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化血液标本流水线处理系统的试管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6199发布日期:2020-09-25 18:3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化血液标本流水线处理系统的试管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化血液标本流水线处理系统的试管托。



背景技术:

在医学化验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试管,无疑就要有存放试管的试管托。由于工序的不同,工作人员需要频繁转架。例如,目前,浆站在采集样本血浆后,先冷冻,然后运至血站,升温解冻复融,离心分离样本,再进行酶免等化学分析,以上就涉及到外采试管架、转移试管架和适配于离心的试管架。这样操作起来费时费力,浪费能源严重,如果样本在提取后无法及时采样检查,很容易变质而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从而影响疾病的诊断。而现有技术中能在离心工序中使用,又能作为外采试管架和转架试管架的离心托适配器如图1所示,由手柄310、盖体320和本体330组成,盖体320和本体330上对应设置有试管放置孔。这种离心托适配器虽然能减少转架的次数,减少的劳动强度,但现存问题为:离心托适配器四周密封,在升温复融工序中,升温复融较慢,同时离心托适配器上的试管受热过程也是不均匀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化血液标本流水线处理系统的试管托,结构简单,既能减少转架次数,又能使试管受热均匀,并提升试管中样本的复融速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智能化血液标本流水线处理系统的试管托,用于存放试管,包括:双层固定板,所述双层固定板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立柱;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数个用于所述试管穿过的通孔;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匹配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用于托住所述试管;所述立柱用于连接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并使得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存在间隙以使试管处于间隙的部分裸露在外部;抓取柄,所述抓取柄与所述双层固定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智能化血液标本流水线处理系统的试管托,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能够作为多工序的共用试管托的前提下,通过将固定试管的托板设置为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组合的双层结构,并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间隔,一方面减轻了重量并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使得试管外壁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在升温复融工序中,有利于试管与热空气对流,既使得试管受热均匀,又能加快复融速度,实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抓取柄上端设有防滑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抓取柄与所述下固定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孔为多种规格的孔,以与多种规格的所述试管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为中心对称的平板且中心位于一条竖直线上,所述抓取柄沿所述竖直线设置,所述通孔的每种相同规格的孔环绕所述竖直线均匀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立柱数量为多个,且绕所述竖直线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离心托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放试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部分工作过程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设在”、“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2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智能化血液标本流水线处理系统的试管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智能化血液标本流水线处理系统的试管托,用于存放试管400,包括:双层固定板100和抓取柄200,双层固定板100包括上固定板110、下固定板120和立柱130。

上固定板110上设有数个用于试管400穿过的通孔111;下固定板120上设有与通孔111一一对应匹配的放置孔121,放置孔121用于托住试管400;立柱130用于连接上固定板110和下固定板120,并使得上固定板110和下固定板120之间存在间隙以使试管400处于间隙的部分裸露在外部。

抓取柄200与双层固定板100连接。

如图2至图4所示,上固定板110上设有数个用于试管400穿过的通孔111,下固定板120上设有与通孔111一一对应匹配的放置孔121,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数个指两个及两个以上;通孔111为圆形通孔用于试管400穿过;放置孔121为圆形放置孔用于托住试管400,并与通孔111一起完成对试管400的限位,使得试管400稳定放置在双层固定板100上;立柱130呈柱状,设置在上固定板110和下固定板120之间以用于连接上固定板110和下固定板120;抓取柄200与双层固定板100连接,且从双层固定板100处向上伸出以与机械手500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智能化血液标本流水线处理系统中的机械手500、升温振荡装置600和离心机700匹配,故能够作为多工序的共用试管托,方便快捷。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固定试管400的托板设置为上固定板110和下固定板120组合的双层结构,并在上固定板110和下固定板120之间设置有间隔,一方面减轻了重量,从而减轻了机械手500抓取时承受的负载和减少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使得试管400外壁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在升温复融工序中,有利于试管400与热空气对流,既使得试管400受热均匀,又能加快复融速度,实用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抓取柄200上端设有防滑结构210。

如图2所示,抓取柄200上端设有防滑结构210,以便于机械手500抓取。可以想到的是,该防滑结构由多圈圆环间隔构成或者由滚花构成,以实现结构简单且防滑效果良好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抓取柄200与下固定板120连接。

如图2至图4所示,抓取柄200穿过上固定板110与下固定板120连接,以减小转移试管托时立柱130所承受的负载,防止转移过程中上固定板110与下固定板120有分离脱落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孔111为多种规格的孔,以与多种规格的试管400匹配。

在实际应用中,试管400有多种不同的规格,故根据常用的试管400规格将通孔111设置为多种对应规格的孔,同时放置孔121与通孔111一一对应匹配,以实现装放不同规格试管400的目的,从而增加本实施例的适用范围以减少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固定板110和下固定板120均为中心对称的平板且中心位于一条竖直线上,抓取柄200沿竖直线设置,通孔111的每种相同规格的孔环绕竖直线均匀分布。

如图2和图3所示,上固定板110和下固定板120均为中心对称的平板,且上固定板110和下固定板120的中心位于一条竖直线上,抓取柄200沿竖直线设置,同时通孔111和放置孔121环绕抓取柄200均匀设置。这种设置使得机械手500抓取试管托的抓取柄200时,整个试管托平稳而不易晃动,安全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立柱130数量为多个,且绕竖直线均匀分布。

如图2所示,立柱130数量为多个,绕抓取柄200均匀设置,从而使得上固定板110和下固定板120的连接稳定牢固。可以想到的是,这里的多个为两个及两个以上。

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为:先将采样的试管400放入试管托的通孔111和放置孔121中,机械手500抓夹抓取柄200以将装满试管400的试管托先放入升温振荡装置600中进行升温复融,完成后机械手500再次抓夹抓取柄200,直接将装满试管400的试管托移入离心机700中进行离心工序。整个工作过程中无需转架,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

可以想到的是,智能化血液标本流水线处理系统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常规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示例”、“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