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缸真空含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2666发布日期:2019-03-08 18:2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双缸真空含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浸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缸真空含浸机。



背景技术:

真空含浸机是一款适用于高频、低频变压器、电感线圈、电机、电感器、整流器、五金铸件以及C型铁芯的浸漆处理的设备,具有提高线圈的机械强度,绝缘强度及防潮、防霉、降低噪音等功能。

现有的浸漆作业均是需要工人先将需要含浸的样品放入到含浸机的浸漆槽中,之后关上缸盖并通过锁紧装置进行锁紧,含浸完毕后再将物品从浸漆槽中取出,再次需要工人伸手进入浸漆中再将样品取出,不易拿取,易使工人沾染到漆液,拿取极为不变,因此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缸真空含浸机,具有方便拿取样品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缸真空含浸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浸漆槽以及与浸漆槽铰接的缸盖,所述浸漆槽中设有沿着浸漆槽高度方向移动的托架,托架的侧边设有沿浸漆槽的高度方向且朝向浸漆槽底部延伸的齿条,所述齿条啮合有转动设置有浸漆槽侧壁中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浸漆槽与缸盖的铰链轴之间设有联动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在对样品进行浸漆作业时,可将承载有样品的托盘放置在托架上,之后合上缸盖,浸漆槽与缸盖的铰链轴转动,同时在联动组件的联动作用下,使得第一齿轮转动,由于与托架固定的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则第一齿轮转动会使得齿条沿着浸漆槽的高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着托架超靠近浸漆槽底部的方向移动,而当缸盖打开时,托架又在联动组件以及第一齿轮的联动作用下随齿条超远离浸漆槽底部的方向移动,使得位于漆液中的承载有样品的托盘随托架上升,以方便工人的拿取,无需工人伸手进入到浸漆槽中,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与第一齿轮连接的第一锥齿轮组,所述第一锥齿轮组设有朝向浸漆槽与缸盖的铰接轴延伸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密封件,所述传动轴与浸漆槽和缸盖的铰接轴处通过第二锥齿轮组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齿轮组、传动轴以及第二传动轴将第一齿轮与浸漆槽和缸盖的铰链轴连接,通过锥齿轮可达到转向的目的,结构简单,由于传动轴需要贯穿浸漆槽的侧壁与浸漆槽和缸盖的铰链轴连接,则通过密封件提高传动轴与浸漆槽之间的密封性,使得浸漆槽在含浸作业时得以确保真空状态,从而提高浸漆作业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组之间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组同轴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组之间设置第二齿轮,可通过改变第二齿轮的大小以调节第一齿轮所转动的角度。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为固定在浸漆槽的侧壁中并包裹传动轴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传动轴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圈提高传动轴与浸漆槽的密封性,以保证在利用浸漆槽对样品进行加工时浸漆槽的真空作业。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一齿轮的齿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一齿轮的齿数,使得第一齿轮转动的圈数大于第二齿轮的圈数,从而使得齿条的移动形成范围较大。

优选的,所述浸漆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供齿条移动的滑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可对齿条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了齿条移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位于浸漆槽与缸盖的铰链轴的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两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个托架通过两组联动组件以驱动,从而提高了托架移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托架上设有若干支撑架,相邻所述支撑架之间留有空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承载样品的托盘可放于托架上以随托架的升降而升降,并且漆液可从间隙中流回到浸漆槽中,以避免漆液的浪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转动缸盖即可实现用于放置样品的托盘沿浸漆槽的高度方向移动,使得工人无需伸手进入到浸漆槽中拿取样品,操作方便;

2.密封件的设置可确保缸盖在合上时,浸漆槽处于完全密闭的状态,以确保含浸作业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用于适宜缸盖处于合上状态时浸漆槽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用于示意联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中:1、机架;12、浸漆槽;121、滑槽;13、贮漆槽;14、输料管;15、阀门;16、控制部;17、缸盖;171、把手;172、搭扣;18、密封条;2、托架;21、支撑杆;22、齿条;3、第一齿轮;4、联动组件;41、第二齿轮;42、传动轴;43、第一锥齿轮组;44、第二锥齿轮组;45、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双杠真空含浸机,参见图1,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两个浸漆槽12,每个浸漆槽12下方设有与浸漆槽12连通的贮漆槽13,浸漆槽12与贮漆槽13之间通过一根输料管14连通,并且输料管14上设有通闭输料管14的阀门15,每个浸漆槽12上设有真空泵(图中未示意),两个浸漆槽12中间设有控制真空泵启闭的控制部16,同时在浸漆槽12上还铰接用于遮盖浸漆槽12开口的缸盖17,并且在缸盖17上还设有加强缸盖17与浸漆槽12之间的密封性的密封条18,缸盖17上设有方便工人操作缸盖17打开或关闭的把手171,同时在缸盖17与浸漆槽12外壁上设有锁紧缸盖17的搭扣172。

