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在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5534发布日期:2020-12-08 15:0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2010280516.1,申请日为2020年4月10日,发明名称为“一种用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处理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在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伴随着现代化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加,水中重金属积累加剧,重金属污染严重,特别是采矿、电镀、冶金、制药、化工、印染、造纸等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含有汞、银、镉、铜、铅、镍、锌等重金属元素。重金属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地下水循环和土壤迁移,造成人类饮用水和食物的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当重金属被生物体吸附时,除了以单个离子的形式存在,还可能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羧酸以及磷酸等结合,形成有机酸盐、无机酸盐和螯合物,重金属随着与生物体的结合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倘若重金属污染处理不妥,就会很容易造成砷污染、镉污染、铅污染等对生态环境影响重大的重金属污染事故。重金属在自然界中一般不易消失,不能分解破坏,只能转变其物化形态和转移其存在位置,比如被水中悬浮颗粒所吸附而沉淀于水底的沉积层中,长期污染水体。因此对重金属污水的处理刻不容缓。重金属废水通常酸度大,重金属离子种类复杂,并以多种价态和形态存在,处理难度极大。重金属废水中的重金属不能分解破坏,只能转移其存在位置和转变其物化形态。目前常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膜技术、离子交换法、浓缩、萃取和生物法等,这些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各自具备有优点,但也不同程度存在不足。比如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化学沉淀法,其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进行水处理,其生产过程本身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在治理重金属离子废水时所产生的含重金属的沉降物不稳定,容易溶解造成二次污染。吸附法由于具有吸附材料来源广泛,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去除效率高,操作简便,可重复再生回收利用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目前市售的吸附剂稳定性不好,且吸附量不足,应用于重金属废液处理时用量大,治理成本较高。专利cn105692771b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材料,利用盐酸改性海泡石、吡啶季铵盐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沸石粉、改性凹凸棒土、纤维素黄原酸酯、甲壳胺、交联羧甲基淀粉、羟丙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硫酸铁、石灰粉、活性炭粉等作为原料制成,简单堆砌了一些现有的多孔材料,协同作用有限,最大吸附量有限,且处理耗时较长。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在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该复合材料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复合材料在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锦纶纤维与硫改性竹纤维按照质量比1:4~6混纺成纤维网,然后利用三乙烯二胺对纤维网进行氨基改性,得到改性纤维网,最后将改性纤维网置于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接种木醋杆菌,发酵,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硫改性竹纤维是将竹纤维利用3~4mol/l的亚硫酸铵溶液实现硫改性。优选的,纤维网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锦纶纤维进行1~2次开松,然后与硫改性竹纤维进行混合,混合后再开松2~3次,最后进行梳理、铺网,即得所述纤维网。进一步优选的,梳理的工艺条件为:喂入速度0.6~0.8m/分钟,锡林1300~1400m/分钟,上道夫18~22m/分钟,上输网帘12~15m/分钟,下输网帘18~20m/分钟。进一步优选的,铺网的工艺条件为:将梳理后所得薄网通过立式夹持帘往复摆动,以交叉方式铺叠成网,克重为500~600g/m2。优选的,以重量份计,硫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1份竹纤维浸没于2~3份亚硫酸铵溶液中,200~300w超声处理40~60分钟,静置2~3小时,取出后60~80℃处理3~5小时,即得所述的硫改性竹纤维。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氨基改性的具体方法为:先将1份纤维网浸没于3~5份水中,静置10~15分钟,然后加入0.08~0.12份三乙烯二胺,300~500w微波处理5~10分钟,取出后用水冲洗3~4次,60~70℃烘干至恒重即可。进一步优选的,微波处理采用间歇式,具体方法是:微波处理30~40s,暂停20~30s,按照此程序重复,直至达到所述微波处理时间。