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3059发布日期:2019-01-29 18:3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化学用品制备中的混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剥离液或刻蚀液等湿化学用品制备工艺中,混液是最关键的环节。现有的混液装置多采用搅拌完成,然而这种混液方式由于搅拌产生的液体流动性有局限,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液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不仅改变搅拌结构,还增加对罐体的整体摆动功能,实现了多维度的液体流动,提高混液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混液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底部设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伸入到罐体内部的搅拌杆,罐体顶部有加料口,罐体底部设有带出液阀的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搅拌杆为螺旋型,加料口通过可伸缩的柔性管道连接设于横架上的加料漏斗,罐体上部通过转轴连接横向支架,横向支架通过竖向支架连接横架,罐体下部两侧对称设有牵引机构,牵引机构包括设在横架上的电动卷筒、与电动卷筒连接的牵引绳,牵引绳竖直向下绕过一定滑轮后水平连接至罐体下部,定滑轮通过外侧竖向杆连接横架,牵引绳所在平面与转轴垂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通过螺旋状的搅拌杆提高罐体内部的搅拌流动性,并配合牵引机构,实现罐体的摆动,从而激起更多维度的液体流动,提高混液效率;

2、传统的转杆加叶片的方式,易产生液体残留于叶片与转杆连接处,而采用螺旋状的搅拌杆,在保证搅拌效果的情况下,有效避免了液体的残留问题;

3、加料口与加料漏斗之间通过可伸缩的柔性管道连接,从而在罐体进行摆动时,不会产生脱落或者管道折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混液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底部设有转动电机2,转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有伸入到罐体1内部的搅拌杆3,罐体1顶部有加料口,罐体1底部设有带出液阀的出料管4,其特征在于,搅拌杆3为螺旋型,加料口通过可伸缩的柔性管道5连接设于横架7上的加料漏斗6,罐体1上部通过转轴8连接横向支架9,横向支架9通过竖向支架10连接横架7,罐体1下部两侧对称设有牵引机构,牵引机构包括设在横架7上的电动卷筒11、与电动卷筒11连接的牵引绳14,牵引绳14竖直向下绕过一定滑轮13后水平连接至罐体1下部,定滑轮13通过外侧竖向杆12连接横架7,牵引绳14所在平面与转轴8垂直。

通过加料漏斗6加入待混合的液体,通过柔性管道5由加料口进入罐体1。转动电机2启动,螺旋状搅拌杆3对进行混合搅拌;利用牵引机构进行左右牵引,以实现罐体1的摆动,具体是,一侧的电动卷筒11收卷牵引绳14,竖向牵引绳通过定滑轮13过渡为横向拉引罐体1下部,另一侧的电动卷筒11松弛;需要反向牵引时,则更换两个电动卷筒11的操作方式,从而实现对罐体1沿转轴8的转动,与螺旋搅拌的作用配合,激起更多维度的液体流动,提高混液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