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486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炉烟雾净化系统,是专门净化垃圾焚烧烟雾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包括硫化物,氮氧化物,固体颗粒等的净化设备,现阶段的处理垃圾焚烧烟雾的方案一般是采用普通喷淋装置(降温、脱硫、脱硝)加过滤装置的方式结合,普通喷淋效果不好,烟气中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残留较大,固体颗粒物则采用活性炭吸附和除尘袋等方式过滤,过滤器中的活性炭等耗材消耗较大,现有喷淋装置,一般采用单罐体道喷淋过程,喷淋碱溶液与气体接触不紧密,喷淋效果不佳;现有过滤装置,在经过喷淋装置喷淋处理后的烟气后的烟雾中依然有大量焦油和固体废物残留,极易造成过滤器和除尘袋堵塞,过滤器和除尘袋使用寿命降低,增加了更换的次数,加大了烟气处理的成本和人工耗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包括吸收塔和气体分散器,所述吸收塔一侧的进气管通过导管与风机的出风管密封连接,且风机的进风口通过导管与活性炭塔A左侧的出气口密封连接,所述活性炭塔A的顶端通过导管与活性炭塔B的顶端密封连接,且活性炭塔B的进气口通过导管与吸附过滤器A的出气口通过导管密封连接,所述吸附过滤器A的进气口通过导管与吸附过滤器B的出气口通过导管密封连接,且吸附过滤器B的进气口通过导管与吸附过滤器C的出气口密封连接,所述吸附过滤器C的进气口通过导管与汽固液分离器的出气管密封连接,且汽固液分离器的进气管与喷淋罐的出气口密封连接,喷淋罐安装在碱性溶液槽的内部,所述吸收塔的顶端安装有锥形顶盖,且锥形顶盖的上端与旋转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臂的另一端与固定在罐体侧壁上的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吸收塔的罐体内壁上固定有多个卡扣,且卡扣与卡扣之间安装有尼龙网,所述气体分散器通过固定块与罐体内部的进气管固定连接,且罐体的两侧焊接固定有支撑脚,所述汽固液分离器的支撑脚与支撑脚之间设置有锥形收集罐,且锥形收集罐的底端密封连接有固液收集盒。

优选的,所述汽固液分离器的出气管设置在器体的顶端,汽固液分离器的进气管设置在器体上侧的右端。

优选的,所述碱性溶液槽的内部设置有四个喷淋罐,且喷淋罐与喷淋罐之间通过导管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收塔的罐体底端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且吸收塔的左端设置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塔A、活性炭塔B、吸附过滤器A、吸附过滤器B和吸附过滤器C设置在吸收塔与汽固液分离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独特设计的汽固液分离器和吸收塔可使得脱硫、脱硝、去除固体废物和异味更加彻底,气体经过风机抽入罐体内部,罐体内部设置有盘式气体喷头,喷头上有非常细小的气孔,盘式气体喷头浸没在碱水溶液中(氢氧化钠水溶液),经过风机高压输气,气体高速射入碱水溶液中,与碱水溶液快速接触,并去除垃圾焚烧烟雾中少量的固体颗粒和硫化物、氮化物等,由于盘式气体喷头的直径小于罐体,气体射入水中后,形成的起泡经过盘式气体喷头的边缘部分冒出,再经过顶部的过滤网最终过滤,过滤网设置在排气出口的下端;滤网顶部有锥形顶盖和罐体密封,由于滤网属于精密过滤装置,需要定期更换,为了方便更换,顶盖设置有旋转臂,旋转臂由加强筋安装在罐体外侧,由于锥形顶盖很重,旋转臂机构可以轻松把锥形顶盖移动到一侧,便于更换过滤网,为保证罐体的气密性,锥形顶盖下部安装有密封圈,另外罐体上端边缘安装有固定槽,可以将锥形顶盖卡主,防止移动,造成气密不良问题,也可以防止端盖移动漏缝隙,造成外部环境中的雨水和杂物落入罐体,造成滤网堵塞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固液分离器。

