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除尘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56763阅读:来源:国知局
4] 通常情况下,烟气中灰分含量随煤种发生变化,将"Λ"形板32固定在烟气通道 内,并不能适用所有情况,为了适用于占烟气的比例不同的灰分;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 的第三实施例的栅板装置3还包括多个安装轴35,多个安装轴35固定安装在烟气通道内, 多个" Λ "形板32的两个侧边交汇处与多个安装轴35 -一对应铰接连接,以实现" Λ "形 板32与安装轴35实现转动配合;和控制机构31,与同一列的" Λ "形板32的后侧边铰接连 接,控制机构31用于控制"Λ"形板32的后侧边的竖向(与烟气通道相垂直的方向)的移 动,在图4中,由上至下的方向。如图4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多个"Λ"形板32呈三行三 列,控制机构31呈倾斜设置与中间列的" Λ "形板32的后侧边铰接连接。
[0035]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第三实施例的栅板装置3为波浪形板 设置(波浪形板可以看作是"Λ"形板32的组合),也是悬浮在烟气通道内。采用波浪形板 分离装置,对应于" Λ "形板32来说,波浪形板列数即是在烟气流向方向上的长度,行数的 个数依据波浪形板的尺寸、烟气长期流速、烟气灰分含量等因素而定。灰分在波浪形板的通 道内、在惯性力作用下反复碰撞波浪形板,速度逐步降低后降落在烟气通道底部。波浪形板 上可以加装控制机构31,用于控制波浪形板的旋转,实现类似于"Λ"形板32的角α调整。 如果不采用旋转控制的方式,即不考虑调整角α的大小,波浪形板可以通过钢架固定在烟 气通道的侧壁钢架上,也可以固定在垂直于烟气通道上下壁面的钢架上。如果采用控制机 构31,波浪形板可以固定在垂直于烟气通道上下壁面的转轴(即安装轴35)上。控制机构 31可以安装在烟气通道上下壁面上,通过控制波浪形板的旋转实现控制角α的变化,也可 以是安装在侧壁上的伸缩机构,通过伸缩调整实现角α的改变。
[003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灰分进入到脱硝塔4内,在此基础上考虑,可以将 上述三个优选实施例合并为一个新的实施例,保留" Λ "形板32、保留连接板36,同时加上 勾形板34。这种设计是更优的防止灰分进入到脱硝塔4内的技术方案。
[0037] 栅板装置3在烟气通道内长时间运行后,在栅板装置3表面尤其是孔隙或死角等 处容易附着或堆积灰分,灰分的存在增加了烟气通道阻力,引风机电耗增加,机组效益降 低。同时,附着在栅板装置3的表面的灰分在烟气的冲刷下部分会重新进入烟气中,导致栅 板装置3除尘效率降低。所以针对灰分的附着和堆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定时对栅 板装置3振打的方式,即在栅板装置3上安装通用的振打装置(未图示),接入机组控制系 统。
[0038] 同时为了将烟气除尘过程中降落在烟气通道底部的灰分推送至冷灰斗2,如图5 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清灰装置6,在栅板装置3的下端留有清灰通道,清灰装置6置于 栅板装置3的后侧,用于将降落的灰分推送至冷灰斗2内。具体来说,清灰装置6包括清灰 斗,设置在栅板装置3的后侧;伸缩机构61,设置在清灰斗后侧,用于推拉清灰斗。为了防 止清灰斗在回收时将灰分拖动靠近脱硝塔4处,本实用新型的清灰斗包括清灰板64,在清 灰板64的底端面设有底杠641,底杠641放在烟气通道的底部位置(即底杠641放在烟气 通道的底部上表面);呈三角形结构的第一侧板62,第一侧板62的一侧边与清灰板64的左 侧边(即图3中清灰板64的下侧边)固定连接;呈三角形结构的第二侧板63,第二侧板63 的一侧边与清灰板64的右侧边(即图3中清灰板64的上侧边)固定连接;伸缩机构61与 清灰板64的底杠641为铰接连接。为了确保伸缩机构61能够平稳将清灰斗水平推动,本 实用新型的伸缩机构61为一对设置,分别与底杠641的左右两端铰接连接。
[0039] 如图5所示,清灰装置6的工作过程为:经过烟气除尘降落在烟气通道底部的灰分 通过伸缩推送的方式清理,伸缩机构61驱动清灰斗清灰和回收,清灰斗在伸缩机构61的驱 动下在烟气通道的底部表面滑动清灰,为了保证清灰斗在烟气通道底部清灰顺畅和彻底, 在烟气通道底部加设一层钢板,以增强通道底部的平整和硬度。伸缩机构61和清灰斗设置 在烟气通道近脱硝塔4侧,可定时或不定时清灰。伸缩机构61和清灰斗之间采用可旋转的 链接方式,清灰斗前行清灰时,清灰斗的底杠641贴紧在烟气通道底部,伸缩机构61的推力 将落在清灰斗的灰分推动,当清灰斗将灰分清理到省煤器1和脱硝塔4之间烟气通道最前 端,即清灰斗到达省煤器1下方的冷灰斗2上方边缘时,灰分落入省煤器1下方的冷灰斗2 内,伸缩机构61回收。伸缩机构61回收时,这时由于伸缩机构61与清灰斗的底杠641为 铰接连接,同时又由于清灰斗的第一侧板62和第二侧板63为三角形结构,伸缩机构61可 以很容易将清灰斗的底杠641处抬高(抬高后,清灰斗的清灰板64与烟气通道底部脱离接 触,仅以清灰斗的第一侧板62和第二侧板63的与清灰板64连接侧边相对面的角部与烟气 通道底部接触);即可旋转链接旋转,清清灰斗的底杠641离开烟气通道下底部,目的是避 免清灰斗回撤时将烟气通道内的灰分拖向近脱硝塔4处。