参见图2,浸漆槽12中设有沿着浸漆槽12高度方向移动的托架2,托架2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为与浸漆槽12的顶部齐平,托架2用于放置承载样品的托盘,托架2上设有若干支撑杆21,相邻支撑杆21之间留有空隙。

参见图3和图4,托架2的侧边设有沿浸漆槽12的高度方向且朝向浸漆槽12底部延伸的齿条22,齿条22设置在垂直于与缸盖17铰接的侧壁上,并且在浸漆槽12的侧壁上开设有供齿条22移动的滑槽121,滑槽121沿浸漆槽12的高度方向延伸,齿条22啮合有转动设置在浸漆槽12侧壁中的第一齿轮3,第一齿轮3以及浸漆槽12与缸盖17的铰链轴之间设有联动组件4,联动组件4位于浸漆槽12与缸盖17的铰链轴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共设置有两组。

联动组件4包括与第一齿轮3啮合的第二齿轮41,第二齿轮41的齿数大于第一齿轮3的齿数,联动组件4还包括与第二齿轮41连接且朝向浸漆槽12与缸盖17的铰链轴延伸的传动轴42,第二齿轮41与传动轴42之间通过第一齿轮3组连接,第一齿轮3与浸漆槽12和缸盖17的铰链轴之间通过第二锥齿轮组44连接。

浸漆槽12与缸盖17的铰链轴设置在浸漆槽12外,传动轴42贯穿浸漆槽12的侧壁延伸至浸漆槽12外,则在传动轴42上设有密封传动轴42贯穿浸漆槽12侧壁的孔洞的密封件45,实施例件为固定于传动轴42贯穿浸漆槽12侧壁的孔洞的内壁上的密封圈,密封圈包裹传动轴42,并且密封圈与传动轴42转动连接,通过密封件45的密封作用,使得缸盖17在合上封闭浸漆槽12的同时,浸漆槽12处于完全密封的状态。

具体工作过程:

工人在操作真空含浸机对样品进行浸镀时,先在浸漆槽12中注入漆液,可将承载样品的托盘放置在托架2上,之后将缸盖17合上,在缸盖17合上的同时,浸漆槽12与缸盖17的铰链轴随缸盖17的转动而转动,则在第二锥齿轮组44的传动作用下,传动轴42发生转动,并在第一锥齿轮组43的传动作用下,第二齿轮41转动,则与第二齿轮41啮合的第一齿轮3也随之发生转动,此时与托架2固定的齿条22在第一齿轮3的配合下,齿条22沿着浸漆槽12的高度方向朝靠近浸漆槽12底部移动,并带动托架2朝靠近浸漆槽12底部移动,从而使得承载有样品的托架2进入到漆液中,使得工人仅需要将承载样品的托盘放置在托架2上,就能将承载有样品的托盘随托架2进入到浸漆槽12中,操作方便。

当浸漆作业完毕后,工人进行泄压后,浸漆槽12与缸盖17的铰链轴也随之转动,并且通过联动组件4再次联动第一齿轮3的转动,并且转动方向与缸盖17合上的过程相反,使得齿条22朝向远离浸漆槽12底部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托架2朝远离浸漆槽12底部的方向移动,此时托架2可带动承载有样品的托盘上移并离开漆液,当缸盖17打开到最大角度时,托架2上升到最大高度,并可静止一段时间,待托盘以及样品上的漆液掉落回到浸漆槽12中,再将托盘取出,并且操作方便,无需工人伸手进入到浸漆槽12拿取托盘,同时避免工人沾染到漆液。

密封件45的设置可确保缸盖17在合上时,浸漆槽12处于完全密封的状态,以确保含浸工作的正常进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