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底部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2977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锥形底部水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锥形底部水槽。
【背景技术】
[0002]污水处理过程中会用到不同规格的水槽,传统的水槽在排净水槽中的水时在底部或多或少都会残留部分污物及有害物质,由于在冶金、电镀、采矿、化工、畜禽养殖业等行业都会产生含有重金属、悬浮物等一些易沉降的有害物质,会腐蚀水槽,对后期的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带来困扰,增加水槽的维护成本和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有效排除水槽底部沉淀物残留的锥形底部水槽。
[0004]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水口、溢流口、出水口、顶板、前壁、后壁、侧壁、加强筋、底面斜板和支架;进水口设在水槽顶板上,溢流口设在水槽侧壁上方,溢流口距水槽顶板距离30-50_处,出水口设在前壁底部四棱锥顶角处,各水口与管路通过法兰盘连接。底部四棱锥由前壁、地面斜板B和两块对称的底面斜板A构成,采用流体力学的原理设计为不规则四棱锥,其中,前壁垂直于水槽顶板,底面斜板A与前壁垂直且与侧壁成60°夹角,底面斜板B与前壁成60°角且与前壁相交于前壁顶角出水口处;支架采用槽钢均布焊接于水槽四周,水槽前壁、后壁、侧壁之间设有加强筋,加强筋采用角钢十字结构。
[0005]污水先由进水口注入水槽,注满后由出水口流出进入下一道工序;在注满后的水槽中,由于水槽底部是倾角为60°的异形四棱锥,在水槽内部的污水中的悬浮物、污泥等会自行沉降到水槽底部的四棱锥内,汇集于四棱锥的顶角处,然后通过出水口排出;当进水口的水一直进入水槽时,为防止污水溢出,在水槽上设有溢流口,污水会由溢流口流出。
[0006]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紧凑,根据流体力学设计的水槽底部四棱锥的底面倾斜板与前壁夹角为60° ;污泥等沉降物收集排除效果明显;进、出水口处都安装有法兰,便于管路的安装;可用在各个处理单元,如原水槽、混合槽、沉淀槽中空膜水槽等。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溢流口,2.进水口,3.顶板,4.后壁,5.侧壁,6.加强筋,7.底面斜板A,
8.底面斜板B,9.前壁,10.出水口,1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09]进水口( 2 )设在水槽顶板(3 )上,溢流口( I)设在水槽侧壁(5 )距离顶板(3 )下方30-50_处,出水口(10)设在底部四棱锥前壁顶角处,各水口与管路通过法兰盘连接。底部四棱锥采用流体力学的原理设计为不规则四棱锥,前壁(9)垂直于顶板(3),底面斜板A (7)与前壁(9)垂直而且与侧壁(5)的夹角为60°,底面斜板B (8)与前壁(9)成60°角并相交于前壁(9)顶角出水口(10)处;支架(11)采用槽钢均布焊接于水槽四周,水槽前壁(9)、后壁(4)、侧壁(5)之间设有加强筋(6),加强筋(6)采用角钢,以加强承载力。
【主权项】
1.一种锥形底部水槽,其特征是包括进水口、溢流口、出水口、顶板、前壁、后壁、侧壁、加强筋、底面斜板和支架;进水口设在水槽顶板上,溢流口设在水槽侧壁上方,出水口设在前壁底部四棱锥顶角处;底部四棱锥由前壁、地面斜板B和两块对称的底面斜板A构成,前壁垂直于水槽顶板,底面斜板A与前壁垂直且与侧壁夹角成60°,底面斜板B与前壁成60°角且与前壁相交于前壁顶角出水口处;支架采用槽钢均布焊接于水槽四周,水槽前壁、后壁、侧壁之间设有加强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底部水槽,其特征是溢流口设在水槽侧壁距水槽顶板30_50mm 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底部水槽,其特征是加强筋采用角钢十字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锥形底部水槽,目的是有效排除水槽底部沉淀物残留;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水口、溢流口、出水口、顶板、前壁、后壁、侧壁、加强筋、底面斜板和支架;进水口设在水槽顶板上,溢流口设在水槽侧壁上方,出水口设在前壁底部四棱锥顶角处;底部四棱锥由前壁、地面斜板B和两块对称的底面斜板A构成,前壁垂直于水槽顶板,底面斜板A与前壁垂直且与侧壁夹角成60°,底面斜板B与前壁成60°角且与前壁相交于前壁顶角出水口处;支架采用槽钢均布焊接于水槽四周,水槽前壁、后壁、侧壁之间设有加强筋。
【IPC分类】B01D21-02
【公开号】CN204522396
【申请号】CN201520149793
【发明人】张仁一, 马渊, 秦凯, 张展, 李荣明
【申请人】山西澳科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