优选的,以重量份计,先将1份改性纤维网浸泡于3~5份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200~300w超声波振荡30~40分钟,取出后转移至新鲜的0.8~1份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使其平铺,然后向改性纤维网表面均匀喷洒0.1~0.2份木醋杆菌悬液,30~40℃发酵8~10天,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如下:将20g葡萄糖、5g酵母浸膏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定容至1l,调整ph至6即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木醋杆菌悬液的菌体浓度为106~108个/ml。进一步优选的,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取出后利用去离子水洗涤3~4次,50~60℃烘干至恒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以锦纶纤维和硫改性竹纤维为原料,先混纺成纤维网,然后利用三乙烯二胺对纤维网进行氨基改性,得到改性纤维网,最后将改性纤维网置于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接种木醋杆菌,发酵,后处理,得到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适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2)本发明使用的锦纶纤维中含有酰胺键,竹纤维是一种纤维素纤维,含有丰富的羟基,酰胺键、羟基之间形成氢键,增强混纺强度。纤维网经氨基改性后引入氨基,然后在木醋杆菌发酵过程中,随着细菌纤维素的生长,纤维网通过酰胺键、羟基、氨基等与细菌纤维素的羟基之间通过氢键作用牢固结合在一起。竹纤维孔隙丰富,在混纺、细菌纤维素生长过程中,氢键作用形成了更多微观孔隙,使得产品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3)本发明的产品是一种网状结构,应用于废水处理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经氨基改性和细菌纤维素生长,在网状结构的表面形成枝化结构,增加了网状结构的比表面积,增强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另外,竹纤维硫改性引入的硫、纤维网氨基改性引入的氮,以及锦纶纤维本身含有的氮,对重金属离子起到协同螯合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锦纶纤维与硫改性竹纤维按照质量比1:4混纺成纤维网,然后利用三乙烯二胺对纤维网进行氨基改性,得到改性纤维网,最后将改性纤维网置于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接种木醋杆菌,发酵,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硫改性竹纤维是将竹纤维利用4mol/l的亚硫酸铵溶液实现硫改性。纤维网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锦纶纤维进行1次开松,然后与硫改性竹纤维进行混合,混合后再开松3次,最后进行梳理、铺网,即得所述纤维网。梳理的工艺条件为:喂入速度0.6m/分钟,锡林1400m/分钟,上道夫18m/分钟,上输网帘15m/分钟,下输网帘18m/分钟。铺网的工艺条件为:将梳理后所得薄网通过立式夹持帘往复摆动,以交叉方式铺叠成网,克重为600g/m2。硫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1kg竹纤维浸没于2kg亚硫酸铵溶液中,300w超声处理40分钟,静置3小时,取出后60℃处理5小时,即得所述的硫改性竹纤维。氨基改性的具体方法为:先将1kg纤维网浸没于3kg水中,静置15分钟,然后加入0.08kg三乙烯二胺,500w微波处理5分钟,取出后用水冲洗4次,60℃烘干至恒重即可。微波处理采用间歇式,具体方法是:微波处理40s,暂停20s,按照此程序重复,直至达到所述微波处理时间。先将1kg改性纤维网浸泡于5kg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200w超声波振荡40分钟,取出后转移至新鲜的0.8kg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使其平铺,然后向改性纤维网表面均匀喷洒0.2kg木醋杆菌悬液,30℃发酵10天,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所述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如下:将20g葡萄糖、5g酵母浸膏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定容至1l,调整ph至6即可。木醋杆菌悬液的菌体浓度为106个/ml。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取出后利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50℃烘干至恒重。实施例2: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锦纶纤维与硫改性竹纤维按照质量比1:6混纺成纤维网,然后利用三乙烯二胺对纤维网进行氨基改性,得到改性纤维网,最后将改性纤维网置于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接种木醋杆菌,发酵,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硫改性竹纤维是将竹纤维利用3mol/l的亚硫酸铵溶液实现硫改性。纤维网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锦纶纤维进行2次开松,然后与硫改性竹纤维进行混合,混合后再开松2次,最后进行梳理、铺网,即得所述纤维网。梳理的工艺条件为:喂入速度0.8m/分钟,锡林1300m/分钟,上道夫22m/分钟,上输网帘12m/分钟,下输网帘20m/分钟。铺网的工艺条件为:将梳理后所得薄网通过立式夹持帘往复摆动,以交叉方式铺叠成网,克重为500g/m2。