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57037发布日期:2021-01-15 13:5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河道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废水清理,大多数是通过化学方法如混凝沉淀、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方法,在对河道废水进行处理时,需要工人倒入适量的化学药品。

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5384303b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智能河道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过滤器装置、处理池装置、曝气装置、消毒机、吸水泵、分流操控装置、检测装置和搅拌装置;污水中加入絮凝剂;通过过滤器装置对加入了凝絮剂污水进行过滤,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内装隔板网架,砂石层和过滤网,过滤吸附装置对所述污水进行吸附除去重金属污染物,然后对所述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有效净化水质,本发明通过曝气提高了水体的硝化,这样的方式可以对河道废水进行处理,但是不能调节药液质量的多少,而且通过药液自然分解工作效率低,效果不明显。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可以根据河道废水调节药液多少、减少药液的浪费的河道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在对河道废水的处理方式不能调节药液质量的多少、通过药液自然分解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根据河道废水调节药液多少、减少药液的浪费的河道废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河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有:安装架,用于安装整个装置;下料组件,安装在安装架上,用于储存不同药液;调节组件,安装在下料组件上,通过滑动方式调节下料;搅拌组件,安装在安装架上,提供电力进行搅拌;出料组件,安装在安装架上,通过旋转方式进行出料。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下料组件包括有:分隔框,安装在安装架上;进料管,进料管至少有两根,安装在分隔框上;储料管,储料管至少有两个,安装在搅拌组件上,储料管通过进料管与分隔框相通;圆形挡板,滑动式安装在储料管内;连接杆,安装在圆形挡板上;滑动杆,安装在连接杆之间;拉杆,安装在滑动杆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调节组件包括有:螺纹杆,转动式安装在圆形挡板上;移动块,安装在螺纹杆上,移动块与储料管滑动式配合;安装板,滑动槽至少有两个,分隔框上开有滑动槽,滑动式安装在滑动槽内,安装板与螺纹杆转动式连接;第一弹簧,连接在安装板与分隔框之间;导向杆,安装在安装板上,导向杆与移动块滑动式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搅拌组件包括有:混合框,安装在安装架上,储料管安装在混合框上,储料管与混合框相通;第一齿轮,转动式安装在混合框上;搅拌杆,搅拌杆至少有两根,安装在第一齿轮上;搅拌桶,安装在安装架上,搅拌桶与搅拌杆配合;减速电机,安装在安装架上;转杆,安装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安装在转杆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出料组件包括有:挡料板,转动式安装在安装架上,挡料板与搅拌桶配合;扭力弹簧,连接在挡料板与安装架之间;推杆,安装在挡料板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l型杆,安装在第二齿轮上;楔形块,安装在滑动杆上,楔形块与l型杆配合。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扇形齿轮,安装在转杆上;第三齿轮,转动式安装在安装架上,第三齿轮与扇形齿轮配合;绕线轮,安装在第三齿轮上;导向轮,转动式安装在安装架上;拉线,安装在绕线轮上,拉线尾端绕过导向轮与推杆连接;导轨,安装在安装架上,推杆与导轨滑动式连接;第二弹簧,连接在推杆与导轨之间;导向板,安装在安装架上,挡料板与导向板滑动式配合。

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分隔框和储料管配合,可以将不同的药液混合在一起进行废水处理,通过螺纹杆和移动块配合,可以根据不同药液需求的多少调整药液的量,做到了每次下料的多少都是一样的,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配合,可以快速的将不同的药液进行搅拌,提高了药液的混匀度,通过挡料板和推杆配合,可以快速的将搅拌完毕的药液进行下料,通过l型杆和楔形块配合,可以无需人工手动进行下料,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通过扇形齿轮和第三齿轮配合,可以无需人工手动对搅拌完毕的药液进行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安装架,2、分隔框,3、进料管,4、储料管,5、圆形挡板,6、连接杆,7、滑动杆,8、拉杆,9、螺纹杆,10、移动块,11、滑动槽,12、安装板,13、第一弹簧,14、导向杆,15、混合框,16、第一齿轮,17、搅拌杆,171、搅拌桶,18、减速电机,19、转杆,20、第二齿轮,21、挡料板,22、扭力弹簧,23、推杆,24、l型杆,25、楔形块,26、扇形齿轮,27、第三齿轮,28、绕线轮,29、导向轮,30、拉线,31、导轨,32、第二弹簧,33、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指出,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向等等也参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

实施例1

一种河道废水处理装置,如图1-图6所示,包括有安装架1、下料组件、调节组件、搅拌组件和出料组件,安装架1用于安装整个装置,安装架1顶部设有用于储存不同药液的下料组件,下料组件上部设有通过滑动方式调节下料的调节组件,安装架1中部设有提供电力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安装架1下部设有通过旋转方式进行出料的出料组件,出料组件与搅拌组件配合。

在需要对河道废水进行处理时,工作人员先调节调节组件,然后下料组件内加入适量的药液,然后药液通过下料组件滑落至搅拌组件内,即可启动搅拌组件进行搅拌,在将药液搅拌完毕后,打开出料组件,进而搅拌组件内的药液滑落出上部,在搅拌组件内的药液全部下料完毕后,松开出料组件,进而出料组件将搅拌组件关闭,在对所有的药液下料完毕后,关闭搅拌组件即可。

