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0450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领域,具体地说是,用于治理工业企业废气排放的一种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全球气候变暖及能源安全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迫切要求工业企业实施高效、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近年来,工业企业废气排放存在冷凝效率低,耗能高等缺点。
[0003]工业废气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特别存在于化工、石油、动力、钢铁、食品、建材、轻工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而这些废气的排放会污染环境,最终会造成对人类生活的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处理工业废气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由废变宝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4]近些年,废气污染物冷凝回收、除尘、余热回收装置层出不穷,而这些废气处理设备多采用冷凝回收的方式来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这些设备通过制冷设备或者改变压力来调节冷凝点的方法使废气冷凝,但是,无论使用制冷设备还是改变压力都需要消耗能源才能实现,这增加了企业的能源消耗,也与节能减排的总方向背道而驰,因此其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弥补上述之不足,向社会公开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方便,能够使废气中的污染物冷凝、沉降,并回收废气中余热的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下部设置有支撑支架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间隔地设置有2个以上冷却液室和2个以上废气室,所述的废气室依次连通形成废气通道,所述的废气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废气进口,其另一端设置有废气出口,所述的废气通道上设置有冷凝液收回口 ;所述的冷却液室之间通过冷却管相连接,所述的冷却管横向贯穿所述废气室,所述的冷却液室与冷却管构成冷却液循环通道,所述的冷却液循环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循环进口,其另一端设置有冷却液循环出口。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措施是:
[0009]所述的废气室是3个,分别为第一废气室、第二废气室以及第三废气室,所述的第一废气室和第二废气室通过斜斗相连通,所述的冷凝液收回口设置于所述斜斗的底部。
[0010]所述的斜斗上设置有检修孔,该检修孔与所述斜斗拆卸配合。
[0011]所述的第一废气室、第二废气室以及第三废气室依次连通形成横置的“S”形结构。
[0012]所述的废气室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废气进口的面积。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0014]本实用新型将冷却液室和废气室间隔地设置,大大增加了废气室内的废气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大提高废气和冷却液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另外,冷却液室之间通过冷凝管相连通,冷凝管横向贯穿废气室,进一步增加了热交换面积。
[0015]废气经过废气通道中,与冷却液发生热量交换,废气的温度降低,使废气中的污染物冷凝、沉降,并最终从冷凝液收回口排出、收集后集中处理;同时,废气的热能被冷却液吸收,从而使废气的余热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
[0016]所述的第一废气室、第二废气室以及第三废气室依次连通形成横置的“S”形结构,废气从废气进口进入废气室,与冷却液室中的冷却液和流动有冷却液的冷凝管外壁大面积接触碰撞,由于废气室截面积比废气进口大,废气进入冷却液室后,经过与废气室中的冷凝管碰撞后改变废气的流动方向,废气室间的连接呈“S”形结构,使废气流向分别从上至下,从下至上,再自上而下,降低了废气的流速,使废气在第一废气室至后面废气室中得到逐级冷凝,通过改变废气的流向,增加废气在废气通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有利于降低废气流速,提高废气的冷凝效果,使废气中的污染物得到冷凝、沉降至设施底部的斜斗中回收。冷却液循环使用,高温废气使冷却液温度升高,此热水则可供洗涤等利用,从而实现绿色环保的目的。
[0017]本实用新型冷却液由自来水充当,冷却管中流动的也是自来水,实现了低耗能、高效率,结构合理,实用性强,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名称是:
[0021]壳体1、支撑支架11、冷却液室2、冷却液循环进口 2a、冷却液循环出口 2b、第一冷却液室21、第二冷却液室22、第三冷却液室23、废气室3、废气进口 3a、废气出口 3b、第一废气室31、第二废气室32、第三废气室33、冷却管4、冷凝液收回口 5、斜斗6、检修孔61。
[0022]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0023]如图1至图2所示,
