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聚结器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7170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更 优选地4 · Ομπι < M < 8 · Ομπι)。
[0158] 实施例3
[0159] 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聚结器,其中,介质材料有最大孔径Μμ,并且I <Μμ/Μ<3。
[0160] 实施例4
[0161]如实施例1-3任一所述的聚结器,其中,介质材料包含具有平均直径在0.07μπι至3μ m之间的纤维(优选地,在0 · 15μηι至1 · 5μηι之间)。
[0162] 实施例5
[0163] 如实施例4所述的聚结器,其中,纤维包含聚酯纤维材料或聚酰胺材料。
[0164] 实施例6
[0165] 如实施例1-5任一所述的聚结器,其中,介质材料进一步包含具有大于Ιμπι的平均 直径的粗纤维(优选地,大于IOym,更优选地,大于20μπι)。
[0166] 实施例7
[0167] 如实施例6所述的聚结器,其中,粗纤维包含疏水性聚合物,疏水聚合物可选择地 是ECTFE。
[0168] 实施例8
[0169] 如实施例1-7任一所述的聚结器,其中,介质材料具有从上游到下游测量的在0.05 至0.4mm之间(优选地,0· 1至0.3mm)的厚度。
[0170] 实施例9
[0171]如实施例1-8任一所述的聚结器,其中,在介质材料上的连续相中的分散相的液滴 的接触角不小于90° (优选地,不小于120°,更优选地,不小于135°)。
[0172] 实施例10
[0173] 如实施例1-9任一所述的聚结器,其中,介质材料具有不小于0.8的孔隙率ε。
[0174] 实施例11
[0175] 如实施例1-10任一所述的聚结器,包含与介质材料的上游面毗邻的附加介质材料 层,相互毗邻的层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延伸,即上游第一介质材料层和下游第二介质材料层, 第一介质材料层对于在连续相中的分散相是相对可润湿的,并且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具有 平均孔径施和此,并且MOM 2。
[0176] 实施例12
[0177] 如实施例11所述的聚结器,其中,M1至少比M2大大约2.5倍。
[0178] 实施例13
[0179] 如实施例11或12所述的聚结器,其中,M1 2 20μπι(优选地施2 30μπι)。
[0180] 实施例14
[0181] 如实施例11-13任一所述的聚结器,其中,0.2μπι < M2 < 12.0μπι(优选地2. Ομπι < M2 < 10 · Ομπι,更优选地4 · Ομπι < M2 < 8 · Ομπι ·).
[0182] 实施例15
[0183] 如实施例11-14任一所述的聚结器,其中,第一层包含具有大于约ΙμπκΙΟμπι或20μ m,并且小于约100μπι的平均纤维直径的介质。
[0184] 实施例16
[0185] 如实施例11-15任一所述的聚结器,其中,在层一上的连续相中的分散相的液滴的 接触角S1不大于90° (优选地不大于60°,更优选地不大于45° ),并且在层二上的连续相中的 分散相的液滴的接触角92不小于90° (优选地不小于120°,更优选地不小于135° )。
[0186] 实施例17
[0187] 如实施例11-16任一所述的聚结器,其中,第一介质材料层具有包含多个纤维的下 游表面,多个纤维朝向大体上竖直的方向。
[0188] 实施例18
[0189] 如实施例11-17任一所述的聚结器,其中,聚结介质是通过获得第一介质材料和第 二介质材料,并通过将在层中的第一介质材料和第二介质材料进行物理地或化学地连接而 形成。
[0190] 实施例19
[0191] 如实施例11-17任一所述的聚结器,其中,聚结介质是通过熔吹在层中的第一介质 材料和第二介质材料而形成。
[0192] 实施例20
[0193] 如实施例11-19任一所述的聚结器,包含在壳体中,壳体具有上游入口和下游出 口,上游入口的结构被设定成接受混合物,下游出口的结构被设定成在分散相聚结后排放 混合物。
[0194] 实施例21
[0195] 包含如实施例20所述的聚结器的聚结系统。
[0196] 实施例22
[0197] 如实施例21所述的聚结系统,设定为用于除去分散在烃类燃料中的水。
[0198] 实施例23
[0199] 如实施例21或22所述的聚结系统,进一步包含用于除去位于聚结元件的下游的水 的疏水介质。
[0200] 实施例24
[0201] 如实施例21至23任一所述的聚结系统,进一步包含用于除去位于聚结元件的下游 的水的附加设备,设备选自由重力分离器、离心机、取样器、斜板分离器、倾斜叠放的板、过 滤器和静止室组成的组。
[0202] 实施例25
[0203] -种除去分散在烃类燃料中的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使包含烃类燃料和分散在 烃类燃料中的水的混合物经过如实施例1-24任一所述的聚结器或聚结系统,以及除去至少 约93%、95%、97%或99%的分散在烃类燃料中的水。
[0204] 在前面的说明中,某些术语因简洁,清晰和易于理解被使用。没有不必要的限制是 被隐含的由此超越了现有技术的要求,因为这样的术语用于描述目的和拟以广义的解释。 此处所述的不同的配置,系统和方法步骤可被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的配置、系统和方法步骤 相结合。可以预期的是各种等价物、替代品和修改是可能的。上述列举的专利和公布的申请 通过整体引用被合并于本文。
【主权项】