如图1-图4所示,下料组件包括有分隔框2、进料管3、储料管4、圆形挡板5、连接杆6、滑动杆7和拉杆8,安装架1上部通过螺栓固接有分隔框2,进料管3有四根,分隔框2底部通过螺钉固接有进料管3,储料管4有四个,搅拌组件顶部通过螺栓固接有储料管4,储料管4通过进料管3与分隔框2相通,储料管4内均滑动式设有圆形挡板5,圆形挡板5底部中心位置均焊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内端之间焊接有滑动杆7,滑动杆7上部焊接有拉杆8。

在调节组件调节完毕后,工作人员先对不同的分隔框2内加入适量的药液,在一定量的药液通过进料管3进入储料管4内时,拉动拉杆8向下移动,带动滑动杆7向下滑动,进而带动连接杆6向下移动,带动圆形挡板5向下移动与储料管4脱离,从而带动调节组件向下移动,使得储料管4内的药液掉入至搅拌组件内,在储料管4内的药液全部排出时,工作人员松开拉杆8,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带动圆形挡板5及其上装置向上移动复位,如此,可以将不同的药液混合在一起进行废水处理。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调节组件包括有螺纹杆9、移动块10、安装板12、第一弹簧13和导向杆14,圆形挡板5顶部中心位置均转动式设有螺纹杆9,螺纹杆9上均通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0,移动块10与储料管4滑动式配合,滑动槽11有四个,分隔框2上开有滑动槽11,滑动槽11内均滑动式设有安装板12,安装板12与螺纹杆9转动式连接,安装板12与分隔框2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13,安装板12底端均焊接有导向杆14,导向杆14与移动块10滑动式连接。

在对河道废水进行处理前,工作人员拧动螺纹杆9转动,带动移动块10上下滑动到合适位置,在圆形挡板5向下滑动时,带动螺纹杆9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移动块10向下滑动,带动安装板12向下滑动,从而带动导向杆14向下移动,第一弹簧13压缩,圆形挡板5停止向下移动时,在第一弹簧13的作用下带动安装板12及其上装置向上移动复位,如此,可以根据不同药液需求的多少调整药液的量,做到了每次下料的多少都是一样的。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搅拌组件包括有混合框15、第一齿轮16、搅拌杆17、搅拌桶171、减速电机18、转杆19和第二齿轮20,安装架1中部通过螺栓固接有混合框15,储料管4与混合框15相通,储料管4安装在混合框15顶部,混合框15底部转动式设有第一齿轮16,第一齿轮16底部焊接有四根搅拌杆17,安装架1下部通过螺栓固接有搅拌桶171,搅拌桶171与搅拌杆17配合,安装架1下部后侧通过螺栓固接有减速电机18,减速电机18的输出轴上设有转杆19,转杆19上部设有第二齿轮20,第二齿轮20与第一齿轮16啮合。

在药液进入混合框15内时,启动减速电机18转动,带动转杆19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20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6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17转动,同时,混合框15内的药液流入搅拌桶171内,在搅拌杆17对搅拌桶171内的药液搅拌完毕后,关闭减速电机18即可,如此,可以快速的将不同的药液进行搅拌,提高了药液的混匀度。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出料组件包括有挡料板21、扭力弹簧22和推杆23,安装架1内侧底部转动式设有挡料板21,挡料板21与搅拌桶171配合,挡料板21与安装架1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22,挡料板21右侧焊接有推杆23。

在对药液搅拌完毕后,推动推杆23摆动,带动挡料板21摆动与搅拌桶171脱离,扭力弹簧22压缩,搅拌桶171内的药液流出后,工作人员松开推杆23,在扭力弹簧22的作用下带动挡料板21及其上装置摆动复位将搅拌桶171堵上,如此,可以快速的将搅拌完毕的药液进行下料。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还包括有l型杆24和楔形块25,第二齿轮20顶部中心位置焊接有l型杆24,滑动杆7上部通过螺钉固接有楔形块25,楔形块25与l型杆24配合。

第二齿轮20转动时,带动l型杆24旋转,在l型杆24与楔形块25接触时,推动楔形块25向下移动,带动滑动杆7向下移动,l型杆24与楔形块25脱离时,在滑动杆7向上滑动的作用下带动楔形块25向上移动复位,如此,可以无需人工手动进行下料,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还包括有扇形齿轮26、第三齿轮27、绕线轮28、导向轮29、拉线30、导轨31、第二弹簧32和导向板33,转杆19下部设有扇形齿轮26,安装架1内侧底部后侧转动式设有第三齿轮27,第三齿轮27与扇形齿轮26配合,第三齿轮27顶部设有绕线轮28,安装架1内侧底部中心位置转动式设有导向轮29,绕线轮28上绕有拉线30,拉线30尾端绕过导向轮29与推杆23连接,安装架1内侧底部通过螺钉固接有导轨31,推杆23与导轨31滑动式连接,推杆23与导轨3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32,安装架1内侧底部前侧通过螺栓固接有导向板33,挡料板21与导向板33滑动式配合。

在转杆19转动时,带动扇形齿轮26转动,在扇形齿轮26与第三齿轮27接触时,带动第三齿轮27转动,进而带动绕线轮28转动将拉线30收紧,拉动推杆23向后滑动,第二弹簧32压缩,挡料板21与导向板33持续接触,扇形齿轮26与第三齿轮27脱离时,在第二弹簧32压缩的作用下带动推杆23向前滑动复位,此时,绕线轮28将拉线30放松,如此,可以无需人工手动对搅拌完毕的药液进行出料。

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