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6854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催化剂制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特别是其应用于汽车以及分布式发电,迫切需要小型高效、高效、分散的移动制氢系统以供应原料氢。于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制氢系统,同时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制氢方法。
[0003]例如中国专利CN202519022U揭示的一种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液体储存容器、换热器、气化室、重整室、分离室。所述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加热单元,为制氢设备需要温度控制的部件进行温度控制;加热单元通过分离室输出的余气或/和制得的氢气加热。重整室与分离室之间的传送通道经过一预热控温机构,该预热控温机构用以加热从重整室输出的气体;所述预热控温机构作为重整室与分离室之间的缓冲,使得从重整室输出的气体的温度与分离室的温度相同或接近。
[0004]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033059提供的制氢方法,该制氢方法由于其不需要外部供热,容易实现现场制热,所以受到广大关注。此方法中采用弛放气进行加热系统,产生的结果是系统各部位受热不均匀,最直接,也是最影响的是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0005]目前市场上的铜基催化剂的堆积密度大于1.20g/mm3,重量大,不利于便携式的制氢设备使用。
[0006]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甲醇制氢铜基催化剂,以便克服现有催化剂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装置,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连续生产,降低耗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可生产出高质量的催化剂产品;同时,可降低制粒的堆积密度,减轻催化剂的重量。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装置,所述制备装置包括密封的连续管路;所述连续管路依次分为沉淀区、老化区、洗涤区、干燥区、焙烧区、粉碎区、造粒区、第二干燥区、第二焙烧区;所述制备装置还包括计量泵,计量泵连接连续管路;
[0010]所述连续管路包括第一连续管路、洗涤区管路、第二连续管路、粉碎区管路、造粒区管路、第三连续管路;
[0011]所述第一连续管路包括沉淀区、老化区,第二连续管路包括干燥区、焙烧区,第三连续管路包括第二干燥区、第二焙烧区;
[0012]所述第一连续管路的出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洗涤区管路的入口,洗涤区管路的出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第二连续管路的入口,第二连续管路的出口连接粉碎区管路的入口,粉碎区管路的出口连接造粒区管路的入口,造粒区管路的出口连接第三连续管路的入口;
[0013]所述第一连续管路设有第一磁性螺旋轴,第二连续管路设有第二磁性螺旋轴,第三连接管路设有第三磁性螺旋轴;第一磁性螺旋轴、第二磁性螺旋轴、第三磁性螺旋轴分别通过各自的磁性驱动机构驱动;
[0014]所述沉淀区内设有pH计自控泵,用以控制流量从而控制pH值,第一磁性螺旋轴的部分或全部设置于沉淀区;
[0015]所述老化区内设有浆料通道,浆料通道结构为直线型或蛇形或螺旋形,老化区与沉淀区通过隔栅分隔;
[0016]所述洗涤区设有多级水力旋流器、固液混合器;
[0017]所述第二磁性螺旋轴设置于干燥区、焙烧区,干燥区设有第一加热机构,焙烧区设有第二加热机构;第一加热机构、第二加热机构设置于第二连续管路的内壁内,以及第二磁性螺旋轴内;
[0018]所述粉碎区设有加料口,粉碎区内设有粉碎机构;造粒区设有造粒机构,粉碎机构、造粒机构之间设有传送带;
[0019]所述第三磁性螺旋轴设置于第二干燥区、第二焙烧区;第二干燥区设有第三加热机构,第二焙烧区设有第四加热机构;所述第三加热机构、第四加热机构均为电加热机构;第三加热机构、第四加热机构设置于第三连续管路的内壁内,以及第三磁性螺旋轴内;第二焙烧区设有管路出口,从管路出口排出产品;
[0020]所述干燥区、焙烧区、第二干燥区、第二焙烧区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00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固定机构固定于第二连续管路、第三连续管路的内壁上,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第二连续管路、第三连续管路的内壁不接触。
[00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热机构、第二加热机构均为电加热机构或电磁加热机构。