硫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1kg竹纤维浸没于3kg亚硫酸铵溶液中,200w超声处理60分钟,静置2小时,取出后80℃处理3小时,即得所述的硫改性竹纤维。氨基改性的具体方法为:先将1kg纤维网浸没于5kg水中,静置10分钟,然后加入0.12kg三乙烯二胺,300w微波处理10分钟,取出后用水冲洗3次,70℃烘干至恒重即可。微波处理采用间歇式,具体方法是:微波处理30s,暂停30s,按照此程序重复,直至达到所述微波处理时间。先将1kg改性纤维网浸泡于3kg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300w超声波振荡30分钟,取出后转移至新鲜的1kg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使其平铺,然后向改性纤维网表面均匀喷洒0.1kg木醋杆菌悬液,40℃发酵8天,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所述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如下:将20g葡萄糖、5g酵母浸膏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定容至1l,调整ph至6即可。木醋杆菌悬液的菌体浓度为108个/ml。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取出后利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60℃烘干至恒重。实施例3: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锦纶纤维与硫改性竹纤维按照质量比1:5混纺成纤维网,然后利用三乙烯二胺对纤维网进行氨基改性,得到改性纤维网,最后将改性纤维网置于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接种木醋杆菌,发酵,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硫改性竹纤维是将竹纤维利用3mol/l的亚硫酸铵溶液实现硫改性。纤维网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锦纶纤维进行2次开松,然后与硫改性竹纤维进行混合,混合后再开松3次,最后进行梳理、铺网,即得所述纤维网。梳理的工艺条件为:喂入速度0.7m/分钟,锡林1350m/分钟,上道夫20m/分钟,上输网帘13m/分钟,下输网帘19m/分钟。铺网的工艺条件为:将梳理后所得薄网通过立式夹持帘往复摆动,以交叉方式铺叠成网,克重为550g/m2。硫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1kg竹纤维浸没于2.5kg亚硫酸铵溶液中,300w超声处理50分钟,静置2.5小时,取出后70℃处理4小时,即得所述的硫改性竹纤维。氨基改性的具体方法为:先将1kg纤维网浸没于4kg水中,静置12分钟,然后加入0.1kg三乙烯二胺,450w微波处理8分钟,取出后用水冲洗3次,65℃烘干至恒重即可。微波处理采用间歇式,具体方法是:微波处理35s,暂停25s,按照此程序重复,直至达到所述微波处理时间。先将1kg改性纤维网浸泡于4kg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300w超声波振荡35分钟,取出后转移至新鲜的0.9kg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使其平铺,然后向改性纤维网表面均匀喷洒0.2kg木醋杆菌悬液,35℃发酵9天,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所述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如下:将20g葡萄糖、5g酵母浸膏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定容至1l,调整ph至6即可。木醋杆菌悬液的菌体浓度为107个/ml。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取出后利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60℃烘干至恒重。对比例1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硫改性竹纤维纺成纤维网,然后利用三乙烯二胺对纤维网进行氨基改性,得到改性纤维网,最后将改性纤维网置于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接种木醋杆菌,发酵,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硫改性竹纤维是将竹纤维利用3mol/l的亚硫酸铵溶液实现硫改性。纤维网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硫改性竹纤维开松3次,再进行梳理、铺网,即得所述纤维网。梳理的工艺条件为:喂入速度0.7m/分钟,锡林1350m/分钟,上道夫20m/分钟,上输网帘13m/分钟,下输网帘19m/分钟。铺网的工艺条件为:将梳理后所得薄网通过立式夹持帘往复摆动,以交叉方式铺叠成网,克重为550g/m2。硫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1kg竹纤维浸没于2.5kg亚硫酸铵溶液中,300w超声处理50分钟,静置2.5小时,取出后70℃处理4小时,即得所述的硫改性竹纤维。氨基改性的具体方法为:先将1kg纤维网浸没于4kg水中,静置12分钟,然后加入0.1kg三乙烯二胺,450w微波处理8分钟,取出后用水冲洗3次,65℃烘干至恒重即可。微波处理采用间歇式,具体方法是:微波处理35s,暂停25s,按照此程序重复,直至达到所述微波处理时间。先将1kg改性纤维网浸泡于4kg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300w超声波振荡35分钟,取出后转移至新鲜的0.9kg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使其平铺,然后向改性纤维网表面均匀喷洒0.2kg木醋杆菌悬液,35℃发酵9天,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所述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如下:将20g葡萄糖、5g酵母浸膏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定容至1l,调整ph至6即可。