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9724发布日期:2021-03-23 11:0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在熬制汤料时,某一些用于入味的辅料(例如动物骨头、中草药等)需要在熬制完成后将其过滤掉,以免影响食物的口感,目前比较常规的做法是将熬制好的汤料倒出后,再人工将这些辅料捞出,这种人工的方式效率较低,且辅料捞出存在不彻底的情况,影响用户食用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能够提高辅料的过滤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包括桶体、桶盖、加热装置、出汤管、阀门、限位环和过滤勺体;

所述桶体为圆桶状结构,所述桶盖可盖设于所述桶体的顶部,所述桶体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汤口,所述出汤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汤口连接,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出汤管的另一端;

所述限位环沿所述桶体的内侧壁周向设置于所述桶体内,所述过滤勺体包括过滤勺主体和勺柄,所述过滤勺主体为圆桶状结构,所述过滤勺主体可架设于所述限位环上,所述过滤勺主体的底面均布有多个过滤孔,所述勺柄的一端与所述过滤勺主体连接;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桶体的内侧壁中,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限位环和出汤口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斜坡;

所述斜坡设置于所述桶体的底面上,所述斜坡的底面尺寸与所述桶体的底面尺寸相适配,所述斜坡的坡底靠近所述出汤口。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的数量有两个;

所述加热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桶体相对的两内侧壁中。

进一步地,所述桶盖的顶部设有一开口,所述勺柄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外露于桶盖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勺柄的另一端为z字型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熬制汤料的过程中,将过滤勺体放置在限位环上,将辅料放在过滤勺上后盖上桶盖,并打开加热装置进行汤料的熬制,熬制完成后取出过滤勺体即可将辅料捞出,简单高效,能够彻底捞出辅料,节约了人力,保证了汤料的食用口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的过滤勺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桶体;2、桶盖;

3、过滤勺体;31、过滤勺主体;32、勺柄;33、过滤孔;

4、限位环;5、加热装置;6、斜坡;7、出汤管;8、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包括桶体、桶盖、加热装置、出汤管、阀门、限位环和过滤勺体;

所述桶体为圆桶状结构,所述桶盖可盖设于所述桶体的顶部,所述桶体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汤口,所述出汤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汤口连接,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出汤管的另一端;

所述限位环沿所述桶体的内侧壁周向设置于所述桶体内,所述过滤勺体包括过滤勺主体和勺柄,所述过滤勺主体为圆桶状结构,所述过滤勺主体可架设于所述限位环上,所述过滤勺主体的底面均布有多个过滤孔,所述勺柄的一端与所述过滤勺主体连接;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桶体的内侧壁中,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限位环和出汤口之间。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熬制汤料的过程中,将过滤勺体放置在限位环上,将辅料放在过滤勺上后盖上桶盖,并打开加热装置进行汤料的熬制,熬制完成后取出过滤勺体即可将辅料捞出,简单高效,能够彻底捞出辅料,节约了人力,保证了汤料的食用口感。

进一步地,还包括斜坡;

所述斜坡设置于所述桶体的底面上,所述斜坡的底面尺寸与所述桶体的底面尺寸相适配,所述斜坡的坡底靠近所述出汤口。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桶体的底面上设置斜坡,方便将汤料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的数量有两个;

所述加热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桶体相对的两内侧壁中。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桶体相对的两内侧壁中设置加热装置,能够对桶体内的汤料均匀加热,提高汤料的加热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桶盖的顶部设有一开口,所述勺柄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外露于桶盖之外。

从上述描述可知,在桶盖的顶部设置一开口使得勺柄外露桶盖之外,另外汤料煮好之后用户取出时手持勺柄能够保证用户不会被烫伤。

进一步地,所述勺柄的另一端为z字型结构。

从上述描述可知,将勺柄的另一端设置为z字型结构,方便了用户手持。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包括桶体1、桶盖2、加热装置5、出汤管7、阀门8、限位环4和过滤勺体3;

所述桶体1为圆桶状结构,所述桶盖2可盖设于所述桶体1的顶部,所述桶体1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汤口,所述出汤管7的一端与所述出汤口连接,所述阀门8设置于所述出汤管7的另一端;

所述限位环4沿所述桶体1的内侧壁周向设置于所述桶体1内,所述过滤勺体3包括过滤勺主体31和勺柄32,所述过滤勺主体31为圆桶状结构,所述过滤勺主体31可架设于所述限位环4上,所述过滤勺主体31的底面均布有多个过滤孔33,所述勺柄32的一端与所述过滤勺主体31连接;

所述加热装置5设置于所述桶体1的内侧壁中,所述加热装置5位于所述限位环4和出汤口之间。

其中,还包括斜坡6;

所述斜坡6设置于所述桶体1的底面上,所述斜坡6的底面尺寸与所述桶体1的底面尺寸相适配,所述斜坡6的坡底靠近所述出汤口。

其中,所述加热装置5的数量有两个;

所述加热装置5分别设置于所述桶体1相对的两内侧壁中。

其中,所述桶盖2的顶部设有一开口,所述勺柄3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外露于桶盖2之外。

其中,所述勺柄32的另一端为z字型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在熬制汤料的过程中,将过滤勺体放置在限位环上,将辅料放在过滤勺上后盖上桶盖,并打开加热装置进行汤料的熬制,熬制完成后取出过滤勺体即可将辅料捞出,简单高效,能够彻底捞出辅料,节约了人力,保证了汤料的食用口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桶盖、加热装置、出汤管、阀门、限位环和过滤勺体;

所述桶体为圆桶状结构,所述桶盖可盖设于所述桶体的顶部,所述桶体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汤口,所述出汤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汤口连接,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出汤管的另一端;

所述限位环沿所述桶体的内侧壁周向设置于所述桶体内,所述过滤勺体包括过滤勺主体和勺柄,所述过滤勺主体为圆桶状结构,所述过滤勺主体可架设于所述限位环上,所述过滤勺主体的底面均布有多个过滤孔,所述勺柄的一端与所述过滤勺主体连接;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桶体的内侧壁中,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限位环和出汤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坡;

所述斜坡设置于所述桶体的底面上,所述斜坡的底面尺寸与所述桶体的底面尺寸相适配,所述斜坡的坡底靠近所述出汤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的数量有两个;

所述加热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桶体相对的两内侧壁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的顶部设有一开口,所述勺柄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外露于桶盖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勺柄的另一端为z字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量熬汤自动过滤设备,包括桶体、桶盖、加热装置、出汤管、阀门、限位环和过滤勺体;桶体为圆桶状结构,桶盖可盖设于桶体的顶部,桶体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汤口,出汤管的一端与出汤口连接,阀门设置于出汤管的另一端;限位环沿桶体的内侧壁周向设置于桶体内,过滤勺体包括过滤勺主体和勺柄,过滤勺主体为圆桶状结构,过滤勺主体可架设于限位环上,过滤勺主体的底面均布有多个过滤孔,勺柄的一端与过滤勺主体连接;加热装置设置于桶体的内侧壁中,加热装置位于限位环和出汤口之间。在熬制汤料的过程中,熬制完成后取出过滤勺体即可将辅料捞出,简单高效,能够彻底捞出辅料,节约了人力,保证了汤料的食用口感。

技术研发人员:欧于斌;许钧绽;马艳;王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海文铭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3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