嘴设置于辊轴的左侧或右侧解决了该问题。

(8)清洗更方便:将过滤网设置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清洗。

除上述结构优化外,还可以将涂胶管的内壁设置为曲面形,以完全避免死角。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