木醋杆菌悬液的菌体浓度为107个/ml。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取出后利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60℃烘干至恒重。对比例2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锦纶纤维纺成纤维网,然后利用三乙烯二胺对纤维网进行氨基改性,得到改性纤维网,最后将改性纤维网置于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接种木醋杆菌,发酵,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硫改性竹纤维是将竹纤维利用3mol/l的亚硫酸铵溶液实现硫改性。纤维网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锦纶纤维进行2次开松,然后进行梳理、铺网,即得所述纤维网。梳理的工艺条件为:喂入速度0.7m/分钟,锡林1350m/分钟,上道夫20m/分钟,上输网帘13m/分钟,下输网帘19m/分钟。铺网的工艺条件为:将梳理后所得薄网通过立式夹持帘往复摆动,以交叉方式铺叠成网,克重为550g/m2。氨基改性的具体方法为:先将1kg纤维网浸没于4kg水中,静置12分钟,然后加入0.1kg三乙烯二胺,450w微波处理8分钟,取出后用水冲洗3次,65℃烘干至恒重即可。微波处理采用间歇式,具体方法是:微波处理35s,暂停25s,按照此程序重复,直至达到所述微波处理时间。先将1kg改性纤维网浸泡于4kg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300w超声波振荡35分钟,取出后转移至新鲜的0.9kg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使其平铺,然后向改性纤维网表面均匀喷洒0.2kg木醋杆菌悬液,35℃发酵9天,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所述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如下:将20g葡萄糖、5g酵母浸膏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定容至1l,调整ph至6即可。木醋杆菌悬液的菌体浓度为107个/ml。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取出后利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60℃烘干至恒重。对比例3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锦纶纤维与竹纤维按照质量比1:5混纺成纤维网,然后利用三乙烯二胺对纤维网进行氨基改性,得到改性纤维网,最后将改性纤维网置于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接种木醋杆菌,发酵,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硫改性竹纤维是将竹纤维利用3mol/l的亚硫酸铵溶液实现硫改性。纤维网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锦纶纤维进行2次开松,然后与硫改性竹纤维进行混合,混合后再开松3次,最后进行梳理、铺网,即得所述纤维网。梳理的工艺条件为:喂入速度0.7m/分钟,锡林1350m/分钟,上道夫20m/分钟,上输网帘13m/分钟,下输网帘19m/分钟。铺网的工艺条件为:将梳理后所得薄网通过立式夹持帘往复摆动,以交叉方式铺叠成网,克重为550g/m2。氨基改性的具体方法为:先将1kg纤维网浸没于4kg水中,静置12分钟,然后加入0.1kg三乙烯二胺,450w微波处理8分钟,取出后用水冲洗3次,65℃烘干至恒重即可。微波处理采用间歇式,具体方法是:微波处理35s,暂停25s,按照此程序重复,直至达到所述微波处理时间。先将1kg改性纤维网浸泡于4kg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300w超声波振荡35分钟,取出后转移至新鲜的0.9kg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使其平铺,然后向改性纤维网表面均匀喷洒0.2kg木醋杆菌悬液,35℃发酵9天,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所述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如下:将20g葡萄糖、5g酵母浸膏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定容至1l,调整ph至6即可。木醋杆菌悬液的菌体浓度为107个/ml。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取出后利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60℃烘干至恒重。对比例4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锦纶纤维与硫改性竹纤维按照质量比1:5混纺成纤维网,然后将纤维网置于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接种木醋杆菌,发酵,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硫改性竹纤维是将竹纤维利用3mol/l的亚硫酸铵溶液实现硫改性。纤维网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锦纶纤维进行2次开松,然后与硫改性竹纤维进行混合,混合后再开松3次,最后进行梳理、铺网,即得所述纤维网。梳理的工艺条件为:喂入速度0.7m/分钟,锡林1350m/分钟,上道夫20m/分钟,上输网帘13m/分钟,下输网帘19m/分钟。铺网的工艺条件为:将梳理后所得薄网通过立式夹持帘往复摆动,以交叉方式铺叠成网,克重为550g/m2。