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流填料床规流相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4135发布日期:2018-10-19 21:50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脱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规流填料床规流相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规流相变装置是采用的一整块金属材料制作,床面为一整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腐蚀的原因,在规流相变装置迎风面局部腐蚀很大,且腐蚀区域在整个床面都有分布;虽然腐蚀破坏的是局部,但是如要进行维修势必要将损坏区域进行切割和焊接的工作,费时费工;另外现有的规流相变装置中的填料球布局不合理,容易堵塞烟气通道。

专利号为201210531377.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规流填料床,由支撑架、圈梁、导流条、中间盲筒四部分构成,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和固定圈梁,圈梁为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环形梁,多个圈梁呈同心分布,导流条活动安装于相邻两个圈梁之间,中间盲筒位于中心圈梁内,以封闭中间空间。该规流填料床采用很多单片导流条通过组装,构成一套规流床,其安装工作繁重,同时由于烟气负荷的变化,导致填料球运转不正常,从而造成床内积灰堵塞等问题,需要一种新的结构来解决这些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流相变规流相变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维护困难和容易堵塞烟气的缺陷,并且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制作工艺简单,安装和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规流填料床规流相变装置,包括支撑架、圈梁立板、盲道,所述盲道设置于支撑架的轴向中心上,所述圈梁立板呈环状设置于支撑架上盲道的外围,还包括导流系统、整流系统、相变系统,所述导流系统、相变系统和整流系统按从下至上的顺序依次设置并呈环状置于支撑架上盲道的外周,圈梁立板用于支撑导流系统、相变系统和整流系统,所述导流系统为从内至外且同心设置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环形导流通道,每层环形导流通道由多个呈径向均匀分布的导流条构成,所述相变系统包括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填料球,所述填料球均匀放置于每层环形导流通道的导流条上,所述整流系统包括从内至外的多层环形整流通道,且该环形整流通道与环形导流通道一一对应设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所述每层环形导流通道的导流条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面积为导流条面积的30~55%。

所述圈梁立板设置于相邻两层的环形导流通道之间以及导流系统的外缘用于支撑导流条。

所述填料球为圆状填料球且其直径大小为20~100mm。

所述环形整流通道为不锈钢焊接结构件,该结构件呈径向放射状或环形网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规流相变装置利用设置多层环形导流通道和多层圆状填料球结构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维护困难和容易堵塞烟气的缺陷,并且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制作工艺简单,安装和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Ⅰ、本实用新型采用同心设置多层环形导流通道,增大了环道面积,增大了烟气过流面积,并能有效防止烟气倒流;

Ⅱ、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多层填料球,能有效防止烟气堵塞,并可增强传质吸收和除尘脱硫效果;

Ⅲ、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制作工艺简单,安装和操作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各种烟气除尘脱硫出来配套使用。

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圈梁立板与填料球的第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圈梁立板与填料球的第二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整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圈梁立板,2-导流系统,3-整流系统,4-盲道,5-相变系统,51-填料球,6-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规流相变装置,它包括圈梁立板1、导流系统2、整流系统3、盲道4、相变系统5和支撑架6;所述盲道4设置于支撑架6的轴向中心上,所述导流系统2、相变系统5和整流系统3呈环状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依次设置于支撑架6上盲道4的外周;所述圈梁立板1呈环状设置于支撑架6上盲道4的外围用于支撑导流系统2、相变系统5和整流系统3。

如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相变系统5包括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填料球51,该填料球51为的圆状球且其直径大小为20~100mm;所述填料球51均匀放置于每层环形导流通道的导流条上。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系统2从内至外且同心设置的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环形导流通道,每层环形导流通道由多个呈径向均匀分布的导流条构成;所述圈梁立板1设置于相邻两层的环形导流通道之间以及导流系统2的外缘用于支撑导流条;所述每层环形导流通道的导流条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面积为导流条面积的30~55%。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整流系统3包括从内至外的多层环形整流通道,且该环形整流通道与环形导流通道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环形整流通道为不锈钢焊接结构件,该结构件呈径向放射状或环形网状。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原理:安装从规流相变装置的中心开始,依次由中间向外侧安装;第一步先安装盲道4,再安装圈梁立板1,将导流系统2和整流系统3固定在两圈梁立板1之间,中间再放置填料球51;采用该安装方法有利于减少现场安装的工作量,缩短现场工期,并有利于产品质量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