[00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加热机构、第四加热机构均为电加热机构或电磁加热机构。
[00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装置,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连续生产,降低耗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可生产出高质量的催化剂产品;同时,可降低制粒的堆积密度,减轻催化剂的重量。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0028]实施例一
[0029]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装置,所述制备装置包括密封的连续管路;所述连续管路依次分为沉淀区1、老化区2、洗涤区3、干燥区4、焙烧区5、粉碎区6、造粒区7、第二干燥区8、第二焙烧区9。
[0030]原料包括金属硝酸盐、沉淀剂溶液。金属硝酸盐包括过度金属硝酸盐以及稀土金属硝酸盐。过度金属硝酸盐包括硝酸铜、硝酸锌、硝酸铝、硝酸铁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类似的过度金属硝酸盐,过度金属硝酸盐的获取范围应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预想到的,下同),稀土金属硝酸盐包括硝酸镧、硝酸锆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类似的稀土金属硝酸盐);沉淀剂溶液包括氨水、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类似的沉淀剂溶液)。
[0031]所述制备装置还包括计量泵,计量泵连接连续管路。原料分别经过计量泵从入料口 14泵入第一连续管路11,先后经过上述沉淀区1、老化区2、洗涤区3、干燥区4、焙烧区5、粉碎区6、造粒区7、第二干燥区8、第二焙烧区9,最后得到铜基催化剂。
[0032]所述连续管路包括第一连续管路11、洗涤区管路31、第二连续管路51、粉碎区管路61、造粒区管路71、第三连续管路91。
[0033]所述第一连续管路11包括沉淀区1、老化区2,第二连续管路51包括干燥区4、焙烧区5,第三连续管路91包括第二干燥区8、第二焙烧区9。
[0034]所述第一连续管路11的出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洗涤区管路31的入口,洗涤区管路31的出口通过连接管路连接第二连续管路51的入口,第二连续管路51的出口连接粉碎区管路61的入口,粉碎区管路61的出口连接造粒区管路71的入口,造粒区管路71的出口连接第三连续管路91的入口。
[0035]所述第一连续管路11设有第一磁性螺旋轴12,第二连续管路51设有第二磁性螺旋轴52,第三连接管路91设有第三磁性螺旋轴92 ;第一磁性螺旋轴12、第二磁性螺旋轴52、第三磁性螺旋轴92分别通过各自的磁性驱动机构13、53、93驱动。
[0036]所述沉淀区I内设有pH计自控泵,用以控制流量从而控制pH值,第一磁性螺旋轴的部分或全部设置于沉淀区。
[0037]所述老化区2内设有浆料通道21,浆料通道21结构为直线型或蛇形或螺旋形,老化区2与沉淀区I通过隔栅16分隔。第一连续管路11设有第一排气口 15,反应生产的气体通过第一排气口 15排出第一连续管路11。
[0038]所述洗涤区3设有多级水力旋流器、固液混合器,通过多级水力旋流器实现固液分离,固体与洗涤水通过固液混合器的强力磁力搅拌实现打浆的目的。
[0039]所述第二磁性螺旋轴52设置于干燥区4、焙烧区5,干燥区4设有第一加热机构,焙烧区5设有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一加热机构、第二加热机构均为电加热机构或电磁加热机构;第一加热机构、第二加热机构设置于第二连续管路51的内壁内,以及第二磁性螺旋轴52内。此外,在第二连续管路51的焙烧区5设有第二排气口 55。
[0040]所述粉碎区6设有加料口,粉碎区6内设有粉碎机构;造粒区7设有造粒机构,粉碎机构、造粒机构之间设有传送带。
[0041]所述第三磁性螺旋轴92设置于第二干燥区8、第二焙烧区9 ;第二干燥区8设有第三加热机构,第二焙烧区9设有第四加热机构;所述第三加热机构、第四加热机构均为电加热机构或电磁加热机构;第三加热机构、第四加热机构设置于第三连续管路91的内壁内,以及第三磁性螺旋轴92内;第二焙烧区9设有管路出口 10,从管路出口 10排出产品。
[0042]此外,所述干燥区4、焙烧区5、第二干燥区8、第二焙烧区9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固定机构固定于第二连续管路、第三连续管路的内壁上,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第二连续管路、第三连续管路的内壁不接触。
[0043]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一磁性螺旋轴12、第二磁性螺旋轴52、第三磁性螺旋轴92的磁性驱动机构均由PLC控制器控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