硫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1kg竹纤维浸没于2.5kg亚硫酸铵溶液中,300w超声处理50分钟,静置2.5小时,取出后70℃处理4小时,即得所述的硫改性竹纤维。先将1kg纤维网浸泡于4kg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300w超声波振荡35分钟,取出后转移至新鲜的0.9kg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中使其平铺,然后向纤维网表面均匀喷洒0.2kg木醋杆菌悬液,35℃发酵9天,后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所述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如下:将20g葡萄糖、5g酵母浸膏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定容至1l,调整ph至6即可。木醋杆菌悬液的菌体浓度为107个/ml。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取出后利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60℃烘干至恒重。对比例5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锦纶纤维与硫改性竹纤维按照质量比1:5混纺成纤维网,然后利用三乙烯二胺对纤维网进行氨基改性,即得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硫改性竹纤维是将竹纤维利用3mol/l的亚硫酸铵溶液实现硫改性。纤维网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锦纶纤维进行2次开松,然后与硫改性竹纤维进行混合,混合后再开松3次,最后进行梳理、铺网,即得所述纤维网。梳理的工艺条件为:喂入速度0.7m/分钟,锡林1350m/分钟,上道夫20m/分钟,上输网帘13m/分钟,下输网帘19m/分钟。铺网的工艺条件为:将梳理后所得薄网通过立式夹持帘往复摆动,以交叉方式铺叠成网,克重为550g/m2。硫改性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1kg竹纤维浸没于2.5kg亚硫酸铵溶液中,300w超声处理50分钟,静置2.5小时,取出后70℃处理4小时,即得所述的硫改性竹纤维。氨基改性的具体方法为:先将1kg纤维网浸没于4kg水中,静置12分钟,然后加入0.1kg三乙烯二胺,450w微波处理8分钟,取出后用水冲洗3次,65℃烘干至恒重即可。微波处理采用间歇式,具体方法是:微波处理35s,暂停25s,按照此程序重复,直至达到所述微波处理时间。试验例1、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比较配制初始浓度为1mmol/l的铅(232mg/l)、镉(123mg/l)、铜(59mg/l)、镍(68mg/l)和六价铬(63mg/l)的金属离子水溶液,模拟重金属废水,然后分别采用实施例1~3或对比例1~5所得复合材料进行吸附处理(每1500ml重金属废水投加1mg复合材料,静置吸附时间为20分钟),处理完毕后经过滤得滤液,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滤液和处理前的重金属废水进行金属离子浓度分析检测,进而计算复合材料吸附量,即单位质量的复合材料所吸附金属离子的质量,结果见表1。表1.吸附量情况比较pb2+吸附量(mg/g)cd2+吸附量(mg/g)cu2+吸附量(mg/g)ni2+吸附量(mg/g)cr3+吸附量(mg/g)实施例1230121586662实施例2231122576761实施例3232123596863对比例117683384039对比例215372313222对比例3196101495453对比例418190404645对比例518796435049由表1可知,实施例1~3所得复合材料在20分钟内几乎可以将重金属废水中所有重金属离子全部吸附,对比例1略去锦纶纤维,对比例2略去竹纤维,对比例3用竹纤维替换硫改性竹纤维,对比例4略去氨基改性步骤,对比例5略去木醋杆菌发酵步骤,所得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均明显变差,说明锦纶纤维与竹纤维之间的氢键形成,氨基改性、细菌纤维素的生成等带来的氢键作用,均有利于产品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效果的提高,氮、硫的引入也有利于螯合去除重金属离子。2、应用实例以某电子厂的废水为例,进水水质情况: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为5322mg/l,总金属离子(包括铬、锰等所有金属离子)含量为28000mg/l,分别采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所得复合材料进行处理(每1500ml废水投加1mg复合材料,静置吸附时间为20分钟),出水水质情况见表2。其中,处理前金属离子含量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检测,处理后金属离子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确定。表2.出水水质情况cod(mg/l)总金属离子含量(mg/l)实施例190.005实施例280.004实施例370.003对比例110801454对比例212502003对比例37001238对比例48901397对比例58101300由表2可知,实施例1~3所得复合材料可以有效降低cod和金属离子含量,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一级),远远优于对比例1~5。对比例1略去锦纶纤维,对比例2略去竹纤维,对比例3用竹纤维替换硫改性竹纤维,对比例4略去氨基改性步骤,对比例5略去木醋杆菌发酵步骤,所得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均明显变差,说明锦纶纤维与竹纤维之间的氢键形成,氨基改性、细菌纤维素的生成等带来的氢键作用,均有利于产品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效果的提高,氮、硫的引入也有利于螯合去除重金属离子。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