1、吸收塔;2、风机;3、活性炭塔A;4、活性炭塔B;5、吸附过滤器A;6、吸附过滤器B;7、吸附过滤器C;8、导管;9、汽固液分离器;10、喷淋罐;11、碱性溶液槽;12、排气管;13、尼龙网;14、罐体;15、气体分散器;16、支撑脚;17、旋转臂;18、锥形顶盖;19、安装座;20、进气管;21、固定块;22、排污管;23、排污阀;24、出气管;25、进气管;26、锥形收集罐;27、固液收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包括吸收塔1和气体分散器15,吸收塔1一侧的进气管25通过导管8与风机2的出风管密封连接,且风机2的进风口通过导管8与活性炭塔A3左侧的出气口密封连接,活性炭塔A3的顶端通过导管8与活性炭塔B4的顶端密封连接,且活性炭塔B4的进气口通过导管8与吸附过滤器A5的出气口密封连接,吸附过滤器A5的进气口通过导管8与吸附过滤器B6的出气口通过导管8密封连接,且吸附过滤器B6的进气口通过导管8与吸附过滤器C7的出气口密封连接,吸附过滤器C7的进气口通过导管8与汽固液分离器9的出气管24密封连接,且汽固液分离器9的进气管25与喷淋罐10的出气口密封连接,喷淋罐10安装在碱性溶液槽11的内部,吸收塔1的顶端安装有锥形顶盖18,且锥形顶盖18的上端与旋转臂17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臂17的另一端与固定在罐体14侧壁上的安装座19固定连接,可以轻松把锥形顶盖18移动到一侧,便于更换过滤网,吸收塔1的罐体14内壁上固定有多个卡扣,且卡扣与卡扣之间安装有尼龙网13,用于过滤,气体分散器15通过固定块21与罐体14内部的进气管25固定连接,且罐体14的两侧焊接固定有支撑脚16,汽固液分离器9的支撑脚16与支撑脚16之间设置有锥形收集罐26,且锥形收集罐26的底端密封连接有固液收集盒27,汽固液分离器9的出气管24设置在器体的顶端,汽固液分离器9的进气管25设置在器体上侧的右端,碱性溶液槽11的内部设置有四个喷淋罐10,使得碱性溶液最大限度的循环使用,且喷淋罐10与喷淋罐10之间通过导管8密封连接,吸收塔1的罐体14底端设置有排污管22,排污管22上安装有排污阀23,且吸收塔1的左端设置有排气管12,活性炭塔A3、活性炭塔B4、吸附过滤器A5、吸附过滤器B6和吸附过滤器C7设置在吸收塔1与汽固液分离器9之间。

工作原理:工作时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通过导管8进入碱性溶液槽11内部的喷淋罐10中,喷淋罐10内的碱性溶液与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去除垃圾焚烧烟雾中少量的固体颗粒和硫化物、氮化物等,初步净化的气体通过设置在罐体14上的管道进入罐内,由于安装在整个处理系统后侧的风机2的抽气原理,含有部分固体和液体的废气会撞击在罐体14内壁上,由于液体和固体的质量大于气体,会自由落在罐体14内壁,经过锥形收集罐26整流后,流入下方的固液收集盒27中,固液收集器27上设置传感器,当收纳盒即将装满的时候,会发出提示,进行废物倾倒处理,接着气体再依次通过吸附过滤器C7、吸附过滤器B6、吸附过滤器C5、活性炭塔B4和活性炭塔A3中,最后气体通过风机2进入吸收塔1中,罐体14内部设置有盘式气体喷头,喷头上有非常细小的气孔,盘式气体喷头浸没在碱水溶液中(氢氧化钠水溶液),经过风机2高压输气,气体高速射入碱水溶液中,与碱水溶液快速接触,并去除垃圾焚烧烟雾中少量的固体颗粒和硫化物、氮化物等,由于盘式气体喷头的直径小于罐体,气体射入水中后,形成的起泡经过盘式气体喷头的边缘部分冒出,再经过顶部的尼龙网13最终过滤,尼龙网13设置在排气管12的下端;尼龙网13顶部有锥形顶盖18和罐体14密封,由于尼龙网13属于精密过滤装置,需要定期更换,为了方便更换,锥形顶盖18设置有旋转臂17,旋转臂17由加强筋安装在罐体14外侧,由于锥形顶盖18很重,旋转臂17机构可以轻松吧锥形顶盖18移动到一侧,便于更换过滤网,为保证罐体14的气密性,锥形顶盖18下部安装有密封圈,另外罐体14上端边缘安装有固定槽,可以将锥形顶盖18卡主,防止移动,造成气密不良问题,也可以防止端盖移动漏缝隙,造成外部环境中的雨水和杂物落入罐体,造成滤网堵塞等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