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1963发布日期:2020-04-21 18:5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墨铸铁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是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球状石墨,有效地提高了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比碳钢还高的强度,球墨铸铁是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铸铁材料,其综合性能接近于钢,正是基于优异的性能,它已成功地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所谓的“以铁代钢”,主要就是指球墨铸铁,传统的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1、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高度固定,不便于调节;

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间距固定,不便于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球墨铸铁管;

3、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不便于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包括第一承台板、第二承台板和第四承台板,所述第二承台板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水平设置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两侧的第二承台板顶端均水平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水平安装有液压杆,且液压杆远离气缸一端安装有与第一滑槽相匹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顶端的中间位置处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顶端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一承台板,所述第一承台板顶端的两端皆均匀竖直安装有第二套筒,且第二套筒内部通过第三弹簧安装有贯穿第二套筒的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的顶端水平安装有第四承台板,且第四承台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五承台板,所述第五承台板内部的两端皆均匀设置有卡槽,且第五承台板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通过第二滑块水平安装有第三承台板,且第三承台板顶端的两侧中间位置处均通过底座水平安装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气缸远离第一滑槽一侧的第二承台板顶端竖直安装有第一套筒,且第一套筒内部的底端竖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顶端竖直安装有贯穿第一套筒顶端的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顶端与第一承台板底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四承台板内部的底端中间位置处水平设置有第三滑槽,且第三滑槽内部两端均安装有与第三滑槽相匹配的第三滑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台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三连接杆,且第三连接杆的顶端通过铰接轴与第三滑块底端相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一承台板的顶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四承台板顶端的两端皆均匀水平安装有第三套筒,且第三套筒的内部水平安装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靠近第五承台板一端水平安装有贯穿第三套筒并与卡槽相匹配的第四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水平安装有与第三承台板相连接的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顶端的两侧均通过安装架安装有托轮,所述托轮的外壁粘贴有橡胶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安装有气缸、液压杆、第一滑块、第一滑槽、第二连接杆和第一承台板,当需要调节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的高度时,启动气缸带动液压杆伸缩从而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部滑动,在铰接轴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连接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承台板上下移动,从而便于调节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的高度;

2、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电机、电动推杆、第三承台板、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当需要调节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的间距时,启动电机带动电动推杆伸缩从而带动第三承台板通过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部滑动,从而便于调节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的间距;

3、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第四连接杆、卡槽、第五承台板和第四弹簧,当需要拆卸更换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时,先向外侧推动第四连接杆使得第四连接杆与卡槽之间分离,接着取下更换第五承台板后松开第四连接杆,在第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第四连接杆与卡槽之间重新卡合,从而便于拆卸更换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

4、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第四承台板、第一承台板、第五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三滑块、第三滑槽和第三弹簧和第二弹簧,当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在使用时,由于震动产生的冲击力经第四承台板和第一承台板分别传递给第五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在铰接的作用下带动第三连接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三连接杆通过第三滑块在第三滑槽内部滑动,从而在第三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消除该冲击力,便于延长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承台板;2、第一连接杆;3、第一弹簧;4、气缸;5、第一滑块;6、第二连接杆;7、第三连接杆;8、第二承台板;9、第二弹簧;10、第一滑槽;11、液压杆;12、第一套筒;13、第二滑槽;14、第二滑块;15、托轮;16、橡胶环;17、第三承台板;18、第三弹簧;19、第二套筒;20、电机;21、电动推杆;22、第四弹簧;23、第四承台板;24、第三滑槽;25、第三滑块;26、第五承台板;27、卡槽;28、第四连接杆;29、第三套筒;30、第五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包括第一承台板1、第二承台板8和第四承台板23,第二承台板8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水平设置有第一滑槽10,且第一滑槽10两侧的第二承台板8顶端均水平安装有气缸4,该气缸4的型号可以为j64rt2univer伸缩气缸,气缸4远离第一滑槽10一侧的第二承台板8顶端竖直安装有第一套筒12,且第一套筒12内部的底端竖直安装有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顶端竖直安装有贯穿第一套筒12顶端的第一连接杆2,且第一连接杆2的顶端与第一承台板1底端相连接,便于提高稳定性,气缸4的输出端水平安装有液压杆11,且液压杆11远离气缸4一端安装有与第一滑槽10相匹配的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顶端的中间位置处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二连接杆6,且第二连接杆6的顶端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一承台板1,第一承台板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三连接杆7,且第三连接杆7的顶端通过铰接轴与第三滑块25底端相铰接,第三连接杆7通过第二弹簧9与第一承台板1的顶端相连接,便于缓冲,第一承台板1顶端的两端皆均匀竖直安装有第二套筒19,且第二套筒19内部通过第三弹簧18安装有贯穿第二套筒19的第五连接杆30,第五连接杆30的顶端水平安装有第四承台板23,第四承台板23内部的底端中间位置处水平设置有第三滑槽24,且第三滑槽24内部两端均安装有与第三滑槽24相匹配的第三滑块25,第四承台板23顶端的两端皆均匀水平安装有第三套筒29,且第三套筒29的内部水平安装有第四弹簧22,第四弹簧22靠近第五承台板26一端水平安装有贯穿第三套筒29并与卡槽27相匹配的第四连接杆28,便于缓冲和拆装更换,且第四承台板23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五承台板26,第五承台板26内部的两端皆均匀设置有卡槽27,且第五承台板26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滑槽13,第二滑槽13内部通过第二滑块14水平安装有第三承台板17,且第三承台板17顶端的两侧中间位置处均通过底座水平安装有电机20,该电机20的型号可以为y112m-6电机,电机20的输出端水平安装有与第三承台板17相连接的电动推杆21,且电动推杆21顶端的两侧均通过安装架安装有托轮15,托轮15的外壁粘贴有橡胶环16,便于调节间距。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时,先接通外部电源,将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移动至适当位置,当需要调节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的高度时,启动气缸4带动液压杆11伸缩从而带动第一滑块5在第一滑槽10内部滑动,在铰接轴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连接杆6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承台板1上下移动,从而便于调节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的高度,当需要调节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的间距时,启动电机20带动电动推杆21伸缩从而带动第三承台板17通过第二滑块14在第二滑槽13内部滑动,从而便于调节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的间距,当需要拆卸更换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时,先向外侧推动第四连接杆28使得第四连接杆28与卡槽27之间分离,接着取下更换第五承台板26后松开第四连接杆28,在第四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第四连接杆28与卡槽27之间重新卡合,从而便于拆卸更换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当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在使用时,由于震动产生的冲击力经第四承台板23和第一承台板1分别传递给第五连接杆30、第三连接杆7,在铰接的作用下带动第三连接杆7转动从而使得第三连接杆7通过第三滑块25在第三滑槽24内部滑动,从而在第三弹簧18和第二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消除该冲击力,便于延长该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的使用寿命,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