1. 一种聚结器,包含: 用于聚结两相混合物的聚结介质,所述两相即包含烃类液体的连续相和包含水的分散 相;所述混合物从上游到下游流动通过所述介质;所述介质包含用于过滤所述混合物的介 质材料层;所述介质材料具有平均孔径M,其中,所述分散相包含具有大于所述平均孔径的 平均颗粒尺寸的水的小液滴,所述介质材料相对所述分散相是相对不可润湿的;所述聚结 器设定为,当所述混合物在所述聚结器中从上游到下游流动时过滤所述混合物,捕获在所 述介质材料的上游面的所述分散相的小液滴,以及聚结地使所述小液滴生长成较大的液 滴,所述的较大的液滴进一步聚结和生长到足够的尺寸,通过这样它们从所述上游面排出, 并从所述聚结器释放,其中,〇. 2μL?<Μ< 12.ΟμL?,所述介质材料有最大孔径Mm,并且1 <Mm/M < 3,其中,所述介质材料包含具有在0.07μπι至3μπι之间的平均直径的纤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结器,其中,所述纤维包含聚酯材料。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结器,其中,所述纤维包含疏水聚合物。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结器,其中,所述疏水聚合物为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 (ECTFE)〇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结器,其中,所述介质材料具有从上游到下游测量的在0.05至 0.3mm之间的厚度。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结器,其中,在所述介质材料上的所述连续相中的分散相的液 滴的接触角不小于90°。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结器,其中,所述介质材料具有不小于0.8的孔隙率。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结器,其中,所述介质材料进一步包含平均直径大于10M1的粗 纤维。9. 如权利要求2-8中任一所述的聚结器,进一步包含与所述介质材料的所述上游面毗 邻的附加介质材料层,所述的相互毗邻的层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延伸,即上游第一介质材料 层和下游第二介质材料层,所述第一介质材料层对于在所述连续相中的所述分散相是相对 可润湿的,并且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分别具有平均孔径施和此,并且施地。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结器,其中Λ至少比M2大大约2.5倍。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结器,其中,所述施2 30μπι。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结器,其中,0.2μπι<Μ2 < 12.Ομπι。13.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结器,其中,所述第一层包含具有小于大约100μπι的平均纤维 直径的介质。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结器,其中,在层一上的所述连续相中的分散相的液滴的接 触角Θ:不大于90°,并且在层二上的所述连续相中的分散相的液滴的接触角θ2不小于90°。15.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结器,其中,所述第一介质材料层具有包含多个纤维的下游 面,所述的多个纤维朝向大体上竖直的方向。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结器,其中,所述聚结介质是通过获得第一介质材料和第二 介质材料,并通过将在层中的所述第一介质材料和所述第二介质材料进行物理地或化学地 连接而形成。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结器,其中,聚结介质是通过熔吹在层中的第一介质材料和 第二介质材料而形成。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结器,包含在壳体中,所述壳体具有上游入口和下游出口,所 述上游入口的结构被设定成接受所述混合物,所述下游出口的结构被设定成在所述分散相 聚结后排放所述混合物。19. 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聚结器的聚结装置。20.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聚结装置,设定为用于除去分散在烃类燃料中的水。21.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聚结装置,进一步包含用于除去位于所述聚结元件下游的水 的疏水介质。22.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聚结装置,进一步包含用于除去位于聚结元件下游的水的附 加设备,所述设备选自由重力分离器、离心机、取样器、斜板分离器、倾斜叠放的板、过滤器、 和静止室组成的组。23. -种除去分散在烃类燃料中的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使包含烃类燃料和分散在 所述烃类燃料中的水的混合物经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结器,以及除去至少93%的分散在 所述烃类燃料中的所述水。
【专利摘要】所披露的是用作聚结两相混合物的聚结器、系统和方法,两相即连续相和分散相。所披露的聚结器、系统和方法包括或利用一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的平均孔径和润湿性的介质材料层。所披露的聚结器、系统和方法是有效地用于从混合物除去分散相。
【IPC分类】B01D17/022
【公开号】CN105477903
【申请号】CN201510530266
【发明人】巴里·M·维德根, 布赖恩·W·施瓦德, 郑颂达, 马克·T·维乔雷克
【申请人】康明斯过滤Ip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0年5月14日
【公告号】CN102596862A, CN102596862B, DE112010002027T5, US9199185, US20110124941, WO2010132785A2, WO2010132785A3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