[0040] 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41] 一、本实用新型增设了栅板装置,可以将烟气中灰分在进入到脱硝塔之前分离出 来,这样可以避免灰分大量聚集在脱硝塔的催化剂表面和烟气通道内,确保脱硝塔的正常 功能的使用,同时防止了脱硝塔内烟气通道的堵塞。
[0042] 二、本实用新型的栅板装置为可调式栅板装置,即栅板装置的" Λ "形板的角度α 可以改变,这样可以使栅板装置适用于烟气中不同程度的灰分含量需求;当烟气中灰分含 量过大的,将"Λ"形板的角度α增大;当灰分较小时,将"Λ"形板的角度α减小。
[0043] 三、本实用新型还增设了清灰装置,清灰装置将沉落的灰分推送至冷灰斗处,防止 沉落的灰分对烟气通道造成堵塞。
[0044]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 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 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 含。
【主权项】
1. 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省煤器,用于吸收烟气中的热量; 冷灰斗,置于所述省煤器的下方,用于容纳灰分; 栅板装置,置于所述冷灰斗的后方的水平烟气通道内,用于将烟气中的灰分分离出来; 和 脱硝塔,置于所述栅板装置的后方,用于脱离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板装置包括: 多个"A "形板,"A "形板呈多行多列排布置于烟气通道内,用于将烟气中的灰分分离 出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板装置还包括: 安装架,固定安装在烟气通道内,所述"A"形板的一侧边与所述安装架为较接连接,W 实现所述"A"形板与所述安装架实现转动配合;和 控制机构,与同一列的所述"八"形板的另一侧边较接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 述"八"形板的另一侧边的竖向的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八"形板的两个侧边的相交处增设勾形板,所述勾形板的一端部与"八"形板 的两个侧边的相交处焊接连接,使得所述勾形板和所述"A "形板组成一个衣架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板装置包括: 多个"A "形板,多个所述"A "形板呈多行多列排布;和 连接板,两侧较接连接在同一行的相邻所述"A "形板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板装置还包括: 多个安装轴,多个所述安装轴固定安装在烟气通道内,多个所述"A "形板的两个侧边 交汇处与多个所述安装轴一一对应较接连接,W实现所述"A"形板与所述安装轴实现转动 配合讯 控制机构,与同一列的所述"八"形板的后侧边较接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 "八"形板的后侧边的竖向的移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除尘装置还包括: 振打装置,安装在所述栅板装置上,用于将所述栅板装置上的灰分振打落下。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除尘装置还包括: 清灰装置,在所述栅板装置的下端留有清灰通道; 所述清灰装置置于所述栅板装置的后侧,用于将降落的灰分推送至所述冷灰斗内。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装置包括;清灰斗,设 置在所述栅板装置的后侧;和 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清灰斗后侧,用于推拉清灰斗。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斗包括: 清灰板,在所述清灰板的底端面设有底杠,所述底杠放在烟气通道的底部位置,所述伸 缩机构与所述清灰板的底杠为较接连接; 呈=角形结构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与所述清灰板的左侧边固定连接; 呈=角形结构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边与所述清灰板的右侧边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包括省煤器,用于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冷灰斗,置于所述省煤器的下方,用于容纳灰分;栅板装置,置于所述冷灰斗后方的水平烟气通道内,用于将烟气中的灰分分离出来;和脱硝塔,置于所述栅板装置的后方,用于脱离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本实用新型增设了栅板装置,可以将烟气中灰分在进入到脱硝塔之前分离出来,这样可以避免灰分大量聚集在脱硝塔的催化剂表面和烟气通道内,确保脱硝塔的正常功能的使用,同时防止了脱硝塔内烟气通道的堵塞。
【IPC分类】B01D53-86, B01D45-08, B01D53-56, B01D45-18
【公开号】CN204365038
【申请号】CN201420838881
【发明人】赵虎军, 丁兆勇, 郭冰, 张源, 闵健, 腾东玉, 李彩云
【申请人】国电龙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