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混合换热微通道反应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87070阅读:来源:国知局
换热介质流道模片6、8、10间隔设置;所述分散混合构件设置有使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液分散流入并混合形成混合反应液的分散混合通道,所述反应液流道模片设置有反应液流道20和换热介质导通孔21,所述换热介质流道模片6、8、10设置有反应液导通孔23、换热介质流道24和与换热介质流道导通的流入孔25、流出孔26 ;相邻的两个反应液流道模片5、7、9的反应液流道20为串联结构,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液从分散混合构件的前端分散流入,在分散混合通道分散混合,从分散混合构件的后端流出,进入反应液流道模片5的反应液流道20中,并经换热介质流道模片6的反应液导通孔25进入下一个反应液流道模片7的反应液流道20中;相邻的两个换热介质流道模片5、7、9的换热介质流道24为并联结构,流入孔25和与流入孔25相通的换热介质导通孔21形成流入通道,流出孔26和与流出孔26相通的换热介质导通孔21形成流出通道,换热介质从流入通道流入,从流入孔25分别进入各自的换热介质流道模片6、8、10的换热介质流道24,经各自的流出孔26进入流出通道汇聚流出。
[0031]本发明的高效混合换热微通道反应器,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液从分散混合构件的前端分散流入,在分散混合通道分散混合,混合效果好,充分解决传质问题;混合反应液在流经反应液流道模片5、7、9的反应液流道20时,与相邻的换热介质流道模片6、8、10的换热介质流道24流通的换热介质完成换热,充分解决传热问题;强化了传质、传热,通过减少热量、冷量的输入,减少溶剂的使用,提升反应收率,节能降耗、绿色环保。
[0032]所述反应液流道20的流道宽度和深度为0.01?3mm。
[0033]所述换热介质流道24的宽度大于反应液流道20的宽度。
[0034]所述反应液流道20、换热介质流道24为直型通道或弯曲通道或交叉通道或为突起的翅片通道,在垂直于各自模片方向上交替排布。
[0035]所述分散混合构件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流体流入模片2、流体分散模片3、流体混合模片4 ;所述流体流入模片2设置有上下布置的上狭长流道12和下狭长流道13,为两种反应液进口,所述流体分散模片3设置有趾状流道14,所述流体混合模片设置有中狭长流道15 ;上狭长流道12与上部1/3的趾状流道14相对应,下狭长流道13与下部1/3的趾状流道14相对应,中狭长流道15与中部1/3的趾状流道14相对应。中狭长流道15有尺寸和上狭长流道12、下狭长流道13的尺寸相当。通过流体流入模片2、流体分散模片3、流体混合模片4可将两种反应液充分分散混合,混合尺度主要依靠流体分散模片3中的趾状流道14的通道尺寸。一般趾状流道14的狭缝越小,混合效果越好,充分解决传质问题。
[0036]所述祉状流道14的流道宽度为0.01?1mm。
[0037]所述流体流入模片前设置有反应液盖板I,所述反应液盖板I设置有两个反应液进口 16,分别与狭长流道12和下狭长流道13相对应。
[0038]最后一个换热介质流道模片10的后端设置有后盖板11,所述后盖板11设置有换热介质进口 17、换热介质出口 18、混合液出口 19 ;所述换热介质进口 17位于后盖板11的上方,与流入通道相连通,所述换热介质出口 18位于后盖板11的下方,与流出通道相连通,所述混合液出口 19与最后一个换热介质流道模片的反应液导通孔相连通。
[0039]所述流体流入模片2,流体分散模片3,流体混合模片4、反应液流道模片5、7、9、换热介质流道模片6、8、10的厚度为0.1?5mm。
[0040]所述流体流入模片2,流体分散模片3,流体混合模片4、反应液流道模片5、7、9、换热介质流道模片6、8、10为金属材质或玻璃材质或碳化硅等材质。
[004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高效混合换热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散混合构件、若干个设置于分散混合构件后端的反应液流道模片和换热介质流道模片,所述反应液流道模片和换热介质流道模片间隔设置;所述分散混合构件设置有使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液分散流入并混合形成混合反应液的分散混合通道,所述反应液流道模片设置有反应液流道和换热介质导通孔,所述换热介质流道模片设置有反应液导通孔、换热介质流道和与换热介质流道导通的流入孔、流出孔;相邻的两个反应液流道模片的反应液流道为串联结构,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液从分散混合构件的前端分散流入,在分散混合通道分散混合,从分散混合构件的后端流出,进入反应液流道模片的反应液流道中,并经换热介质流道模片的反应液导通孔进入下一个反应液流道模片的反应液流道中;相邻的两个换热介质流道模片的换热介质流道为并联结构,流入孔和与流入孔相通的换热介质导通孔形成流入通道,流出孔和与流出孔相通的换热介质导通孔形成流出通道,换热介质从流入通道流入,从流入孔分别进入各自的换热介质流道模片的换热介质流道,经各自的流出孔进入流出通道汇聚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混合换热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液流道的流道宽度和深度为0.0l?3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混合换热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液流道、换热介质流道为直型通道或弯曲通道或交叉通道或为突起的翅片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混合换热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混合构件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流体流入模片、流体分散模片、流体混合模片;所述流体流入模片设置有上下布置的上狭长流道和下狭长流道,所述流体分散模片设置有趾状流道,所述流体混合模片设置有中狭长流道;上狭长流道与上部1/3的趾状流道相对应,下狭长流道与下部1/3的趾状流道相对应,中狭长流道与中部1/3的趾状流道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混合换热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趾状流道的流道宽度为0.01?Imm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混合换热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流入模片前设置有反应液盖板,所述反应液盖板设置有两个反应液进口,分别与狭长流道和下狭长流道相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混合换热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最后一个换热介质流道模片的后端设置有后盖板,所述后盖板设置有换热介质进口、换热介质出口、混合液出口 ;所述换热介质进口位于后盖板的上方,与流入通道相连通,所述换热介质出口位于后盖板的下方,与流出通道相连通,所述混合液出口与最后一个换热介质流道模片的反应液导通孔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混合换热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流入模片,流体分散模片,流体混合模片、反应液流道模片、换热介质流道模片的厚度为0.1?5mm ο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混合换热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流入模片,流体分散模片,流体混合模片、反应液流道模片、换热介质流道模片为金属材质或玻璃材质或碳化娃等材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混合换热微通道反应器,包括分散混合构件、若干个反应液流道模片和换热介质流道模片,反应液流道模片和换热介质流道模片间隔设置;分散混合构件设置有使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液分散混合通道,反应液流道模片设置有反应液流道和换热介质导通孔,换热介质流道模片设置有反应液导通孔、换热介质流道和与换热介质流道导通的流入孔、流出孔;相邻的两个反应液流道模片的反应液流道为串联结构;相邻的两个换热介质流道模片的换热介质流道为并联结构,本发明的高效混合换热微通道反应器充分解决传热问题;强化了传质、传热,通过减少热量、冷量的输入,减少溶剂的使用,提升反应收率,节能降耗、绿色环保。
【IPC分类】B01J19/00
【公开号】CN105107443
【申请号】CN201510585595
【发明人】靳朝辉
【申请人】南京新威尔电气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