[0024]一种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下部设置有支撑支架11的壳体1,所述的壳体I内间隔设置有冷却液室2和废气室3,所述的废气室3依次连通形成废气通道,所述的废气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废气进口 3a,其另一端设置有废气出口 3b,所述的废气通道上设置有冷凝液收回口 5 ;所述的冷却液室2之间通过冷却管4相连接,所述的冷却管4横向贯穿所述废气室3,所述的冷却液室2与冷却管4构成冷却液循环通道,所述的冷却液循环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循环进口 2a,其另一端设置有冷却液循环出口 2b。
[0025]所述的废气室3共3个,分别为第一废气室31、第二废气室32以及第三废气室33,所述的第一废气室31和第二废气室32通过斜斗6相连通,所述的冷凝液收回口 5设置于所述斜斗6的底部。
[0026]第一废气室31和第二废气室32通过斜斗6相连通,当废气中的污染物降温、冷凝、沉降后,能够顺着斜斗6的斜边下滑,便最终顺利地从设置于斜斗6底部的冷凝液收回口 5排出。
[0027]所述的斜斗6上设置有检修孔61,该检修孔61与所述斜斗6拆卸配合。设置检修孔61方便了斜斗6的检修工作。
[0028]所述的第一废气室31、第二废气室32以及第三废气室33依次连通形成横置的“S”形结构。曲折的连通结构增加了废气在废气通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有利于提高废气的冷凝效果。
[0029]冷却液室2也为3个,分别为第一冷却液室21、第二冷却液室22以及第三冷却液室23,冷却液循环进口 2a设置于第一冷却液室21上,冷却液循环出口 2b设置于第三冷却液室23上。
[0030]从左至右按照第一冷却液室21、第一废气室31、第二冷却液室22、第二废气室32、第三冷却液室23、第三废气室33的顺利依次设置,从而将冷却液室2和废气室3间隔设置于壳体I内。
[0031]冷却液室2之间连接有冷却管4,冷却管4呈多行分布,每一行内间隔设置有多根冷却管4。冷却管4呈多行多根设置,进一步增大了热交换面积,能够有效提高热交换效率。
[0032]所述的废气室3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废气进口 3a的面积。
[0033]工作原理:
[0034]废气从废气进口 3a进入到由废气室3连通而成的废气通道内,而冷却液从冷却液循环进口 2a进入到由冷却液室2与冷却管4构成冷却液循环通道内,这里,冷却液为自来水。
[0035]废气通过废气通道的过程中,与冷却液循环通道内的冷却液发生热交换,废气释放热量降温、冷凝、沉降,自来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而得到热水,从而使废气中的余热得到有效利用。
[0036]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液室2和废气室3间隔设置,大大提尚了热交换面积,从而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另外,冷却管4横向贯穿于废气室3中,废气通过废气室3的时候,与冷却管4直接接触,进一步增加了热交换面积。
【主权项】
1.一种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下部设置有支撑支架(11)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I)内间隔地设置有2个以上冷却液室(2)和2个以上废气室(3),所述的废气室(3)依次连通形成废气通道,所述的废气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废气进口(3a),其另一端设置有废气出口(3b),所述的废气通道上设置有冷凝液收回口(5);所述的冷却液室(2)之间通过冷却管(4)相连接,所述的冷却管(4)横向贯穿所述废气室(3),所述的冷却液室(2)与冷却管(4)构成冷却液循环通道,所述的冷却液循环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循环进口(2a),其另一端设置有冷却液循环出口(2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气室(3)是3个,分别为第一废气室(31)、第二废气室(32)以及第三废气室(33),所述的第一废气室(31)和第二废气室(32)通过斜斗(6)相连通,所述的冷凝液收回口(5)设置于所述斜斗(6)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斗(6)上设置有检修孔(61),该检修孔¢1)与所述斜斗(6)拆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废气室(31)、第二废气室(32)以及第三废气室(33)依次连通形成横置的“S”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气室(3)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废气进口(3a)的面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下部设置有支撑支架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间隔设置有2个以上冷却液室和2个以上废气室,所述的废气室依次连通形成废气通道,所述的废气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废气进口,其另一端设置有废气出口,所述的废气通道上设置有冷凝液收回口;所述的冷却液室之间通过冷却管相连接,所述的冷却管横向贯穿所述废气室,所述的冷却液室与冷却管构成冷却液循环通道,所述的冷却液循环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冷却液循环进口,其另一端设置有冷却液循环出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方便,能够使废气中的污染物冷凝、沉降,并回收废气中余热。
【IPC分类】B01D53/00, F28D7/00
【公开号】CN204656276
【申请号】CN201520354548
【发明人】邓声荣
【申请人】浙江陆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