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喷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3303发布日期:2020-02-28 07:2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真空喷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饲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真空喷油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饲料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喷油装置将大豆油或鱼油喷到物料上。现有的喷油装置在其内侧壁上设置有喷嘴,通过喷嘴将大豆油或鱼油喷到物料的表面,喷油装置滚动以尽量将油与物料混合均匀。然而由于喷嘴只能将大豆油或鱼油喷到物料的表面,大豆油或鱼油很难进入到物料的中心位置,翻滚动作也无法达成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喷油后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将物料表面的大豆油或鱼油渗透到物料的中心位置,使得大豆油或鱼油与物料混合均匀的真空喷油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真空喷油装置,包括罐体(10)、设置于罐体(10)顶部且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搅拌单元(20)、设置于罐体(10)顶部的进料管(30)、设置于罐体(10)顶部且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喷油单元(40)、设置于罐体(10)顶部且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抽真空单元(50),罐体(10)的形状为圆锥形,其小头端朝下且大头端朝上,小头端连接有出料口(11),大头端具有顶盖(12),搅拌单元(20)包括设置于顶盖(12)外侧中部的驱动组件(21)及与驱动组件(21)的输出轴连接且位于罐体(10)中的搅拌组件(22),抽真空单元(50)包括至少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抽气管及与抽气管连接的真空泵,抽真空单元(50)与顶盖(12)中心的垂直距离小于喷油单元(40)与顶盖(12)中心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喷油单元(40)包括混合室、至少两根与混合室连通的进油管、与混合室连接的喷油泵及与喷油泵连接且位于罐体(10)中的喷嘴。

进一步地,所述喷油单元(40)的数量为六个且沿周向均匀分布于顶盖(12)中心的周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21)包括驱动电机及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输出轴穿过顶盖(12)并位于罐体(10)中。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10)靠近出料口(11)的位置设置有溢油单元(60),溢油单元(60)包括与罐体(10)底部的内侧壁间隔设置的滤网(61)及套设于出料口(11)外侧的集油盒(62),滤网(61)上开设有若干滤孔,滤网(61)与罐体(1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滤油通道,滤油通道与集油盒(62)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集油盒(62)连接有回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喷油装置包括罐体(10)、设置于罐体(10)顶部且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搅拌单元(20)、设置于罐体(10)顶部的进料管(30)、设置于罐体(10)顶部且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喷油单元(40)、设置于罐体(10)顶部且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抽真空单元(50),罐体(10)的形状为圆锥形,其小头端朝下且大头端朝上,小头端连接有出料口(11),大头端具有顶盖(12),搅拌单元(20)包括设置于顶盖(12)外侧中部的驱动组件(21)及与驱动组件(21)的输出轴连接且位于罐体(10)中的搅拌组件(22),抽真空单元(50)包括至少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抽气管及与抽气管连接的真空泵,抽真空单元(50)与顶盖(12)中心的垂直距离小于喷油单元(40)与顶盖(12)中心的垂直距离。如此在喷油后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将物料表面的大豆油或鱼油渗透到物料的中心位置,使得大豆油或鱼油与物料混合均匀。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喷油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喷油装置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喷油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喷油装置包括罐体10、设置于罐体10顶部且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搅拌单元20、设置于罐体10顶部的进料管30、设置于罐体10顶部且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喷油单元40、设置于罐体10顶部且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抽真空单元50。

罐体10的形状为圆锥形,其小头端朝下,大头端朝上。小头端连接有出料口11、大头端具有弧形曲面形状的顶盖12。

搅拌单元20包括设置于顶盖12外侧中部的驱动组件21及与驱动组件21的输出轴连接且位于罐体10中的搅拌组件22。驱动组件21包括驱动电机及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输出轴穿过顶盖12并位于罐体10中。

喷油单元40包括混合室、至少两根与混合室连通的进油管、与混合室连接的喷油泵及与喷油泵连接且位于罐体10中的喷嘴。喷油单元40的数量为六个,且沿周向均匀分布于顶盖12中心的周围。

抽真空单元50包括至少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抽气管及与抽气管连接的真空泵。

抽真空单元50与顶盖12中心的垂直距离小于喷油单元40与顶盖12中心的垂直距离。

罐体10靠近出料口11的位置设置有溢油单元60,溢油单元60包括与罐体10底部的内侧壁间隔设置的滤网61及套设于出料口11外侧的集油盒62。滤网61上开设有若干滤孔。滤网61与罐体1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滤油通道,滤油通道与集油盒62连通。

物料在罐体10中朝向出料口11移动时,多余的大豆油或鱼油将通过滤孔进入到滤网61与罐体10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间中,之后流入到集油盒62中。集油盒62还连接有回收装置,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大豆油或鱼油,如此避免大豆油或鱼油的浪费,减少成本。

工作时,首先通过进料管30向罐体10内导入物料,并由抽真空单元50对罐体10内进行抽空,抽取罐体10内的部分空气,减少罐体10内的气压。

然后,搅拌单元20对罐体10内的物料进行第一次搅拌。

之后,喷油单元40向罐体10内的物料进行喷油。

再后,抽真空单元50对罐体10内再次进行抽真空,在抽真空的过程中,大豆油或鱼油在压力作用下从物料的各个表面逐渐渗透到物料的中心位置,如此使得大豆油或鱼油与物料混合均匀。

最后,抽真空单元50进行泄压,使得罐体10内逐渐恢复到正常大气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喷油装置包括罐体10、设置于罐体10顶部且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搅拌单元20、设置于罐体10顶部的进料管30、设置于罐体10顶部且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喷油单元40、设置于罐体10顶部且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抽真空单元50,罐体10的形状为圆锥形,其小头端朝下且大头端朝上,小头端连接有出料口11、大头端具有顶盖12,搅拌单元20包括设置于顶盖12外侧中部的驱动组件21及与驱动组件21的输出轴连接且位于罐体10中的搅拌组件22,抽真空单元50包括至少部分地位于罐体10中的抽气管及与抽气管连接的真空泵,抽真空单元50与顶盖12中心的垂直距离小于喷油单元40与顶盖12中心的垂直距离。如此在喷油后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将物料表面的大豆油或鱼油渗透到物料的中心位置,使得大豆油或鱼油与物料混合均匀。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