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气液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218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化工领域,涉及灭菌器的核心部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T型气液混合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灭菌混合器灭菌和混合的效果差,易破坏物料高分子结构,主要采取在混合器四周打孔的方式来实现气液混合的目的,且管内表面无角度,不能够控制管内气液流动速度,且无法拆卸内部构件,无法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局限,从而提供一种保证物料高分子不被破坏,混合效果好的T型气液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T型气液混合器,包括外壳,外壳一侧设有蒸汽入口、另一侧设有物料出口,外壳中部设有物料进口,外壳内部设有一级文氏管、二级文氏管和三级文氏管,一级文氏管尾端与二级文氏管首端之间、二级文氏管尾端与三级文氏管首端之间均设有空隙,一级文氏管、二级文氏管和三级文氏管内部均设有渐窄部和流量加强部,一级文氏管和三级文氏管内部均设有渐宽部。

优选的是,物料进口的出口处位于一级文氏管尾端和二级文氏管首端之间的空隙处。

优选的是,一级文氏管和三级文氏管外表面均设有外螺纹,与外壳内表面的内螺纹相配合旋紧于外壳内部。

优选的是,一级文氏管一端与外壳的接触部设有垫片,其外部设有端盖将蒸汽入口压紧于一级文氏管一端并且与外壳压紧连接。

优选的是,一级文氏管、二级文氏管和三级文氏管内部的渐窄部锥度互不相同,一级文氏管和三级文氏管内部的渐宽部锥度互不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保证物料高分子不被破坏,采用三次混合效果好,节约蒸汽,内部构件可拆卸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标号:1-外壳、2-蒸汽入口、3-物料出口、4-物料进口、5-一级文氏管、6-二级文氏管、7-三级文氏管、8-渐窄部、9-流量加强部、10-渐宽部、11-外螺纹、12-垫片、13-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型气液混合器,包括外壳1,外壳1一侧设有蒸汽入口2、另一侧设有物料出口3,外壳1中部设有物料进口4,外壳1内部设有一级文氏管5、二级文氏管6和三级文氏管7,一级文氏管5尾端与二级文氏管6首端之间、二级文氏管6尾端与三级文氏管7首端之间均设有空隙,一级文氏管5、二级文氏管6和三级文氏管7内部均设有渐窄部8和流量加强部9,一级文氏管5和三级文氏管7内部均设有渐宽部10。物料进口4的出口处位于一级文氏管5尾端和二级文氏管6首端之间的空隙处,物料通入后与经过一级文氏管5的蒸汽混合,一同进入二级文氏管6。一级文氏管5、二级文氏管6和三级文氏管7内部的渐窄部8锥度互不相同,一级文氏管5和三级文氏管7内部的渐宽部10锥度互不相同,渐窄部8对蒸汽或蒸汽与物料的混合物有加速作用,然后通过流量加强部9对蒸汽或蒸汽与物料的混合物进一步加速,再经过渐宽部10喷出减速,经过三种不同的文氏管加速与减速交替后,能够使得蒸汽与物料更好地混合。一级文氏管5一端与外壳1的接触部设有垫片12,其外部设有端盖13将蒸汽入口2压紧于一级文氏管5一端并且与外壳1压紧连接,可通过松紧端盖13来调整一级文氏管5尾端与二级文氏管6首端之间间隙的距离,以达到不同物料与蒸汽混合时的要求。一级文氏管5和三级文氏管7外表面均设有外螺纹11,与外壳1内表面的内螺纹相配合旋紧于外壳1内部,方便一级文氏管5和三级文氏管7的拆卸清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