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胶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73306发布日期:2021-04-14 01:5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胶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胶装置,具体是一种灌胶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2.微针在固定的过程中,采用了灌胶加固的方式,现有产品注胶过程中,由于注胶通道比较细小,流入口是平整面,使得胶水很难流进通道内,而且易造成胶水封闭流入口,孔内空气无法流出的问题,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员的难度,增加了操作时间,使得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胶流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灌胶流道结构,包括注胶模,所述注胶模上设有多个与针固定孔连通的灌胶内孔,每个所述灌胶内孔的开口处均设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曲面状的灌胶斜坡,所述灌胶斜坡的低端位置朝向所述灌胶内孔的开口处。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胶斜坡与所述灌胶内孔的开口所在平面之间设有高度差。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灌胶内孔的开口所在平面均高于灌胶斜坡。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胶内孔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其顶端和底端直径分别为2.48

和0.24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增大了灌胶内孔直径,让其孔径在有限尺寸内达到最大,使得流入的胶水更多,更方便注入胶水;曲面状的灌胶斜坡可以将胶水顺着斜坡面流入到灌胶内孔的边缘位置处,并顺着灌胶内孔的内壁流入到孔内,灌胶斜坡与所述灌胶内孔的开口所在平面之间设有高度差,胶水不易封闭灌胶内孔的上端,便于空气的流出,使得胶水可以进入到孔内深处,既能提升效率,又能提升灌胶质量。
附图说明
10.图1为一种灌胶流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一种灌胶流道结构的俯视图。
12.图3为一种灌胶流道结构的侧视图。
13.图4为一种灌胶流道结构的灌胶路径示意图。
14.图中:1

注胶模、2

灌胶斜坡、3

灌胶内孔、4

针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5.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施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16.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灌胶流道结构,包括注胶模1,所述注胶模1上设有多个与针固定孔4连通的灌胶内孔3,每个所述灌胶内孔3的开口处均设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曲面状的灌胶斜坡2,所述灌胶斜坡2的低端位置朝向所述灌胶内孔3的开口处。
17.本实施例中,曲面状的灌胶斜坡2可以将胶水顺着斜坡面流入到灌胶内孔3的边缘位置处,并顺着灌胶内孔3的内壁流入到孔内,胶水不易封闭灌胶内孔3的上端,便于空气的流出,使得胶水可以进入到孔内深处,既能提升效率,又能提升灌胶质量。
18.此处,作为优选的,所述灌胶内孔3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其顶端和底端直径分别为2.48

和0.24

,特别是顶部直径较现有技术中的灌胶内孔3大,加大了灌胶内孔3直径,让其孔径在有限尺寸内达到最大,使得流入的胶水更多,更方便注入胶水。
19.请参阅图1,所述灌胶斜坡2与所述灌胶内孔3的开口所在平面之间设有高度差。每个所述灌胶内孔3的开口所在平面均高于灌胶斜坡2。
20.本实施例中,灌胶斜坡2的顶端与灌胶内孔3的开口所在平面之间设有高度差,胶水不会轻易的封闭灌胶内孔3,更有助于胶水沿灌胶内孔3的内壁流入至孔内。
21.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胶流道结构,其增大了灌胶内孔3直径,让其孔径在有限尺寸内达到最大,使得流入的胶水更多,更方便注入胶水;曲面状的灌胶斜坡2可以将胶水顺着斜坡面流入到灌胶内孔3的边缘位置处,并顺着灌胶内孔3的内壁流入到孔内,灌胶斜坡2与所述灌胶内孔3的开口所在平面之间设有高度差,胶水不易封闭灌胶内孔3的上端,便于空气的流出,使得胶水可以进入到孔内深处,既能提升效率,又能提升灌胶质量。
22.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施例处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23.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