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碳化硅微粉的吸收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4097发布日期:2018-10-19 21:5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化硅微粉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碳化硅微粉的吸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碳化硅又名金刚砂,是自然界中罕见的矿物。碳化硅不仅可用于生产耐火材料,还可用来制作磨具、半导体等。碳化硅在使用时,需先将其粉碎成颗粒状后,再根据使用要求对颗粒进行烧结或酸化处理。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碳化硅在粉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碳化硅微粉,而由于碳化硅微粉质量较轻,因此容易漂浮在空气中,被现场的操作工人吸入体内,而人体吸入过多的碳化硅微粉容易对肺造成损害,最终引发尘肺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架、吸收筒和引风机,所述吸收筒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方,所述吸收筒底部设置有排水阀,所述吸收筒内部设置有倾斜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坡脚处设置有放料孔,该放料孔外侧设置有排料挡板,所述排料挡板下方设置有回收槽;所述过滤板上方设置有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的侧上方设置有推杆,且所述推杆的一端伸向所述吸收筒外侧;

所述刮料装置包括导向柱和伸缩套,所述伸缩套共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两侧,所述伸缩套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导向柱两端伸入所述滑槽内部,所述导向柱的外圆上设置有伸缩弹簧,且所述伸缩弹簧位于两个所述伸缩套之间,两个所述伸缩套下方均安装有伸向内侧的侧刮板,所述侧刮板的中间设置有中心刮板;所述推杆与所述中心刮板固定连接;

所述吸收筒的侧壁顶部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一侧设置有吸引罩;

所述吸收筒的顶部设置有喷头,且所述喷头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引风机的高度,所述喷头上方连接有高压输水管。

采用上述一种用于碳化硅微粉的吸收处理装置,空气中悬浮的碳化硅微粉在所述引风机的作用下,经所述引风罩进入所述吸收筒内,高压水经所述高压输水管输送至所述喷头,并通过所述喷头喷向所述吸收筒内,将进入所述吸收筒内的碳化硅微粉进行降尘处理,吸收水雾后的碳化硅微粉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降落,并隔离在所述过滤板上,过多的水分穿过所述过滤板流向所述排水阀,当所述过滤板上的碳化硅微粉聚集较多时,打开所述排料挡板后,再将所述推杆向所述吸收筒内侧推,使所述刮料装置沿所述过滤板向下滑动,将所述过滤板上的碳化硅微粉向下推,使碳化硅微粉落入回收槽内,所述刮料装置在刮料时,所述伸缩套在所述伸缩弹簧的作用下,沿所述吸收筒的内部,自动向两侧伸出或向中间缩回,从而带动底部的所述侧刮板向两侧展开或向所述中心刮板聚拢,从而使所述刮料装置对所述过滤板上的碳化硅微粉进行全面刮除,提高所述过滤板的过滤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底架底部安装有滚轮。

作为优选,所述排料挡板与所述吸收筒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套与所述吸收筒接触的侧面为圆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侧刮板为T字形,与所述中心刮板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吸引罩为漏斗形。

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引风机将空气中悬浮的碳化硅微粉吸入所述吸收筒内,从而降低空气中碳化硅微粉的含量;利用碳化硅的吸水性,将水雾喷向碳化硅微粉,从而使碳化硅微粉达到沉降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刮料装置布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刮料装置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心刮板和侧刮板连接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底架;2、排水阀;3、吸收筒;4、推杆;5、吸引罩;6、引风机;7、喷头;8、高压输水管;9、刮料装置;91、伸缩套;92、导向柱;93、伸缩弹簧;94、滑槽;95、侧刮板;96、中心刮板;10、过滤板;11、排料挡板;12、回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碳化硅微粉的吸收处理装置,包括底架1、吸收筒3和引风机6,吸收筒3安装在底架1上方,吸收筒3底部设置有排水阀2,吸收筒3内部设置有倾斜的过滤板10,过滤板10的坡脚处设置有放料孔,该放料孔外侧设置有排料挡板11,排料挡板11下方设置有回收槽12;过滤板10上方设置有刮料装置9,刮料装置9的侧上方设置有推杆4,且推杆4的一端伸向吸收筒3外侧;

刮料装置9包括导向柱92和伸缩套91,伸缩套91共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导向柱92两侧,伸缩套91内部设置有滑槽94,导向柱92两端伸入滑槽94内部,导向柱92的外圆上设置有伸缩弹簧93,且伸缩弹簧93位于两个伸缩套91之间,如此设置,便于两侧的伸缩套91在伸缩弹簧93的作用下沿导向柱92向外顶出,两个伸缩套91下方均安装有伸向内侧的侧刮板95,侧刮板95的中间设置有中心刮板96;推杆4与中心刮板96固定连接;

吸收筒3的侧壁顶部设置有引风机6,引风机6的一侧设置有吸引罩5;

吸收筒3的顶部设置有喷头7,且喷头7的水平高度高于引风机6的高度,喷头7上方连接有高压输水管8。

作为优选,底架1底部安装有滚轮,如此设置,便于对处理装置进行移动,从而对碳化硅粉尘浓度较高的位置进行定点处理。

排料挡板11与吸收筒3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便于将过滤板10上聚集的碳化硅微粉进行刮除时,通过将排料挡板11拆卸后,使碳化硅微粉排入回收槽12。

伸缩套91与吸收筒3接触的侧面为圆弧形,如此设置,便于使伸缩套91与吸收筒3内壁相贴合。

侧刮板95为T字形,与中心刮板96滑动连接,如此设置,便于防止侧刮板95从中心刮板96底部脱出。

吸引罩5为漏斗形,如此设置,便于对空气中的碳化硅微粉进行引导,使其汇聚在一起进入吸收筒3内。

采用上述结构,空气中悬浮的碳化硅微粉在引风机6的作用下,经引风罩进入吸收筒3内,高压水经高压输水管8输送至喷头7,并通过喷头7喷向吸收筒3内,将进入吸收筒3内的碳化硅微粉进行降尘处理,吸收水雾后的碳化硅微粉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降落,并隔离在过滤板10上,过多的水分穿过过滤板10流向排水阀2,当过滤板10上的碳化硅微粉聚集较多时,打开排料挡板11后,再将推杆4向吸收筒3内侧推,使刮料装置9沿过滤板10向下滑动,将过滤板10上的碳化硅微粉向下推,使碳化硅微粉落入回收槽12内,刮料装置9在刮料时,伸缩套91在伸缩弹簧93的作用下,沿吸收筒3的内部,自动向两侧伸出或向中间缩回,从而带动底部的侧刮板95向两侧展开或向中心刮板96聚拢,从而使刮料装置9对过滤板10上的碳化硅微粉进行全面刮除,提高过滤板10的过滤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